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改革中,除去人們比較關注的軍事和工商外,教育改革也是清末新政的一項重點,從1901年開始各省就相繼根據新政建立各等級學堂,等科舉正式廢除後更是如此,各省尤其是財政比較充足的省份,比如江蘇的各種學堂猶如春筍般幾乎是一夜之間冒了出來。
奉天由於前幾年一直處於俄國控制下,1904年又爆發了日俄戰爭,時任盛京將軍的增祺哪怕是想要辦新政也是沒有什麼辦法,前兩年他一直想要搞奉天常備軍但是也沒成功,而日俄戰爭爆發後就更加局勢艱難的,當時的增祺也只能是救濟救濟災民勉勵維持了。
所以當全國各省都在搞各種新政改革的時候,奉天卻是一直原地踏步,教育方面尤其如此。
1905年以前的奉天教育情況是比較糟糕的,各府縣的小學堂還好,還算有一部分,但是中學堂以上的新式學堂卻是一所也沒有,本來以前還有一個奉天大學堂,後來改爲省學堂,勉強算得上是一所中高等學校,但是日俄戰爭爆發後校舍被俄軍所佔據,該校自然也就被迫停課了。
所以當趙東雲接手奉天的時候,奉天除了少數小學堂外,是沒有哪怕一所中學堂和大學堂的。
趙東雲上任盛京將軍後,雖然日俄戰爭依舊在繼續,但是趙東雲對奉天的掌控力卻是增祺所不能比較的,遼西不用說了,這裡可是趙東雲經營了多年的地盤,日俄兩軍都不願意貿然越過遼河以引起外交糾紛。
至於遼東地區雖然趙東雲無法進行軍事掌控,但是依託巡警制度以及政治上的改革,使得他把遼東地區的民政權力重新收了起來,導致安東、營口、大連等地雖然處理日軍控制下,奉天、鐵嶺等地處於俄軍控制下,但是趙東雲卻是依舊能夠控制當地行政部門處理民政事務,並且收取稅款。
強力的掌控也是趙東雲在奉天推行新政改革的基礎,以避免部分新政措施被當地民衆所牴觸,比如趙東雲設立財政總局的時候,也是宣佈增加多項稅收,比如菸酒稅,同時加大了部分商稅的比例,這些都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當地商家的反對,不過那些商家也只是私底下反對而來,可沒膽子公開反對的。
相對於其他新政的牴觸,奉天當地士紳們對辦教育卻是非常支持,甚至不少身價豐厚的人都會主動捐獻金錢用來辦學。
在這樣的背`景下,趙東雲先是籌辦了錦州中學堂,以招收個小學堂的優良畢業生,同時接納了原來奉天省學堂的教師和學生等,重辦奉天省學堂,不過卻是沒有繼續用省學堂這個名字,而是改回了原名‘奉天大學堂’。
而有了大學堂自然是不夠的,還得有充足的小學堂來提供生源,所以趙東雲一方面是在葫蘆島、錦州、遼中、盤山、彰武等控制區內開辦小學堂,另外也是派員前往處於日俄控制下的奉天、營口、安東、大連等地籌辦各地小學堂。
由於需要開辦的小學堂太多,但是又缺乏足夠的師資,所以趙東雲又是在奉天教育總局的徐洪寶建議下,於錦州籌辦錦州師範學堂,該師範學堂乃是速成學堂,從中學生或秀才中招生然後培訓三個月就是派遣到各小學堂擔任教師。
並且還準備籌辦奉天高等師範學堂,這個師範學堂就比較正規了,學期達到了三年,算得上是一所高等院校。
以上這些學堂都算是用官方名目籌辦的,所需經費甚多,然而趙東雲別說沒錢了,就算有錢也不可能一股腦投下去幾十萬來搞這個教育改革啊,所以以上諸多學堂名目上屬於官辦,但實際上趙東雲並沒有拿出多少錢來。
那麼這些學校是怎麼辦起來的?
