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天子

天子劉協今年二十八歲,跟他父親孝靈皇帝一樣,瘦高身材,小小的眼睛。中平六年(189)年登基到現在,已經做了整二十年天子了,他的運氣不好,登基的前幾年就沒什麼舒心的日子。當然到了許縣之後也沒有,不過在許縣雖然過得憋屈,卻能吃飽穿暖,沒有什麼生命安全問題。一想起在長安逃難的那幾年,他總是有點後怕,也正因爲如此,他總不敢痛下決心和司空大人曹操翻臉。

現在他正冷着臉,看着眼前的郗慮。郗慮又在說恢復丞相舊制的事,這件事已經說了很多次了,不光郗慮覺得煩了,天子也覺得煩了。不過他心裡也有數,這件事已經拖了四個月,估計再拖也拖不了幾天了,只是對他來說,能拖一天就拖一天,或許明天就有消息傳來,那該死的司空大人頭疼病又犯了呢。

“陛下,如今三公之位空缺已久,三公之制從光武皇帝確立以來,證明確實不如丞相舊制,臣請陛下三思,效仿孝文皇帝、孝景皇帝,恢復丞相制度,畢竟丞相制度纔是我大漢家法,從高皇帝就如此,丞相掌管文武之事,天子纔可垂拱而治,方有文景盛世。”

劉協哼了一聲,有些鄙夷的看着低着頭正侃侃而談的郗慮,去你媽的垂拱而治,那是用黃老之術,真要用黃老之術,你這儒家弟子混個屁啊。虧你還是大師鄭康成的弟子,爲了拍曹賊的馬屁,什麼都敢亂說。

他雖然對郗慮說的嗤之以鼻,卻沒有嚮往常一樣駁斥郗慮。今天一大早荀彧就進了宮,跟他講了曹衝的事,他對那個傳說中的曹家神童也有些好奇,一個十三歲的孩子,能聰明到哪兒去?不過當他看到曹衝手的那八個字時,又不免有些唏噓,強漢?大漢朝還能叫強漢嗎?

“陛下,請三思啊。”郗慮有些惱怒,卻又不敢表現在臉上。

“好了,愛卿傳曹衝進來。”劉協嘆了口氣,揮揮手道,他決定要親自看一眼曹衝再說。

“諾”郗慮如釋重負,直起身來站在一邊。

“傳曹衝進見——”小黃門拉長了尖細的聲音叫道。

……

天子看着跪在下面,緊張得小臉通紅的曹衝,心裡有一絲快意。曹操已經有多年沒有上朝了,有什麼事都是上表,反正自己不準是不行的,上個表也不過是走個形式,不過這總比那些說是上表,其實表根本都沒送到朝庭就自顧自的封官的人好一點,比如荊州牧劉表,比如益州牧劉焉,他們可都是宗室啊。

現在看着曹家最優秀的天才少年恭恭敬敬的跪在他的面前,他一下子覺得許縣雖然沒有鄴城大,沒有鄴城人多,沒有鄴城舒服,可這裡畢竟是皇宮,自己畢竟是天子,最有權勢的曹家,最優秀的天才也得跪在自己的面前,依着大漢朝傳了幾百年的規矩,三叩九拜,俯稱臣。

這就是天子的威風。

要是哪天司空大人也這麼畢恭畢敬的跪在自己面前,那該是一種多種大快人心的事啊。

可惜,這似乎……不怎麼可能。劉協有些遺憾的想道。

郗慮見天子一臉微笑的看着跪在他面前的曹衝,就是不叫他起來,心裡不由得有些着急。幾天前司空大人派人送了厚厚的一份禮,對於司空大人的提拔和誠意,他很受用,現在看到天子有意無意的爲難曹家的公子,他不免有此着急。倉舒公子身體骨還弱,這地上也涼,跪久了可不好。

郗慮湊到天子身邊,輕聲說道:“陛下,曹衝剛病了一場,身體還沒好利索,就急着趕來謝陛下的恩典,其忠心可嘉啊。”

劉協一愣,有些不滿的瞟了郗慮一眼,擡手虛扶了一下:“曹卿家免禮平身。”

曹衝跪在地上半天,總算聽皇帝讓他起來了,心裡罵翻了天,臉上卻要裝出笑容,好容易才聽到天子讓他起來。天子的話音未落,他就想爬起來了,不過跪的時間確實有些長,他一下子居然沒站起來,郗慮一看曹衝身子一歪,連忙走過來扶起曹衝,順手替他撣了撣衣服的下襬。

曹衝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草民失禮,請陛下恕罪。”

劉協看了看旁邊摸着鬍子的荀彧,荀彧微笑着點了點頭。今天一大早,荀彧就進了宮,把昨天曹衝在府裡的表現彙報給天子。劉協開始有些不太信,曹家還有人把大漢放在心裡?真是見了鬼了。不過既然是尚令荀彧說的,那他也不能明白着反對,現在看到曹衝在他面前恭敬的樣子,劉協一時倒有些信了。

再說看到曹衝站都站不穩的樣子,他一時想起自己這麼大的時候還在長安,飢一頓飽一頓,誰也不知道今天能不能活到天黑的日子,不由得一陣心酸,心中的怨氣少了些,讓旁邊的小太監拿了張席子給曹衝,小太監尖着嗓子叫了一聲:“陛下賜曹衝座——”

