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中美友誼之井

1917年10月1日,王庚在國務總理的書房細細的向段祺瑞和徐樹錚透了底,西線戰略就是在今年年底前拍吳佩孚的第三師從綏遠出發,輕騎突進搞定庫倫的蒙古王公,取消外蒙自治,讓外蒙古回到祖國的懷抱。

東線戰略,則打算調新組建的參戰軍王廷楨第七師北上吉林,同時着手整編吉林的李長泰陸軍第八師和齊齊哈爾的張樹元陸軍第五師。參戰軍第七師北上打的旗號則是冠冕堂皇的參戰遠征軍先頭部隊從中東路轉西伯利亞大鐵路赴歐支援俄國東線。

吉林的第八師是直系的班底,齊齊哈爾的第五師是皖系班底,奉天的張作霖則自成一系,對王廷楨和新組建的第七師來說這是一個苦差事,卻也是直皖聯合精誠團結與否的一次試探,既用赴歐參戰的行動應付了協約國施加給中國的外交壓力,又爲東北中東路應變做好先期的準備。

當然,奉天的張作霖是一個變數,好在李濟深的第六師在熱河,隨時可以策應吉林那邊的行動,老張這會兒可還沒足夠的實力挑戰直皖兩個師加參戰軍兩個師。

對吉林的李長泰和齊齊哈爾的張樹元來說,剛到東北人生地不熟的,要扯旗造反搞獨立有那個心也沒那個膽,河南土皇帝趙倜的下場大家都看見了,十天功夫被曹錕一掃而空,曹錕那陸軍第三師可是參戰軍的手下敗將。

而這會兒已經整編成參戰軍第七師的王廷楨,那可也是直系的一員悍將,加上全副美械裝備的三萬人馬,於情於理,第八師李長泰這個吉林督軍都不敢動一下非分的念頭。

至於剛到齊齊哈爾的山東第五師張樹元,那就更沒有造反的道理,一來自己算是皖系的嫡系,二來整編換裝後部隊的實力還將進一步提高,直系要是造反還有個直皖之爭的說法,自己這個皖系大將造反什麼理由?不服參戰軍和王庚徐樹錚?自打曹錕和王廷楨聯手在霸州秋操的野戰演習中敗下陣來,還有誰敢對參戰軍和王庚說半個不字?

連吳小鬼都乖乖的領着參戰軍第三師替王庚看着綏遠那一畝三分地,張樹元只恨自己和第五師不能早點整編站到參戰軍的大家庭裡去纔是。

這會兒的東北,中東路在老毛子手裡,南滿鐵路在小鬼子手裡。然後遼東半島叫做關東州,也在小鬼子手裡,此外日本還從德國手裡佔了膠州灣和青島。

按理說奉天是守住東北南大門的前哨,也是中國參戰軍日後對北面老毛子用兵時的後院,交給張作霖這個野心勃勃的傢伙還真不是那麼穩當,在直皖一家親的情況下,老張擴張之心或許被壓制住了,但要他束手就擒只怕這廝還真不答應,王庚也不想逼那麼急,畢竟中日還遠沒到翻臉的時刻。

王庚的東線戰線預案中,甚至已經規劃了日後把庫頁島劃給日本,扯着日本上自己的船一起狠揍老毛子的計劃。畢竟以日本資源和實力,在大陸上和俄國爭雄的勇氣在日俄戰爭結束後不是增強了,反而是變弱了。

歐戰是中國千載難逢的發展壯大的好機會,王庚可沒打算讓協約國那麼早就能脫身,在前世,如不過不是1918年美軍主力在西線的出現,德奧本來是可以贏得一次佔了上風之後的停戰的。

對馮國璋和王廷楨來說,和段祺瑞以及皖系妥協後得到的收穫超乎想象,顯然國務總理要麼真是個心底坦蕩的大國領袖,要麼就是昏了頭,王廷楨的十六師那麼快的被整編成參戰軍第七師,並且開赴東北,依着馮國璋的想法,皖系可能真是打算把咱直系當自家人了?還是說,要讓第七師去當炮灰?

