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初露崢嶸

福元機器廠那邊收益並不會太大,爲什麼,因爲福元機器廠的產量本來就不算太高,而且由於肩負整個北中國的軍火供應,不管是步槍還是子彈又或者是炮彈的幾乎都是供不應求的。

爲了擴大產量,過去兩年時間不到福元機器廠已經先後三次擴大股本增資,同時也是從國內的七八家銀號、票號聯合借貸了高達一百多萬兩銀子用以擴張。

可以說從成立的那天起,福元機器廠就走上了借貸擴張再借貸再擴張的路子,導致現在的福元機器廠已經負債將近一百五十萬兩銀子,然而國內的那些民族資本家又不是笨蛋,之所以大方給福元機器廠提供大批貸款,自然是看中了福元機器廠的收益。

而福元機器廠那幾乎可以生產到後年去的訂單就是利潤的保障!

饒是已經接受了北洋機器製造局的工人和機器設備,同時也一再二再的購置機器擴張,但是受限於成立時間太短,福元機器廠的產量短時間內依舊不算太高,其他先不說,就說這炮彈,如今的月產量不過一萬五千多發而已,這個產量如果說供應整個北中國諸多軍隊其實還是遠遠不夠的。

不過現在是和平時期,而炮彈這玩意是消耗性的物資,只要北洋新軍沒有打仗,那麼對炮彈的消耗就不會太多,之所以還會大規模購進炮彈,主要是爲了儲備。

按照當代的慣例,一門火炮一般會儲備大約三百到五百發炮彈備用,而北洋新軍現在所用的火炮大多是這兩年從日`本以及德國進口的,而進口這些火炮的時候都會隨同訂購相應的炮彈。

也就是說,當今的北洋新軍裡頭,包括趙東雲的第三鎮在內都是儲備有大量當初進口的炮彈,並沒有急迫大規模儲存炮彈的需求。

這樣的情況下,趙東雲才能夠從福元機器廠的炮彈產量挪出一小部分來賣給俄國人。

拋開了趙東雲這個因素外,那麼對於福元機器廠本身來說,賣給俄國人炮彈並不會帶給他們太多額外的收益,因爲他們的炮彈本來就供不應求。

不過對於趙東雲這個二道販子來說,收益卻是大了去!

他賣給俄國人彈藥雖然是政治性的目的居多,但是賺錢也是一個次要的目的了,這他從福元機器廠訂購的炮彈如果一枚要三十兩銀子的話,那麼他賣給俄國人就會是五十兩銀子,其中的利潤幾乎達到了50%左右。

不過趙東雲對此也承擔了諸多風險,尤其是政治風險!

俄國人雖然付出了比較昂貴的價格,但是他們給了錢後,趙東雲可是送貨上門啊,那些炮彈將會從唐山通過火車直接運輸到錦州,然後再由趙東雲秘密轉運到奉天。

怎麼說呢,一分錢一分貨!要是在歐洲購買同樣的炮彈只需要三十兩銀子,但是現在戰爭期間誰有這本事一路運到東北去?

除了日俄自身外,唯一的物資通道就是關內外鐵路,而這條鐵路的重要樞紐錦州就盤踞着趙東雲,只要趙東雲願意,他甚至可以不讓一粒子彈流入東北交戰區,同樣的只要他願意,他可以把整列軍火運往奉天!

趙東雲有着別人所不具備的優勢,同時也承擔了別人不願意承擔的風險!

這纔是他在這場軍火走私貿易裡收穫龐大利益的原因。

趙東雲利用福元機器廠,自己坐鎮遼河西部的便利,同時還有手下上萬軍隊的掩護,順利的給俄國人輸送了大量的物資彈藥,在這樣的背`景下,日俄戰爭也在繼續着。

雙方自從二月十號宣戰後,除了一開始日`本海軍卑劣的用不宣而戰的方式偷襲了旅順軍港,造成俄國海軍數艘軍艦損失外,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都顯得非常平靜。

因爲這個時候雙方都在進行調集物資和兵員,醞釀着隨後的大規模戰爭行動!

這一時間,看上去竟然是平靜無比!

