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8章 遠到之客

劉璟是在三天前抵達壽春,和劉璟一起前來江淮視察的,還有軍師諸葛亮和兵部尚書司馬懿,此時漢軍和曹軍打的都是明謀,漢軍已經形成了壽春、南陽、潼關、蒲津關四大進攻點,這裡面又有無數的進攻支點,比如廣陵、安陸、高奴等等郡縣,都可以向曹魏發動進攻。

曹軍也動員了近三十萬大軍,部署在各個戰略要地,從軍事實力上說,雙方相差無幾,但從國力上對比,無論是糧食儲備,還是可動用人口,以及人心背向等等,明顯是漢國佔了上風。

不過,無論是經濟實力佔上風,還是戰略部署佔據主動,劉璟都不敢大意,依然動用全部財力物力來應對這場不知會延續多久的大戰。

但結果卻很明顯,贏得這場大戰的一方,將贏得整個天下,也正是因爲這樣,劉璟重視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可能取勝的線索勢他都不會放過。

劉璟帶領衆人登上一艘停泊在淮河南岸的大船,三十餘艘戰船緩緩啓動,向淮河北岸靠攏,劉璟和十幾名將領以及軍師諸葛亮、兵部尚書司馬懿等人站在船舷邊,遠遠注視着淮河北岸的動靜,遠處出現一座縣城的身影,灰黑色的城牆和幾座高高的哨塔。

“殿下,那裡便是下蔡縣!”

淮南都督劉虎在一旁向劉璟介紹道:“目前曹軍在淮北部署了四萬軍隊,主要駐防在下蔡縣和義成縣,上一次我們偷襲義成縣後,曹軍便加強了對義成縣的防禦,不僅加高加寬城牆,還駐兵提高到一萬人,另外在渦水河口拉起了攔江鐵索。”

劉璟點點頭,對諸葛亮道:“軍師覺得呢?”

諸葛亮微微一笑,“攔江鐵索並沒有什麼意義,一艘小船便可破解,我若是曹操,倒要加強對譙郡的防禦,不知那邊防禦如何?”

旁邊劉虎連忙問丁奉道:“可有譙郡那邊消息?”

丁奉躬身應道:“啓稟殿下,譙郡有駐軍三萬人,由大將牛金統帥。”

牛金是曹仁副將,也算是一個猛將。但劉璟更重視大將張遼,他問司馬懿道:“張遼和徐晃在哪裡駐軍?”

司馬懿想了想道:“徐晃依然駐軍洛陽,約三萬軍隊,張遼的駐兵點未定,但他不是曹系大將,曹仁和曹真不會讓他駐防豫州、青州和徐州,幷州屬於夏侯一系,可能性也不大,微臣考慮他駐兵點很可能就是鄴都,或者是備用後援軍。”

劉璟比較認同司馬懿的觀點,曹軍派系林立,各自地盤固定,張遼、徐晃屬於曹操嫡系,曹操不可能不知道張遼的能力,過早把他放出來反而對整體防禦不利,最有可能是作爲援軍,哪裡出現危機,張遼就會被派到那裡。

這時,一名侍衛快步走上前,對司馬懿低語幾句,司馬懿點點頭,隨即對劉璟道:“殿下,人已經到了。”

“好吧!我們先回去,明天再繼續視察。”

船隊又緩緩調頭,向壽春方向駛去.......

壽春城郡衙內,李孚帶着金三爺坐在一間側堂之上,看得出金三爺顯得很緊張,坐立不安,不停地喝茶,他已經沒有了平時的豪爽。

他和李孚已經有了近半年的交易,賺取了大量黃金,當然,他們的交易也使得曹軍兵器流失十分嚴重,他自己犯下了滔天大罪,若沒曹操知曉,株連九族之罪都還是輕的,只是他已沉淪其中,無法自拔了。

