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

馬鈞讓徒弟們推出五部蜂弩,由於射程較遠,後院無法試驗,衆人便一直來到西北面的曠野裡,早有幾十名生徒在三百外插下了一百多具身着皮甲的草人草馬,手執盾牌,模仿正在疾速進攻的騎兵,頗有幾分氣勢。

四周圍滿了趕來參觀試驗的生徒,劉璟點點頭,“開始吧!”

馬鈞揮動綠旗,十五名弟子奔跑而出,三人操縱一部蜂弩,其中兩人上弦,一人裝箭併發射,這種蜂弩最大的特點是連續擊發,這也是一種創造性的發明。

所謂連續擊發就是不用臨時裝弩矢,而是用事先已裝滿弩矢的箭盒,一部蜂弩配備十隻箭盒,共三百支鐵弩矢,作戰時,直接將裝有三十支弩矢的箭盒插入發射鐵筐中扣好,射出一輪後,取出空盒,換上另一隻箭盒,這樣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連續射出最多的弩矢,不需要精準,只需要大規模殺傷。

兩邊的絞盤是最容易上弦的十字絞,需要兩名力大士兵同時扳動,配合默契,而且上弦和裝箭盒並不衝突,各施其責、

只聽見一陣吱吱嘎嘎的上弦聲,馬鈞揮動紅旗,只聽見一片咔咔聲,五架蜂弩同時射出,一百五十支鐵弩矢儼如一羣蝗蟲,密集地撲向三百步外的草人馬,只見遠處一片人仰馬翻。

“再來!”

馬鈞大喝一聲,綠旗揮動,弟子們動作熟練迅速,上弦、裝箭盒、發射,幾乎是一氣呵成,又是一片箭雨射出,一連射出五輪,劉璟心中暗算,騎兵這時已經殺到三十步外,他大喊道:“停!”

蜂弩停止了射擊,劉璟帶領幾名侍衛騎馬飛奔而上,來到了百餘名草胡騎馬面前,只見草胡騎兵們已經被射得七零八落,身體上,戰馬上和盾牌上都插滿了鐵弩矢,這種鐵弩矢果然威力強大,所有皮甲和盾牌都被射穿,劉璟不由點了點頭,他很滿意這樣的結果。

這時,一名侍衛將一面盾牌遞給了劉璟道:“殿下,這面盾牌有些奇怪。”

劉璟接過盾牌看了看,盾牌很單薄,就是兩塊普通的木板拼成,和羌人的盾牌一樣,屬於最古老的一種盾牌,比起漢軍的複式盾牌相差甚遠,根本無法抵擋鐵弩矢的衝擊。

馬鈞上前笑道:“匈奴人不用盾牌,他們主要是雙層皮甲,戰馬也披甲,這裡放一面盾牌只是爲了增加試驗難度。”

但劉璟想到的卻不是匈奴人的盾牌,他考慮的曹軍,他取過一面漢軍的盾牌,這也是三年前匠學研製出的複式盾牌,曹軍也仿造出來,大量製造,漢曹兩軍的盾牌完全一樣。

這種複式盾牌選上好結實的硬木爲底,覆蓋生牛皮,又用浸泡過油的布反覆纏繞,再放入油中連續浸泡並曬乾,製作一面盾牌須耗時半年,一般箭矢很難射透。

劉璟眉頭一皺,對上前來的馬鈞問道:“如果換成漢軍或者曹軍的盾牌會如何?”

馬鈞搖搖頭,“傷亡會大大減小。”

馬鈞看出劉璟心中有些不悅,連忙解釋道:“殿下,三百步的殺傷射程已很不容易,就算是強弩,百五十步之末也難以穿縞,蜂弩用的是鐵弩矢,很大程度上它是利用自身重量進行突破,再說,我們是針對雜胡騎兵研製它,完全可以穿透兩層皮甲,而且雜胡騎兵不使用盾牌,殿下不用多慮。”

劉璟無奈地苦笑一聲道:“好吧!可以進行大規模製造,造兩千臺需要多少時間?”

“回稟殿下,我們有造木牛的強大實力,兩千臺只需要四個月便可。”

劉璟點點頭,“就這麼決定了,馬校尉請速向平章臺提交申請,我會讓他們特事特批,儘快開工製造。”

“微臣遵命!”

