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一觸即發

楊青醒來時,發現自己已躺在一張牀榻上,傷口也包紮好了,旁邊就坐在大將蔡進,他急忙要掙扎起身,蔡進卻按住他,“不要動,當心迸裂了傷口。”

楊青躺下,忍不住哭了起來,“將軍,曹軍栽贓我們,說我們帶違禁兵器,把人和貨物都帶走了。”

這種事情蔡進也有所耳聞,沒想到蔡家也遭遇到了,他冷冷問道:“你沒告訴他們,你們是蔡家的商隊嗎?”

“王執事說了,但爲首軍官則說我們是將軍派去的探子,變得更加兇狠。”

蔡進心中惱火,連最起碼的面子都不給,樂羣欺人太甚,他便對楊青道:“你好好養傷,這件事我來處理。”

蔡進走了出來,問救回楊青的巡哨軍侯道:“對方是什麼人?”

“有弟兄認識那名巡哨軍官,是樂羣之子樂弈。”

蔡進沉吟片刻,吩咐左右,“去把許先生請來!”

許先生叫做許召,現任葉縣駐軍主薄,他的家族是葉縣望族,從前和曹軍往來比較密切,片刻,許召匆匆趕來,施禮道:“葉將軍找屬下有事嗎?”

“是這樣,我家族的一支商隊被樂羣之子擄走,我覺得這裡面有點誤會,想煩請許先生去一趟昆陽縣,給樂羣說一說,請他給我一個面子,把人和貨物放回來。”

許召和從前的曹軍主將李典關係不錯,李典被劉虎俘虜後,他對李典照顧有加,後來合肥戰役結束,李典也被放了回去,一直對他心有感激,如果昆陽縣主將是李典,那麼這對他而言就是小事一樁。

但現在昆陽縣主將換成了樂羣,他們從未打過交道,而且據說這個樂羣極爲貪賂,他未必肯給蔡進面子,但許召也沒有辦法,只硬着頭皮答應了。

許召帶着兩名隨從騎馬前往昆陽縣,離昆陽縣還有十里時,旁邊樹林內忽然衝出一支騎兵,將他們團團包圍,爲首之人正是樂羣之子樂弈,他和父親樂羣一樣狡詐,知道蔡進會派人來交涉,便躲在這裡等候,果然抓了個正着。

“你們是什麼人?”樂弈惡狠狠問道。

許召穿着漢軍文官軍服,他拱手道:“在下葉城漢軍主薄許召,奉蔡將軍之令,前來見你們樂將軍,請帶路!”

“哼!我還正要去找蔡進,他派探子進入昆陽境內,是什麼意思?”

許召一怔,“閣下是何人?”

“你休管我是何人,你若要去見主將,我這就帶你去。”

許召見他們一個個殺氣騰騰,面色不善,他心中暗忖,‘莫非這就是樂羣之子?若跟他去,定會被害了性命。’

他勉強笑道:“我是來給樂將軍送信,若你們願代勞,我就不去了。”

他取出蔡進的信,遞給樂弈,樂弈雖和他父親一樣貪財,但也不魯莽,他知道不能胡亂殺對方的官員,他的目的就是阻止對方去見父親。

他接過信道:“我自會把信給主將,你請回吧!”

許召拱拱手,調轉馬頭便匆匆忙忙走了,樂弈見他走遠,冷笑一聲,將信撕得粉碎,一揮手令道:“我們走!”一隊騎兵急速向昆陽縣奔去。

許召回到葉縣,卻沒有說實話,他告訴蔡進,他在半路被樂弈率軍攔截,威脅他的性命,信也被樂弈搶走,他僥倖逃了回來。

蔡進沒想到樂弈竟如此無禮,他心中惱火萬分,但他是個謹慎之人,不敢擅自採取行動,便立刻發了一封鴿信給宛城文聘,簡要向他彙報了此事。

黃昏時分,蔡進站在城頭注視着遠方,心中有一絲傷感,這些年他受蔡家連累,升職也受到了影響,像霍峻、向寵等荊州派系將領都升爲偏將,他的師父文聘更是升爲襄宛都督,而他卻止步於中郎將,雖說劉璟待他也不薄,還封他爲亭侯,但他想再向上走,恐怕就難了。

