第516章 傷過跪過低過頭,所以榮耀

套上了就是套上了,早前王拱辰的確拒絕過工部經費申請,於是只能黑着臉默認了,沒有進行辯駁。因爲這根本沒用,算越描越黑。作爲一個相爺在關鍵時候面臨這形勢,代表旗幟基本倒了,就算還死皮賴臉的留着也沒用了。

作爲文人,作爲曾經的權利一極,骨氣王拱辰還是有的,無需對此卑躬屈膝。在大宋,喜歡玩帝王之術的老趙手下,文彥博、范仲淹、富弼、韓琦等等等多了去,誰沒個起起落落?只要操作得當東山再起是有可能的,若真被講到最後撕破臉,那就和龐籍一樣徹底涼了。

快速思考至此,王拱辰不在等其他人說負面消息了,從皇帝急着問王雱太子事宜看,皇帝心中已有人選,而自己當時依據皇后和司馬光意思做出的建議,絕對惹老趙不高興了,這纔是此番“倒王黨”集中出現的主因。

於是王拱辰打停了六部發言,出列嘆息一聲道:“臣啓陛下,管理三司至今實感才疏學淺、精力不續。現在新事務太多,變化太快,許多問題讓臣感陌生而駕馭不足,造成一些經濟政策失誤,譬如運作三司資產項目臣就出現了失誤,致使流失了應該大幅增值的西北投行股權。”

“早前硬撐在位,是因陛下病重精力不足,又因我大宋志願軍作戰進入關鍵期,有太多財政問題需要統籌,若臨陣換人難免造成銜接困難而坑了志願軍,這就是臣所想的。也正因爲此,臣疏漏了大宋河道事務,沒有更多的能力增加河道經費。”

“至此再無面目行走於朝廷,臣自請辭去三司,請陛下另尋賢臣居之。”王拱辰最後傷感的道。

大雱驚悚了起來,臥槽這老滑頭比呂家還機智。賤賣西北投行股權明顯是他和葉慶華的屁1眼交易,被他說成了是操作失誤?諸如此類的事多了去,卻都被他以“駕馭不足”輕輕揭過了?

但無奈,現在看起來他真的很傷感,且當年遼國大軍壓境他的確對大宋有功,老趙終歸戾氣不重,本着投降輸一半原則,趙禎微微點頭道:“王相公這些年辛苦了,有些失誤在所難免。不止你,這個天下變化太快,朕也感覺力不從心,老了。既是你無心於朝廷做事,朕不留你。這便出京知登州,兼京東東路轉運使。”

“謝陛下。”王拱辰鬆了口氣的樣子。

許多人就此一臉黑線,老趙仁慈啊,現在仍舊護着王拱辰,又讓他遠離京師,這算是愛護了。如果是貶他去廣州那丘八地區就等於涼了,但這時代北方是好地方,尤其登州乃是大宋航海貿易中的第二重鎮,算是王拱辰的基本盤吧,擁有來自高麗方面的很大油水。

不等其他人說話,趙禎接着道:“包拯。”

“老臣在。”包拯很萌的樣子出列,現在他仍舊不明白這些人是怎麼了。

“自今日起你重新列三司,於中堂常駐。”趙禎道。

包拯楞了少頃才躬身道:“老臣遵旨。”

“立即召張方平回京,加東京留守判開封府。”趙禎接着又看向王雱道:“今科狀元王雱有功於社稷,歷練已足,學有成就,朕欽點王雱知大名府事。另,機械工業局升格工業司,同大都督府級,王雱兼任工業司制置使,再加樞密都承旨銜。”

最後趙禎道:“中書可有意見?”

富弼道:“陛下聖明,中書會最快擬定條文,進行相關委任。”

就此,精神不好的老趙離開了朝議,這次很滿意,比老趙預想的順利,主要也是因爲神童自己爭氣。

至此也沒引來大家的譁然,就是有些傻眼?

十八歲知大名府這像是兒戲。但比這更玄幻的事往前也發生了很多,王雱總歸是有太多業績,還帶志願軍打贏了國戰。

所以這個任命相比往前已經不算很意外了。除非皇帝直接用他爲三司那才叫亂政,才叫玄幻。

作爲王雱自己,很清楚這個任用是合理的,皇帝雖然病重但還沒有糊塗,這類事真不能太急。

說起來王雱只在軍中有威望,人年輕資、歷又太淺的情況下就算王拱辰離開,坐塘魚的影響也會持續存在,王雱以前又得罪太多人的趨勢下,天下轉運使們真不會有幾個聽王雱的。

真發生那就叫亂政,只有兩條路是:要不王雱滾蛋,要不就是政治地震全國官員大換血,但這絕逼不可能。

所以今生王雱只有一次機會,若上任三司卻幹不下去而滾蛋,臉就沒有了,再也扶不起來了。又或者,爲了力挺王雱而嚴打擊天下官僚的話,其他皇帝會不會不好說,但老趙在愛護王雱也不會去做。