然而誰都知道這只是暴風雨前的平靜了,日俄兩國的是什麼情況暫且先不說,中國國內卻是羣情奮勇,衆多人想要抗擊俄國,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們甚至提出要組建義勇軍前往東北加入日軍參戰呢。

而國內隨着日俄戰爭的爆發,作爲國內派駐到東北的唯一一支新軍的統帥,趙東雲的名字再一次被廣泛提起,和去年年底廣泛指責趙東雲不主動抗擊俄軍不同,這一次隨着朝廷正式通報‘局外中立’後,衆人埋怨的對象已經從趙東雲這個前線將領轉到了朝廷諸公上頭。

不過人們依舊對趙東雲,尤其是他的第三鎮的一舉一動非常關注,國內對趙東雲以及對北洋體系的指責雖然少了一些,但是依舊還有。

爲了迴應國內的龐大輿論壓力,袁世凱和趙東雲一商量後,決定在錦州弄一場小規模的軍事演習,以表示日俄戰爭裡頭我們雖然中立了,但是我們玩的是武裝中立。

好吧,說白了這場演習不是給日俄兩國看的,而是給國內民衆看的!

爲了避免刺激日俄兩國,同時又爲了滿足國內的輿論壓力,趙東雲把這場演習地點設立在錦州,規模也不大,就兩個營參加而已,不過卻是邀請了諸多中外記者參加,儘管演習過程毫無新意,這種對外的公開演習裡頭趙東雲自然不可能把迫擊炮,機槍戰術之類的拿出來給別人看,但是依舊讓外人看到了一支新式軍隊應該有的面貌。

外國記者莫斯利道:“和中國的其他軍隊比起來,趙東雲將軍的第三鎮明顯出色太多,嚴格的軍紀和新式的裝備讓這支軍隊具備了現代軍隊的戰鬥力!

當北洋新軍主動大規模公開新軍的編練情況,尤其是公開了諸多第三鎮的演習照片後,國人們看到的是一支精神抖擻的現代化軍隊,此外趙東雲的多副戎裝照也是隨着這一次輿論的宣傳活動裡廣泛被各報刊登。

照片裡的趙東雲絲毫看不見年輕稚嫩的痕跡,他穿着當今北洋常備軍裡的軍官冬季禮服,側着身子拄着一柄軍官指揮刀,頭上雖然戴着軍帽但是依舊可以看見他是個光頭,而嘴上的那兩道略顯誇張的八字鬍鬚更是讓他看起來和時下的普通軍人極爲不同。

肩上的是團蟒抱珠以及袖口上的盤花金辨都更是讓他看起來極有年輕顯貴的味道,他身上的軍服是冬天北洋常備軍纔開始全面實行的新式軍服,這種新式軍服雖然練兵處在年初下發新軍軍服章程後,也是已經被作爲全國各省新軍的標準軍服。

這種新式軍服的常服雖然是和作戰,但是禮服卻是以視覺效果爲主,讓人看到的第一眼就能夠感到新式軍人的俊朗瀟灑,當然了更多國人會直接認爲是假洋鬼子……

儘管已經有很多人看見過北洋新軍的模樣了,但是趙東雲的戎裝照和他手下的第三鎮的諸多照片開始在國內流傳,並頻發登上報紙後還是引來了極大的議論。

一時間裡,趙東雲的個人名聲大幅度上揚,人們一說起北洋會想起袁世凱,但是要一說起北洋新軍,諸多人的腦海裡就會浮現趙東雲的身影。

某種程度上,趙東雲已經成爲了北洋軍官的典型形象!

再加上他年紀輕輕就成爲一鎮統制,在局勢混亂的東北里坐鎮錦州,成爲中國執行武裝局外中立的具體負責人,單單是這一點就足以讓他成爲無數年輕人的偶像,無數前往其他國家留學的年輕學子們,尤其是學軍事的那些年輕學子把趙東雲當成了成功的楷模。

趙東雲的名字和照片很快就是隨着日俄戰爭的爆發傳到了全球各地,在紐約時報關於日俄戰爭的專題報道中,趙東雲的照片和日`本將軍大山岩、俄羅斯將軍庫羅伯特金上了頭版!

