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桃源縣大捷

當天傍晚,第十師突破了皖軍外圍防線的重要據點林家莊,而要知道宿遷防線可不是徐州防線,外圍據點衆多被奉軍攻克一個後還有其他的外圍據點可以依靠,在林家莊被攻克後,皖軍被迫退縮宿遷城。

於此同時,桃源縣和清江浦方向的皖軍也是得知奉軍主力雲集宿遷,開始嘗試着發起反攻,甚至萌發了想要反攻沐陽的心思。

但是很顯然,這些非主力的皖軍一旦離開了堅固的防禦工事後,根本無法在野戰中和奉軍相提並論。

如果發起反攻的是段祺瑞的嫡系部隊第四師或者是第二混成旅,又或者是兩江陸軍裡情況比較好的兩江陸軍第一師,他們都是有可能擊退留守的奉軍,進而威脅沐陽的,但是發起反攻的卻不是皖軍裡的主力部隊。

甚至都不是段祺瑞近期重點發展的兩江陸軍,只是浙江省軍而已,雖然這兩部加起來有着將近七八千人的兵力,但是面對兩千多的留守奉軍依舊無能爲力。

在桃源縣方向,皖軍浙江第一混成旅對奉軍留守的一個步兵營發起反攻,在進攻戰中依舊沿用日俄戰爭時期密集衝鋒的浙江第一混成旅遭到了重創,短短兩個小時不到就在奉軍的密集機槍火力下傷亡高達一千餘人。

在進攻中遭到重大傷亡後,整個浙江第一混成旅都是被打愣了,然後奉軍抓住機會發起了小規模的反攻,然後,然後這個浙江第一混成旅就是徹底崩潰了……

哪怕是指揮作戰的奉軍第十九旅第第三十八團第二營營長秦中昆少校都沒有預料到,自己竟然能夠把對面一整個混成旅徹底擊潰!

要知道,他手底下的這個步兵營雖然兵力比其他軍閥部隊的步兵營要多一些,但也不足千人,而對面的浙江第一混成旅可是有着足足四千多人呢,這兵力對比超過了四比一。

浙江第一混成旅之所以遭到如此慘敗,還是和他們缺乏和奉軍交戰的經驗有關,加上之前在桃源縣方向交戰的時候,他們都是依靠堅固的工事進行防守,而主動出來發起進攻,和奉軍玩起野戰後,他們戰鬥力低下,軍官和士兵甚至武器水平低下等素質就全面體現了出來。

而更關鍵的是,一開始他們就投入了一個團對奉軍陣地發起猛攻,而且用的還是老掉牙的密集衝鋒,在奉軍第二步兵營的重機槍攔截下,讓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就是死傷慘重。

幾乎是把整個浙江第一混成旅都打愣了,然後面對奉軍接下來的反攻,那些皖軍軍官和士兵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轉身就跑。

而逃跑的人多了,自然而然的就導致大規模的崩潰出現,接下來在奉軍的反攻、追擊中,基本上就沒有像樣的抵抗,等到了當天下午秦中昆少校率領第二營試圖再接再厲進攻桃源縣的時候,城內的一千多浙江第一混成旅殘部很乾脆的舉起了白旗投降。

以區區一個步兵營在正面交戰中擊潰敵軍一整個混成旅,殺傷敵軍過千,俘虜過千!這等顯赫戰功可是奉軍建軍以來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的。

雖然奉軍竟然以少勝多,也經常出現正面突破敵軍防線的成功先例,但是在兵力差距如此大的情況還是頭一次出現。

當秦中昆派出的傳令兵向上級報告說自己擊潰了浙江第一混成旅,殺傷敵軍過千,俘虜千餘而且還拿下了桃源縣的時候,第十九旅旅長吳佩孚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可確定?這是事實?”吳佩孚直接問傳令兵。

那第二營的傳令兵一臉的喜色,當即道:“此時千真萬確,早上九時我軍於桃源縣外遭到敵軍反攻,在我軍的機槍火力攔截下,那衝鋒的皖軍就跟被割道的麥子一樣成片成片的往下道,我軍陣地前是鋪滿了皖軍的屍體啊!”

吳佩孚還是有些不敢相信此事是真的,不過他還是拿着戰報快速找到了任存高!