曹衝氣得要罵人,賜個座你也要叫,煩不煩啊。他心裡雖然不爽,卻還記得周不疑說過,天子賜座要謝恩的,自己既然暫時要裝個忠臣,禮數當然要做全,再說了,都三拜幾叩了,也不差這一哆嗦。

“草民謝陛下隆恩。”

“罷了。”劉協心裡痛快,聲音也大了些。

曹衝這才直起了身子,揉了揉膝蓋在席子上跪好。劉協看着他忙活了半天,覺得分外有趣,一時倒沒有怪罪他君前失禮,當然他也不敢,這小子雖然小,卻是司空大人的愛子,得罪了他跟得罪了司空大人差不多。再說了,面子互相給的,看在他這麼小心的份上,也不必計較太多。

他在以一種寬大的胸懷看着曹衝,曹衝卻在以一種憤怒的心情想着他。格老子的,總知道這麼麻煩就不來了,一直想着天子是如何的威風,想着來看看是不是跟電視裡演的那麼莊嚴,來了才知道,原來這些禮節就是爲了讓他緊張,讓他害怕,讓你不由自主的戰戰兢兢跪倒在那個位子面前。

“聽荀令君說,卿家寫得一手好法,朕很喜歡。”劉協拿過曹衝寫的那八個字看了看說道:“破胡侯的豪言雖然過了幾百年,猶在耳邊,讓人熱血沸騰啊。”

曹衝連忙湊趣的說道:“草民的法能得到陛下的讚賞,草民惶恐之極。至於破胡侯的豪言,正如陛下所言,聽來讓人熱血沸騰。陛下聖明,我大漢目前雖有小難,但根基深厚,只要陛下一如既往的親賢臣,遠小人,我大漢再次中興指日可待。”

第25節 分兵第31節 面子第31節 重逢第12節 曹馥第8節 馬謖第17節 借力第13節 託孤第31節 劉璋第38節 納妾第37節 惡鬥第5節 添丁第35節 程普第22節 權衡第11節 劉表第12節 親敵第15節 奪位第9節 交鋒第32節 慷慨第13節 算計第19節 說客第30節 權衡第28節 見駕第38節 納妾第5節 支持第33節 王異第14節 有喜第30節 攪局第39節 反攻第33節 宏願第22節 楊阜第25節 佈局第32節 張飛第21節 要價第9節 疑點第24節 觀望第11節 父子第29節 閱兵第35節 機會第37節 託孤第26節 劉封第18節 密詔第28節 慘敗第7節 畫眉第24節 斷糧第1節 坐忘第28節 藏書第14節 有喜第31節 重逢第11節 鳳雛第30節 女兒第3節 外戚第24節 斷糧第24節 觀望第17節 鄧展第15節 邛杖第1節 除夕第23節 姜維第7節 文聘第30節 徐母第37節 託孤第33節 賀齊第15節 邛杖第7節 畫眉第1節 隆中第1節 除夕第8節 張機第37節 告密第11節 上巳第16節 試探第6節 進退第4節 攻城第4節 攻城第4節 馬鐙第22節 失算第23節 奇兵第30節 徐母第22節 權衡第36節 堵截第30節 徐母第29節 閱兵第28節 慘敗第3節 比武第25節 困獸第22節 楊阜第38節 嚴顏第16節 法正第2節 王侯第27節 鬩牆第13節 救援第15節 周瑜第39節 巡陣第36節 殞陣第6節 進退第30節 權衡第15節 襲肅第21節 取捨第34節 低頭第37節 城牆第15節 奪位
第25節 分兵第31節 面子第31節 重逢第12節 曹馥第8節 馬謖第17節 借力第13節 託孤第31節 劉璋第38節 納妾第37節 惡鬥第5節 添丁第35節 程普第22節 權衡第11節 劉表第12節 親敵第15節 奪位第9節 交鋒第32節 慷慨第13節 算計第19節 說客第30節 權衡第28節 見駕第38節 納妾第5節 支持第33節 王異第14節 有喜第30節 攪局第39節 反攻第33節 宏願第22節 楊阜第25節 佈局第32節 張飛第21節 要價第9節 疑點第24節 觀望第11節 父子第29節 閱兵第35節 機會第37節 託孤第26節 劉封第18節 密詔第28節 慘敗第7節 畫眉第24節 斷糧第1節 坐忘第28節 藏書第14節 有喜第31節 重逢第11節 鳳雛第30節 女兒第3節 外戚第24節 斷糧第24節 觀望第17節 鄧展第15節 邛杖第1節 除夕第23節 姜維第7節 文聘第30節 徐母第37節 託孤第33節 賀齊第15節 邛杖第7節 畫眉第1節 隆中第1節 除夕第8節 張機第37節 告密第11節 上巳第16節 試探第6節 進退第4節 攻城第4節 攻城第4節 馬鐙第22節 失算第23節 奇兵第30節 徐母第22節 權衡第36節 堵截第30節 徐母第29節 閱兵第28節 慘敗第3節 比武第25節 困獸第22節 楊阜第38節 嚴顏第16節 法正第2節 王侯第27節 鬩牆第13節 救援第15節 周瑜第39節 巡陣第36節 殞陣第6節 進退第30節 權衡第15節 襲肅第21節 取捨第34節 低頭第37節 城牆第15節 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