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激戰成都(二)

兩邊侍衛一擁而上,將張任按住捆綁起來,張任大喊:“屬下無罪!”

劉循冷冷道:“你當我是瞎子嗎?趙雲挑飛你的槍,他明明可以殺你,爲什麼不殺?”

他又湊近張任,咬牙低聲道:“還有你們兩人的槍法如此相似,你又怎麼給我解釋?”

張任低下頭,半晌道:“我們本是一個師傅教出,自然槍法一樣。”

“原來你們是同門師兄弟,我明白了,難怪你不肯射劉璟第二箭,原來是這麼回事。”

Wшw ▪Tтkan ▪¢ 〇 “不對!”

張任大聲喊道:“我們雖是同門,卻從未謀面,相差數十年,而且各爲其主,這裡面沒有私情,公子不可冤枉我!”

這時,吳懿走到劉循身邊,低聲勸道:“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公子姑且寬恕他吧!張將軍應該沒有問題。”

劉循冷冷看了張任半晌,一揮手,“放了他!”

士兵們給他鬆了綁,張任抱拳感謝,“謝公子寬恕之恩。”

“我雖放你,但並非饒你,我降你爲牙將,你的部屬交給吳將軍,不准你帶一兵一卒!”

說完,劉循翻身上馬,打馬揚長而去,張任望着他走遠,不由低低嘆了口氣,吳懿上前勸慰道:“雷銅被擒,公子也很爲難,張公想開一點吧!等有了機會,我再勸勸公子。”

張任苦笑一聲,搖了搖頭道:“多謝將軍安慰,只是他連自己親兄弟都不能容,他還能容我嗎?”

張任起身而去,吳懿愣住了,他一直以爲劉緯是死在亂軍之中,但張任卻話中有話,難道劉緯是被劉循所殺嗎?他心中有些混亂起來。

劉循憂心忡忡回到州衙,他進了自己官房,幕僚尹黙迎上來笑道:“我已經覈對清楚賬目,府庫中有糧食五十四萬石,錢有八億,黃金一萬兩千斤,足以讓我們支持一年有餘。”

“先生辛苦了。”劉循隨口答應一聲,回到自己位子坐下,他直愣愣地望着堂外,顯得心不在焉。

“公子,發生了什麼事?”尹黙小心翼翼問道。

劉循搖搖頭,“是張任,令我心煩啊!”

“張任?”尹黙有些奇怪,“他不是一直很忠心於公子嗎?”

“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以前也以爲他忠心於我,今天我才知道,原來他和趙雲是同門師兄弟。”

劉循擡起頭,注視着尹黙道:“聽說劉璟的武藝也是和趙雲一脈,那麼張任應該也是和劉璟同門,所以他今天射了劉璟一箭,第二箭卻不肯射了,這些細微處,豈能瞞得過我?”

尹黙跟隨劉循已有三年,對他非常瞭解,劉循沒有劉緯那般的狠毒陰險,才學俱佳,胸有大志,從表面上看,他待人也很寬厚,但尹黙卻知道劉循骨子裡心胸狹窄,不能容人,記仇心極重,只是他平時掩飾得很好,連他父親都沒有能看出來。

而且劉璋死因不明,劉循一直指責是兄弟劉緯買通侍衛下手,但尹黙卻有一種感覺,劉璋極有可能是劉循下的手,因爲劉璋把漢中軍權給了劉緯,讓劉循心中產生了恐慌,他有殺父動機。

當然,也有可能是荊州下的手,只是他們查了半天,也找不到荊州下手的機會在哪裡?至今劉璋之死依然是一個謎。

尹黙勸他道:“張任是四十年前跟師父學藝,而趙雲還不到四十歲,更不用說劉璟,就算是同門,意義也不大,張任沒有背叛主公的必要。”

“你此話就錯了!”

