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木牛問世

被周縣令帶進來之人,是一名四十餘歲的男子,身材瘦高,顯得非常精明能幹,他姓單,是江陵吳氏商行的大管事之一,中年男子進了大堂便跪下行禮,“小民單越拜見州牧!”

劉璟笑着擺擺手,“不必多禮,請起!”

“謝州牧!”單管事站起身。

劉璟又笑問道:“聽周縣令說,單管事剛剛從交州歸來?”

“是!小民昨天才從南海郡番禹縣率船隊歸來。”

“原來如此!”

劉璟沉吟一下又問道:“我大概在年初時知道劉備軍隊在合浦郡和士燮的軍隊發生激戰,不知結果如何?”

“回稟州牧,這一戰早就結束了,士燮軍隊被諸葛亮擊敗,劉備佔領了合浦郡和高涼郡,命大將陳到率軍守合浦郡,馮習守高涼郡,隨即諸葛亮率兩萬軍東征南海郡,就在上個月,南海太守士武被關羽所殺,聽說番禹城中一萬多軍隊投降了諸葛亮,我回來時,正好遇到劉備率領文武官員及家眷從蒼梧遷去番禹城。”

劉璟點了點頭,士燮不是劉備的對手,這早他的意料之中,卻沒想到劉備軍隊進展如此迅速,交州九郡就已經佔領了六郡,他沉吟一下又問道:“那你是否知道士燮的情況?”

“小民只聽說士家退守交趾郡,現在只剩下交趾、九真和日南三郡,軍隊損失大半,現在士燮在向劉備求和。”

“向劉備求和?”

劉璟頓時有興趣地問道:“消息是否屬實?”

“小民只是回來時在蒼梧縣酒館聽到一些當地人談論,有人見到了士燮的使者,是他弟弟士壹,求和是否屬實,小民不敢保證。”

劉璟笑着對劉賢道:“看樣子,劉皇叔選擇去交州,這條路走對了,至少也有基業了。”

劉賢卻搖了搖頭,“坦率地說,我不看好劉皇叔,交州雖經趙佗經營,但依舊是荒蠻之地,比荊南尚且不如,更不用說和荊益兩州相比,就算佔領交州全境,沒有十年、二十年的苦心經營,不會有什麼起色,更不用說爭霸中原,絕不可能之事。”

衆人正說着,這時,一名親兵在堂下稟報,“啓稟州牧,江夏馬院主派人送信賴!”

馬院主就是馬鈞,官任從事中郎將,他所創建的匠學依然在夏口,暫時還沒有遷來襄陽,劉璟點點頭笑道:“讓送信人進來!”

片刻,馬鈞的徒弟樑益快步走進大堂,向劉璟行禮道:“微臣奉師父之命給州牧送信,去了成都,才知道州牧原來在荊南,又趕了過來。”

劉璟笑了起來,“居然追到零陵縣,真是辛苦你了。”

樑益取出馬鈞的信,呈給了劉璟,“請州牧過目!”

劉璟接過信,先不慌拆看,笑着問道:“我很關心你師父現在說話怎麼樣了?”

“多謝州牧關心,師父說話慢一點已經沒有問題了,但如果着急起來就會一句話也說不出,前幾個月研製木牛就非常着急,三天沒說一句話。”

劉璟最關心的就是木牛的研製進展,這關係到他的北征,他拆開信看了一遍,頓時騰地站了起來,信中說研製木牛已經成功,劉璟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期待,對衆人笑道:“看樣子我明天就得啓程去江夏了!”

.........

五天後,劉璟的船隊抵達了蘄春縣,此時馬鈞並不在夏口,而是在蘄春郡的山區試驗木牛,按照荊州和江東達成的協議,蘄春郡現在由兩家共管,九月時正式移交給荊州,目前蘄春太守步騭,郡丞卻是陶政,郡內沒有駐軍。

步騭只是名義上的蘄春太守,他同時兼任廬江太守,大部分時間步騭都呆在廬江郡,蘄春郡實際上是由郡丞陶政控制。

看得出陶家在蘄春郡內也下了本錢,重新修葺了蘄春縣碼頭,並將陶家船隊補給站和倉庫從武昌縣移到了蘄春縣,帶動了蘄春縣的發展,蘄春碼頭上停滿了船隻,碼頭上人來人往,也格外熱鬧。

劉璟下了船,陶政和馬鈞立刻迎了上來,一起施禮,“參見州牧!”

