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遊子南歸,佛首抵潯(求月票!)

“你的癆病好像好了點。”

“這不是癆病,這是北病,越往南走,自然越來越好。老朽好好一個南人,本就不該在北方待的。”

“只是北方風沙乾燥,沒有南方水氣溼潤罷了,前者會加重你的癆病。不過,你還是南方人?怎麼京兆口音說的這麼好。”

“老朽年輕時,總覺得長安、洛陽什麼都好,什麼都想學,雅正的口音,宏偉的樂曲,典雅的華服……

“就連長安最窮的延祚坊裡下水溝的糞臭味都是香甜的,比故鄉村口的金秋桂花還好一萬倍。”

“呵,不就是如此嗎?”

“或許吧……咳咳咳咳。”

這道老邁滄桑的聲音說到一半,發出了一陣劇烈的咳嗽。

另一道屬於老婦人的尖銳嗓音停頓了下,冷哼:

“進船,別在外面站着,再淋雨,你的癆病更嚴重了,想死不成?”

“沒事,這南邊的雨軟綿綿的,不傷人,不傷歸來遊子,哈哈,老朽喜歡這南雨,很像一首教坊曲,虞美人?老朽快忘了名……”

老邁滄桑的男子聲音有些追憶,旋即傳來手掌輕拍膝蓋的聲音,低吟: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宮闕中,牆高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客舟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檐前、點滴到天明……”

“你這是多久沒來江南了?”

“有個大半輩子吧……老朽出生在嶺南道一個只有三、四十戶人家的半山腰小村子,每年四月,村口的桃花才遲遲開。

“家父是村裡一個平庸的木匠,十三歲時送了老朽一把小木琴,只是個簡單的一弦琴,但老朽現在還記得初聞時的那泠泠弦上音,於是再也做不了木匠了。

“那時候正值前朝高宗時,二聖臨朝,邊軍兒郎遠揚國威,大幹疆域出奇遼闊,萬國來朝,長安洛陽也匯聚了萬國的樂曲胡音。

“老朽心慕之。在比現在還年輕六十歲的時候,走上了這個遊手好閒的行當,一路北上,收集鄉間的粗鄙歌謠,最後到了夢中的長安……

“再後面的事,小宋姑娘你應該都知道了,就這麼稀裡糊塗的活到了現在。”

“難得糊塗。”

“是啊,難得能糊塗到現在。”

“那你還回來做什麼,家裡人應該都死光了吧,村口還有認識你的人嗎?”

“不知,說不得整個村子都沒了,但桃花應該還在吧,現在回去,說不得老朽還能看見四月的桃花,它開的晚,能等老朽。”

“遠在嶺南,伱這把老骨頭,也不怕死在這路上。”

“老朽本就是南人,土生土長,幹嘛不死在這江南陰雨綿綿的泥壤裡?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古之名士陶淵明也深諧此情啊,小宋姑娘,這就叫塵歸塵土歸土。”

“姓俞的,再亂叫,撕了你的嘴。”

“哈哈,老朽本就比你大一歲,叫你小宋姑娘怎麼不行?當年老朽剛進宮當樂師的時候,你還是個亭亭玉立的掌燈小女官呢,都喊這麼多年了,怎麼還在較勁。”

“閉嘴。”

頓了頓,這道老婦人的聲音繼續冷道:

“你現在不準死。

“以後死哪都不要緊,把琴音留下,這是司天監對你的唯一要求,也是陛下當初默許放你出宮的底線,不可違背。”

剛剛那一道蒼老咳嗽的聲音暫時不語。

正值夜雨。

雙峰尖,被開鑿而出的一條潯水支流上,一葉扁舟正晃盪行駛。

顛簸扁舟之上,只有兩道身影:

一位矮小的枯瘦老者,還有一位白髮老嫗。

似是姓俞的前者,走出了舟棚檐下,矗立舟首,頭淋夜雨,背手張望遠處的潯陽江景,他一邊說話,一邊打量着雙峰尖北岸的一尊未完工大佛。

而被稱爲“小宋姑娘”的白髮老嫗,則獨坐舟棚內,一手掌燭,眼睛直直盯着前者的佝僂背影。

矮瘦老者身穿一件洗髮白的樂師長袍,除此之外平平無奇,沒什麼特點。

但船內的白髮老嫗,燭火的橘光打在她尖錐般下巴的臉龐上,照出了一雙佈滿眼白的深凹眼洞。

老嫗身着一襲暗紫織金的宮服,衣襟上繡着繁複而古樸的雲鶴圖案,透露出歲月沉澱的莊重與威嚴。

髮髻高挽,且僅以一支樸素的碧玉簪固定,與容真、妙真等女官們髮型類似,不過幾縷白絲不經意間從鬢角滑落,平添幾分滄桑之感。

她那以雙歷經風霜的手,一手掌燈,一手輕握一串沉香木念珠,與老樂師說話之際,不時轉動一下佛珠。

此刻,這掌燈老嫗以一雙白眼盯人,大半夜的顯得有些瘮人。

老樂師卻不怕,手指對岸問:“這尊露天大佛,是誰修的?”

“前任江州長史,歐陽良翰,敢拒聖詔、頂撞陛下的那個命大小子。”

“爲何停工了,不是修挺好的嗎,此地風水也不錯,這條潯水應該也是他開鑿的吧。”

老樂師面色好奇。

白眼老嫗不答,轉過頭,翻白眼眸似是看了一眼江水上倒映的半輪明月。

雖陰雨綿綿,但是天上還是有半輪月從烏雲後方露出頭來,似是好奇觀察下方的人間。

一路南下的老樂師嘆了口氣:

“小宋姑娘,這次找上老朽,說話可還算數?結束此行,就讓老朽走人,再不追尋。”

“君無戲言。”

“就怕君言不止理解的這麼簡單。”

白眼老嫗語氣淡淡:“大膽。”

老樂師感慨:“當初那個姓吳的老道士就很聰明,高宗駕崩,他立馬出宮走人,遠離紛爭,現在看,還是他聰明啊,應該也是早早就怕極了當今聖人吧。”

“他膽子大到自稱畫聖,你學他自稱一聲樂聖試試?”

“倒也是,終究沒他那能耐。”

“不是有沒有能耐,是你膽子小,呵呵,這樣反而保住了性命。只是老身就不懂了,有何好走的,二聖臨朝時,你們一個一個搶着來,想沾那昂揚向上的盛世之氣。後面雖有一段動盪時期,但現在不還是有一位聖人在嗎,現在的大周朝,同樣國力鼎盛,蒸蒸日上,依舊盛世!”

“改幹爲周,遷都洛陽,皇嗣未定,國本之爭,西南叛亂,北境敵擾,興造大佛……終究不似從前了。”

老樂師嘆息,下一秒便感受到周圍的雨幕空氣逐漸凝固,趁着身後某位老嫗白眸還未完全泛紫之際,他立馬補充一句:

“哈哈是聽人戲言,聽人戲言,老朽倒是覺得這十來年過的都一樣……嗯,反正聖人都是一樣愛聽老朽的琴音,老朽這不過的很好嘛,皇恩浩蕩。”

“知道就好,聖人隆恩,姓俞的,你拿什麼還?還想偷跑,哼。”

老樂師笑笑不語。

這時。

二人所乘的這一葉扁舟靠岸。

“走吧。” 白眼老嫗一手掌燈,率先下船,登上碼頭。

老樂師緘默起身,整理衣襬,跟在她後面。

三更半夜,兩位老人卻絲毫不怕黑夜出行的危險。

而且令人更奇怪的是,走在最前方的白眼老嫗,手中那一盞宮燈竟在雨中絲毫不滅。

甚至……這一粒燭火像是虛影,雨滴穿它而過,紋絲不動。

二人剛上岸,雙峰尖的南岸碼頭處,一隊等候已久、戴斗笠穿蓑衣的人羣,迅速迎上前來。

人羣最前方,有一道微胖青年身影,不戴斗笠不穿蓑衣,渾身被細雨打溼也絲毫不管,最先上前迎接。

“老師!”

語氣恭敬且激動。

是林誠。

只見他正朝白眼老嫗畢恭畢敬的低頭拱手。

而林誠身後方,衛少奇、王冷然等戴斗笠穿蓑衣的衆人,也跟着紛紛敬禮。

“宋嬤嬤好久不見。”

“下官恭迎宋副監正光臨。”

白眼老嫗輕輕頷首,先沒理這位徒兒,環顧一圈,視線落在了人羣后方那一道孤零零的宮裝少女身影上。

原本一動不動的容真,只好主動走上前,抱拳應付:

“宋老前輩,一路辛苦。”

白眼老嫗萬年不變的癱臉上,露出一絲笑來,她又看了一眼林誠,問說:

“這次辛苦容丫頭了。誠兒怎麼樣,在潯陽城可有好好配合你?”