根本原因就在於蔡家不識時務,佔據了太多良田,又目光短淺,以爲襄陽官府不敢動他們,當初父親要求家族只保留五百頃土地,其餘上繳官府,卻遭到家族上下強烈反對,父親也氣得一病不起。

蔡進至今還記得父親去世前拉着自己手說的一番話,若能勸服家族,固然是最好,但如果家族不思改過,他可以和蔡家割裂,自立家族,劉璟一定會念舊情,委予他重職。

本來父親去世後,應該是由他繼承家主之位,不料家族十幾名長老卻修改了家主繼承規則,一致推舉明善房的蔡林爲家主,很明顯就是不讓他繼承父志,這令蔡進對家族已心灰意冷。

此時他又想起父親臨終前的話,難道自己真要和蔡家割裂,自立家族嗎?

只是因爲蔡家在十年前已經分裂過一次,蔡瑁在鄴都建立了新蔡氏家族,自立爲家主,蔡進不忍心家族再次分裂,所以他一直沒有實踐父親的遺言,但此時,他心中忽然涌現出和家族決裂的強烈願望,蔡進不由慢慢捏緊了拳頭。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飛奔而至,大喊道:“將軍,都督的急信。”

蔡進精神一振,這是師父給他回信了,他連忙道:“快把信給我!”

士兵將一管鴿信遞給了蔡進,蔡進展開鴿信,眯眼細看,只見信上只有四個字‘挑起事端!’

蔡進緩緩點頭,他明白師父的意思了。

葉縣和昆陽縣的邊界其實是一條小河,當地人叫做柳水,小河長約五十餘里,最後注入淯水,河牀不寬,河面最寬處也只有四丈,最窄處不到兩丈,葉昆橋便架在這條柳水上。

柳水最大的一個特點便是河牀兩邊長滿了柳樹,一到仲春時節,柳絮漫天飛舞,蔚爲壯觀,但自從曹漢在這裡形成對峙之勢後,這裡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每天都有各自的巡哨士兵在柳水兩岸來回巡邏。

入夜,一支三十餘人的曹軍巡哨隊正和往常一樣在柳水北岸巡邏,他們不時留意對岸的動靜,遇到對岸漢軍的巡哨士兵也是每天晚上都會發生之事,罵幾句,或者扔幾塊石頭,對曹軍士兵而言,也算是一種苦中取樂。

但今天晚上他們卻一直沒有遇到對岸的漢軍巡哨隊,幾名士兵忍不住嘟囔起來,“人家都有放假休息,我們卻每天都要幹苦差。”

“閉嘴!好好巡邏。”爲首屯長回頭罵了士兵們一句。

就在這時,四面忽然涌出了無數的黑影,將他們團團包圍,曹軍巡哨隊嚇得面面相覷,不知發生什麼事?爲首屯長認出了對方,竟然是漢軍士兵,足有兩三百人,舉起弓弩對準了他們,他心中一陣發憷,膽戰心驚問道:“你們要做什麼?”

爲首漢軍將領一揮手,“將他們統統拿下!”

一夜之間,曹軍五支巡哨隊悉數被漢軍抓走,此事驚動了曹軍主將樂羣,他心中大怒,次日一早率領三千士兵衝到葉昆橋。

此時蔡進也早有準備,他已率領數千士兵埋伏在橋南岸的樹林內,等着曹軍上鉤。

樂羣等了片刻,見沒有漢軍巡哨上前詢問,他心中急躁起來,回頭對一名牙將令道:“你帶五百弟兄殺過去,給我抓一支漢軍巡哨回來。”

“遵令!”

牙將一揮手,率領五百手下衝過了葉昆橋,向漢軍時常巡邏的官道奔去,但只奔出百步,兩邊樹林內傳來一聲梆子響,樹林內亂箭齊發,曹軍士兵措不及防,頓時被射翻百餘人,其餘士兵被嚇得魂飛魄散,掉頭便逃,又是一陣亂箭射來,這一次箭矢更多更密,射翻了兩百餘人,連曹軍牙將也身中數箭,當場從馬上栽落。

遠處的樂羣大吃一驚,漢軍竟然有埋伏,他急命左右後撤,兩千五百曹軍如退潮一般向後撤退,足足撤出一里,才慢慢停下,進入葉縣地界的五百曹軍只有八十餘人逃了回來,還有不少人身上帶着箭傷,損失慘重。

樂羣遠遠望着站在柳水對岸的漢軍士兵,氣得渾身發抖,漢軍明顯是用計謀引自己上當,他再也忍無可忍,喝令道:“三軍列隊,殺上去!”