劉璟和陶政寒暄幾句,便將注意力轉到馬鈞身上,畢竟他千里迢迢而來,就是爲了馬鈞的木牛,他立刻笑問道:“我能在哪裡看到木牛?”

馬鈞也拱手笑了笑,非常緩慢地說道:“我們一共製作了二十輛,並在蘄春縣北面的雲丹山內修建了試驗場,距這裡還有百里之遙,不過縣城內也有一輛”

不等他說完,劉璟便笑道:“我可等不及了,就去縣城!”

........

在縣衙的後堂內擺放着一輛黑色的木車,高約六尺,長一丈,從外形看確實像一頭木牛,前面還雕了一個牛頭,中間的牛身實際上就是糧櫃,非常寬大,但下面只有一個輪子,這一點有點象鹿車。

劉璟輕輕撫摸着這輛木牛,看得出有很多機關,絕不是一輛簡單的鹿車,旁邊馬鈞的一名弟子介紹道:“木牛有兩大特點,一是存儲量大,糧櫃中可以放四石米,相當於兩匹騾子或者兩輛鹿車的負載,其次是輕便,一個人就可以操縱,而騾子要吃草,鹿車也要兩人操縱,走山路還很不方便,我們的木牛走山路如履平地。”

“這是怎麼辦到呢?”劉璟好奇地問道。

“這個真的一言難盡!”馬鈞笑着慢慢說道:“關鍵是木牛肚子下有一套銅製機關。”

他讓人將木車翻過來,下面果然有一套銅製的盤狀機關,顯得很複雜。

馬鈞指着機關又緩緩道:“這個機關主要用來調整輪子和箱子的高度,以及前後左右,根據不同的地形進行調整,這樣,無論上坡、下坡還是走崎嶇山道,都能應對。”

劉璟眉頭微微一皺,“好像操縱很複雜啊!”

“確實操縱不容易,這就是唯一的麻煩,使用木牛之人,需要訓練幾個月才能熟練操作。”

劉璟已經難以抑制心中的期待,笑道:“我希望能立刻看到木牛在山地中的實際表現。”

雲丹山位於蘄春縣東北方向約百餘里處,它屬於大別山餘脈,山勢陡峭,高地落差極大,且山路崎嶇,山澗溪水潺潺,森林茂盛,和終南山地形頗有幾分相似,是試驗木牛最理想的場所。

當天下午,劉璟一行人浩浩蕩蕩抵達了雲丹山,此時,馬鈞的一百多名弟子已經在山腳下搭建了幾十座帳篷,作爲試驗木牛的基地,在劉璟未來之前,他們已經反覆試驗了三個多月,不斷進行調整完善,最終拿出了二十輛樣車。

大帳前的空地上,整齊地擺放着二十輛黑漆木牛,馬鈞的二十名弟子已經準備就緒,他們個個長得身材高大壯實,非常適合操縱木牛。

在他們身後數十步外,便是一條蜿蜒崎嶇的上山之路,山上有兩座道觀,這條山路便是道觀運送物資的上山小道。

劉璟走上前,輕輕拍拍了其中一輛木牛,對馬鈞笑道:“我拭目以待,開始吧!”

“裝糧!”

馬鈞的其他弟子從一座大帳中扛出了一包包糧食,這是荊州的標準糧包,一包正好一石米,他們在每輛木牛的糧櫃中各放四包糧食,又將櫃門鎖好,二十名操縱木牛的弟子紛紛將皮帶搭上肩膀,準備就緒了。

“出發!”

隨着馬鈞的一聲令下,二十名弟子推動木牛開始列隊而行,劉璟則帶着數百士兵跟在他們身後,觀察糧隊的行動,果然如馬鈞事先的描述,二十輛糧車非常輕便,雖然運載着近五百斤重的糧食,但依舊能在山道上行走如飛。

上坡時稍微吃力,但依舊能緩緩推上去,下坡時又轉換機關,使木牛能夠徐徐而行,不至於一下子衝下去,關鍵是輪子非常靈活,能夠輕巧地避開前方的大石。

一路淌過溪水,穿越叢林,二十輛木牛始終保持着陣型,行走如飛,連操縱木牛的弟子也顯得並不疲憊,他們一路走了二十里,終於來到一座道觀前,這裡已經有十幾名弟子在等候了。

不多時,劉璟率領士兵們也趕到了道觀,只見二十輛木牛整齊地停放在道觀前,一輛輛木牛完好無損,眼見爲實,不僅劉璟眼中充滿了讚許笑意,連他的士兵們也都驚呼不已,這簡直就是活生生的健騾,不用吃草料,負載量又大,是山區運送糧草物資的寶貝。

這時,馬鈞帶着弟子們也趕來了,拱手笑道:“州牧還滿意否?”

