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隊伍要成長起來,必然會付出代價,第一夜差不多損失了半個中隊的s5,好在飛行員多數都跳傘成功,本來7月29日就是聯軍航空隊預定的發起對烏克蘭境內的德國空軍進攻的日子,目的是以2個戰鬥轟炸機聯隊飛機數量上的壓倒性優勢一舉殲滅第聶伯河以北烏克蘭境內的德國空軍第1戰鬥機聯隊。
前一夜的空戰不過正好是雙方互相摸底的預演而已,事實上,若不是戈林反應快,第二天一大早就調動了5個戰鬥機中隊從基輔、第聶伯羅彼得洛夫斯克、頓涅茨克和羅夫洛等地趕往哈爾科夫以南約90公里的克拉斯諾野戰機場會合集中,那麼至少頓涅茨克、第聶伯羅彼得洛夫斯克、哈爾科夫這些德軍機場的飛機很可能被聯軍的空襲擊毀在地面上。
這也是因爲克拉斯諾野戰機場剛剛隱蔽的修建完畢十個新機場,附近是一大片樹林,所以聯軍的空中偵察沒有把這個地方和其他駐紮了德軍戰鬥機中隊的機場並列爲第一優先打擊的目標。
說一千道一萬,在烏克蘭上空,要想順利的空襲地面目標,出動戰鬥機中隊通過空戰爭奪制空權是第一位的,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盲目出動轟炸機羣只能是成爲給對方的戰鬥機送上門的小菜。
聯軍航空隊雖然缺少空戰的實際經驗,但空中大編隊飛行和機動卻是這半年來所有第1、2、3期速成學員編入現役後的最重要的訓練課目,1vs1單挑德國王牌飛行員的能力絕大部分中國飛行員還遠沒有達到,亂棍打死老師傅是王庚爲聯軍航空隊設計的基本戰法,那就是以大編隊和編隊作戰爲主,不到必要時刻絕不和德國佬進行單機或者和雙機對決。
事實上,昨晚的空戰中15架s5攻擊對方8架,戰果卻只是6:4,被擊落的s5飛行員,反而是聯軍中平時技術相對好,喜歡單挑格鬥的飛行員,這說明聯軍的飛行員在技術和經驗上距離德國王牌們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5000米高空的聯軍鷹眼1、2、3號預警機和fr-18護航中隊率先發現了第聶伯河以北的德軍戰鬥機中隊的異動,緊接着後半夜跳傘滲透進的幾支聯軍偵察分隊也發回了信息,駐烏克蘭的德軍戰鬥機中隊在向哈爾科夫以南方向集結的趨勢。
聯軍前線航空隊司令黃靜波登上鷹眼4號預警機,在一箇中隊的fr-18戰鬥轟炸機的護航下,親自升空指揮7月29日的空戰。
1918年7月29日9:00駐防北線的聯軍航空隊的第1戰鬥轟炸機聯隊,從沃羅涅日、庫爾斯克、別爾哥羅德和雷利斯克四個機場,出動了1個s5戰鬥機大隊和1個d4戰鬥轟炸機大隊,2個fr-18戰鬥轟炸機中隊,一共104架戰機在別爾哥羅德上空編隊集結,所有戰機全部不掛載航空炸彈。
8:30駐防東線的第2戰鬥轟炸機聯隊同樣出動了1個s5戰鬥機大隊、1個d4戰鬥轟炸機大隊和2個fr-18卓越者中隊,一共104架戰機,在卡緬斯克-沙赫京上空集結後向別爾哥羅德機動。
聯軍航空隊的這兩個空中大編隊的高度均爲3000米,作戰陣形都以3個d4戰鬥轟炸機中隊居中,左右翼各1個s5戰鬥機中隊,前方1個s5戰鬥機中隊,而2個fr-18卓越者戰鬥轟炸機中隊則在編隊上方位置俯瞰全局。
而聯軍航空隊少將司令黃靜波在率領空中前敵指揮部在5000米高空的鷹眼4號預警機上負責全盤指揮,其餘的鷹眼1、2、3號預警機則各在2個小隊的fr-18戰鬥轟炸機的護航下負責西、北、南3個方向的警戒和偵察。
9:20在烏克蘭克拉斯諾上空完成了升空和編隊的德國第1戰鬥機聯隊的5箇中隊,加聯隊部一共85架fr戰機排着整齊的隊形撲向了別爾哥羅德上空,雙方就此拉開了烏克蘭上空規模空前的一場慘烈空戰。
由於聯軍航空隊的正牌戰鬥機只有s5雙翼戰鬥機中隊,而且第1戰鬥轟炸機聯隊的s5在昨夜的空戰中損失了7架還沒得來的及補充,因此一開始別爾哥羅德上空只有33架聯軍s5戰鬥機出戰,40架位於中間位置的d4戰鬥轟炸機更像是個火力平臺。
如果不是編隊上方的24架中華fr-18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的話,在聯軍第2戰鬥機聯隊的104架戰機從東線包抄上來之前,別爾哥羅德上空的聯軍第1戰鬥轟炸機聯隊只怕損失還要大。
當然,赫爾曼威廉戈林的第1戰鬥機聯隊這5箇中隊85架fr戰鬥機中,最新型的frdviii型單翼戰鬥機只有37架,剩下是的性能要差一點的frdvii型32架,以及更早一點的frdri三翼戰鬥機16架。
如果戈林這85架戰鬥機全部是frdviii型的話,只怕聯軍航空隊第1戰鬥轟炸機聯隊很難應付,雖然聯軍戰機一直力爭保持大編隊陣形作戰,但是德國王牌飛行員駕駛的fr戰機的攻擊下依然多次被衝散了陣形,而聯軍航空隊的飛行員們畢竟經驗欠缺,德國王牌飛行員的混戰技巧比聯軍航空隊要強的多。
即使是擁有24架fr-18單翼雙座戰鬥機鎮着場子纏住戈林親自帶領的37架frdviii,還是有不少d4和s5先後在和編隊失散的過程中被德軍的fr戰機咬尾後擊落。
激烈的空戰持續了半個小時,等到了9:30的時候,戈林的85架戰機已經損失了30架,其中8架frdviii、10架frdvii和12架frdri,其中5架是被聯軍地面高炮營的37高射炮擊落。
而聯軍第1戰鬥轟炸機聯隊則損失了36架戰機,其中s5雙翼戰鬥機16架、d4雙翼戰鬥轟炸機18架、以及最新型的中華fr-18戰鬥機2架。
在參戰飛機數量佔優的情況下,聯軍航空隊第1轟炸機聯隊反而落了下風,赫爾曼.威廉.戈林判斷的沒錯,聯軍航空隊的菜鳥飛行員們雖然掌握了一定的編隊飛行技術,但是實戰的經驗還是太欠缺了,並且死守教條,在擊落敵機的機會和回到編隊中的選擇面前,不少駕駛s5的戰鬥機飛行員選擇了後者,而白白讓落入被動的對手躲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