交易了半年,金三爺也知道了李孚的身份,不是什麼商人,而是漢軍在曹魏的情報頭子,雙方利益糾葛太深,李孚也不怕他舉報。

李孚曾經算了一筆帳,開放貿易後,曹軍從漢國私下買走了無數生鐵,不過漢國也從曹魏搞到了大量兵器,算起來,曹軍買到的生鐵遠遠無比彌補兵器流失。

當然,曹軍也買走了十萬石糧食,但十萬石糧食對於兩國數十萬大軍的耗費,實在是不值一提。

李孚得到司馬懿的命令,特地將金三爺帶到了壽春,據說漢王很看重此人,專門要接見他,李孚見金三爺很緊張,便笑道:“三爺不必這麼緊張,漢王殿下一向禮賢下士,這次是漢王殿下點名要見三爺,這是好事啊!”

金三爺怎麼可能不緊張,漢王是何許人?將來會成爲天子,而他現在只是一介小民,這中間差距太大了。

當然,金三爺也明白,漢王要見自己,必然是要交給自己更重要的任務,就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完成?

這時,外面傳來一陣腳步聲,有侍衛低聲提醒他們,“殿下來了!”

李孚站起身,金三爺也慌忙站了起來,他緊張得雙股一陣陣戰慄,這時,從外面快步走進來三人,爲首之人是一名年輕的軍官,尚不到三十歲,他頭上的金盔代表了他的身份,正是漢王劉璟。

李孚慌忙上前行禮,“卑職參見殿下。”

劉璟笑着扶起他,“李司馬,我們很久沒見了,大概有三年了吧!”

“三年零兩個月,上次見殿下是卑職進京述職。”

“李司馬辛苦了。”

劉璟安撫李孚兩句,目光落在了金三爺身上,李孚連忙拉過金三爺介紹道:“這位就是我在報告中說的金三爺。”

金三爺嚇得撲通跪倒在地,磕頭道:“小人金熲叩見漢王殿下!”

劉璟雖然對此人人品頗爲不齒,不過他會發揮很大作用,劉璟就太在意他的人品了,他溫和地笑了笑,把金三爺扶了起來,“大家都叫你金三爺,我也叫你三爺吧!”

“小民不敢,從前大家叫我金三,殿下也叫我金三便可,實在不敢在殿下面前稱爺。”

劉璟又給他們介紹道:,“這位是司馬尚書,這位是諸葛亮軍師,我想你們都應該聽說。”

шшш _ttka n _c○

李孚當然知道,司馬懿是他的頂頭上司,諸葛亮原是交州軍師,現在也是他們的相國,他連忙上前見禮,司馬懿和諸葛亮和兩人寒暄一番,衆人分別落座。

劉璟命人上了茶,又對李孚和金三爺笑道:“也多虧兩位,漢軍得到了很多兵器,加強了我們的備戰。”

李孚欠身道:“這是卑職份內之事。”

李璟一笑,對金三爺道:“三爺更是功不可沒!”

“爲殿下效力,這是小人的榮幸。”

“你有功於漢國,我當然不會忘記,希望三爺繼續努力,爭取將來封關內侯,光耀子孫。”

金三爺不缺錢,但他沒有地位,現在只是一介庶民,現在漢王居然說他將來可以封關內侯,激動得他聲音都結巴了,又跪下道:“金三願爲殿下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劉璟見他頗爲知趣,比較滿意他的態度,他笑了笑道:“封侯當然不是那麼容易,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當然,只要三爺有心,就一定能辦到。”

金三爺點了點頭,“小民明白!”

“李司馬說三爺是豪爽性子,果然名不虛傳,具體怎麼做,就由司馬尚書和兩位詳細談,我就先走一步了。”

劉璟接見他只是表個態,具體怎麼做,他不會參與,他便和諸葛亮起身離開了側堂,走到外面,諸葛亮低聲笑道:“殿下是想利用他在曹軍的人脈?”

劉璟淡淡一笑道:“這麼神通廣大之人,僅僅讓他倒賣兵器,也未免太可惜了。”

走了幾步,劉璟又想起一事,對諸葛亮道:“今天已是十月下旬,軍師要趕去上郡,要儘快動身了。”

諸葛亮點點頭,“微臣下午就出發!”