“滿意,非常滿意!”劉璟笑眯眯道:“不過我還有一個要求!”

“州牧請說!”

劉璟拉着他上前道:“我在路上考慮,可以不用徵集民夫,直接命令士兵運送糧食,同時遇到敵情時,士兵還能放下木牛作戰,所以,能否將木牛同時改裝成一種防禦武器。”

馬鈞想了想,慢慢說道:“應該可以!”

他指着輪子說:“木輪可以收回車腹,這樣便成爲一種掩體,而且敵軍不懂機關,也無法推動它前進,另外我可以在牛頭這裡修改一下.....”

馬鈞拍了拍牛頭道:“這個牛頭本來是裝飾,但我可以將它變成一排弩,這樣遇到敵情,木牛也可以發弩勁射,州牧覺得如何?”

此時,劉璟已在憧憬數千輛木牛行走於祁山的盛況,他已經有點急不可耐了,沉吟一下又問道:“如果我要五千輛牛車,需要多長時間造出來?”

馬鈞有些爲難,“這種木牛製作要求很高,我看最快也要三年才能造出五千輛。”

“三年!”

劉璟連連搖頭,“等到三年後,黃花菜都涼了,還打什麼關中,能不能提前完成,或者不用五千輛,三千輛木牛吧!幾時能造出?”

馬鈞沉思片刻道:“如果有足夠的工匠,加工趕製,一年時間可以完成三千輛。”

“那我們就一言爲定!”

劉璟毫不遲疑道:“我把所有的軍械工匠都交給你,要多少錢糧我都可以撥付,無論如何,一年之內務必造出三千輛木牛,另外先造一百輛用於培訓士兵。”

馬鈞慨然應允,“卑職遵命!”

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87章 真相漸近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597章 尚香歸來第821章 奇兵出擊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17章 禮尚往來第274章 聲東擊西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297章 荊州來人第349章 居高臨下313章 蔡族紛爭第164章 漫天要價第382章 東山再起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906章 逼要名單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657章 關中消息311章 迎頭痛擊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341章 血戰當陽第939章 假道滅虢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1044章 再搬新家第224章 議婚307章 兩軍對陣第185章 戰火再燃第615章 新野遭遇戰第634章 夜攻合肥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5章 生死一線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673章 南陽牽制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215章 人心難測(下)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83章 進營第207章 風雲聚襄陽第683章 智取街亭(上)第43章 可疑之人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605章 龐統心事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900章 勸降陳羣第1031章 何策破城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359章 蘄春風雲(七)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837章 騎射募兵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818章 生死一線第1004章 相國之爭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754 陸遜獻計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355章 蘄春風雲(三)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1124章 生死由天第1046章 兩使會交州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635章 合肥激戰(上)
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87章 真相漸近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597章 尚香歸來第821章 奇兵出擊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17章 禮尚往來第274章 聲東擊西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297章 荊州來人第349章 居高臨下313章 蔡族紛爭第164章 漫天要價第382章 東山再起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906章 逼要名單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657章 關中消息311章 迎頭痛擊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341章 血戰當陽第939章 假道滅虢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1044章 再搬新家第224章 議婚307章 兩軍對陣第185章 戰火再燃第615章 新野遭遇戰第634章 夜攻合肥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5章 生死一線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673章 南陽牽制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215章 人心難測(下)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83章 進營第207章 風雲聚襄陽第683章 智取街亭(上)第43章 可疑之人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605章 龐統心事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900章 勸降陳羣第1031章 何策破城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359章 蘄春風雲(七)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837章 騎射募兵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818章 生死一線第1004章 相國之爭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754 陸遜獻計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355章 蘄春風雲(三)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1124章 生死由天第1046章 兩使會交州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635章 合肥激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