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瘟疫來了

大街上,人流穿梭,還是一排熱鬧景象。

可馨撩開轎簾,神情淡淡地往外看。大街上,偶爾能看見情侶或者帶着孩子的小夫妻,在街上漫步。

可馨看得心頭髮酸,想起以前,自己和葉知秋漫步街頭的情景。

知秋,你在哪裡?你可知道我在想你?

可馨默默在心裡呼喚着。

就在這時,遠處行人突然一陣大亂。爭前恐後往這邊跑。

擡轎子的轎伕趕緊把轎子往路邊擡。

這時,可馨她們突然看見,紛亂的人羣后面,衝出一個大漢,面目猙獰,手中揮舞着一把菜刀,追着人羣亂砍。

一個老人跑得慢,被這大漢追上,砍得頭破血流,倒在了血泊之中。往遠處看,已經被他砍傷砍死到在地上的,有十來個了。

有膽大的路人,抄起路邊店鋪的棍子亂打着要去阻止,但是那大漢全然不顧別人的棍子,只是不要命地一通亂砍。把前去阻止的路人砍翻。這樣一來,更沒有人敢於上前。

那大漢砍得手上、身上都是血,一路竟然朝着她小轎衝了過來!

轎伕嚇得轉身就跑,聽琴嚇得面如土色,也不知道是嚇傻了不知道跑,還是不願意拋下主人自己逃命。站在轎子旁邊只是尖叫。

可馨撩開轎簾,鑽出轎子,一把扯下脖子上的一串珍珠項鍊,叭的一聲用力扯斷,將珍珠倒在自己手心裡。望着那揮舞着菜刀口吐白沫朝她衝過來的大漢,蹲下身,把手中一把珍珠往他腳下一撒。

譁!珍珠撒了一地。

● ttka n● C〇 哎呀!

那大漢一腳踩在珍珠上,腳下一滑,摔了個四腳朝天。手中菜刀甩出老遠,後腦咚的一聲,重重撞在青石板的路面上。頓時昏死了過去。

跟在後面的人一陣歡呼。

便在這時,不知從哪裡鑽出兩個捕快,手裡提着腰刀。大聲吆喝着衝過來,一個撿起菜刀,一個把那大漢按在地上。拿出鐵鏈把讓鎖了,拉着就走,彷彿沒有壓根不知道是可馨制住的這個兇徒似的。

那些圍攏過來瞧熱鬧的人,不知道是誰叫了一嗓子:“哎呀,地上好多珍珠!”彎腰下去撿了。

有一個人開頭,就有其他人跟隨。於是乎,場面頓時大亂,圍觀的人一個個你擠我,我擠你,搶着撿拾地上的珍珠。揀到的轉身就跑。

聽琴急了,嘴裡叫着:“住手!把珍珠給我!這些是我家小姐的!剛纔扯下來撒了阻擋那瘋子的,你們這些沒有良心的!我家小姐制服了那瘋子,你們卻搶我們的東西,要臉不要臉!”說着。用力推攘着哪些人。

可是,這些人渾然沒有聽見一般。轉眼之間,便把地上的珍珠搶光,然後跑的沒影了。

聽琴只搶回來兩顆,急得站在那裡哭。

可馨走過去,拍了拍她的肩膀。道:“算了,回去吧!”

“這是四少爺買給你的!怎麼能………,嗚嗚嗚嗚。”

“沒事,”可馨勉強一笑,“多虧有這串珍珠,保住了我們的性命,也算功德圓滿了。回去吧!”

出了這件事,可馨已經沒有心情逛街了。聽琴便把躲在小衚衕的轎伕叫了出來一通臭罵,說他們也沒有良心,平素姑娘待他們不薄,關鍵的時候撒丫子,還對得起姑娘嘛。說的那兩個轎伕滿臉羞愧,連聲賠罪。

路上,聽琴問可馨:“姑娘,你怎麼想到用珍珠撒在地上摔倒他這主意的?”

“我看見他兩眼發直,別人拿棍棒打他,他都不知道躲閃,所以,撒珍珠在地上,他也應該不知道繞開。那時候也顧不得多想,就這麼做了。想不到還真有效。”

聽琴道:“那是姑娘沉着冷靜,觀察仔細,而且反應迅速,要換成別人,哪想得到這好主意。我當時就已經嚇傻住了呢!”