於是只有這樣,這又是老趙折中下的帝王之術。

宰相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能力是其次,威望和班底纔是本質。那些豪門整天在東華門捉女婿,整天開書院,推薦、保舉走後門讓門生做官,這就是黨羣,這纔是大宋宰相的本質。

王雱自己來解讀的話:現在老趙希望在北京最快拉起能用的文系班底,以封疆大吏的姿態,推薦保舉一羣人入京考試,且配合一定程度的科舉改革,通過四至六年,在大宋官員隊伍中一定的技術形工業黨後,那麼手持《三字經》崛起的大雱,也就成爲了政治上的一面旗幟。

這個期間之所以不把張方平弄回三司,老趙應該考慮到,作爲新老兩任三司使是天然敵對的,相互都在扯臺、把對方政策涼拌。是的哪怕張方平和王拱辰當年聯手整倒了夏竦,也不代表他們兩個是朋友,仍舊是對頭。

王拱辰才走就上張方平的話,容易破壞掉大宋整體經濟政策,容易矯枉過正,甚至會形成****風向、把三司系的官員逼了抱團對抗朝廷。

於是在大雱看來,這時候任用包拯不代表老包懂經濟,恰好因老包不懂經濟,纔會客觀、不因政治思維而亂動統一政策,改而去整肅三司口吏治問題。這就是老包的用處。

這些若張方平來做,會被解讀爲“****或者定向反腐”,但包拯沒黨羣卻大家基本都信任,老包來做就會是緩和的、大家任何的“整肅吏治”。

那時三司口官僚大概率不會形成抱團對抗,而會分化、自保、低調。在這一過程中,也就等於會慢慢淡化王拱辰留下的影響力慣性。持續到一定時候,三司口就會成爲中性部門,不在是誰的基本盤。

那麼差不多五至六年後,進一步有了資歷和班底的王雱,就是進駐三司的最佳時機。額假設那時三司還在。

當然這些僅僅是王雱自己對此番大朝意義的理解,至於往後的事,仍舊很難說。

總之就算不在朝廷行走,現在大雱也真牛逼了,除了是封疆大吏,也算拿到了工業司的完整治權。

現在大雱的級別、比當年從舒州進京的王安石還高半級了。因爲“京城”知府是高官,如果如老包老張一樣的加留守,那就是副國級。

說是說“知大名府事”,但王雱多了個樞密都承旨銜,原則上不具體管樞密事,不過多箇中央職務掛身意義不同,儘管沒有當時的老張牛逼,相比後世至少等於多個後補局委的政治護甲。

當初工業局寒磣啊,只是區區正六品建制。現在也就牛了,升格大都督級的意思是,級別和大府一樣,只略低於四個京城。又歸屬樞密院,所以主政官就改爲了制置使。譬如老王當時入京時是羣牧司制置使。