劉循搖搖頭道:“如果張任沒有背叛我的必要,那麼張鬆爲何要背叛我父親,欲獻益州給劉備,說到底是爲了家族利益,張氏家族利益纔是他們效忠的對象,而絕不是我們父子,一旦劉璟承諾保護張家利益,張任必然會背叛我,更何況我還不是朝廷任命的州牧,至今沒有人願意稱我爲州牧。”

尹黙無言以對,沉吟片刻又道:“如果實在守不住成都,其實投降也是一個選擇,至少可以保住公子和家人。”

劉循回頭怒視尹黙,“你若貪生怕死,我現在就放你出城!”

尹黙嚇得跪下,“屬下沒有這個意思,公子誤會了。”

“哼!”

劉循重重哼一聲,“你去吧!我現在誰也不想看見,讓我安靜一會兒。”

尹黙起身行一禮,慢慢退了下去,走出房門,他鬆了口氣,搖了搖頭,這時,身後傳來‘砰!’一聲脆碎響,只聽劉循嘶啞着聲音在房間裡破口大罵:“都是一羣貪生怕死之輩,不忠不義的混蛋!”

尹黙眉頭一皺,心驀地揪緊了

荊州大營,一羣士兵將雷銅擁進了中軍大帳,雷銅怒視一眼劉璟,頭一揚,望向帳頂,絲毫不理睬任何人。

劉璟看了看他,一擺手,“給他鬆綁!”

士兵們替雷銅鬆了綁,他輕輕揉着有點麻木胳膊,怒聲道:“不用你這般假惺惺,我不會投降,要殺要剮隨你,我雷銅絕不皺眉一下。”

劉璟微微一笑,“我不殺你,也不會勉強你投降,若你不想留,那就走吧!”

雷銅一愣,側頭望向劉璟,“你說什麼?”

“我說,你若不肯投降,那就走吧!我放你了。”

雷銅半晌說不出話來,“你.....真的放我?”

劉璟揮了揮手,“把他的戰馬和兵器還給他,放他出營!”

士兵們上前,招呼雷銅出去,雷銅低頭不語,他最後嘆息一聲,轉身離開了大帳,望着他走遠,司馬懿在一旁笑道:“他最後已經動搖了,州牧爲何不再勸勸他?”

劉璟搖搖頭,“此人先效忠於劉緯,後來投降劉循,他礙於面子不肯投降於我,所以我放他走,等下一次他就會心服口服地投降,所以我們不要着急。”

司馬懿豎起大拇指笑道:“州牧果然洞察人心!”

劉璟眯起了眼,若不洞察人心,他能做州牧嗎?他又瞥了一眼司馬懿,忍不笑道:“你不用奉承我,怪肉麻的。”

“微臣是真心敬佩,並非奉承!”

劉璟擺了擺手又笑道:“還是說說破城之策吧!我想聽聽你的方案,不知準備得如何了?”

司馬懿點點頭,一擺手對士兵令道:“擡上來!”

很快,幾名士兵們擡進來一座木雕城池,就是成都城的微縮模型,長寬各八尺,高三尺,城牆、城門、吊橋、甕城、護城河,一應俱全,甚至包括錦河也有,這是司馬懿親自畫了圖紙,幾天前命軍中木匠開始製作,今天上午現場巡視了城池之後,才最終制造出來。

劉璟頗有興趣,走上前仔細查看這座木城池,竟和他今天看到的城池一模一樣,笑道:“真是難爲軍師了,有了這座木城,何愁真城不破?”

這時,許靖也走了進來,他向劉璟施一禮,站在一旁好奇地打量這座木城,他也是第一次聽說用木城來研究破城之策,令他心生敬佩。

司馬懿走上前,拾起木杆指着城牆道:“城牆的高度和洛陽城一樣,高三丈四尺,我們最高的攻城梯只有三丈,無法使用,雲梯雖然可以搭城,但云梯只有二十架,數量還是有所不足,所以攻打城牆並不明智。”

司馬懿又將木杆指向水城門道:“其次是水門,因爲我們擁有大量戰船,攻打水門是一條捷徑,但我不知水門鐵柵欄的堅固程度。”

司馬懿回頭望向許靖,許靖微微欠身道:“水門也完全和洛陽一樣,內外兩道鐵柵門,約兩根指頭粗細。”

“那和柴桑水門也完全一樣。”

劉璟在一旁接口笑道:“當初凌操就是通過水門攻上了柴桑城,我至今記憶猶新。”

司馬懿連忙道:“微臣的想法就是從水城這裡突破,從水城門可以直抵城下,不過州牧說的應該是攻城船,目前我們還沒有,需要時間建造。”

“需要多少時間才能造出?”劉璟追問道。

“最快也要三天。”

劉璟當機立斷,“那好,我就再等三天!”

