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

“劉璟,我給你一個機會,只要你向我發下毒誓,絕不再接觸九娘,我便饒你一命!”

黃勇嘴角露出殘酷的笑意,有時候羞辱一個男人,比殺了他更有意思。

劉璟冷冷一笑,“她是我的女人,我倒奉勸你一句,離她遠一點,否則我屠你黃氏滿門!”

一句‘她是我的女人’頓時令黃勇暴怒起來,在江夏,還沒有誰敢這樣對他說話。

黃勇大吼一聲,一躍而起,憑空跳起一丈高,戰刀向劉璟迎面劈來,速度快如閃電,黃勇號稱江夏第一悍將,儘管雙戟不在手中,但手中刀依舊颳起了一片凌厲的刀風,戰刀直劈劉璟。

“來得好!”

劉璟大喝一聲,也不跟他講什麼規矩,長槍一擺,槍尖閃電般刺出,封住了黃勇的四處要害。

‘當!’的一聲巨響,刀鋒劈在槍桿上,迸出火花,儘管只是一把普通戰刀,但刀鋒上的巨大力量,還是劈開了劉璟的長槍。

黃勇一聲獰笑,身體在空中扭轉,一雙腿向劉璟橫掃而去,他沒有騎馬,也沒有帶雙戟,一把戰刀遠遠不能和劉璟的長槍抗衡,看似居於下風,但實際他還有一個秘密武器.

他的秘密武器可不是什麼暗器,而是他的雙腳,黃勇在腿上下過苦功,雙腳練得儼如生鐵鑄成,力大凶狠,又靈巧異常,只要劈開劉璟的長槍,他的雙腳就能絞住劉璟的脖子,將劉璟脖子瞬間絞斷。

就在黃勇的雙腳勾住劉璟肩膀的剎那,劉璟卻早有防備,冷冷一笑,他手中已抽出戰刀,這就等着這一刻。

只見一道寒光沿着黃勇的腿縫向他下陰劈去,這一招正是劉璟練得無比嫺熟的鳳點頭,百鳥朝鳳槍中最凌厲的攻招,刀勢看似慢,但中間卻突然加速,就在黃勇雙腿搭在自己肩頭的同一時刻,他一刀狠狠地劈在黃勇的下陰上。

鮮血噴出,黃勇雙腿的力量頓時消失了,‘啊!’一聲驚天動地的慘叫,黃勇從空中跌落,他的下體被劉璟一刀劈裂,倒在地上拼命打滾哀嚎。

劉璟催馬上前,黃勇忍着劇痛哀求,“公子,求你饒我一命!”

劉璟只冷冷看了他一眼,手起一槍刺穿了他的胸膛,黃勇慘叫一聲,當即氣絕身亡。

就在這時,王泰飛奔而至,遠遠大喊道:“公子,陶府出事了!”

他猛地停住腳步,吃驚地望着地上的黃勇,他怎麼也想不到,黃勇竟然死在劉璟手中。

劉璟淡淡一笑,“替我把他的屍體處理了,暫時不可外揚。”

“卑職明白,但他的首級要留下嗎?”王泰又問道。

“可以!”

..........

劉璟趕回陶府時,陶府東院已亂作一團,數百名陶府家丁手提燈籠,將東院照爲白晝一般,屍體已被移走,劉琮也被搬進內院治療,東院客人議論紛紛,都不知黃勇爲何對劉琮下狠手。

黃勇臨走時放言,敢和他搶女人者,一樣的下場,那麼這個女人是誰?外來賓客一頭霧水,但柴桑當地人都個個知曉,不就是陶家之女陶湛嗎?

堂堂的州牧之子,竟爲一個女人遭此重創,人人都爲之扼腕嘆息,這是何苦呢?

劉璟來到了自己的小院前,他已經從手下口中得知了具體發生之事,他現在更關心的是陶湛的安危,黃勇在找到自己之前,有沒有潛入陶府去找陶湛?

“公子!”

徐庶迎了上來,“你都知道情況了吧?”

劉璟點點頭,關切地問道:“弟兄們都回來了嗎?”