可馨笑了笑,她從來沒有見過瘋子發瘋原來這麼可怕,此刻才覺得一陣的後怕。

傍晚,可馨正在桃花樹下傻坐着,手裡拿着那隻剩下兩顆珍珠的項鍊,黯然神傷。這是葉知秋買給他的,平素當寶貝一樣珍惜,這次爲了救命,撒出去制服那瘋子。沒有想到卻被人搶走了。

她的柔荑輕輕撫弄着珍珠,眼前浮現出葉知秋的音容笑貌,心中升起一股柔情。

便在這時,門房跑來稟報,說晏殊來訪。

自從可馨從良跟了葉知秋之後,晏殊就很少來見可馨了。想不到他這時候突然造訪,卻不知道爲了什麼事情。難道是聽說了自己遇險,特意來探望嗎?

可馨急忙把珍珠收了起來。迎出內宅門,來到前廳,便看見晏殊在花廳門口站着,低頭想着什麼。

可馨忙欠身福禮道:“妾拜見晏老爺。”

晏殊彷彿中夢中驚醒,愣了一下,才微笑道:“不必多禮,可馨,多日不見,一向可好?”

“託福,都還無恙!”

晏殊走到可馨面前,左右看了看,低聲道:“咱們裡面說話!”

可馨看見他神情鄭重,不由心中咯噔一下,難道是葉知秋有什麼不好的消息?她趕緊把晏殊往內宅書房讓。吩咐聽琴上茶,望着一言不發的晏殊,心中忐忑。

聽琴十分乖巧,看見晏殊的樣子,便知道有十分重大而隱秘的事情要說,上茶之後,便趕緊退到了門外,把門拉上,在內宅院子門口守着。

“出大事!”晏殊神色鄭重道:“今天有個瘋漢,沿街砍傷砍死了十幾個人!最後才讓捕快冒死抓獲!”

原來是這件事,可馨笑了。她對捕快把功勞全部搶了並不在意,心中的石頭也放了下來,只要不是知秋出事就好。

晏殊又道:“今天當街殺人的那個瘋子,死了!”

“死了?”可馨吃驚道,先前那個瘋子被捕快帶走的時候,已經甦醒了,還在反抗呢?怎麼才半天就死了?

晏殊接着說道:“死的時候。都是全身抽搐,七竅流血!臉上,還有可怕的皰疹!”

“皰疹?”可馨不懂醫術。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不過,她立即回想到,今天的那個瘋子。臉上的確是長着好多膿包!看來,那就是什麼皰疹了。

晏殊壓低是聲音道:“宮裡的太醫看過了,說這種皰疹,只有一種可怕的病纔會出現!”

可馨的心一下子就懸起來了,也低聲道:“什麼病呀?”

“天花!”

可馨臉色微變:“今天那個瘋漢,因爲得了天花,發瘋殺人?”

“不知道啊。”晏殊道。

“聽說,天花是一種瘟疫啊!”可馨緊張地說道。

“正是!”晏殊把聲音壓得更低了,“這就是我今天來找你的原因!——昨天,剛剛接到南邊臨近大理國的環州府的緊急密報。說大理國出現天花和另一種不知名字的瘟疫。死了很多人,而且大理國已經發生的叛亂,大理皇帝已經被迫讓位了。現在權相高智升掌握了大權!”

可馨啊的一聲站了起來,臉色蒼白,急聲道:“那知秋呢?他沒事吧?”

“不知道啊!”晏殊嘆了一口氣。“這一時半會跟他們也聯繫不上。不過,你也別太着急,他們是大宋的使臣,叛軍不敢對他們怎麼樣。應該不會有什麼危險。等事態平息了,他們就會回來。”

可馨輕咬嘴脣,一張俏臉已經沒有一絲血色。道:“又是瘟疫,又是叛亂的。這可怎麼辦!”

晏殊道:“這次前往,有林憶和張老太醫他們老成之人,一旦勢頭不對,他們會立即離開大理的北上回來的。說不定,現在已經再回來的路上了。”

可馨點點頭,心中期盼這個推論是對的。心上人正在回來的路上。

晏殊看了看門口,低低的聲音對可馨道:“還有一件事!——不僅大理出現瘟疫,在靠近大理的我大宋的一些州縣,也出現的天花等瘟疫!今天這個殺人的瘋子死在了衙門大牢裡,而且臉上長滿了皰疹,他臨死之前,牢頭見他病得很重的樣子,便叫來了郎中診治。結果,這個郎中看出來個瘋子得的是天花!並跟老頭說了這個嚴重後果。牢頭趕緊往上報。一路稟報到了官家那裡。官家派蘇頌等太醫複查,發現果然是天花!一路追查,得知這人剛剛從南邊回來的。緊接着,就收到了在臨近大理的環州府等地發現了瘟疫的緊急密報!”