王庚對外宣稱的第七師將作爲大總統衛隊御林軍出身的精銳部隊,整編後作爲參戰軍的先頭部隊,即刻開拔奔赴東北沿着中東路-西伯利亞大鐵路去支援歐戰東線。

至於英美法提出的中國參戰軍跨洋海運支援歐戰西線戰場的請求被王庚束之高閣,王庚的理由也很簡單,中國軍人坐火車暈車的是極少數,可坐遠洋輪船能不暈船的那簡直是沒有,何況海面底下還有無所不在的德國潛艇,何況從天津坐船到法國至少要三十多天的海上旅程。

在沒有掌握制海權的情況下,這樣遠洋運兵的風險太大,船一沉就是一個團的兵力餵了魚蝦,而美軍自己的大西洋航線運兵的榜樣完全沒有說服力,從紐約橫跨大西洋到法國只要短短八天,從中國遠隔重洋到法國足足需要四倍的旅程,中間還要經過赤道,中國軍人傷不起!

王庚拒絕大規模派兵海運支援歐戰西線,那麼只剩下東線陸運這一個選擇,可這會兒俄國自己亂的一塌糊塗,馮國璋和王廷楨再傻也不會傻到認爲王庚會真的派剛整編出來的參戰軍通過走陸路走西伯利亞大鐵路去支援俄國東線了。

剩下的就是馮大總統和直系的收穫,東三省的陸軍整編將以照顧直系的力量爲主,或者說,王廷楨幹的好了,當上東三省巡閱使也未嘗沒有機會,如果日後他三個參戰軍整編師還搞不定一個奉天張作霖的話,王廷楨自己都沒臉回來見馮國璋。

根據王庚的規劃,吉林的陸軍第八師將直接整編爲參戰軍第八師,不過兩個新兵補充旅會晚一點才追隨王廷楨第七師的腳步前往東北,至於齊齊哈爾的山東第五師,則要更晚一些,鑑於美式裝備一時不夠,原來第一師和第十六師換裝下來的德國毛瑟98步槍,將暫時用來裝備吉林的參戰軍第八師和齊齊哈爾的參戰軍第九師。

1917年10月10日的國慶日是一個舉國歡慶的節日,這一天,中美石油公司任丘分公司的第一口深井在鑽探到了3153米的深度時幾十噸重的鑽頭猛然下沉了十米之多,等於是一個猛子扎進了深埋在地下億萬年的油海,古生代底層第一次被人類發掘出了石油》

任丘油田這第一口油井初噴當天的出油量就達到了千噸以上,從此中華大地貧油的帽子被徹底的摘下,京津滬各大媒體在國慶日無義例外的加發了號外,這是一個舉國歡慶的時刻,北洋也好南方也好,所有人都爲在中國鑽探出如此高產的石油油井而感到萬分鼓舞和自豪。

洛克菲勒石油勘探隊的領隊小洛克菲勒更是摟着親臨現場的王庚又哭又笑,這廝終於知道王庚這次不是在忽悠自己,在中國打出第一口高產油井的榮譽屬於洛克菲勒石油勘探隊,雖然這廝在洛克菲勒家族中不過是個遠方沾着點邊的親戚,但這一刻,對中美石油公司來說,對奮戰了一個半月建起了任丘煉油廠的全體工程師和施工隊伍來說,井口高達十幾米的油柱是最好的回報。

這一天中國成爲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在歐戰深陷泥潭的今天,中國這塊土地居然在華北平原上就打出了高產油井,這顛覆了所有之前已知的石油勘探知識和理論,中國華北任丘油田古潛山油藏的發現,參戰督辦王庚再一次成爲當仁不讓的民族英雄,如果不是他的堅持,沒有人能在鑽探到兩千米時還不放棄。

在1917年美國最深的油井也不過鑽到了3800米而已,中美石油公司迎來了第一口日產千噸原油的搖錢樹。這意味着任丘煉油廠年產三十萬噸的煉油能力可能還遠遠不夠用,光這口被命名爲“中美一號”的油井年產原油就至少達35萬噸以上。