劉璟又拾起一支弩矢笑道:“我對這種鐵弩矢很感興趣,請馬校尉考慮一下,我們如何才能穿透曹軍的複式盾牌,也可以在軍械院中集思廣益,第一個拿出有效方案的人,我將重獎他三百兩黃金。”

馬鈞回頭看了一眼四周圍觀的生徒,點點頭道:“殿下說得有道理,用重獎激勵創新也是一種好辦法,我會在軍械院中公開懸賞方案。”

劉璟拍了拍馬鈞的肩膀,快步走回去,他翻身上馬,又遠遠對馬鈞道:“期待馬校尉的好消息!”

他調轉馬頭,在數百侍衛的護衛下縱馬向軍械院外疾奔而去,很快便奔出了大門,馬鈞又看了看手中的鐵弩矢,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

一輛馬車在鄴都大街上緩緩而行,兩邊跟着十幾的騎兵護衛,兩邊行人紛紛向馬車投來注目禮,馬車上插着一面三角白旗,上書‘御史臺’三個黑字,這三個字代表着極大的權威。

對面駛來一輛官車,在人流擁擠的大街上相遇,對面官車立刻避開讓道,讓這輛御史臺的馬車先行,馬車內,楊添靠在車壁上,透過車簾望着對面的馬車,那是鴻臚寺的馬車,畏懼於他的權威,主動避讓,這讓楊添心中十分得意,他很喜歡這種被尊讓的感覺,

楊添調回鄴都出任御史中丞已有三天了,他還感覺自己象做夢一般,兩個月前他還是一個在成都南市兌換假黃金的小人物,一轉眼他便出任魏國高官,手握監察大權,人生際遇之奇妙,莫過於此。

但楊添也知道,天上並不會平白掉下餡餅,他的命運轉折點就在兩個月前的某一天上午,他遇到了一個特殊的客人,漢王劉璟,正是漢王劉璟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此時他就像一隻飛翔在天空的紙鳶,不論他多麼風光,但牽扯住他命運的線依舊掌握在漢王手中,這讓楊添又感到無可奈何,他耳畔彷彿還回蕩着他經過關中時劉璟對他的教誨,‘你可安心在魏國入仕,我會讓你成爲魏國高官,不會揭破你,讓你一步一步走上去,但是你不能忘本,如果有一天你忘記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你就會從雲端跌入十八層地獄’

楊添低低嘆息一聲,他知道自己將成爲漢國安插在魏國的最高級別探子,儘管他不願意,但他已身不由己,這時馬車緩緩停下,一名士兵道:“楊中丞,已到長公子府了。”

楊添探頭看了看,確實已到曹丕的府邸,他下了馬車,快步向大門走去,一名侍衛迎上前道:“公子在等中丞,請隨我來!”

楊添點點頭,跟着侍衛向府中走去,他前天才見過曹丕,今天曹丕便有要事找他,使他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一路來到曹丕的外書房,曹丕此時應該在鄴宮官房纔對,今天卻在自己府中接見他,楊添便意識到,一定有私密之事找他。

一路來到外書房,侍衛在門口稟報,“啓稟公子,楊中丞來了。”

“請進!”

房間裡傳來曹丕的聲音,看來心情頗好,楊添連忙整理一下衣冠,快步走進了房間,房間內,曹丕正坐在桌案後批閱奏疏,楊添連忙上前跪下行拜禮,“微臣參見丞相!”

曹丕放下筆笑道:“免禮!”

“謝丞相。”

楊添坐直身體,忐忑不安地望着曹丕,曹丕感覺到他的緊張,微微笑問道:“這幾天對御史臺熟悉了嗎?”

