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曲終人不散

正如1917年4月美國參戰改變了一戰的力量對比和戰爭走向yiyàng,在十六個月後的1918年9月,中日同盟和背後的最大支持者美國宣佈響應薩馬拉和平倡議,要求參戰各國停止戰爭並展開平等的談判解決戰爭不能解決的問題,這樣石破天驚的政策轉向再一次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對美國來說,歐洲戰場特別是西線戰場巨大的傷亡代價是全體美國人民都不願意承受的,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現在搖身一變成了捍衛和平的和平主義,而中日同盟則要直接的多,一句話就是家底子眞。蠆黃鶘送黽甘蛉說拇笳劍誑死頰匠n系鹿兄煌度肓齠卟獎桶淹缺Π嗯嘔鵒i踔糧縴idiǎn的東線聯軍揍了個鼻青臉腫,無論是日本『政府』還是華夏『政府』,都不能坐視自己辛苦積攢起來幾十萬精銳之師在東線給德國絞肉機給消耗掉!

德國人當然樂見其成,美國參戰後的局勢無論怎麼翻盤,都不會讓德國憑一國之力對抗整個世界並獲得勝利,堂堂的德國王牌飛行聯隊居然在東線烏克蘭上空被初生牛犢的中國空軍揍的體無完膚全軍覆沒,而兩個德軍主力步兵師居然擋不住中國一個混成裝甲旅的突擊,對方這還不是坦克,而只是200多輛輪式裝甲戰車,但是那12mm口徑的大口徑機槍簡直就是德國陸軍的噩夢!

德國的情報收集能力在整個世界首屈一指,那個華夏王在烏法大平原上整編集結超過10個集團軍的中央方面軍的情報被柏林方面花費了巨大的代價弄到了手,六個現代化的步兵集團軍也就罷了,關鍵是中國人組建中的機械化集團軍中出現了大量的新式坦克的編制,這對德國陸軍的wēixié是致命的,魯登道夫和興登堡不敢有絲毫怠慢或者輕視,中國人的裝甲車、機槍、迫擊炮、戰鬥機甚至手雷的威力都遠超德國陸軍,更不要說天空中德國空軍飛機『性』能差了一大截,甚至對方的37mm高『射』炮、反坦克炮都是不可超越的存在!

得虧着中國人崛起的時間還短,工業基礎還薄弱,生產和運輸能力不足,要不然,兩線作戰的德奧同盟國將迎來難以預測的危機,幸虧中日同盟在東線擴張太快難以順利消化那麼多前沙俄領土,而家底子不厚的亞洲黃皮膚猴子們又不願意爲了西線的英法而把自己的精銳部隊消耗掉,抓緊時間利用西線的短暫勝利,尋求坐下來談判並體面的結束戰爭是德國的最佳選擇!?? 北洋1917978

伏爾加聯邦發起的停戰倡議終於在1918年的9月18日獲得了英法兩國『政府』的響應,西線戰場的槍炮聲終於停了下來,德國人很自信也很光棍,一個禮拜後,在各方談判代表團抵達法國巴黎的同一天,開始大規模的從前線撤軍,一列列火車和汽車把德軍主力撤回了1914年戰前雙方的西部邊界……

英法兩國唯一可以聊以自慰的是,這一次德國人沒有背信棄義,在談判尚未開始就主動率先撤軍,當然,撤退的時候德國佬也沒客氣,從巴黎往西往北30公里以外,所有能拆的廠房設備和繳獲的大炮機槍坦克都被運回了德國!

誰也沒有想到從1918年9月25日開始的巴黎和會停戰談判,會像馬拉松一場持續了足足三個月之久,參加巴黎和會的各國代表先後有1000多人,其中全權代表70人,後改爲“七人會議”,即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里孟梭、德意志帝國宰相巴登親王、華夏內閣總理段祺瑞、日本首相寺內正毅、伏爾加聯邦元首王庚。

事實上主導會議的是美國總統、伏爾加聯邦元首和德國親王,英國首相和法國總理成爲跳的最起勁嚷的最厲害卻最『色』厲內荏的傢伙,至於段祺瑞則整天樂呵呵的權當是在訪親會友廣交朋友,日本的寺內首相算是段祺瑞的小跟班的角『色』。

1918年的聖誕節那天,持續了3個月的巴黎和會結束,同盟國和協約國締結了凡爾賽和約,英國獲得了阿拉伯半島,法國保持了在非洲的殖民地,伏爾加聯邦取代了當初的沙俄帝國,而芬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波蘭、白俄羅斯、西烏克蘭、格魯吉亞、阿塞拜疆都成爲獨立的國家,但是有三年的緩衝期,三年後舉行全民公決,決定這些新獨立的國家是保持獨立,還是選擇加入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或者是伏爾加聯邦!

