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揚眉吐氣待今朝

1918年4月29日,中國和日本正式簽署《中日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條約由兩國外務總長爲代表簽署,在北京正式換文,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條

締約國雙方確認南滿鐵路及其附屬地、關東州(旅大租借地)、膠州灣、青島以及臺灣,主權均徹底屬於中國,自條約生效日起,日本的軍隊及警察將全部正式撤離上述地區,同時將行政管理權移交中方,之前與上述地區相關聯的歷次日本和清國,日本和民國之間簽署的割讓或者租借的協議或者條約,全部廢除。

第二條

締約國雙方保證,本同盟條約不針對任何特定第三方及其盟國,可一旦締約國任何一方受到任何第三方或與第三方同盟的國家之侵襲因而處於戰爭狀態時,締約國另一方即盡其全力給予軍事及其他援助。

第三條

雙方並宣佈願以忠誠的合作精神,參加所有以確保世界和平與安全爲目的之國際活動,併爲此目的之迅速實現充分貢獻其力量。締約國雙方保證經過彼此同意與歐戰時期將和其他協約國保持一致,並共同承擔協約國中的責任和義務。

第四條

締約國雙方均不締結反對對方的任何同盟,並不參加反對對方的任何集團及任何行動或措施。

第五條

締約國雙方根據鞏固和平與普遍安全的利益,對有關中日兩國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國際問題,均將進行彼此協商。

第六條

締約國雙方保證以友好合作的精神,並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及不干涉對方內政的原則,發展和鞏固中日兩國之間的經濟與文化關係,彼此給予一切可能的經濟援助,並進行必要的經濟合作。

第七條

本條約經雙方批准後立即生效,批准書在北京互換。

本條約有效期間爲十年,如在期滿前一年未有締約國任何一方表示願予廢除時則將延長五年,並依此法順延之。

1918年4月29日訂於北京,共兩份,每份均以中文與日文書就,兩種文字的條文均有同等效力。

在正式的條約之外,中日兩國還簽署了友好同盟密約,中國在密約中承認日本對朝鮮的保護權,承認日本對庫頁島的主權,並確定將支持日本獲得西西伯利亞大平原的管理和保護權。日本則在密約中承認中國收回的《中蘇尼布楚條約》以來被沙俄佔據的土地爲中國的固有領土,雙方還在密約中商定在履行協約國東線進軍義務的過程中,將建立聯軍司令部統一指揮和進行後勤保障。

《中日友好互助同盟條約》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全世界都掀起了巨大的波瀾,第二天各國報紙的頭條都是《中日友好互助同盟條約》簽訂的新聞和評論。

協約國中美英法因爲提前得到中日雙方的通報並予以了默認,所以美英法各國政府官方的反應很簡單或者說有些落寞,無非是樂於見到中日雙方攜手爲亞洲人民的福祉貢獻更大的力量,同時不忘向本國媒體指出,中日同盟強調不針對任何第三方及其盟國,所以在未來不會對本國造成負面影響。

在中國國內,則在全國幾乎所有城市都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慶祝遊行,熱烈慶祝本屆政府不戰而屈人之兵,一舉收回了被日本侵佔的南滿鐵路、關東州、膠州灣、青島和已經遠離中國23年的臺灣,上述日佔地的中國老百姓更是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幾乎徹夜未眠的在街道和廣場上游行慶祝。

在收回了外蒙古、中東路、《中俄尼布楚條約》以來失地後,段祺瑞政府再一次在外交和國際政治舞臺上獲得了巨大的勝利,爲中國人民獻上了一份厚禮,在徐樹錚一手掌控的新聞娛樂的宣傳下,對日本從以往的侵略者的形象宣傳漸漸轉向讚賞日本政府作出了正確的選擇,爲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譜寫了新篇章上面。

最失落的當然是日本國內的右翼勢力,不少狂熱的少壯派軍人和一部分甲午戰爭的老兵則跑到皇宮和首相府門口去示威,居然還有想不開要玩切腹的,頭上扎着白布條揮舞着軍旗咆哮要誓死一戰的退伍軍人聯合會組織的遊行遭到了日本政府的驅散。

當然,政屆金融實業界新聞輿論屆中更多的有識之士,則紛紛發表文章讚揚日本政府終於做出了一次負責任的外交戰略轉向,日本第一次發現或者開始承認,原來中國從來沒有對日本形成過威脅,中日兩國之間的不快,是那些私慾膨脹的傢伙當年和慈禧老太后還有李鴻章建立北洋海軍到日本武裝遊行刺激太大才鬧出來的糾葛。

不管怎麼說,中日兩國政府在1918年的春夏之交終於做出了一次在當時看來雖然不可思議卻務實而且彼此雙贏的戰略交易,日本獲得了自己身邊最大也是最近的鄰居全方位的承諾。

在簽約現場王庚握着對付新任的外務大臣後藤新平手的時候甚至悄聲在這廝耳邊道,“同盟一旦建立,中日兩國就是脣齒相依的親密夥伴,將來就是再有什麼大地震或者颱風啥的,日本人民也不用擔心沒地方去,到時候咱把出海口直接從西西伯利亞拓展到黑海去!”