雖然劉璟最終決定六天後再攻城,但在此之前,他還是需要對成都施加壓力。

入夜,數百輛牛車停在城東錦河邊,千餘士兵從馬車上搬下了一桶桶火油,這裡距離水門約三百步遠,錦河從這裡順流入城,在城中蜿蜒曲折後,再從北水門流出,一路流向西北,最後注入岷江。

士兵將一桶桶火油灌入河中,很快,河面上鋪了厚厚一層火油,順水向城內飄去,一名士兵用火把點燃了河面上的火油,‘轟!’河面開始燃燒起來,迅速向前蔓延,衝過了水門,一直燃燒進城內,不多時,整個錦河東段成了一條火龍。

荊州軍先後在河中傾倒進五千桶火油,河面上濃煙滾滾,烈焰燃燒,整個城內都被濃煙籠罩住了。

城上城下,士兵們驚恐萬分,紛紛奔走相告,這是他們第一次看見水面燃燒,這種恐慌的情緒很快在全城蔓延開了。

家家戶戶民衆都奔出家門,遠遠站着錦河邊,望着河面上熊熊燃燒的大火,人們驚恐地議論着,很多巫師甚至認爲這是荊州軍在施巫術。

全城民衆開始惶恐起來,很多應徵守城的民夫也紛紛溜回家中,不肯再爲劉循賣命,士氣低迷,人心惶惶,甚至連一些名門世家也開始動搖了。

第490章 龐統之策第67章 竹林試刀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727章 南北夾擊(下)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805章 視察長安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第901章 突襲居延第551章 公開取士(下)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634章 夜攻合肥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945章 江東決策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944章 江東破局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132事態嚴峻第66章 華麗一筆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213章 青衣小帽雨中人第518章 三巴歸心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374章 神醫角色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99章 黃忠授藝第382章 東山再起第565章 烈火焚城第132事態嚴峻第1126章 梟雄謝幕312章 遭遇重挫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544章 離間之計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538章 馬超造反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193章 先兵後禮第644章 江東使至311章 迎頭痛擊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211章 緊急對策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563章 氐胡使者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87章 真相漸近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297章 荊州來人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347章 賈詡之謀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298章 緊急情報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458章 誰爲鼓槌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1031章 何策破城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931章 六安敵蹤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259章 初到鄴城第604章 木牛運糧第649章 家有小女第482章 司馬懿獻計第269章 得失之間第617章 嚴懲不貸
第490章 龐統之策第67章 竹林試刀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727章 南北夾擊(下)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805章 視察長安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第901章 突襲居延第551章 公開取士(下)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634章 夜攻合肥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945章 江東決策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944章 江東破局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132事態嚴峻第66章 華麗一筆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213章 青衣小帽雨中人第518章 三巴歸心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374章 神醫角色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99章 黃忠授藝第382章 東山再起第565章 烈火焚城第132事態嚴峻第1126章 梟雄謝幕312章 遭遇重挫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544章 離間之計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538章 馬超造反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193章 先兵後禮第644章 江東使至311章 迎頭痛擊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211章 緊急對策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563章 氐胡使者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87章 真相漸近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297章 荊州來人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347章 賈詡之謀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298章 緊急情報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458章 誰爲鼓槌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1031章 何策破城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931章 六安敵蹤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259章 初到鄴城第604章 木牛運糧第649章 家有小女第482章 司馬懿獻計第269章 得失之間第617章 嚴懲不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