因爲以上三人就是中日俄三國在東北的實際軍事負責人!

趙東雲對於自己的突然出名有些不習慣,他之前在北洋內部的名聲其實也不算小,但大多是在北洋的諸多中高層軍官裡流傳,再有就是同爲北洋體系的文官、幕僚們聽過或者見過他,甚至很多同爲北洋體系的中下層文官都不知道他呢。

這也是當代北洋新軍中高級軍官的一個縮影,雖然他們已經掌控了這個時代中國最爲強悍的武力,但是人們所看到的大多是袁世凱,對袁世凱後頭的段祺瑞、王英楷、馮國璋、趙東雲等人並沒有太多的關注。

這些後實力大名鼎鼎的北洋軍閥被普通人所熟知,還是要辛亥年武昌起義以後,那個時候馮國璋、段祺瑞等人才頻繁出現在報紙之上。

現在,他們在很多國人看來不過是袁世凱手下的一個手下而已!

趙東雲之所以能夠出名,其實也和他的政治地位沒有太大關係,主要還是因爲那幾張照片以及他的年輕的過分的年齡!

諸多年紀比較大的人對年紀輕輕的趙東雲非常擔心!

廣東的岑春煊給朝廷上的奏章裡,就公開對趙東雲表示擔心:趙子楊年輕資淺即坐鎮東北一方恐非朝廷之福!

趙東雲看着手中袁世凱轉發而來的這道奏章副本,臉色不是很好看:“這個岑瘋狗,是看誰咬誰啊!”

岑春煊此舉其實倒不是針對他趙東雲,而是針對袁世凱,試圖用趙東雲年齡和資歷問題來抹黑袁世凱的用人策略。

“別管那些人了!”方若蓮此時腳步輕移,然後坐進了沙發裡,她不喜歡趙東雲在她面前還關心什麼正事。

趙東雲放下奏章的副本,轉頭看着方若蓮:“錦州比保定要冷許多,這幾天有沒有習慣?”

方若蓮聽罷似乎感覺到冷了一樣縮了縮身子,然後道:“對於我來說,保定和錦州都一樣冷!如果冬天能夠回香洲過就好了!”

趙東雲聽罷:“岳父不是搬到了上海嗎,你可以去上海看他們的!”

趙東雲並沒有說他陪着她去上海看岳父岳母,因爲他沒有時間,這年頭當官其實也挺苦逼的,沒事可不能亂跑,身爲第三鎮統制,尤其是現在東北時局緊張,日俄爆發戰爭之際,他趙東雲不可能隨便離開錦州的。

不過方若蓮卻是搖頭:“我不喜歡坐船,而且我十月份的是纔去看了他們!”

趙東雲聽罷有些無語,這個方若蓮婚後就更變了個人一樣,身子還是和以往那麼誘人,和她說話依舊能夠隨便瞎扯,也會毫不掩飾自己的天主教信仰,並時不時就想要勸趙東雲以及身邊的人入教。

但是她卻是變得極爲慵懶了!

尤其是秋冬時節,她可以在窗邊一邊曬着太陽一邊看書一整天,很多事都不願意去做了,甚至趙東雲覺得很多事她都不願意去想了。

現在的她很難和趙東雲腦海裡的那個修女聯繫起來!

“等幾年等津浦鐵路開通了後,以後南下上海看望岳父岳母就容易多了!”趙東雲伸出手摟住她,讓她可以舒服的靠在他的身上。

“嗯!”方若蓮並沒有多說,只是輕嗯了聲就閉上了眼。

趙東雲則是拿起了桌邊的書看了起來,初春裡極爲難得看見到午後陽光穿過玻璃窗戶,然後曬在兩人身上。

趙東雲手中的書並不是什麼小說或者其他文學類的書籍,而是一本德文的軍事理論書籍,是上個月他託人從德國帶回來的。

這幾年來,他一直都是持續的閱讀專研大量的西方軍事書籍,他堅信要想成功,就得提前讓自己準備好,而要當一個合格併成功的軍閥,只依靠些許後世的記憶或者小聰明是遠遠不行的,趙東雲不要求自己成爲拿破崙那樣的軍神,但是最基本的東西還是需要掌握的。