值得一提的是,堅持布爾什維克主義的白俄羅斯蘇維埃政權,在伏爾加聯邦的斡旋下,獲得了協約國陣營的承認,烏里揚諾夫和他的同志們必須保證不向白俄羅斯以外的國家輸出他們的主義和革命,否則,後果自負!

擁有800萬人口和20萬平方公里領土的白俄羅斯的未來,則在五年後由當地全民公決來決定體制,換言之,烏里揚諾夫和他的布爾什維克們有5年的時間來鞏固政權,或者被人民推翻……周圍的鄰居雖然看上去都比白俄羅斯小,但是背後不是站着德意志帝國就是站着伏爾加聯邦,蘇維埃的日子可沒那麼容易過!

這場戰場摧毀了沙俄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讓奧匈帝國大傷元氣,但捷克匈牙利終於還是留在了奧匈帝國的版圖裡,土耳其帝國不復往昔雄姿,阿拉伯半島和北非一大堆新興沙漠小國宣佈獨立,背後當然是英國和法國的『操』縱。

法國人毫無疑問是持續了4年的這場大戰的最大輸家,美國作爲英法兩國最大的債權人從此多了兩個不聽話也得聽話的跟班,雖然英國人憑藉海上力量和龐大的殖民地依然保持着超然物外的獨立,但是欠了那麼多戰爭外債的壓力也絕對不算輕。

中日同盟算是這場戰爭的最大贏家,參戰最晚,發展的最快,付出的代價最小,伏爾加聯邦名義上是獨立主權國家,元首卻是華夏王,這個新興國家雖然標榜民主和共和,採取的確實軍事獨裁製度,只是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前要過的好的多,《三五七減租條例》和《聯邦土地法令》讓社會秩序迅速的穩定下來,而聯邦內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則使得這個新興國家的凝聚力相當強……

胡蘿蔔當然不是唯一的籌碼,武裝到牙齒的聯邦國防軍、國民警衛隊、聯邦安全局和各級以複員軍人爲主體的地方『政府』構建起了一個新的帝國,烏拉爾山脈以東的西西伯利亞自治共和國依然存在,這裡也是中日同盟中劃給日本的殖民地,至於日本國內,對中日同盟後日本影響力日漸細微的不滿雖然時有所聞,但絕對沒有人敢站出來挑戰強大的鄰居……

日本唯一獲得安慰的是中國不打算大力發展海軍,陸空軍依然是中國的發展方向,而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的任務,則成爲日本舉國上下唯一的期望和目標!

由於王庚選擇留在伏爾加聯邦擔任國家元首,因此,他的岳父段祺瑞成爲了民國大總統,而徐樹錚則不出意外的成爲了新一屆內閣總理,南方黨則成爲議會第二大黨,第一大黨乃是代表參戰軍體系和新北洋的國家統一黨,段祺瑞成爲終身名譽黨魁,而徐樹錚則成爲黨首,馮國璋當上了參議院的議長,孫大炮則成爲衆議院的議長。

中國參戰軍的規模始終保持在100萬人,另外擁有3000架戰機和超過10萬人的空軍,海軍是個短板,好在日本海軍的建設速度很快,這也耗盡了日本的國力,使得日本對中日同盟的依賴『性』不但沒有降低,反而更加高了。

1919年1月28日夜,一顆比通古斯爆炸威力小了若干倍的流星衝破大氣層,呼嘯着撲向了西伯利亞大地,皚皚白雪冰凍世界中西伯利亞大鐵路上的正在急駛的一列豪華專列的火車頭被流星雨集中爆炸……火車頭在巨大的爆炸聲中灰飛煙滅……車廂也被拋出了鐵軌擠成了鋼鐵麻花辮……