“大家都回來了,我們的人沒事,聽說琮公子那邊死了五個人,哎!竟然黃祖之子所爲,節外生枝,這次恐怕會打亂州牧的計劃了。”

徐庶嘆了口氣,他又把劉璟拉到一邊,低聲道:“這件事公子要立刻收集證據。。”

不等徐庶說完,陶政在幾名家人的陪同下,快步走來,向劉璟躬身施禮,“請璟公子去一趟內院,我父親有請!”

劉璟也想去看看劉琮,不管怎麼樣,畢竟是他的堂兄,他點點頭,又對徐庶道:“等我回來再繼續談!”

劉璟跟着陶政快步向內院走去,走過中庭,陶政見左右無人,低聲道:“琮公子傷勢很重,黃勇一腳踢在他下體上,就是故意所爲。”

“醫匠怎麼說?”

陶政嘆了口氣,“醫匠說,若能救活這一命,琮公子恐怕也是廢人了。”

劉璟淡淡一笑,真是巧了,黃勇廢了劉琮,自己又一刀劈碎黃勇的下陰,劉表知道兒子成爲廢人,他會怎麼對付黃祖?黃祖又會怎樣暴跳如雷。

不過,劉璟暫時不想把黃勇已被自己所殺之事告訴陶家,這種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陶兄知道黃勇的下落嗎?”

“暫時不知,他傷了州牧之子,必然會亡命而逃,現在應該離開了柴桑纔對。”

“呵呵!最好亡命天涯,過七八年後再回來。”

兩人來了內宅,走進一間院子,院子裡除了幾名重要的陶氏族人外,劉璟還意外地看見了陶湛,她沒有悲傷,而是充滿了憂慮,不過見她平安無事,劉璟也放心了。

見劉璟進來,陶湛一顆心放下,先迎了上來,“公子,那賊人沒找到你吧!”

劉璟搖搖頭,“我在校場練箭,沒有遇到他。”

此時,陶湛也顧不得父兄在場,心中的關心流露無遺,“我聽說那賊子先是去找你,你不在,便遷怒於琮公子,我一直擔心你出事。”

劉璟心中涌起一股暖意,雖然陶湛平時對他迎迎拒拒,但在關鍵時刻,便感到了她的關心,劉璟笑了笑,“遇到也不怕,他未必是我的對手。”

這時,醫匠從房間裡出來,衆人一起圍了上去,焦急地問道:“怎麼樣?”

醫匠嘆了口氣,“命是保住了,只是。。”

他看了一眼陶湛,有女人在場,有些話不好說,陶勝立刻令道:“湛兒,你回房去!”

陶湛不敢違抗父親的命令,又看了一眼劉璟,這才轉身離去,這時,醫匠才嘆息道:“下體傷勢嚴重,估計以後就廢了。”

在場的陶府中人都變了臉色,對男人來說,下體廢了,就叫生不如死,這可是州牧之子啊!在陶府出事,他們怎麼向劉表交代?

每個人的心情都變得十分沉重,這時,聞訊趕來的縣令周凌道:“柴桑的醫匠不甚高明,必須立刻把琮公子送武昌縣,船隻已經準備好,我會派五百軍護衛。”

周凌的態度很明確,決不能讓劉琮死在柴桑,他可不想承擔這個責任,他又看了一眼陶家衆人,“你們認爲呢?”

衆人皆默默點頭,衆人都無計可施,周凌當機立斷:“就這麼定了,立刻把人送走!”

這時,陶勝上前對劉璟道:“煩請公子了,我父親有重要事情找你。”

劉璟本想去看一看劉琮,但一轉念,又不想去了,便跟着陶勝向另一間院子走去。

“家主,有黃勇下落嗎?”劉璟笑了笑又問道。

陶勝點了點頭,“我已得到了消息,黃勇不久前劫持一艘船離開了柴桑,去向不明。”

停一下,陶勝又道:“或許他只是去了對岸,短暫藏匿,等風頭稍平還會回來,我總覺得他不會甘心,璟公子最好儘快離開柴桑。”

劉璟心中冷笑一聲,陶勝這在哄誰呢?

兩人走進一座院子,陶勝來到一間屋子前,恭恭敬敬道:“父親,璟公子來了。”

“進來吧!”