午後的陽光並沒有在客廳裡停留太久,當身上感受不到陽光的溫暖後,趙東雲放下了書本,再回頭看看已經依偎着自己的妻子,她已經睡着了,精緻的臉龐上的那兩道睫毛遮住了雙眼,紅脣微閉的她正在平緩的呼吸,這個時候的她看起來漂亮極了。

輕輕扶住她的身子,然後從沙發起身扶着她側躺下,再拖過了一個枕頭讓她墊上,午後陽光已經逝去,爲了不讓她感受到寒意他又是從另外一側拿着羊毛毯過來給她蓋上。

看着似乎已經陷入了美夢中的妻子,趙東雲也是露出了笑容,然後情不自禁地伸出了手撫摸她的臉龐,感到到了觸摸感方若蓮似乎醒了,不過她依舊沒有睜開眼睛,她能夠感受到這略顯粗糙的手是她丈夫的手,她伸出了手蓋在趙東雲的手背上,嘴上喃喃着:“我睡了多久了?”

趙東雲道:“沒多久,還沒有一個小時呢!”

方若蓮轉動了身子,讓自己趟的更舒服下,依舊沒有睜開眼睛:“那我再睡一會!等我睡着了再走!”

趙東雲輕嗯一聲,看着這個迷迷糊糊說着話,連眼睛都不願意睜開的女人,心中感受到的是別人無法帶給他的平和。

到了沙發的另外一頭,他重新拿起書本看了起來,外面的陽光也已經消失不見,天空很快飄來了諸多灰雲,透過玻璃窗看見的是越來越厚的雲層,也許今年春天的第一場暴雨就要來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 難纏的兩江第七師第兩百六十九章 王佔元北上第兩百零四章 清帝退位第八十三章 擴編補充標第三百六十章 五千萬英鎊第兩百六十九章 王佔元北上第七十三章 錦州李家第三百七十章 皇軍和皇協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那就一起打第兩百九十三章 裕婉齡第十六章 指點江山第一百七十七章 榆關密議續第兩百九十九章 南方各省形勢第四十三章 集資合股第三百五十七章 退款協議第一百五十一章 黃海大海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失態第四百四十三章 財政整頓第一百六十四章 財政和鹽政第一百七十章 滾開第四百一十七 洪浦濤的提案第兩百九十二章 外交宴會第三百五十一章 精銳和精銳的碰撞第三百零八章 安東警備司令部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們都可以解決第一百一十六章 趙東植之見第三百六十一章 比利時借款第四章 第二營諸將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關(一)第一百零四章 迫擊炮裝備計劃第七十九章 超編的護衛隊第兩百七十二章 霸州戰役(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日俄精銳盡失第三百五十一章 精銳和精銳的碰撞第一百六十一章 203高地第兩百二十六章 財政困局第一百五十二章 日俄大混戰第兩百六十七章 石家莊危局第一百零八章 奉天軍事改革第兩百一十六章 灰色共和第三百九十四章 雷震春的謹慎第四百三十四章 下一步戰略重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1908年型編制第四百四十一章 扶持工業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千四百萬第三百八十七章 渡江戰役(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任勞任怨第三百五十二章 誰勝誰敗第三百六十七 成軍儀式第四十八章 第三協統領第一百二十二章 簡單理想第二十五章 天使凡心第九十九章 第三鎮之擴編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克句容第六章 試辦機槍隊(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朝局劇變(二)第兩百二十四章 清算餘孽第三百一十八章 新編兩師第二十五章 天使凡心第兩百三十三章 山西戰事第兩百一十六章 灰色共和第三十七章 借款擴產第一百九十四章 死戰不退(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這是屬於北洋的時代!第兩百四十二章 削減薪餉第兩百六十五章 大炮主義者第四百零六章 第十四師初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第十五師任命第一百三十三章 荒野中的小手絹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局劇變(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民駐軍第三百五十八章 趙東雲的愛國第三百九十三章 迂迴和勝利第兩百二十三章 防務安排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克句容第一百六十六章 企業之井噴第三百一十四章 吳陳莊激戰(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關(一)第九十一章 呂雙槍(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徐州戰始第一百零六章 資敵賣國第兩百二十四章 清算餘孽第八十五章 珍倚樓夜談第四百二十九章 王佔元在浙北第兩百九十九章 南方各省形勢第一百三十一章 回覆電諭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傷慘重第一百二十八章 錦州混成協第一百五十一章 黃海大海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第十五師任命第三百一十五章 吳陳莊激戰(四)第四百五十五章 衆望所歸第四百五十三章 吏治和公務員考試第四百四十四章 九江之戰(一)第兩百七十九章 招兵和增援第兩百零七章 中華聯邦帝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兵宣言第兩百六十六章 南線威脅第兩百一十七章 東北巡閱使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千四百萬