從伏爾加河畔返回中國的伏爾加聯邦元首、中國參戰軍和中日同盟的締造者,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平曙光的締造者華夏王在這次突如其來天外飛星引起爆炸聲中神秘的失蹤……

……無盡的黑暗和漩渦,無數的鏡頭和光影在眼前閃現又消失,一切就像上演一部最新的黑白無聲電影,一切彷彿是靜謐中永恆之後的永恆……一切都恍若一夢卻總難以醒來……

不知道過了多久……

終於睜開了雙眼,映入眼簾的是屋頂中央一盞光線柔和的吸頂燈,『乳』白『色』的光線既沒有亮到刺眼,也沒有暗到讓人覺得冷清和孤單。?? 北洋1917978

王庚微擡起頭左右掃視了一眼房間,顯然這是一間考究的單人病房,病牀對面牆上掛着的howard牌時鐘精緻而不奢華,分針和時針剛剛在羅馬數字xii的位置重合,窗前雖然拉着精緻的薄紗窗簾,但縫隙處依稀能看見外頭大城市夜晚特有的那種霓虹燈光的閃爍。

現在是午夜時分了?大爆炸、時空隧道?我這是在哪?瞄了一眼牀頭櫃上的月曆牌,一切都似曾相識,定睛看去,日曆牌上最新一頁赫然顯示着:1917年2月24日。

天……居然又回到了1917年?這哪跟哪啊?!……

=全書終=

第359章 形勢千變萬化第227章 聽起來像天方夜譚第914章 高潮迭起的戰場第810章 打一個措手不及第291章 大仗還在後頭第752章 兵力懸殊(五)第945章 高瞻遠矚又有幾人第166章 壓倒性的優勢第935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五)第82章 模範教導團第797章 打法太普通不行(二)第735章 衝師長髮了火(三)第579章 兵來將擋(上)第761章 勸降大有學問(二)第755章 速戰速決猶豫啥(二)第732章 炮兵乃戰場之王(三)第510章 停戰以後第100章 公使團酒會第781章 乾糧大有講究(四)第288章 羣策羣力還是獨斷專行?第770章 一分汗水一分收穫(六)第八百零三章 一強弩之末的武藤旅團第240章 北方聯邦自治區第729章 奮戰吧!(三)第306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451章 必須儘快撤退第13章 第一桶金第350章 異曲同工之撤退計劃第575章 不戰屈人之兵(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四敵人去哪了第970章 高爾察克的位置第638章 這叫人怎麼等?(下)第371章 汪洋中的一條船第338章 兵不厭詐第二波空襲第151章 兵強馬壯第六百一十一章 上虛實之間第582章 未雨綢繆吧(上)第663章 重點還是在西線(二)第147章 萬箭齊發千頭並進第785章 聯軍航空隊(二)第705章 人少火力猛還得進攻(四)第141章 目不暇接的鉅變第104章 水漲船高的參戰條件第604章 以攻代守吧!(下)第759章 要負起責任來(二)第947章 居然失利受挫?!第719章 炮兵在哪?(二)第九百一十六章 一撤的也太快了第732章 一波又一波的進攻(二)第558章 一錘定音第645章 答案也簡單(下)第772章 冷眼旁觀看你咋辦(二)第673章 格殺勿論!(五)第787章 短兵相接大戰起(一)第六百零八章 下拖住進攻的步伐第794章 立於不敗之地(二)第721章 勉爲其難拍蒼蠅(二)第144章 編制和火力驚人的參戰軍第793章 南線迂迴的風險(五)第575章 全亂了套(下)第714章 請求戰術補充(二)第325章 從天而降的救星第900章 競爭很激烈第133章 日本公使的帖子第九百一十七章 二你才八嘎你們一家都八嘎第591章 形勢比人強(中)第717章 上校很牛(二)第774章 吳克仁的機遇(二)第667章 準備保衛莫斯科了?(二)第690章 裝甲團突擊(四)第673章 差點被唬住了(四)第794章 進退有點兩難(一)第917章 火線整編刻不容緩(九)第451章 必須儘快撤退第468章 圖哈切夫斯基的前世今生第690章 累垮了的第一師(七)第648章 短期拿下烏克蘭沒戲(中)第19章 JP摩根公司第633章 國司和石原(上)第769章 飯田騎兵大隊(三)第892章 把水徹底攪渾第643章 機械化集團軍(中)第577章 異想天開第708章 一騎絕塵而去(六)第664章 心知肚明(一)第八百零四章 五燃燒起求戰慾望第907章 全軍向南跑第751章 側翼包圍(一)第768章 罐頭很威武(三)第159章 參戰軍初露鋒芒第239章 涇渭分明的佔領區第93章 勞工和遠征軍第228章 軍刀首席畑俊六第788章 繼續調兵遣將(三)第786章 呂煥炎赫赫威名(四)第653章 螳螂捕蟬(下)第781章 突進城去(五)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前所未有的考驗第730章 收穫差強人意(二)第664章 新的戰鬥機(四)
