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荊南危機

當初,劉璟爲和孫權聯合對付曹軍,便將荊南四郡劃給了江東,他實際上是有着很深的含義,他知道此時劉備已經統一了交州,也知道劉備難以適應嶺南的氣候,時時刻刻夢想着反攻中原,但只要有他劉璟的軍隊在荊南一天,劉備就不敢輕舉妄動。

可如果是孫權的江東軍佔領荊南,對劉備而言,意義又完全不同了,江東軍主力遠在建業,糧食物資運輸不便,在荊南的軍隊必然不會多,若發生戰爭,江東軍也救援不及,這對劉備的交州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

更重要是,當初劉璟和孫權簽訂協議時,就在協議上明確規定,江東在荊南四郡的駐軍不能超過一萬人,正是協議的約束,使荊南四郡的江東軍駐軍人數只有八千人,由長沙郡太守兼荊南都督步騭統帥。

事實證明,劉璟的推測並沒有錯,劉備北歸的慾望已經難以抑制,就在一個月前,已經穩固了交州的劉備任命諸葛亮率兩萬軍北征荊南,以張飛爲先鋒,向江東軍佔據的荊南四郡發動了突然襲擊。

僅僅三天時間,張飛便佔領了桂陽郡,隨即諸葛亮揮師北上湘東郡,湘東郡太守陳紀投降,交州軍勢如破竹,一舉殺進了衡陽郡。

此時步騭已手忙腳亂,一面向荊州水軍主將、安南將軍甘寧求援,一面又緊急派人去江東求救,同時,步騭又命建武將軍徐盛率五千江東軍趕赴衡陽郡,阻止交州軍奪取衡陽。

衡陽郡兩江口,這裡是漣水注入湘水的河口,兩條江的交匯處,屬於衡陽郡郡治湘南縣管轄,兩江口以北便是長沙郡,也是人口稠密,物產富庶的洞庭湖平原。

諸葛亮所率的三萬交州軍,便是在兩江口處遭遇了徐盛率領的五千精兵。

浩浩蕩蕩行軍北上的交州軍緩緩停下,有斥候疾奔而回,在諸葛亮面前稟報道:“稟報軍師,發現五千江東軍,背靠漣水駐營,距離我們約二十里。”

諸葛亮輕搖羽扇對旁邊的關羽笑道:“雲長,久聞這徐盛是勇烈之將,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竟要背水一戰。”

關羽冷笑道:“我們有三萬軍,六卒戰一兵,就算他們背水十戰又能如何?請軍師讓關某領一萬軍,一戰擊潰江東軍。”

諸葛亮卻微微一笑,“上兵伐謀,不需要和他們硬戰,我只需派一軍突襲長沙,徐盛就不戰自亂。”

這時,張飛高聲道:“軍師,讓我去吧!我去步騭的人頭擰下來。”

關羽眉頭又一皺,“軍師,如果長沙郡援軍已到,突襲長沙豈不是很危險?”

“危險?”

諸葛亮搖羽扇笑道:“江東援軍從哪裡來?就算江東軍長翅膀,援軍也要三四天後才能到,現在孫權或許還不知道荊南已出事,至於荊州軍,我相信甘寧會有一萬個理由來不了。”

“爲何荊州軍來不了?”關羽不解地問道。

“這本來就是劉璟布的局,江東心急火燎,一口吞下誘餌,再想脫鉤就不容易了,所以,荊州軍絕不會來救援。”

關羽點了點頭,他似乎有點懂了。

........

徐盛此時確已別無選擇,他只有五千軍隊,面對三萬交州軍的強大壓力,他只能以破釜沉舟的決心來對抗敵軍。

這時徐盛已經得知交州軍殺來的消息,敵軍就在十餘里外,他立刻率領士兵開到空曠處,準備面對與敵軍的決戰,他們離湘水已不遠,江風強勁,大旗拍打旗杆獵獵作響,五千江東軍士兵早已列隊完畢,盔明甲亮,軍容整齊。

徐盛騎在戰馬之上打手簾眺望遠方,他們已等候快一個時辰,但依然看不見任何敵軍的蹤影,這讓徐盛心中頗爲不安,這時有士兵指着遠處大喊:“將軍,斥候回來了!”