“感謝丞相關心,微臣已經大致熟悉了。”

曹丕點了點頭,“楊中丞原本應是負責地方監察,但現在地方監察的實權是掌握在我三弟手中,你插不進去,所以我稟報魏公,將你調換爲監督百官,但你要明白,這一塊還是虛職,實權並不在你手上。”

楊添默然,他知道曹丕的意思,監察百官的實權是掌握在魏公手上,他繞過了御史臺,成立校事,用數百名校事官監督京城,也包括文武百官,御史臺只有名義上的監督權。

曹丕笑了笑又道:“雖然實權在魏公手上,但並不是說你這個御史中丞就是擺設,實際上你同樣可以行使監督權,這是兩個不同的監督機構,御史臺在明,校事在暗,你可以正大光明地進行監督彈劾,而校事只能暗中向魏公報告,尤其你是我向魏公舉薦,在某種程度上,魏公會向御史臺適當放權,你明白嗎?”

“微臣明白,這是丞相對微臣的厚愛。”

曹丕很滿意楊添對自己的稱呼,他取出了厚厚一疊卷宗,交給楊添,“這是十幾天前發現的一樁大案,牽涉到楊彪和崔林私通漢國,只是我必須通過御史臺來彈劾,但當時我們在御史臺無人,所以只能等你來,現在條件已經成熟,這就算你經手的第一樁大案吧!”

楊添心中一驚,他想起劉璟說過的一句話,‘你回京後,曹丕必很快有大案交給你,你要盡力去做’。

原來劉璟這句話是落在這件事上,看來曹丕和劉璟早有默契,他接過卷宗,隨意翻了翻,更加心驚,果然是楊訓密訪成都之事,終於案發了,他心中有點爲難,畢竟他也算是弘農楊氏,這樣對付家主,他怎麼向家族交代?

曹丕注視着他,看出了楊添眼中的爲難,便冷冷問道:“難道你不願意接手這個案子嗎?”

楊添嚇得渾身一激靈,連忙道:“微臣不敢!”

“既然如此,就好好做吧!相信魏公會欣賞你大義滅親之舉,這是你飛黃騰達的第一步,就看你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

楊添心中暗暗嘆了口氣,事到如今,他已經無法選擇了,他心一橫,磕頭道:“微臣會盡全力而爲。”

曹丕臉上露出一絲笑意,點點頭道:“去吧!從楊訓處突破,他已經被收拾服帖了,他會配合你,不要讓我失望。”

“微臣遵命!”

楊添起身離開了曹丕書房,走到院子裡,一陣冷風吹來,他才發現自己的後背早已溼透。

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716章 再擊枹罕第863章 匈奴奇兵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87章 真相漸近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850章 圍攻高奴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685章 小人物的抉擇第844章 孫權遇刺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594章 另一個契機第459章 荊吳談判第543章 韓遂的心思第600章 夜奪歷城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950章 曹軍東撤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738章 深藏之棋第1068章 一觸即發第542章 什麼條件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363章 探查道路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534章 漢中風雲(四)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836章 談判初成第954章 地道攻勢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726章 南北夾擊(上)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618章 來歷不明的敵蹤第514章 初見龐羲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60章 臨危處亂局第732章 是去是留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39章 化解危機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154章 需要做一個徹底了斷第781章 江東風雲(二十五)第178章 援軍到來第111章 劉軍侯亂點鴛鴦譜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600章 夜奪歷城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553章 籠絡世家(下)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220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1019章 出兵之爭第1077章 備戰先兆第991章 夫妻交心309章 撲朔迷離第216章 緊急報信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64章 趁夜殺人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958章 匈奴來使
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716章 再擊枹罕第863章 匈奴奇兵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87章 真相漸近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850章 圍攻高奴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685章 小人物的抉擇第844章 孫權遇刺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594章 另一個契機第459章 荊吳談判第543章 韓遂的心思第600章 夜奪歷城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950章 曹軍東撤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738章 深藏之棋第1068章 一觸即發第542章 什麼條件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363章 探查道路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534章 漢中風雲(四)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836章 談判初成第954章 地道攻勢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726章 南北夾擊(上)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618章 來歷不明的敵蹤第514章 初見龐羲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60章 臨危處亂局第732章 是去是留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39章 化解危機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154章 需要做一個徹底了斷第781章 江東風雲(二十五)第178章 援軍到來第111章 劉軍侯亂點鴛鴦譜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600章 夜奪歷城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553章 籠絡世家(下)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220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1019章 出兵之爭第1077章 備戰先兆第991章 夫妻交心309章 撲朔迷離第216章 緊急報信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64章 趁夜殺人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958章 匈奴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