任存高和他一樣,看罷戰報後也是驚訝無比,但是面露不敢置信的神色後,他面色就是露出了明顯的喜色。

“這個秦中昆,果然沒有辜負大總統的親自教導,這等戰術水平放眼我奉軍上百個營長裡頭,也算得上是首屈一指了!”任存高自然不知道,桃源縣的勝利不是奉軍太強或者秦中昆有多麼牛逼,說實話這個步兵營,這個秦中昆在奉軍裡頭也就是一般而已,類似的步兵營和少校影響在三個主力師裡多的是,而且超過的也有不少。

真正造就這場勝利的,一方面是浙江第一混成旅實在太渣,另外一方面估計也只能歸功於運氣了。

不過‘好運氣’也是一名優秀將領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從來沒有見過那個倒黴蛋可以成爲一代名將的。

奉軍裡雖然也存在了報喜不報憂這種情況,但是情況並不嚴重,因爲統帥部分析前線戰事不僅僅以來軍官們的戰報,同時還依靠情報處的情報,基本上每一場大規模戰事的結果情報處那邊都會另外上報統帥部。再者就算是有着報喜不報憂的情況,存在着一定的誇大戰果,但是拿下桃源縣,俘虜上千人是秦中昆絕對不敢說謊的。

因爲這兩項都無法作假,如果讓人發現你沒有拿下桃源縣,那麼一個謊報軍情的罪名就足以讓秦中昆上軍事法庭,而俘虜這種事到時候教育部的人如果沒有看到那麼多的俘虜,這個謊也是無法圓的。

所以任存高認爲,儘管這份戰報有可能存在一定水分,比如說極有可能沒有徹底擊潰浙江第一混成旅,殺傷的敵軍數量會少一些,但是拿下桃源縣和俘虜敵人上千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而基於這兩點出發,那麼浙江第一混成旅就算沒有被徹底擊潰,但是也應該損失過半。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大勝,一場足以引起整個奉軍內部議論的大勝,儘管他的戰鬥規模不算大,但是這樣的戰績就算是讓一整個步兵師來都很難達到,更別說區區一個步兵營了。

看看在徐州那邊,雲集了奉軍絕大部分的精銳部隊,但是這一個月來殺傷的敵軍也不會超過五千,而你這區區一個步兵營就殺傷敵軍過千之餘還俘虜了上千人,你秦中昆這讓奉軍的一大票師旅長官們情何以堪啊!

於是乎當天,任存高就是以第十師的名義向徐州前敵指揮部報捷,並且附上了秦中昆的那份戰報,同時他自己也是潤色了一份報告遞上去。

這一場大勝,能夠從中撈取功勞的可不僅僅是秦中昆一個人,吳佩孚、任存高以及蘇康雲這些高級將領同樣能夠從中獲利不少。

當然了,這種功勞對於任存高來說是不可能讓他升遷的,但是至少也可以緩解上級對他施加的壓力了。

桃源縣方向的這場戰事被迅速報告到了第二軍以及徐州前敵指揮部,然後又是迅速通過電報回報了到統帥部,次日上午,當趙東雲聽軍事簡報的時候就是得知了這一消息。

“秦中昆我記得是今年剛從進修班畢業吧,沒有想到剛下部隊半年不到,就創下了如此佳績,好!”趙東雲看罷戰報後,也算得上是心情大好,平日裡他甚少對中低級軍官有所關注的,但是今天卻是對這個秦中昆非常感興趣。

這個秦中昆在奉軍裡算得上比較中規中矩的中層軍官了,先報考奉天軍校,就讀速成班畢業後任職第三師,然後被考入進修班就讀,乃是今年剛畢業的1907屆進修生,畢業後就是進入第十師服役,和多數剛畢業的進修生一樣以少校軍銜擔任營長。

說實話該人就讀進修班的時候,成績只能算一般,畢業成績只排名三十多,遠不如排名前幾位的優秀學生那樣被趙東雲所熟知,如今能夠一鳴驚人算得上是人人意料之外了。

處於激勵前方士氣的必要性,趙東雲決定對這場勝利進行大規模的宣傳!

“銓敘處這邊,要注意好對立功人員的獎勵,這個秦中昆我看可以升一級!”趙東雲雖然叫來了銓敘處的人親自吩咐對秦中昆的晉升,但是也沒有說太多,畢竟奉軍是一個有着自身晉升體制的正規軍隊,尤其是對中下層軍官的任命和晉升,那基本上都是有着一套完整的流程和套路,哪怕是那些被軍方大佬看好的天子驕子們也照樣得老老實實按照銓敘處規定的晉升流程走,不可能出現說今天你還是一個上尉,明天你就是少校,然後後天就成爲上校了。