在《中日友好互助同盟條約》簽訂的第二天,中美英法日和高爾察克政府的駐華代表在北京簽署了《廢除辛丑條約的通告》,正式宣佈美英法日俄五國政府宣佈廢除原本和滿清政府簽署的《辛丑條約》的履行,香港主權於1918年5月1日起正式移交中國。通告並聲明所有中國境內城市的上述五國的租界主權將歸還中國,外國僑民將不再享受特權!

在1918年4月30日傍晚,中國-政府和葡萄牙政府正式宣佈,澳門及其附屬島嶼和地區主權移交給中國收回。

中國人民被一波又一波巨大的收復失地的喜訊激勵的徹夜難眠,事實上中日同盟的成立和日本歸還所有侵佔的中國領土的舉動,逼迫深陷歐戰泥潭的日不落帝國主動和中國商談歸還香港主權事宜,在中國-政府承諾逐步全面開放所有沿海和沿江大中型城市爲涉外商埠的條件下,在中國承諾對所有國家的貿易和僑民、商人一視同仁享有同等的權利的情況下,列強只能明智的選擇合作而不是對抗。

中國背後的美國自然是這種門戶開放、利益均沾政策的最大的鼓動者和受益者,英國在中日同盟不可逆轉的情況下選擇歸還香港不失爲明智之舉,事實上這也是王庚力主儘快建立中日同盟所帶來巨大回報的一部分,早在這廝的謀劃之中,只是因爲朱爾典這廝在中國呆的時間都快比在英國長了,和中國的感情非常深,因此在中日密商建立同盟的時候,這廝就得了王庚透的底開始跟自家政府談歸還香港的事。

至於葡萄牙,王庚是很樂意用葡萄牙來祭刀的俄,可架不住人家消息靈通,見英國日本都跟中國低了頭陪着笑臉,如何敢說個不字?所以一來二去之前只花了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交涉,中葡雙方就敲定葡萄牙緊隨英國之後歸還澳門主權。

中日同盟、五國公使宣言廢除辛丑條約、英國歸還香港、葡萄牙歸還澳門,中國逐步開放所有沿海和沿江的城市港口作爲商埠。中國境內所有租界主權收回這一系列的外交活動在經過整個4月份的來回磋商和討價還價後,終於全部在4月底這兩天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1918年的4月底,是中國人100年來最揚眉吐氣的日子!