容真不答,也不看林誠,轉身去迎接那位老樂師:

“老先生許久不見,還以爲您離宮後,再也見不到了。”

“欸,不還是被小宋姑娘抓回來了嗎。”

老樂師呵呵一笑,擺了擺手,

明明說的很狼狽,他卻神態樂觀,一點也不像是被白眼老嫗一路監督、押下江南的模樣。

看見容真反應,白眼老嫗瞥了眼徒兒,旋即沒好氣的回道:

“是你自己慫。

“都混出宮了,還偏偏留在洛陽城市井不走,就這麼害怕陛下?怕走太遠,被捉到時不好狡辯?

“呵這不就是等着老身找上門嗎?說的一點也不害臊。”

在一衆晚輩們的古怪注視下,老樂師面色如常,好像不是在說他的慫事一樣。

“不是留了一位學生在宮裡嗎?他有天賦,琴藝一道,有機會超過老朽的。”他嘆道。

“死了。”

白眼老嫗淡淡回答:“沒你這麼懂事,陛下不喜歡。”

頓了頓,她又語氣意味深長說:“陛下不喜歡,有再高天賦也沒用。”

老樂師再度嘆氣,少頃,說了一句有些莫名其妙的話:

“好吧,那希望這位容女史,陛下能夠喜歡。”

白眼老嫗板臉:“陛下當然喜歡容丫頭,況且小容丫頭也懂事,你不必多管。”

“好。”

老樂師笑了笑。

少頃,乘着宋嬤嬤與衆人敘舊商議的間隙,老樂師脫離人羣,獨自走到一邊,遙望遠處朦朧霧中的潯陽城燈火。

他忽然回頭,問了身旁冷冰冰宮裝少女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

“聽說潯陽城最有名的潯陽樓裡,有一位琵琶大師,不知容女史聽過她的琵琶聲沒有?”

容真微微一愣,搖了搖頭。

“沒。”

周圍旁聽的衛少奇、王冷然不禁皺眉,有些不理解這位隱隱地位超然的老樂師爲何會問這種雞毛蒜皮小事。

宋嬤嬤、容真、林誠等人倒是表情不變,習以爲常。

容真猶豫了下,輕聲說:“不過本宮認識一位關係很好的同僚,他應該聽過,他最近沉迷詩樂,有些研究……”

“但凡能聽懂並欣賞琵琶之人,一定不是俗人,好,回頭幫老夫引薦一下……這次來潯陽,得去見識見識潯陽江畔的琵琶。”

老樂師笑說,容真認真頷首。

“姓俞的,別忘了此行的任務,宮裡屬你最懂執劍人道脈,這回定要把潯陽城的一些蟲子全揪出來。”

宋嬤嬤冷哼一聲。

老樂師也不知道聽沒聽到,伸長脖子張望遠處霧氣朦朧的潯陽城燈火。

宋嬤嬤轉頭看了眼徒兒,突然高聲道:

“誠兒,老身這一路走來,聽見很多人罵你,都去誇那個歐陽良翰,但老身卻覺得,誠兒你纔是好樣的,是實實在在爲陛下分憂。”

宋嬤嬤把手中的佛珠往前一拋,落入林誠懷中。

後者一愣,低頭打量佛珠。

宋嬤嬤嗓音有些尖:“拿着,陛下賞你的,可抵死一次。”

林誠拼命壓住狂喜表情,面北朝聖,一下又一下重重磕頭:

“謝主隆恩,臣無以爲報……”

衆人側目。

王冷然搓手上前,顫音問道:

“宋副監正,大佛已近竣工,陛下的佛首呢?”