這種事情在當代國內只可能出現在其他軍閥部隊裡,不可能出現在奉軍。

這個秦中昆單憑這麼一場戰役就晉升一個軍銜,可以說是已經是最大的嘉獎了,這可以讓他比其他人少奮鬥好幾年,更關鍵的是有了這麼一份軍功後,在有着趙東雲的親自關注,那麼後續銓敘處肯定也會優先安排他的任職和晉升,等於是讓他就此踏上了一條康莊大道。

至於其他有功人員嗎,幾個基層軍官也可以晉升甚至授予勳章,不過高級軍官就不太可能憑此晉升了,頂多是在趙東雲心中加一加分,後續趙東雲考慮高級將官的晉升和任命時,讓他們有着更多的機會。

桃源縣那邊的戰發展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這前頭任存高還打算着徹底攻克宿遷呢,而且他也是打的宿遷的守軍節節敗退,攻克宿遷已經指日可待,這個時候傳來桃源縣被攻克的消息,極大的影響了雙方的士氣。

士氣高漲的奉軍自然是加大了對宿遷的進攻,而得知此消息的皖軍更是不敢放棄防禦工事和奉軍玩野戰了,甚至連清江浦那邊剛打算髮起反攻的皖軍連夜都逃回了清江浦,然後老老實實的繼續躲在防禦工事後頭。

儘管從戰略上來說,桃源縣的戰役並沒有太過影響到宿遷戰事的發展,更加難以影響整個蘇北戰事的發展,但是這一場小小的戰役卻是可以被視爲宿遷戰役的轉折點,甚至是整個蘇北戰事的轉折點。

十月二十九號,士氣高漲的第十師攻克宿遷,皖軍之兩江陸軍第五師、兩江陸軍第二混成旅殘部皇往西南方向逃走。

宿遷一戰中,皖軍留下了七百多具屍體和近千人無法帶走的重傷員,而第十師主力部隊陣亡了三百餘人,重傷四百多。

從戰果來說,甚至都不如秦中昆區區一個步兵營所取得的戰果,而自身傷亡更是無比比較,第十師進攻宿遷死傷七百多,但是秦中昆的第二營只死傷了一百人不到。

由此也可以看出,爲什麼區區一場營級規模的戰役驚動到了趙東雲,甚至讓趙東雲親自開口晉升秦中昆的軍銜了。

拿下宿遷後,就代表徐州南部已經對第十師敞開了大門,後續第十師繼續西進就可以切斷徐州和南方地區的聯繫,那麼徐州的數萬皖軍就會陷入包圍之中。

一旦殲滅徐州方向的皖軍主力,那麼整個蘇北地區就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奉軍的南下步伐了!