第771章 嚴陣以待(四)第686章 比一棵樹強(三)第124章 騎牆機會主義第532章 戰俘談判第678章 給您捎個口信(一)第621章 德軍不容小覷(下)第595章 你想造反不成?(上)第251章 日本內閣緊急會議第424章 慈不掌兵第136章 糖衣炮彈第784章 反擊適可而止吧(二)第六百零八章 下拖住進攻的步伐第393章 勝利似乎就在眼前第698章 敵衆我寡了?(一)第241章 集團軍和移民高潮第782章 虎視眈眈的炮兵(一)第664章 新的戰鬥機(四)第908章 風雨欲來第174章 下一個目標是什麼?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這麼說可就沒意思了第953章 德國派出了特使第770章 莫辛納甘對戰(四)第770章 聯邦步兵第13師(三)第2章 黑夜裡尋找光明第977章 秘密磋商第745章 隨時準備介入(二)第22章 看上了輝瑞?第4章 新聞發佈會上的交鋒第149章 中元的誕生第451章 必須儘快撤退第554章 決勝千里之外第809章 悍馬無敵第105章 脣槍舌劍各不相讓第763章 出來打橫炮的伏爾加聯邦(五)第898章 衆人都忽略的位置第968章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品2第586章 餘音繚繞(上)第439章 地位特殊的騎兵師第739章 年輕的錢田夫(三)第113章 姍姍來遲的陸眉第666章 薩蘭斯克的命運(一)第648章 德國面臨的選擇(上)第586章 必須保持清醒(下)第183章 天塌不下來第595章 悲劇不會重演(下)第99章 六國飯店趕場子第704章 陣地全垮了(二)第93章 勞工和遠征軍第914章 高潮迭起的戰場第703章 要不夜長夢多(四)第89章 開拔費也得給啊第七百二十三章 三彈藥消耗巨大第571章 各有打法不同第433章 老虎不出洞第550章 軍銜、兵役法和總司令第九百一十六章 六立下了頭功第733章 狡譎和剛毅的德國人(三)第702章 丟人的一幕(一)第628章 理解您的心情(中)第764章 連未雨綢繆都算不上(三)第276章 出其不意第689章 騎牆主義(一)第661章 陣亡名錄(五)第414章 高爾基和坎金斯基第722章 犧牲是有價值的(一)第385章 俺們優待俘虜第675章 北京歡迎爾(三)第727章 火線諸葛亮會(二)第706章 飽受驚嚇(三)第782章 騎兵們的風采(六)第764章 誰纔是主人?(六)第755章 魚兒脫鉤還是進網?(六)第490章 左與右的激烈碰撞第118章 新式旗袍第665章 AT掠奪者(二)第625章 烏克蘭的危機(下)第954章 咄咄逼人的德國佬第18章 蝴蝶效應第82章 模範教導團第779章 義無反顧進攻(四)第681章 叫人驚歎的BC18(二)第659章 看場子的任務(下)第606章 還能從哪調兵?(下)第355章 石原莞爾的心思第174章 下一個目標是什麼?第253章 御前會議第429章 炮兵之神的滑鐵盧第462章 活着才能勝利第225章 日本的未來出路第964章 傳國玉璽又咋樣第1章 號外!號外!第211章 差強人意的日軍戰果第606章 不許後退一步(中)第六百零九章 中針尖對麥芒第623章 論資排輩(中)第523章 一根筋的人第172章 直皖的妥協和共進第720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二)第623章 烏克蘭的防線(上)
第771章 嚴陣以待(四)第686章 比一棵樹強(三)第124章 騎牆機會主義第532章 戰俘談判第678章 給您捎個口信(一)第621章 德軍不容小覷(下)第595章 你想造反不成?(上)第251章 日本內閣緊急會議第424章 慈不掌兵第136章 糖衣炮彈第784章 反擊適可而止吧(二)第六百零八章 下拖住進攻的步伐第393章 勝利似乎就在眼前第698章 敵衆我寡了?(一)第241章 集團軍和移民高潮第782章 虎視眈眈的炮兵(一)第664章 新的戰鬥機(四)第908章 風雨欲來第174章 下一個目標是什麼?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這麼說可就沒意思了第953章 德國派出了特使第770章 莫辛納甘對戰(四)第770章 聯邦步兵第13師(三)第2章 黑夜裡尋找光明第977章 秘密磋商第745章 隨時準備介入(二)第22章 看上了輝瑞?第4章 新聞發佈會上的交鋒第149章 中元的誕生第451章 必須儘快撤退第554章 決勝千里之外第809章 悍馬無敵第105章 脣槍舌劍各不相讓第763章 出來打橫炮的伏爾加聯邦(五)第898章 衆人都忽略的位置第968章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品2第586章 餘音繚繞(上)第439章 地位特殊的騎兵師第739章 年輕的錢田夫(三)第113章 姍姍來遲的陸眉第666章 薩蘭斯克的命運(一)第648章 德國面臨的選擇(上)第586章 必須保持清醒(下)第183章 天塌不下來第595章 悲劇不會重演(下)第99章 六國飯店趕場子第704章 陣地全垮了(二)第93章 勞工和遠征軍第914章 高潮迭起的戰場第703章 要不夜長夢多(四)第89章 開拔費也得給啊第七百二十三章 三彈藥消耗巨大第571章 各有打法不同第433章 老虎不出洞第550章 軍銜、兵役法和總司令第九百一十六章 六立下了頭功第733章 狡譎和剛毅的德國人(三)第702章 丟人的一幕(一)第628章 理解您的心情(中)第764章 連未雨綢繆都算不上(三)第276章 出其不意第689章 騎牆主義(一)第661章 陣亡名錄(五)第414章 高爾基和坎金斯基第722章 犧牲是有價值的(一)第385章 俺們優待俘虜第675章 北京歡迎爾(三)第727章 火線諸葛亮會(二)第706章 飽受驚嚇(三)第782章 騎兵們的風采(六)第764章 誰纔是主人?(六)第755章 魚兒脫鉤還是進網?(六)第490章 左與右的激烈碰撞第118章 新式旗袍第665章 AT掠奪者(二)第625章 烏克蘭的危機(下)第954章 咄咄逼人的德國佬第18章 蝴蝶效應第82章 模範教導團第779章 義無反顧進攻(四)第681章 叫人驚歎的BC18(二)第659章 看場子的任務(下)第606章 還能從哪調兵?(下)第355章 石原莞爾的心思第174章 下一個目標是什麼?第253章 御前會議第429章 炮兵之神的滑鐵盧第462章 活着才能勝利第225章 日本的未來出路第964章 傳國玉璽又咋樣第1章 號外!號外!第211章 差強人意的日軍戰果第606章 不許後退一步(中)第六百零九章 中針尖對麥芒第623章 論資排輩(中)第523章 一根筋的人第172章 直皖的妥協和共進第720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二)第623章 烏克蘭的防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