也不嫌寒磣,羣牧司那個馬政衙門以前很牛,但和現在的工業司比就顯得弱爆了。

這些,就是王雱努力多年、南征北戰累積、狀元及第後總體爆發所獲得的盛夏果實。

傷過跪過低過頭。總體上王雱塑造了一個有錯誤的自己,也成功讓大宋皇帝和朝廷接受了這個“不完美”的人,所以榮耀……

第179章 大舅子被抓了第588章 坐於茅廬觀天下第130章 土鱉不土就是戰五(第四更求月票)第600章 澶淵條款2.0第65章 放開那個神童關於王安石的次子和小妾第404章 西北策第195章 這纔是水療第322章 重磅炸彈、重大決策第374章 蒸蒸日上的東京製造第132章 慷慨激昂指點江山(第六更)第439章 威望持續看漲第131章 寒磣的第五營(第五更)第395章 執政官的使命第643章 那臺書桌第179章 大舅子被抓了第418章 大水衝過龍王廟第388章 形勢如此第343章 憤英雄怒第545章 當頭棒喝第341章 李守貴氣瘋了第582章 皇后娘召見第216章 這屆人民牛逼了第202章 我不服關於王安石的次子和小妾第208章 真難兄難弟第77章 訴棍懟訴棍第123章 反貪風暴走起第76章 要爭風吃醋第182章 兩個奸人的勾當第464章 系統、硬件、功耗間的關係第127章 陳交虎翻車了(求月票)第336章 沒蔵訛龐第515章 對嘉佑三年的總結第461章 戰略思想的播種第128章 嚇死老陳第500章 印鈔的方式第19章 這次怕是上賊船了第641章 渤海之盟第43章 該死的小屁孩第365章 決打擊告密黨第46章 張方平厲害了第626章 喪屍圍城:龍騎兵的崛起第3章 傳說中的老廖第640章 狂風掃落葉第601章 蕭的烈日的心思第466章 錯綜複雜的戰略形勢第626章 喪屍圍城:龍騎兵的崛起第122章 九陰真經第80章 河東獅吼第277章 董事會的巡查第542章 嘉佑五年的木頭開局第89章 大宋特色的彈幕第469章 兩支火槍部隊的交鋒第453章 大魔王的《西方策》第583章 諒解第116章 宗師理念第153章 巔峰思維即是奧義第388章 形勢如此第239章 給我綁了第92章 提前總結第25章 小屁孩的錦囊妙計第121章 目測華山論劍惹的禍第631章 街頭巷尾、帝國的縮影第552章 最大的政治交易第61章 隔壁小王休要放肆第643章 那臺書桌第578章 疼死我了第445章 裝逼被雷劈第431章 又是腚眼交易第431章 又是腚眼交易第495章 大忽悠第37章 天理何在第522章 王小白第289章 已成事實,相互再妥協第434章 第一筆農業補貼第245章 我沒說要賴賬第255章 信心第44章 戰鬥驢的尿性第373章 最強光環醒覺第296章 燧發槍第406章 關於公私經濟第544章 灰濛濛的大宋皇庭第610章 呂惠卿的心思第287章 拼爹的大大時代第504章 鳥盡弓藏?第140章 成王敗寇第235章 暴跳如雷第531章 無敵大昏官第501章 一代人做一代事2.0第214章 歐陽老師回來了第136章 朕一點不安寧第559章 這下丟人了第281章 色字當頭一把刀第173章 全部掛路燈第36章 被抽了只能旺旺叫第479章 卓洛蘭犯渾、形勢惡化第382章 義氣雱的底氣第416章 知我罪我唯其春秋第92章 提前總結
第179章 大舅子被抓了第588章 坐於茅廬觀天下第130章 土鱉不土就是戰五(第四更求月票)第600章 澶淵條款2.0第65章 放開那個神童關於王安石的次子和小妾第404章 西北策第195章 這纔是水療第322章 重磅炸彈、重大決策第374章 蒸蒸日上的東京製造第132章 慷慨激昂指點江山(第六更)第439章 威望持續看漲第131章 寒磣的第五營(第五更)第395章 執政官的使命第643章 那臺書桌第179章 大舅子被抓了第418章 大水衝過龍王廟第388章 形勢如此第343章 憤英雄怒第545章 當頭棒喝第341章 李守貴氣瘋了第582章 皇后娘召見第216章 這屆人民牛逼了第202章 我不服關於王安石的次子和小妾第208章 真難兄難弟第77章 訴棍懟訴棍第123章 反貪風暴走起第76章 要爭風吃醋第182章 兩個奸人的勾當第464章 系統、硬件、功耗間的關係第127章 陳交虎翻車了(求月票)第336章 沒蔵訛龐第515章 對嘉佑三年的總結第461章 戰略思想的播種第128章 嚇死老陳第500章 印鈔的方式第19章 這次怕是上賊船了第641章 渤海之盟第43章 該死的小屁孩第365章 決打擊告密黨第46章 張方平厲害了第626章 喪屍圍城:龍騎兵的崛起第3章 傳說中的老廖第640章 狂風掃落葉第601章 蕭的烈日的心思第466章 錯綜複雜的戰略形勢第626章 喪屍圍城:龍騎兵的崛起第122章 九陰真經第80章 河東獅吼第277章 董事會的巡查第542章 嘉佑五年的木頭開局第89章 大宋特色的彈幕第469章 兩支火槍部隊的交鋒第453章 大魔王的《西方策》第583章 諒解第116章 宗師理念第153章 巔峰思維即是奧義第388章 形勢如此第239章 給我綁了第92章 提前總結第25章 小屁孩的錦囊妙計第121章 目測華山論劍惹的禍第631章 街頭巷尾、帝國的縮影第552章 最大的政治交易第61章 隔壁小王休要放肆第643章 那臺書桌第578章 疼死我了第445章 裝逼被雷劈第431章 又是腚眼交易第431章 又是腚眼交易第495章 大忽悠第37章 天理何在第522章 王小白第289章 已成事實,相互再妥協第434章 第一筆農業補貼第245章 我沒說要賴賬第255章 信心第44章 戰鬥驢的尿性第373章 最強光環醒覺第296章 燧發槍第406章 關於公私經濟第544章 灰濛濛的大宋皇庭第610章 呂惠卿的心思第287章 拼爹的大大時代第504章 鳥盡弓藏?第140章 成王敗寇第235章 暴跳如雷第531章 無敵大昏官第501章 一代人做一代事2.0第214章 歐陽老師回來了第136章 朕一點不安寧第559章 這下丟人了第281章 色字當頭一把刀第173章 全部掛路燈第36章 被抽了只能旺旺叫第479章 卓洛蘭犯渾、形勢惡化第382章 義氣雱的底氣第416章 知我罪我唯其春秋第92章 提前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