可馨驚訝得瞠目結舌,道:“怎麼緊急密報反而不如人家南方回來的人?”

“這個很簡單,”晏殊道:“聽太醫說,天花這種病,是一種伏發病,就是說,染病之後要一段時間纔會發病。所以這人從南方回來,發病了,南方的那些病人也才發病。所以,州縣的官員這才得知,讓後才上報。所以上報的緊急密報,跟這邊染病的人差不多同時出現。”

可馨沉聲道:“這們說來,京城有可能已經有很多人染病了,以後會大量的發病?”

晏殊緩緩點頭:“是的,咱們京城南面來的人很多,只怕京城此刻已經有很多人染病,只是還沒有發作而已。老夫得知之後,便來告訴於你,要及早做好準備!老夫走了,官家晚上要召集重臣商議應對之策。”

說罷,他起身拱手,準備告辭。想了想,上前一步,道:“還有一件事,老夫告訴你,你和不要跟任何人說!”

可馨鄭重地點點頭。

晏殊走到門後,拉開門,探頭看了看,門外沒有人,這才把門關上,回到可馨面前,把聲音壓得極低,緩緩道:“官家……,有可能……,出城避難!”

可馨猶如頭頂響了一個炸雷一般。呆在了當場。她冰雪聰明,如何不知道這將意味着什麼!

晏殊告辭離開。可馨魂不守舍地一直把晏殊送到大門外。目送晏殊上轎而去。

聽琴見她臉色很差,忙問怎麼了。可馨沒有回答,她只呆了片刻,就想好了自己該作什麼。

可馨把聽琴叫到屋裡,取出一包金銀,讓她去兵部找關係購買足量的乾糧回來。在去米行採購足量的麪粉回來,要求在不同的米行購買,而且要今天必須送到家裡來。而且只能一個人做出租馬車去。

聽琴不知道可馨讓她去買這些作什麼。見她神情鄭重而帶着焦急,不敢多問。多帶着一包金銀匆匆走了。

等聽琴走了之後,可馨把家中所有的人都叫來,每人給了一筆豐厚的盤纏,告訴他們,王爺已經讓派人來說了,今晚王府就來人接自己進王府去住,但是不能帶他們去王府,所以只能讓他們離開。

那些僕從早就知道可馨是國舅未來的妾室,遲早會進王府的。王府當然不能讓外人隨便進去。所以,可馨遣散他們也是自然的。

等他們都離開之後。可馨便在家裡四處張望觀察,沉思着。

聽琴辦事很麻利,不久,米行的送糧食的糧車陸續來了,送來了幾麻袋的麪粉。接着聽琴又買回來了一大袋的軍用乾糧。這些是部隊用得的。只要在乾燥的環境下,可以保持半年不壞。

聽琴發現家裡僕從都不見了,很是奇怪,問可馨,可馨也不回答。反而讓馬上去找十幾個農村進城打工的短工來,在自己指點的地方開挖一個地窖,作了一個很隱蔽的通風口和出口。

這些短工幹活很迅速,天黑之前,便把這的地窖挖好了。領了錢,歡天喜地地走了。

當晚,可馨讓聽琴幫忙,把糧食和金銀首飾換洗衣服等都搬運到了這個地窖裡。

聽琴奇怪地問她:“姑娘,我們把這麼些東西放在地窖裡,這是要防備什麼戰亂之類的嗎?”

可馨只說了一句話:“有備無患!”

第二天,城裡各處都是紛亂的人,聽琴出去一打聽,這才知道,城裡人風傳南面出現了瘟疫,而且京城也出現了,已經死了幾十個人了。所以,米行已經關門停止賣糧食,所有的飯莊都關門了。全城百姓人心皇皇。到處買糧食卻買不到。

聽琴回來一說,讚歎可馨有先見之明。可是可馨半點歡喜都沒有。她不讓聽琴再出去,兩人自己做飯。因爲沒有菜,只能作饅頭吃。好在可馨和聽琴二女的廚藝都不錯,雖然只是素饅頭,吃起來也很香。