曹軍迅速列隊,一隊隊士兵手執盾牌,緩緩向柳河靠攏,這時,漢軍已排出箭陣,一千支軍弩對準了緩緩靠近的曹軍士兵,但曹軍並沒有進入弓弩射程,而是在一百五十步外和漢軍對峙。

樂羣此時已漸漸冷靜下來,他不明白漢軍爲何會突然挑起事端,但漢軍這樣做必然是有所目的,自己不能太沖動,以免落入了漢軍的陷阱。

他派一名士兵上前去大聲喝問:“雙方各自巡邏,漢軍爲何要抓我們的巡哨士兵?”

漢軍卻不理睬,也不回覆,反而一支箭從喊話士兵頭頂射過,嚇得士兵逃了回來,就在這時,曹軍身後忽然鼓聲大作,只見一支漢軍從後面殺來,後面士兵防備不及,頓時一陣大亂。

蔡進立刻喝令道:“殺上去!”

三千漢軍齊聲吶喊,一鼓作氣衝過了葉昆橋,向曹軍殺去,曹軍腹背受敵,混亂中各自逃生,樂羣見勢不妙,撥馬向西而逃,曹軍大敗。

漢軍一路追殺,殺得曹軍哭爹叫娘,投降士兵不計其數,北撤道路已被漢軍阻截,樂羣無法回城,只得率殘兵向西落荒而逃,此時在昆陽守城的樂弈聽說漢軍大舉進攻,父親已大敗,去向不明,他心中慌亂異常,擔心自己守不住城池,便放棄了昆陽縣,率領守城士兵向北撤離。

昆陽陷落,漢軍佔領了潁川郡的第一個縣城,昆陽縣,南陽局勢發生了驟變,許都主將曹真立刻向鄴都發八百里加急快報,同時向襄城縣派兵兩萬,漢軍主將文聘也向葉城增兵一萬五千人,戰爭陰雲開始籠罩在潁川郡上空,戰局一觸即發。

第323章 戰爭成本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437章 魯肅求和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423章 夜謀巴蜀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444章 應對西擴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1044章 再搬新家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42章 枕邊風再起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33章 劉表的心事第519章 兄弟爭位第1105章 中原大戰(四)第632章 荀家的硬骨頭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280章 謀長沙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1076章 平添心事第903章 合肥條件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142章 千鈞一髮第894章 遷都議事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257章 賈詡請辭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252章 主帥之爭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193章 先兵後禮317章 叔侄夜話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80章 初獲良才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17章 禮尚往來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173章 局勢複雜的江夏第21章 一簡戰書第112章 正是良辰美景第582章 木牛問世第984章 京城告狀第907章 雙面間諜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614章 南陽消息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396章 陶家自省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198章 告密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99章 黃忠授藝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1030章 兵圍建業第14章 初入劉府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1117章 攻打井陘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478章 序幕拉開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57章 餞別送友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589章 明月寶珠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804章 曹丕反擊(下)
第323章 戰爭成本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437章 魯肅求和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423章 夜謀巴蜀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444章 應對西擴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1044章 再搬新家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42章 枕邊風再起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33章 劉表的心事第519章 兄弟爭位第1105章 中原大戰(四)第632章 荀家的硬骨頭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280章 謀長沙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1076章 平添心事第903章 合肥條件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142章 千鈞一髮第894章 遷都議事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257章 賈詡請辭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252章 主帥之爭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193章 先兵後禮317章 叔侄夜話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80章 初獲良才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17章 禮尚往來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173章 局勢複雜的江夏第21章 一簡戰書第112章 正是良辰美景第582章 木牛問世第984章 京城告狀第907章 雙面間諜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614章 南陽消息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396章 陶家自省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198章 告密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99章 黃忠授藝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1030章 兵圍建業第14章 初入劉府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1117章 攻打井陘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478章 序幕拉開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57章 餞別送友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589章 明月寶珠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804章 曹丕反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