屋子裡傳來陶烈的聲音,顯得有些蒼老,和上午溫和的口氣完全不同,劉璟由此感受到了陶家遭受的巨大壓力,儘管陶家富可敵國,但這不是用錢能擺平的事情。

他和陶勝走進了房間,房間裡沒有點燈,一團黑漆,暗黑中,隱隱可見一人靠窗而坐。

“父親爲何不點燈?”陶勝有些驚疑地問道。

“璟公子來了沒有?”依然是陶烈的聲音,顯得很疲憊蒼老。

“晚輩在!”

陶烈嘆息一聲,“你們坐下吧!”

陶勝和劉璟坐下,陶烈半晌沒有說話,陶勝忍不住把醫匠的話轉述給父親,又過了好一會兒,陶烈才長嘆,“這讓陶家怎麼向州牧交代?”

劉璟在旁邊道:“這是黃祖之子所爲,雖然是發生在陶府,但事實上和陶府沒有關係,我願向家伯說明情況,相信家伯不會怪罪陶家。”

“多謝璟公子好意,只是.”

陶烈又嘆息一聲,“不管怎麼說,琮公子是爲了參加我的壽禮,又是在陶府受傷,陶家豈能置身事外,這件事,我們已經做好了承擔責任的準備。”

房間裡又沉默了,這時,陶勝起身道:“孩兒在門外等候。”

陶勝出門去了,房間裡只剩下陶烈和劉璟兩人,這時,陶烈緩緩道:“璟公子,有些話我們想開誠佈公談一談。”

“劉璟願和老家主推心置腹!”

房間裡的燈點亮了,一團昏黃的燈光在陶烈身邊燃起,房間裡的黑影被驅逐到了牆角,陶烈臉上的笑容變得慈祥起來,不再像剛纔那般沉重。

“璟公子此行應該和黃祖有關吧!”

劉璟心中一怔,他沒想到陶烈竟然問這件事,他這才明白,陶烈讓兒子出去,就是爲了便於交談一些重要之事,給自己去掉談話的障礙。

這有點讓劉璟難辦,剛纔他還說推心置腹,現在又不肯明言,爲人就有點言而無信了。

沉吟片刻,劉璟笑問道:“老家主爲何這樣說?”

陶烈何等老辣,他看出了劉璟的爲難,他是要自己說,他來回答是或者不是。

陶烈笑道:“我只是從一些小事上推斷,陶家每年要幫荊州軍採辦五萬石糧食,這五萬石糧食其中一半是要直接運給江夏軍,但就從今年開始,州牧令我們糧食全部運去襄陽,不再分給江夏,我就在想,是不是州牧和黃祖有了什麼隔閡,當然,我只是猜測而已。”

劉璟點點頭,“家伯的意思,是讓我長駐江夏。”

陶烈老眼眯了起來,果然不出自己所料,劉表讓侄子來江夏,就是爲了奪黃祖之權,看來劉表和黃祖的矛盾已經公開。

那麼劉琮出事,會不會成爲一場戰爭的導火線,陶烈憂心忡忡,陶家真的是捲進了荊州的權力鬥爭,這可不妙啊!

沉思良久,陶烈又笑了起來,“陶家有一件不錯的兵器,想贈送給公子,請公子笑納。”

劉璟感覺眼前這個老人似乎要對自己說什麼事,但話到嘴邊,他又咽回去了,劉璟心中也有點不舒服起來,既然說開誠佈公,爲何又吞吞吐吐。

他也不再多問,起身施禮道:“那就多謝老家主了。”

陶烈笑了笑,呼喚一聲兒子,“勝兒!”

陶勝出現在門口,陶烈吩咐他道:“你帶璟公子去看看兵器吧!”

“是!”

陶勝欠身,“公子請跟我來。”

雖然陶勝貴爲陶氏家主,掌管陶家龐大的生意和鉅額財富,但在父親面前,陶勝恭敬得像一名管家。

劉璟跟隨陶勝來到一座不遠處的房間前,這裡是陶家地下庫房的的入口,陶家地下庫房建在地下兩丈處,用大青石砌成,格外地堅固。

卻不算隱蔽,很容易就能找到這裡,一名管家點燃了油燈,只見倉庫並不大,方圓約四丈,放着幾排鐵架子,堆滿了幾十只木箱。

讓劉璟意外的是,他沒有看見什麼金銀珠寶,鐵架子卻堆滿了刀劍和弓矢,還有不少盔甲,原來這是一座兵器庫。

“這裡是陶家一處小庫房,主要存放兵甲。”

陶勝笑道:“陶家並不收集兵器,所以也沒有什麼名貴的刀劍,不過一般商人家中都會放一兩件大兵器,越重越好,作爲旺金之器,陶家也有幾件,其中一件兵器也是機緣巧合所得,算得上是名器,一直存放在這裡,是陶家的金氣之物。”

“既然是陶家的旺金之器,我拿走了,不太妥當吧!”