之前中國素來有貧油國家的帽子,作爲燃料用油的煤油也稱火油,從光緒22年到如今的1917年這二十年來是列強對華進口商品的大頭,平均下來每年要進口450萬加侖的煤油,

原油一般煉製產品爲汽油、柴油和煤油,此外主要是瀝青和石蠟,一般情況下一桶159升的原油能煉製出90升的汽油、25升的柴油和25升的煤油。華北任丘油田的鑽探成功從根本上爲此時的中國拓展了能源戰略空間。

中美石油公司任丘油田煉油廠的設備採取了最新的熱力分餾合成汽油的技術,汽油的煉製效率高達56%。

王庚的參戰軍機械化程度如此之高,每個師那麼多車輛大量的汽油的消耗始終是這廝心頭的隱憂,像日本那樣全依賴進口不說價格太高成本下不來,一旦戰爭來臨怎麼辦?這會兒中國要建立一隻強大的海軍可真是癡人說夢至少得幾年以後的事情了!

第604章 不壞的主意(上)第708章 真打起來沒那麼輕鬆(五)第3章 都要見救人英雄第618章 該出手就出手(下)第727章 火線擴充的炮兵(一)第597章 攻心爲上(中)第370章 膽大包天的騎兵營長第776章 中村膽氣粗壯(三)第780章 精彩迭出的炮戰(二)第354章 交替掩護轉道向西第159章 參戰軍初露鋒芒第773章 勢必暴露陣地(一)第758章 烏拉震天響(二)第77章 違紀先罰掃廁所第70章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第七百三十章 三夜間的防禦態勢第七百九十九章 一藝高人膽大第352章 斯拉文打贏遭遇戰第584章 戰況膠着!(上)第787章 戰場主宰(四)第523章 一根筋的人第379章 三個臭皮匠要頂諸葛亮?第681章 叫人驚歎的BC18(二)第890章 團參謀長的野望第619章 學習?提高!(上)第555章 運籌帷幄之中第790章 推三阻四不肯上(二)第375章 李富貴的小算盤第306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77章 中美友誼之井第784章 哈爾科夫要塞(一)第766章 此一時彼一時(三)第八百零二章 三各有各的招第516章 差強人意的援助第892章 把水徹底攪渾第247章 全俄最高執政官第八百零二章 四農民的後代第935章 喀山的訴求(二)第539章 戰役檢討和分贓第8章 兩張王牌第599章 四面都是敵人(上)第664章 新的戰鬥機(四)第695章 烏克蘭也不慫(一)第764章 叫人抓狂的非軍事緩衝區(二)第750章 全軍撤退(三)第942章 衆說紛紜出路何在第716章 首戰用我(二)第53章 一言爲定第150章 順利的出奇第697章 全副武裝的中國軍(一)第786章 羣星薈萃航空隊(二)第324章 躲過一劫的彼德羅維奇第664章 MK9魚雷(三)第785章 聯軍航空隊(二)第100章 公使團酒會第717章 上校很牛(二)第656章 戰果(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停下準不行第543章 量才任用第781章 更好的選擇(二)第757章 決心已定(五)第933章 爭論到此爲止第19章 JP摩根公司第741章 還我們一個公道(二)第444章 後悔莫及晚矣第721章 後發制人(一)第187章 先給吃個定心丸第251章 日本內閣緊急會議第226章 烏拉爾可是肥的流油第179章 東西兩線蓄勢待發第657章 騎士之戰?(下)第725章 夜襲吧少年(四)第711章 自信滿滿的請戰(一)第126章 十萬乾股的見面禮第2章 黑夜裡尋找光明第20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787章 戰場主宰(四)第795章 岡本大隊的困境(五)第769章 迫擊炮很牛(四)第762章 內部的爭論(七)第九百一十六章 五黎明之後第638章 混編的序幕(上)第719章 炮兵在哪?(二)第734章 前輕後重的配置(一)第201章 歷史開始分岔第757章 分割包圍各個擊破(一)第89章 開拔費也得給啊第517章 和約瑟夫攤牌第626章 上哪給您調援軍?(上)第686章 比一棵樹強(三)第624章 紀律是條紅線(下)第60章 苦肉計、反間計和權宜之計第98章 舉賢不避親第659章 看場子的任務(下)第511章 佩佩的選擇第八百零二章 四農民的後代第602章 咱問心無愧(上)第666章 薩蘭斯克的命運(一)第230章 磋商和密約第775章 新兵怕炮,老兵怕機槍(五)