第58章 鬼故事第182章 出診山莊第238章 脫困第200章 一線希望第35章 火坑第153章 貞烈第100章 人蔘燕窩附子湯第191章 屎罐子第141章 特別的賞賜第226章 逃第189章 兒媳婦改嫁第24章 流口水第142章 奉旨授課第80章 不如歸去第169章 敬仰問題第119章 可恨又可憐第57章 牀上講故事第83章 心眼第13章 學抄方第81章 冷月第58章 鬼故事第51章 不會花錢的富翁第3章 醫學昌盛的時代第29章 少年名醫第174章 踏青第48章 一個小漏洞第145章 踢天皇屁股的人第154章 命不該絕第7章 傻瓜的驚奇第163章 平反昭雪第49章 林家醫館第25章 馬尾辮第58章 鬼故事第76章 中秋夜第102章 死神的獰笑第244章 丟得久第57章 牀上講故事第248章 山高皇帝遠第32章 風聲第20章 替罪羊第230章 京城瘟疫第28章 蠢牛第41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248章 山高皇帝遠第17章 胃家第87章 總有一天第145章 踢天皇屁股的人第29章 少年名醫第119章 可恨又可憐第185章 吐舌頭第68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147章 仇人的後代第185章 吐舌頭第173章 你是對的第219章 吃飯不着急第252章 絃斷人不歸第23章 抄方第75章 牛角尖第96章 寄人籬下第77章 家財第53章 不恥下問第28章 蠢牛第105章 一年爲期第217章 吆喝第180章 三口鍘刀第200章 一線希望第229章 賣果子的村姑第15章 比試第58章 鬼故事第73章 告吹第175章 選擇第154章 命不該絕第238章 脫困第243章 一根斷頭香第163章 平反昭雪第35章 火坑第179章 展昭之妻第161章 歷史重演第180章 三口鍘刀第139章 還一耳光第204章 肚子脹第95章 關於侍寢第195章 懸賞第180章 三口鍘刀第70章 肝爲五臟之賊第115章 好一對胸器第150章 百醫無效第19章 少女情懷第229章 賣果子的村姑第189章 兒媳婦改嫁第32章 風聲第230章 京城瘟疫第137章 一命嗚呼第162章 舊方第41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7章 傻瓜的驚奇第80章 不如歸去第56章 兩隻鳳凰第124章 上香第117章 學而思
第58章 鬼故事第182章 出診山莊第238章 脫困第200章 一線希望第35章 火坑第153章 貞烈第100章 人蔘燕窩附子湯第191章 屎罐子第141章 特別的賞賜第226章 逃第189章 兒媳婦改嫁第24章 流口水第142章 奉旨授課第80章 不如歸去第169章 敬仰問題第119章 可恨又可憐第57章 牀上講故事第83章 心眼第13章 學抄方第81章 冷月第58章 鬼故事第51章 不會花錢的富翁第3章 醫學昌盛的時代第29章 少年名醫第174章 踏青第48章 一個小漏洞第145章 踢天皇屁股的人第154章 命不該絕第7章 傻瓜的驚奇第163章 平反昭雪第49章 林家醫館第25章 馬尾辮第58章 鬼故事第76章 中秋夜第102章 死神的獰笑第244章 丟得久第57章 牀上講故事第248章 山高皇帝遠第32章 風聲第20章 替罪羊第230章 京城瘟疫第28章 蠢牛第41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248章 山高皇帝遠第17章 胃家第87章 總有一天第145章 踢天皇屁股的人第29章 少年名醫第119章 可恨又可憐第185章 吐舌頭第68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147章 仇人的後代第185章 吐舌頭第173章 你是對的第219章 吃飯不着急第252章 絃斷人不歸第23章 抄方第75章 牛角尖第96章 寄人籬下第77章 家財第53章 不恥下問第28章 蠢牛第105章 一年爲期第217章 吆喝第180章 三口鍘刀第200章 一線希望第229章 賣果子的村姑第15章 比試第58章 鬼故事第73章 告吹第175章 選擇第154章 命不該絕第238章 脫困第243章 一根斷頭香第163章 平反昭雪第35章 火坑第179章 展昭之妻第161章 歷史重演第180章 三口鍘刀第139章 還一耳光第204章 肚子脹第95章 關於侍寢第195章 懸賞第180章 三口鍘刀第70章 肝爲五臟之賊第115章 好一對胸器第150章 百醫無效第19章 少女情懷第229章 賣果子的村姑第189章 兒媳婦改嫁第32章 風聲第230章 京城瘟疫第137章 一命嗚呼第162章 舊方第41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7章 傻瓜的驚奇第80章 不如歸去第56章 兩隻鳳凰第124章 上香第117章 學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