這些學校中的數量最多的是小學堂,這些小學堂的前期開辦經費主要來源於當地士紳的捐助,少部分來之於當地府縣的拔給,而後續的維持經費主要來源於學生的學費。
看到這個學費那麼就可以知道,趙東雲搞的不是義務教育制度,而是付費教育制度,就讀的學生是需要支持一筆不菲的費用的。
而中學堂的話趙東雲本來想要辦多幾所,但是這個中學堂搞起來不比搞大學堂容易多少,而且現在奉天也沒有太多合格的小學生源,所以中學堂並不急迫,暫時就辦了一所。
僅僅是這一所的花費也不小,爲了維持這種中學堂正常運轉,每年所需的花費可是非常多的,如果全部讓學生繳納的學費來承擔維持經費的話,會讓學生家庭造成非常大的負擔。而這些能夠考進中學的學生可都是趙東雲未來的人才種子,所以趙東雲打算是辦半免費性質的錦州中學堂,學生不需要付出太過高昂的學費就能夠入讀。至於該校所需的維持經費除了用學生繳納的學費解決一部分外,剩下的缺額由錦州府當地衙門拔給了一部分,盛京將軍府再給解決一部分。
所以對經費和師資人才要求更大的奉天大學堂,現在只能說徒有其表,奉天大學堂雖然已經掛起了招牌,但是學生只有三十幾個人而已,連合格的教師都沒有幾個。
倒是師範學堂由於專業性比較強,而且對速成師範生也比較緊缺,所以大部分的開辦經費乃是官方來出了。
以上種種學校雖然當地士紳以及地方府縣承擔了大頭經費,但是剩下的那一部分對於趙東雲來說,依舊感到了非常大的財政壓力。
手頭上沒幾個錢的趙東雲搞了這些官辦學校後,已經拿不出多少錢來辦教育的他開始把目光瞄到了私人教育上。
他讓教育總局連續*了好幾項鼓勵私人辦校的措施,比如如果私人辦校,那麼官方可以無償提供一片空地用來建校舍,出資人還會得到將軍府的嘉獎。
不得不說,經歷了數千年傳統儒家教育下的社會上層對於辦教育還是非常熱心的,不管是耕讀傳家的傳統士紳,還是那些工商出身的大商家對於辦學校都是非常積極。
在奉天新政的大環境以及將軍府教育總局的勸說下,不少士紳和大商家們聯合起來,那些有名望的士紳則是出力,不缺錢的商家則是出錢,進而籌建各類私人學堂,其中士紳在本鄉籌建的小學堂最多。
奉天的數大商家以及諸多名望士紳聯合起來還辦了個奉天信誠中學堂,此學堂的規模雖然是純私人主辦,收費上比較昂貴,但是架不住主辦該校的那些名望士紳和商家有錢啊,高薪聘請而來的老師比官辦的錦州中學堂都多……
由於該校校舍、師資規模比較大,招生數量甚至比官辦的錦州中學堂都多,錦州中學堂今年預計招生不過一百五十人,而這個奉天信誠中學堂卻是打算從東北三省範圍內招生兩百餘人。
此外葫蘆島工業區的數大企業再福元公司的帶頭下,聯合投資興建了葫蘆島工商學堂,內分商科、工科,其中商科主要爲各大企業培訓現代財務會計人員、工科則是以培訓技術人員爲主,這是一所典型的技術學校,生源主要是各企業的委培生,也有部分自主考入的學生,從性質來說,和福元機器廠附屬學堂類似。
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在趙東雲的鼓勵下,奉天的私人教育發展的遠遠比官辦教育要快的多,而且有意思的是,自從趙東雲鼓勵興辦私人教育後,官辦學堂所能接受到了捐助就少了很多,理由也簡答,這一部分捐助流向了私人學堂那邊去了。
儘管整個過程坎坎坷坷,但是這教育改革總算是起了個頭,等過多幾年大量新式人才涌現而出的時候就能夠看到教育改革的成果了。
當趙東雲在奉天搞財政改革、軍事改革、教育改革的時候,旁白的日俄也沒閒着。
自從五月份俄國海軍的太平洋第二艦隊、第三艦隊突破了日`本聯合艦隊的封鎖,進而和俄國海軍太平洋第一艦隊殘部取得匯合後,俄國海軍把這三支分艦隊整合爲俄國海軍太平洋艦隊。
由原太平洋第二艦隊司令羅日捷斯特文斯基擔任總司令,並重新整編爲三個戰列艦分隊、兩個巡洋艦分隊以及兩個驅逐艦分隊。
該艦隊由於數量太多,而且旅順港內也缺乏足夠的維護設施,更重要的是當俄國海軍突破日`本封鎖躲進旅順港後,日`本海軍給日`本陸軍施加了史無前例的龐大壓力,迫使日`本陸軍第三軍不顧傷亡,再一次對旅順發動強攻,導致旅順要塞的戰略要地203高地多次易手,而稍微瞭解日俄戰爭的人都知道203高地對於旅順意味着什麼。
一旦203高地徹底失守,那麼日`本陸軍就能夠通過這裡指揮遠程重炮對旅順港進行完全的封鎖,而不是和之前那樣只能零零散散的對港口進行炮擊,雖然對俄國造成了一定麻煩,但是遠遠不止於讓俄國海軍損失慘重。
然而203高地的反覆易手,同時考慮到苦戰一年多後旅順的兵力實際上已經是傷亡過半,庫存的彈藥更是緊缺,哪怕是從到到尾都是主戰派的現任俄國*司令,也就是旅順要塞內守軍的最高指揮官康斯坦丁•斯米爾諾中`將也是不得不承認,旅順要塞內的俄軍已經到了最後關頭,如果奉天方面再不打通南下通道的話,那麼旅順要塞就會因爲糧盡彈絕而失守。
旅順要塞比羅日捷斯特文斯基想象的更加糟糕,所以他也是不敢讓自己的這支龐大艦隊繼續逗留在旅順了,經過將近一個多月的補給休整後,羅日捷斯特文斯基率領整編後的俄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從旅順突圍。
儘管還能徹底攻克旅順要塞,但是通過反覆爭奪203高地卻是成功迫使俄國海軍出港,乃木希典自問也算是盡力了。
要知道黃海大海戰後,聯合艦隊的東鄉平八郎就在日`本陸海兩軍的聯合會議上可是指着乃木希典的鼻子罵他作戰無能,年逾還無法攻克旅順,導致日`本海軍陷入困局,乃木希典被罵的臉色通紅但是一句話都沒敢反對,就連一旁的大山岩也是閉上嘴巴任由東鄉平八郎罵罵咧咧。
乃木希典自然知道,由於自己沒能早日攻克旅順,給日`本海軍方面造成了極大的麻煩,五月份的旅順外海一戰,更是讓日`本海軍受到了不小的損失,導致日俄兩國海軍的實力發生了變化。
這一次俄國海軍主力盡出,日俄兩國海軍的第二次大戰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