第604章 不壞的主意(上)第708章 真打起來沒那麼輕鬆(五)第3章 都要見救人英雄第618章 該出手就出手(下)第727章 火線擴充的炮兵(一)第597章 攻心爲上(中)第370章 膽大包天的騎兵營長第776章 中村膽氣粗壯(三)第780章 精彩迭出的炮戰(二)第354章 交替掩護轉道向西第159章 參戰軍初露鋒芒第773章 勢必暴露陣地(一)第758章 烏拉震天響(二)第77章 違紀先罰掃廁所第70章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第七百三十章 三夜間的防禦態勢第七百九十九章 一藝高人膽大第352章 斯拉文打贏遭遇戰第584章 戰況膠着!(上)第787章 戰場主宰(四)第523章 一根筋的人第379章 三個臭皮匠要頂諸葛亮?第681章 叫人驚歎的BC18(二)第890章 團參謀長的野望第619章 學習?提高!(上)第555章 運籌帷幄之中第790章 推三阻四不肯上(二)第375章 李富貴的小算盤第306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77章 中美友誼之井第784章 哈爾科夫要塞(一)第766章 此一時彼一時(三)第八百零二章 三各有各的招第516章 差強人意的援助第892章 把水徹底攪渾第247章 全俄最高執政官第八百零二章 四農民的後代第935章 喀山的訴求(二)第539章 戰役檢討和分贓第8章 兩張王牌第599章 四面都是敵人(上)第664章 新的戰鬥機(四)第695章 烏克蘭也不慫(一)第764章 叫人抓狂的非軍事緩衝區(二)第750章 全軍撤退(三)第942章 衆說紛紜出路何在第716章 首戰用我(二)第53章 一言爲定第150章 順利的出奇第697章 全副武裝的中國軍(一)第786章 羣星薈萃航空隊(二)第324章 躲過一劫的彼德羅維奇第664章 MK9魚雷(三)第785章 聯軍航空隊(二)第100章 公使團酒會第717章 上校很牛(二)第656章 戰果(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停下準不行第543章 量才任用第781章 更好的選擇(二)第757章 決心已定(五)第933章 爭論到此爲止第19章 JP摩根公司第741章 還我們一個公道(二)第444章 後悔莫及晚矣第721章 後發制人(一)第187章 先給吃個定心丸第251章 日本內閣緊急會議第226章 烏拉爾可是肥的流油第179章 東西兩線蓄勢待發第657章 騎士之戰?(下)第725章 夜襲吧少年(四)第711章 自信滿滿的請戰(一)第126章 十萬乾股的見面禮第2章 黑夜裡尋找光明第20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787章 戰場主宰(四)第795章 岡本大隊的困境(五)第769章 迫擊炮很牛(四)第762章 內部的爭論(七)第九百一十六章 五黎明之後第638章 混編的序幕(上)第719章 炮兵在哪?(二)第734章 前輕後重的配置(一)第201章 歷史開始分岔第757章 分割包圍各個擊破(一)第89章 開拔費也得給啊第517章 和約瑟夫攤牌第626章 上哪給您調援軍?(上)第686章 比一棵樹強(三)第624章 紀律是條紅線(下)第60章 苦肉計、反間計和權宜之計第98章 舉賢不避親第659章 看場子的任務(下)第511章 佩佩的選擇第八百零二章 四農民的後代第602章 咱問心無愧(上)第666章 薩蘭斯克的命運(一)第230章 磋商和密約第775章 新兵怕炮,老兵怕機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