房間裡只剩下司馬懿和金三爺以及李孚三人,金三爺緊張的情緒也稍微平息了一點,他連忙先對司馬懿表態道:“只要小人能辦到,小人一定竭盡全力,絕不推遲。”

司馬懿笑了笑問的:“其實我最感興趣的,是三爺怎麼會有這麼廣的人脈,三爺能不能透露一二?”

金三爺嘆了口氣道:“其實也沒有什麼奇怪,曹洪是我妹夫,早在建安六年,曹仁暗中倒賣黃巾軍戰俘爲奴,就是由我替他操縱,當時我還和漢軍的甘將軍有過交易,據說和殿下也有點關係,後來這件事被揭發,我被曹洪保下,又跟了曹仁,跟了他十五年,大大小小的曹軍將領我認識上百人,都和我有交情,前年合肥大戰,我給張遼送糧,被張遼發現糧食短缺,按軍規我應是死罪,但張遼看在曹仁的面上,將我重打五十軍規,並革職逐出軍營,我才做了現在的營生。”

司馬懿點了點頭,“原來如此,那麼金三爺搞來的兵器,就是從曹仁手中搞到?”

“不!不!”

金三爺連忙擺手,“曹仁是個極正直的人,若他知道此事,非把我斬首不可,只能說一部分兵器來源是他的軍隊,還有豫州曹真和青州曹休的軍隊,曹彰那邊也有一點,但不多。”

司馬懿笑了笑又問道:“不知譙郡的牛金,三爺是否和他有關係?”

“和牛金沒有直接關係,不過他手下部將張禮是我的一個貨源之一。”

司馬懿的笑容更加燦爛了,“我有一個想法,能不能請三爺替我們聯繫上這個張禮。”

金三爺有點明白司馬懿的意思了,他稍稍猶豫了一下,司馬懿又笑道:“如果辦成這一點,三爺的關內侯就到手一半了。”

金三爺想到要封關內侯,他心中一熱,慨然道:“司馬尚書儘管吩咐,小人一定竭盡全力而爲!”

,!

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846章 魔高一丈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1124章 生死由天第224章 議婚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60章 臨危處亂局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37章 少女人質第729章 世子暗鬥第25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694章 孫思曹慮第19章 娶妻不幸如劉表第1089章 出征前夕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679章 攻取隴西311章 迎頭痛擊第435章 決戰序幕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379章 很爲難啊!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372章 狹路相逢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948章 迫停東線第3章 天大的賭注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375章 周瑜的尷尬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171章 夜訪劉備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211章 緊急對策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43章 可疑之人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879章 關鍵一戰第232章 出兵反擊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215章 人心難測(下)第965章 順水推舟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445章 曹操特使第212章 隔牆有耳第749章 三方角力(上)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1061章 風雲突變第742章 餘縣伏擊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50章 新官上任第637章 噩耗傳至第91章 積極救援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233章 牛刀小試第155章 致命的枕邊風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41章 伯侄夜談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1057章 灕水建城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440章 無奈撤軍第984章 京城告狀
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846章 魔高一丈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1124章 生死由天第224章 議婚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60章 臨危處亂局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37章 少女人質第729章 世子暗鬥第25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694章 孫思曹慮第19章 娶妻不幸如劉表第1089章 出征前夕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679章 攻取隴西311章 迎頭痛擊第435章 決戰序幕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379章 很爲難啊!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372章 狹路相逢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948章 迫停東線第3章 天大的賭注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375章 周瑜的尷尬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171章 夜訪劉備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211章 緊急對策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43章 可疑之人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879章 關鍵一戰第232章 出兵反擊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215章 人心難測(下)第965章 順水推舟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445章 曹操特使第212章 隔牆有耳第749章 三方角力(上)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1061章 風雲突變第742章 餘縣伏擊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50章 新官上任第637章 噩耗傳至第91章 積極救援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233章 牛刀小試第155章 致命的枕邊風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41章 伯侄夜談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1057章 灕水建城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440章 無奈撤軍第984章 京城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