只見一個小黑點從南方疾奔而來,徐盛精神一振,應該是斥候,他就在等斥候的消息,不多時,斥候疾奔而至,徐盛催馬上前大聲問道:“有什麼情況?”

斥候奔至近前抱拳道:“啓稟將軍,交州軍原地按兵不動,但另一支軍隊已渡過湘水向北去了。”

徐盛一愣,連忙問道:“有多少軍隊渡河?”

“約一萬人左右,爲首大將是張飛。”

徐盛心念急轉,他忽然明白過來,這一定是去奪長沙郡了,他頓時驚出一身冷汗,步騭那邊只有一千守軍,兵力空虛,如果交州軍殺過去,長沙郡必失無疑,現在該怎麼辦?難道他也撤回長沙郡嗎?

徐盛略一思索,現在不能撤軍,一旦他撤回長沙郡,交州軍前後夾擊,他必敗無疑,如今之計,只能一拼,現在對方少了一萬人,他以五千軍對兩萬人,拼死一戰,或許還有取勝希望。

他心一橫,回頭大喊道:“唯有死戰,纔有生路,弟兄們,跟我前去迎戰敵軍!”

三軍將士一聲吶喊,跟着徐盛向十幾裡外的交州軍駐地殺去。

他們剛出發不久,早已探子將消息報告給了諸葛亮,諸葛亮呵呵一笑,對關羽道:“正如我所料,江東軍沉不住氣了,沒有了背水一戰的決心,他們能堅持幾時?”

關羽在跟隨諸葛亮統一交州的戰爭中,已對諸葛亮的才能心悅誠服,他也笑道:“這場戰鬥,就交給晚輩們去做吧!”

“我也正是此意。”

諸葛亮將關興和張苞找來,對他們細細交代了一番,兩人心領神會,一起抱拳道:“末將遵令!”

兩人各率一支軍隊離開了主力,這時諸葛亮對關羽笑道:“煩請關將軍指揮軍隊後撤吧!”

這是諸葛亮的聰明之處,儘管劉備將統軍大權交給了他,但諸葛亮知道,他不能大權獨攬,適當尊重關羽和張飛,有利於平衡各方的利益,所以他也會適當將一定權力下放給關羽和張飛。

關羽欣然接受了諸葛亮的交權,喝令軍隊向南撤退,此時,徐盛的軍隊已經殺到十里之外,徐盛也得到斥候消息,交州軍全面撤退,徐盛也意識到這是交州軍在刻意避戰,目的是爲進攻長沙的軍隊爭取時間,他心中更加焦慮,喝令士兵加快行軍速度,務必追上敵軍。

江東軍一路疾追,這一帶是兩江交匯之處,水網密佈,河流衆多,遠處是大片的農田和樹林,幾座低緩的丘陵零星地分佈在平原之上,一條泥濘的官道彎彎曲曲伸向南方。

此時江東軍已追出十餘里,相距正南撤的交州軍只相距五里,徐盛更加焦急,大聲喝令士兵加快速度,可就在他們即將穿過一座丘陵時,忽然丘陵兩邊鼓聲大作,一左一右各殺出一軍,左面是大將關興,率領三千人,右面是大將張苞,也同樣率三千人,他們來勢兇猛,瞬間將隊伍延綿達三裡的江東軍一截兩斷。

江東軍頓時一陣大亂,徐盛暗叫不妙,連聲喝令軍隊迅速集結,但他們軍隊已被截成兩段,首尾難顧,在交州軍的突擊中,陣型已完全失控,就在這時,有親兵指着前方大喊道:“徐將軍,敵軍主力殺回來了。”

徐盛一扭頭,一顆心儼如墜入了冰窟,只見前方旌旗鋪天蓋地,他們一心追擊的敵軍又殺了回來,黑壓壓的軍隊無邊無際,爲首大將正是關羽,副將呂岱急得大喊:“將軍,快撤吧!再不撤我們就全軍覆滅了。”

徐盛長嘆一聲,高聲令道:“全軍跟隨我撤退!”