第三百九十二章 難纏的兩江第七師第兩百六十九章 王佔元北上第兩百零四章 清帝退位第八十三章 擴編補充標第三百六十章 五千萬英鎊第兩百六十九章 王佔元北上第七十三章 錦州李家第三百七十章 皇軍和皇協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那就一起打第兩百九十三章 裕婉齡第十六章 指點江山第一百七十七章 榆關密議續第兩百九十九章 南方各省形勢第四十三章 集資合股第三百五十七章 退款協議第一百五十一章 黃海大海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失態第四百四十三章 財政整頓第一百六十四章 財政和鹽政第一百七十章 滾開第四百一十七 洪浦濤的提案第兩百九十二章 外交宴會第三百五十一章 精銳和精銳的碰撞第三百零八章 安東警備司令部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們都可以解決第一百一十六章 趙東植之見第三百六十一章 比利時借款第四章 第二營諸將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關(一)第一百零四章 迫擊炮裝備計劃第七十九章 超編的護衛隊第兩百七十二章 霸州戰役(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日俄精銳盡失第三百五十一章 精銳和精銳的碰撞第一百六十一章 203高地第兩百二十六章 財政困局第一百五十二章 日俄大混戰第兩百六十七章 石家莊危局第一百零八章 奉天軍事改革第兩百一十六章 灰色共和第三百九十四章 雷震春的謹慎第四百三十四章 下一步戰略重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1908年型編制第四百四十一章 扶持工業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千四百萬第三百八十七章 渡江戰役(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任勞任怨第三百五十二章 誰勝誰敗第三百六十七 成軍儀式第四十八章 第三協統領第一百二十二章 簡單理想第二十五章 天使凡心第九十九章 第三鎮之擴編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克句容第六章 試辦機槍隊(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朝局劇變(二)第兩百二十四章 清算餘孽第三百一十八章 新編兩師第二十五章 天使凡心第兩百三十三章 山西戰事第兩百一十六章 灰色共和第三十七章 借款擴產第一百九十四章 死戰不退(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這是屬於北洋的時代!第兩百四十二章 削減薪餉第兩百六十五章 大炮主義者第四百零六章 第十四師初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第十五師任命第一百三十三章 荒野中的小手絹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局劇變(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民駐軍第三百五十八章 趙東雲的愛國第三百九十三章 迂迴和勝利第兩百二十三章 防務安排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克句容第一百六十六章 企業之井噴第三百一十四章 吳陳莊激戰(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關(一)第九十一章 呂雙槍(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徐州戰始第一百零六章 資敵賣國第兩百二十四章 清算餘孽第八十五章 珍倚樓夜談第四百二十九章 王佔元在浙北第兩百九十九章 南方各省形勢第一百三十一章 回覆電諭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傷慘重第一百二十八章 錦州混成協第一百五十一章 黃海大海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第十五師任命第三百一十五章 吳陳莊激戰(四)第四百五十五章 衆望所歸第四百五十三章 吏治和公務員考試第四百四十四章 九江之戰(一)第兩百七十九章 招兵和增援第兩百零七章 中華聯邦帝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兵宣言第兩百六十六章 南線威脅第兩百一十七章 東北巡閱使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千四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