“這個無妨,公子拿走了,我們再添一件就是了,商人對兵器不在乎名貴,只看重數量和重量。”

他們走到角落裡,這裡果然堆放着十幾件大兵器,刀槍矛戟各有數件,一根根又粗又長,看起來極爲笨重。

這時,劉璟發現地上放着一隻長長的木盒子,長約三丈,一看便知是兵器盒。

“就是這個,裡面的一件兵器是從徐州得來,族叔陶謙在徐州做過州牧,陶家在那裡頗有人緣,這件兵器便是陶家用兩千兩黃金買來。”

‘兩千兩黃金!’

劉璟聽得有些咋舌,不知什麼兵器能值這個價錢,這會是什麼兵器?

“當時我也覺得貴了,但家父說,此兵器天下獨一無二,可買下來鎮宅,結果便買下來,一直存放了幾年。”

陶勝神秘一笑,和管家一起打開了兵器蓋,裡面竟是一支長約兩丈的戟,而且是雙面月牙戟。

長戟一般是單面月牙,極少有雙面,雙面月牙戟還有另一個稱呼,那就是方天畫戟。

劉璟愣住了,竟然是方天畫戟,方天畫戟劉璟也見過,劉表的儀仗侍衛中,就有手執方天畫戟的侍衛,但都很粗笨,遠遠沒有這支方天畫戟般精巧細長。

難道這是呂布的畫戟?

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919章 調兵遣將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799章 神秘來客第183章 江東主力殺至第350章 抓俘司馬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790章 挖渠引水第917章 賈詡獻策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416章 戰略要地第592章 雷霆之怒第1092章 攻城血戰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1076章 平添心事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554章 新秀入府第695章 合縱連橫(上)第540章 劉備借糧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59章 二見甘寧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368章 疫病初現第848章 途中意外第333章 請君一見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948章 迫停東線第552章 籠絡世家(上)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742章 餘縣伏擊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963章 失蹤之謎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20章 蔡氏劍館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227章 劉備的遠謀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35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698章 最後的收穫第906章 逼要名單第479章 司馬懿的第一戰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821章 奇兵出擊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859章 久攻不克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839章 小喬再嫁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219章 東撤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632章 荀家的硬骨頭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35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1004章 相國之爭第6章 一路追殺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212章 隔牆有耳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63章 深夜急令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693章 關中收官(下)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796章 明暗兩使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436章 振奮軍心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1060章 賈詡毒計第417章 偷襲柴桑第632章 荀家的硬骨頭第1064章 兔死狗烹
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919章 調兵遣將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799章 神秘來客第183章 江東主力殺至第350章 抓俘司馬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790章 挖渠引水第917章 賈詡獻策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416章 戰略要地第592章 雷霆之怒第1092章 攻城血戰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1076章 平添心事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554章 新秀入府第695章 合縱連橫(上)第540章 劉備借糧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59章 二見甘寧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368章 疫病初現第848章 途中意外第333章 請君一見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948章 迫停東線第552章 籠絡世家(上)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742章 餘縣伏擊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963章 失蹤之謎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20章 蔡氏劍館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227章 劉備的遠謀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35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698章 最後的收穫第906章 逼要名單第479章 司馬懿的第一戰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821章 奇兵出擊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859章 久攻不克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839章 小喬再嫁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219章 東撤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632章 荀家的硬骨頭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35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1004章 相國之爭第6章 一路追殺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212章 隔牆有耳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63章 深夜急令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693章 關中收官(下)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796章 明暗兩使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436章 振奮軍心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1060章 賈詡毒計第417章 偷襲柴桑第632章 荀家的硬骨頭第1064章 兔死狗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