說是撤退,實際上就是逃跑,徐盛揮刀殺向敵軍,呂岱緊隨其後,拼命衝殺,這時張苞大喝一聲,縱馬殺到,他的馬速極快,長矛飛挑,呂岱躲閃不及,被挑於馬下,復一矛刺死在地。

這時,徐盛已殺開一條血路,打馬向西逃去,上千士兵緊隨着他,關興率軍追殺,殺得江東軍死屍遍野,投降者不計其數,徐盛最後只帶着三百餘逃離了戰場。

不多時,諸葛亮坐在小車上,被士兵們推了上來,張苞和關興跪下交令,諸葛亮捋須笑道:“兩位將軍不愧是名將之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主公興盛有望了。”

關羽也大笑,極感欣慰,這時,關平上前稟報道:“啓稟軍師,我們殺敵一千五百餘人,俘敵三千人,逃走者不過數百,我軍損失不足百人。”

諸葛亮點了點頭,這就是他追求的結果,以最小的代價殲敵,他又對司馬糜竺道:“這些戰俘先看守起來,以後可以和江東交換利益。”

這時,關羽還是有些擔心張飛那邊,便建議道:“軍師,敵軍已潰敗,不如我們去接應翼德吧!”

“可以!”這一次諸葛亮答應了,但他又補充道:“要給翼德將軍創造條件,不準讓任何消息傳到臨湘縣。”

關羽立刻令道:“傳令,立刻去湘水渡江!”

wωω★тtkan★CΟ

交州軍在湘水上徵用了數百艘渡船,兩萬大軍當即渡過湘水,沿着湘水繼續向北挺進,與此同時,關羽又派關平北渡漣水,從北面攔截徐盛軍逃回長沙。

.........

張飛的性格是比較急躁,有些也顯得粗魯,喜歡直接了斷以戰爭方式拼出結果,但張飛並不愚蠢,他也會審時度勢,他率一萬軍隊北取臨湘縣,他知道對方只有一千軍,必然不會和他決戰,而是死守城池等候援軍,而他們沒有攜帶攻城武器,想攻下城池並不容易。

這個時候,只能智取城池,張飛想出一計,他並沒有直接殺向長沙城,而是兵分兩路,命大將陳雷率三千疾速繞道北上,他自己則率七千人,慢慢吞吞,且大張旗鼓北上。

陳雷是劉備手下大將陳到的長子,今年只有十八歲,武藝高強,且冷靜能幹,也是年輕一輩的佼佼者,他是張飛部將,深得張飛信賴,入夜,在夜幕的掩護下,陳雷率領三千人悄悄靠近了臨湘縣。

第154章 需要做一個徹底了斷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488章 走投無路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111章 劉軍侯亂點鴛鴦譜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517章 迎頭痛擊第222章 江夏太守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607章 木牛爲餌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337章 江陵之危第1120章 攻克幷州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82章 小牛刀初試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169章 斬馬刀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11章 舌戰蔡瑁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685章 小人物的抉擇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984章 京城告狀第268章 劉表之死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921章 滿城搜捕第810章 斥候風波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56章 再回劉府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293章 厲害殺招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73章 獲封新職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417章 偷襲柴桑第53章 張允蔡瑁第817章 羯人騎兵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939章 假道滅虢第575章 危急關頭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510章 劉璋之死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431章 皖水之戰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1035章 江東末路(上)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131章 婉拒314章 劉備歸來307章 兩軍對陣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26章 荊襄第二世家第79章 刀下留人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31章 黑裙少女第175章 血戰突圍第347章 賈詡之謀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66章 華麗一筆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1087章 陳羣歸漢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1105章 中原大戰(四)
第154章 需要做一個徹底了斷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488章 走投無路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111章 劉軍侯亂點鴛鴦譜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517章 迎頭痛擊第222章 江夏太守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607章 木牛爲餌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337章 江陵之危第1120章 攻克幷州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82章 小牛刀初試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169章 斬馬刀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11章 舌戰蔡瑁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685章 小人物的抉擇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984章 京城告狀第268章 劉表之死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921章 滿城搜捕第810章 斥候風波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56章 再回劉府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293章 厲害殺招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73章 獲封新職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417章 偷襲柴桑第53章 張允蔡瑁第817章 羯人騎兵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939章 假道滅虢第575章 危急關頭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510章 劉璋之死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431章 皖水之戰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1035章 江東末路(上)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131章 婉拒314章 劉備歸來307章 兩軍對陣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26章 荊襄第二世家第79章 刀下留人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31章 黑裙少女第175章 血戰突圍第347章 賈詡之謀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66章 華麗一筆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1087章 陳羣歸漢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1105章 中原大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