宋嬤嬤淡淡指了指身後起霧的江面:

“後面跟着呢,得繞路過江,再進城。去接吧。”

衆人立即轉頭,定睛看去,只見老樂師與宋嬤嬤乘一葉扁舟來南岸之前的北岸江畔,在拂曉的朦朧晨霧中,正有一尊碩大佛首被幾支龐大馬車拉運着,馬車周圍是密密麻麻的黑甲將士列隊……

這一批秘密護送佛首的將士與勞夫素質極高,布裹馬蹄、輪抹桐油……臨近後,竟都沒有多少聲響動靜。

林誠一行人湫然。

從他們此刻江對岸視角看去,配合北岸某尊已經停工的巍峨無首大佛作爲背景,這一尊靜默抵達的新佛首,宛若是從前者頭部滾落到了岸邊地上一樣。

第553章 裴十三娘:與歐陽刺史的不能說的秘第411章 秦家爺孫女(元旦快樂)第345章 七千功德的新福報!第165章 不對勁的蘇家第477章 公者第241章 她叫雪中燭第20章 君子會射箭不是很正常?第416章 相親不如養生茶第558章 嬸孃深夜問孝心,趙母遺簪有福報【求月票!】第722章 師姐來了【求月票!】第501章 聰明人查案第345章 七千功德的新福報!第904章 堡壘都是從胃攻破的第80章 桃谷問劍第700章 離裹兒:以後得喊歐陽相公【求月票!】第551章 什麼這也能爆裝備?贏麻了!【求月第347章 北魏元氏第688章 天下無哄不好的女子【7K,月票加更!】第129章 比翼鳥與斬首行第939章 解救【匠作】(求月票!)第524章 女史大人有點可愛(五一快樂,求月第307章 辱?第265章 觀劍第557章 公主總扮小白兔,世子誓要學檀郎【第766章 真贗品難辨,新鼎劍線索【新年快樂!求月票呀】第704章 黑心小白花?【求月票!】第810章 夜半小禮物第773章 破妄第589章 明月金丹欲贈君【七千字加更!月初第649章 清秀薇睞,各有妙處【求月票!】第946章 判若兩人第773章 破妄第606章 有人尋桃源,有人笑知霜【求月票!】第682章 女史大人有點笨【國慶七天有月票抽獎!】第759章 都怪紫色小肚兜!第554章 美婦人雌伏認主子,新刺史得他人嫁第119章 暗度陳倉第698章 佛首合體,大佛竣工!!!【求月票!】第407章 頸上的牙印第45章 福報鍾又響(起點上架,凌晨求首訂!第280章 一舉辭官天下知第347章 北魏元氏第750章 搖搖欲墜的馬甲(5k求月票!)第277章 新福報與新劍訣(七千字)第759章 都怪紫色小肚兜!第740章 進擊的大郎【求月票!】第438章 菊花酒,玉人足(大章求月票!)第588章 一口新鼎劍!【求月票!】第19章 滿門善人第477章 公者第723章 紅襪轉運【求月票!】第418章 容真的擔憂第719章 來自桃花源的老人【求月票!】第531章 容真:只是同僚(求月票)第435章 紅黑符籙的材料第356章 挾廢帝以令天下第92章 請客斬首與頂嘴師妹(跪求票票!)第163章 對朝廷社稷有用的人第585章 純善郡主【求月票!】第352章 有備無患(月初求月票or2)第90章 雲夢雙魁首(跪求票票!)第678章 歐陽良翰,你知道小主是誰嗎?【月末最後三天,求月票!】第413章 問策良翰第525章 一點阻礙第80章 桃谷問劍第555章 師妹大婦愛查崗【求保底月票!】第251章 奇怪誤會第175章 歸去來兮辭第63章 蘇裹兒的煩惱第161章 裹兒之邀,薇睞歸來第362章 強者的邊界第301章 師妹查崗第548章 以前牛夫人,現在小甜甜第64章 新丫鬟 新營造與新冤案(二合一)第332章 慕名而來第27章 君貴民輕之盛世第24章 要飯可以,跪着不行第425章 舊時王謝堂前燕第59章 他還是這麼熱情(求票票!)第467章 喜聞樂見的八卦第162章 有女則安,陌生長髮第395章 攜劍出行第1章 此地淨土第105章 虛驚一場,救出阿青!(已大修)第504章 離裹兒:恨不是男兒身第385章 出局第142章 裙刀初染血第749章 男女冤家,捅破窗紙第692章 明暗先手,大婦風範【求月票】第569章 歐陽戎:繡娘姑娘,我也不白嫖你【第378章 南北第361章 陽謀困局第672章 謝令姜:得敬茶改口喊姐姐【求月票!】第579章 元宵詞第一:天上月難覓,人間月贈第96章 衛 宋養猴人第887章 執劍人天賦考覈?(求月票or2)第487章 我真和越處子很熟!第380章 氈帽第412章 謝秦家宴第646章 世子遇襲【求月票!】