第六十六章 吹牛誰不會啊第兩百二十七章 老子不幹了第三百八十章 渡江作戰方案(一)第四百零六章 第十四師初戰第兩百七十七章 王佔元的危機感第三百八十一章 各方軍力第八十一章 步兵新式戰術第四百二十六章 吳淞之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擴協爲鎮(二)第七十六章 李家大戲第一百二十五章 遼西剿匪支隊第兩百九十五章 各國嘴臉第四百零七章 英國人的抗議第兩百二十六章 財政困局第六十二章 拉攏孟恩遠第三百四十一章 無法停下的步伐第八十六章 張作霖所謀第三百章 組建第三軍第二十章 刀槍不入第兩百六十九章 王佔元北上第一百零三章 內部派系之爭第一百九十三章 通州之戰(二)第四百一十七 洪浦濤的提案第五十章 整編舊軍第兩百五十七章 反攻第一百一十一章 軍火貿易第七十二章 騎兵機槍隊第兩百章 攻克通州第兩百四十章 混亂時代第四十一章 兵工廠事(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騎兵和戰馬第兩百零一章 劇變第四百四十八章 段祺瑞進京第四百四十三章 財政整頓第四百二十章 明帥楊德明第三百九十二章 難纏的兩江第七師第三百三十五章 桃源縣大捷第兩百七十三章 霸州戰役(二)第兩百四十章 混亂時代第四百二十五章 危機和機會第四百二十九章 王佔元在浙北第兩百五十五章 援軍抵達第兩百六十八章 騎兵之奔襲第四百三十六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三百二十四章 趙東全第四十九章 第三協之爭第四十九章 第三協之爭第三百七十六章 南渡前夕第八十八章 錦州剿匪(一)第二十五章 天使凡心第三百零五章 敵情不明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戰啓第四百三十二章 接管江南第三百九十七章 第三十三團的困局第三百一十七章 沒錢就要擴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當軍閥不容易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編制計劃第六十三章 牆頭草第兩百零八章 天津會談(一)第九十四章 韓多田的戰爭(三)第三十八章 造槍炮第四百四十一章 扶持工業第一章 辛丑年的曙光第一百六十三章 奉天決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傷慘重第兩百九十六章 愛國債券第八十一章 步兵新式戰術第四百一十四章 第九師分兵第四十二章 福元機器廠第一百二十二章 簡單理想第八十章 步炮演習第一百九十七章 楊德明的自信第一百四十七章 增祺述職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千四百萬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局劇變(一)第十八章 廣宗叛亂第一百八十八章 戰爭的序幕第四百零二章 第九師的反攻第四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兩百一十章 共和之爭第兩百三十七章 人才爭奪(二)第五十六章 迫擊炮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邊倒賣第四百四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三百章 組建第三軍第二章 北洋常備軍第兩百二十一章 軍務會議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傷慘重第七十八章 李婉(二)第四百零八章 戰爭與歌舞第三百六十三章 英國的金大腿第三百一十三章 吳陳莊激戰(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統籌全局第五十三章 派系之爭(二)第兩百章 攻克通州第三百九十六章 統籌全局第二十三章 圍攻教堂第一百零四章 迫擊炮裝備計劃第四百零三章 第七師的潰敗第四百二十八章 攻佔上海
第六十六章 吹牛誰不會啊第兩百二十七章 老子不幹了第三百八十章 渡江作戰方案(一)第四百零六章 第十四師初戰第兩百七十七章 王佔元的危機感第三百八十一章 各方軍力第八十一章 步兵新式戰術第四百二十六章 吳淞之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擴協爲鎮(二)第七十六章 李家大戲第一百二十五章 遼西剿匪支隊第兩百九十五章 各國嘴臉第四百零七章 英國人的抗議第兩百二十六章 財政困局第六十二章 拉攏孟恩遠第三百四十一章 無法停下的步伐第八十六章 張作霖所謀第三百章 組建第三軍第二十章 刀槍不入第兩百六十九章 王佔元北上第一百零三章 內部派系之爭第一百九十三章 通州之戰(二)第四百一十七 洪浦濤的提案第五十章 整編舊軍第兩百五十七章 反攻第一百一十一章 軍火貿易第七十二章 騎兵機槍隊第兩百章 攻克通州第兩百四十章 混亂時代第四十一章 兵工廠事(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騎兵和戰馬第兩百零一章 劇變第四百四十八章 段祺瑞進京第四百四十三章 財政整頓第四百二十章 明帥楊德明第三百九十二章 難纏的兩江第七師第三百三十五章 桃源縣大捷第兩百七十三章 霸州戰役(二)第兩百四十章 混亂時代第四百二十五章 危機和機會第四百二十九章 王佔元在浙北第兩百五十五章 援軍抵達第兩百六十八章 騎兵之奔襲第四百三十六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三百二十四章 趙東全第四十九章 第三協之爭第四十九章 第三協之爭第三百七十六章 南渡前夕第八十八章 錦州剿匪(一)第二十五章 天使凡心第三百零五章 敵情不明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戰啓第四百三十二章 接管江南第三百九十七章 第三十三團的困局第三百一十七章 沒錢就要擴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當軍閥不容易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編制計劃第六十三章 牆頭草第兩百零八章 天津會談(一)第九十四章 韓多田的戰爭(三)第三十八章 造槍炮第四百四十一章 扶持工業第一章 辛丑年的曙光第一百六十三章 奉天決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傷慘重第兩百九十六章 愛國債券第八十一章 步兵新式戰術第四百一十四章 第九師分兵第四十二章 福元機器廠第一百二十二章 簡單理想第八十章 步炮演習第一百九十七章 楊德明的自信第一百四十七章 增祺述職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千四百萬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局劇變(一)第十八章 廣宗叛亂第一百八十八章 戰爭的序幕第四百零二章 第九師的反攻第四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兩百一十章 共和之爭第兩百三十七章 人才爭奪(二)第五十六章 迫擊炮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邊倒賣第四百四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三百章 組建第三軍第二章 北洋常備軍第兩百二十一章 軍務會議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傷慘重第七十八章 李婉(二)第四百零八章 戰爭與歌舞第三百六十三章 英國的金大腿第三百一十三章 吳陳莊激戰(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統籌全局第五十三章 派系之爭(二)第兩百章 攻克通州第三百九十六章 統籌全局第二十三章 圍攻教堂第一百零四章 迫擊炮裝備計劃第四百零三章 第七師的潰敗第四百二十八章 攻佔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