第359章 形勢千變萬化第227章 聽起來像天方夜譚第914章 高潮迭起的戰場第810章 打一個措手不及第291章 大仗還在後頭第752章 兵力懸殊(五)第945章 高瞻遠矚又有幾人第166章 壓倒性的優勢第935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五)第82章 模範教導團第797章 打法太普通不行(二)第735章 衝師長髮了火(三)第579章 兵來將擋(上)第761章 勸降大有學問(二)第755章 速戰速決猶豫啥(二)第732章 炮兵乃戰場之王(三)第510章 停戰以後第100章 公使團酒會第781章 乾糧大有講究(四)第288章 羣策羣力還是獨斷專行?第770章 一分汗水一分收穫(六)第八百零三章 一強弩之末的武藤旅團第240章 北方聯邦自治區第729章 奮戰吧!(三)第306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451章 必須儘快撤退第13章 第一桶金第350章 異曲同工之撤退計劃第575章 不戰屈人之兵(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四敵人去哪了第970章 高爾察克的位置第638章 這叫人怎麼等?(下)第371章 汪洋中的一條船第338章 兵不厭詐第二波空襲第151章 兵強馬壯第六百一十一章 上虛實之間第582章 未雨綢繆吧(上)第663章 重點還是在西線(二)第147章 萬箭齊發千頭並進第785章 聯軍航空隊(二)第705章 人少火力猛還得進攻(四)第141章 目不暇接的鉅變第104章 水漲船高的參戰條件第604章 以攻代守吧!(下)第759章 要負起責任來(二)第947章 居然失利受挫?!第719章 炮兵在哪?(二)第九百一十六章 一撤的也太快了第732章 一波又一波的進攻(二)第558章 一錘定音第645章 答案也簡單(下)第772章 冷眼旁觀看你咋辦(二)第673章 格殺勿論!(五)第787章 短兵相接大戰起(一)第六百零八章 下拖住進攻的步伐第794章 立於不敗之地(二)第721章 勉爲其難拍蒼蠅(二)第144章 編制和火力驚人的參戰軍第793章 南線迂迴的風險(五)第575章 全亂了套(下)第714章 請求戰術補充(二)第325章 從天而降的救星第900章 競爭很激烈第133章 日本公使的帖子第九百一十七章 二你才八嘎你們一家都八嘎第591章 形勢比人強(中)第717章 上校很牛(二)第774章 吳克仁的機遇(二)第667章 準備保衛莫斯科了?(二)第690章 裝甲團突擊(四)第673章 差點被唬住了(四)第794章 進退有點兩難(一)第917章 火線整編刻不容緩(九)第451章 必須儘快撤退第468章 圖哈切夫斯基的前世今生第690章 累垮了的第一師(七)第648章 短期拿下烏克蘭沒戲(中)第19章 JP摩根公司第633章 國司和石原(上)第769章 飯田騎兵大隊(三)第892章 把水徹底攪渾第643章 機械化集團軍(中)第577章 異想天開第708章 一騎絕塵而去(六)第664章 心知肚明(一)第八百零四章 五燃燒起求戰慾望第907章 全軍向南跑第751章 側翼包圍(一)第768章 罐頭很威武(三)第159章 參戰軍初露鋒芒第239章 涇渭分明的佔領區第93章 勞工和遠征軍第228章 軍刀首席畑俊六第788章 繼續調兵遣將(三)第786章 呂煥炎赫赫威名(四)第653章 螳螂捕蟬(下)第781章 突進城去(五)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前所未有的考驗第730章 收穫差強人意(二)第664章 新的戰鬥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