第553章 裴十三娘:與歐陽刺史的不能說的秘第411章 秦家爺孫女(元旦快樂)第345章 七千功德的新福報!第165章 不對勁的蘇家第477章 公者第241章 她叫雪中燭第20章 君子會射箭不是很正常?第416章 相親不如養生茶第558章 嬸孃深夜問孝心,趙母遺簪有福報【求月票!】第722章 師姐來了【求月票!】第501章 聰明人查案第345章 七千功德的新福報!第904章 堡壘都是從胃攻破的第80章 桃谷問劍第700章 離裹兒:以後得喊歐陽相公【求月票!】第551章 什麼這也能爆裝備?贏麻了!【求月第347章 北魏元氏第688章 天下無哄不好的女子【7K,月票加更!】第129章 比翼鳥與斬首行第939章 解救【匠作】(求月票!)第524章 女史大人有點可愛(五一快樂,求月第307章 辱?第265章 觀劍第557章 公主總扮小白兔,世子誓要學檀郎【第766章 真贗品難辨,新鼎劍線索【新年快樂!求月票呀】第704章 黑心小白花?【求月票!】第810章 夜半小禮物第773章 破妄第589章 明月金丹欲贈君【七千字加更!月初第649章 清秀薇睞,各有妙處【求月票!】第946章 判若兩人第773章 破妄第606章 有人尋桃源,有人笑知霜【求月票!】第682章 女史大人有點笨【國慶七天有月票抽獎!】第759章 都怪紫色小肚兜!第554章 美婦人雌伏認主子,新刺史得他人嫁第119章 暗度陳倉第698章 佛首合體,大佛竣工!!!【求月票!】第407章 頸上的牙印第45章 福報鍾又響(起點上架,凌晨求首訂!第280章 一舉辭官天下知第347章 北魏元氏第750章 搖搖欲墜的馬甲(5k求月票!)第277章 新福報與新劍訣(七千字)第759章 都怪紫色小肚兜!第740章 進擊的大郎【求月票!】第438章 菊花酒,玉人足(大章求月票!)第588章 一口新鼎劍!【求月票!】第19章 滿門善人第477章 公者第723章 紅襪轉運【求月票!】第418章 容真的擔憂第719章 來自桃花源的老人【求月票!】第531章 容真:只是同僚(求月票)第435章 紅黑符籙的材料第356章 挾廢帝以令天下第92章 請客斬首與頂嘴師妹(跪求票票!)第163章 對朝廷社稷有用的人第585章 純善郡主【求月票!】第352章 有備無患(月初求月票or2)第90章 雲夢雙魁首(跪求票票!)第678章 歐陽良翰,你知道小主是誰嗎?【月末最後三天,求月票!】第413章 問策良翰第525章 一點阻礙第80章 桃谷問劍第555章 師妹大婦愛查崗【求保底月票!】第251章 奇怪誤會第175章 歸去來兮辭第63章 蘇裹兒的煩惱第161章 裹兒之邀,薇睞歸來第362章 強者的邊界第301章 師妹查崗第548章 以前牛夫人,現在小甜甜第64章 新丫鬟 新營造與新冤案(二合一)第332章 慕名而來第27章 君貴民輕之盛世第24章 要飯可以,跪着不行第425章 舊時王謝堂前燕第59章 他還是這麼熱情(求票票!)第467章 喜聞樂見的八卦第162章 有女則安,陌生長髮第395章 攜劍出行第1章 此地淨土第105章 虛驚一場,救出阿青!(已大修)第504章 離裹兒:恨不是男兒身第385章 出局第142章 裙刀初染血第749章 男女冤家,捅破窗紙第692章 明暗先手,大婦風範【求月票】第569章 歐陽戎:繡娘姑娘,我也不白嫖你【第378章 南北第361章 陽謀困局第672章 謝令姜:得敬茶改口喊姐姐【求月票!】第579章 元宵詞第一:天上月難覓,人間月贈第96章 衛 宋養猴人第887章 執劍人天賦考覈?(求月票or2)第487章 我真和越處子很熟!第380章 氈帽第412章 謝秦家宴第646章 世子遇襲【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