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不知死活

伴隨着大笑聲,曹昂的身影漸行漸遠,而周圍的士卒也開始忙碌起來。而此時誤會已消,曹植也和郭嘉一併返回馬車之上,他們都知道往下的沙場決戰已經不是他們的範疇,還是靜等消息爲好。

馬車之內,曹植想到敵軍主將乃是張遼,卻是已經沒有方纔與曹昂說話時的淡定,而是憂心忡忡地問郭嘉道:“奉孝先生,大哥此去會不會有危險?”

郭嘉輕搖那柄破爛羽扇,笑道:“四公子莫非信不過嘉?”

曹植無奈地一聳肩,說道:“植自然信得過先生,但是……”

未等曹植說完,郭嘉便哈哈一笑道:“那就可以了。”

……

此時,距離曹昂和郭嘉所部北面十里之外,一隊足有千人的騎兵正在駐足歇息,爲首一將二十許歲,紫玉面龐,手持一柄大刀威風凜凜地立在一杆血紅色上面繡着斗大一個“呂”字的大旗之下,臉上神情嚴肅。此人正是呂布麾下八健將之首,雁門馬邑人張遼張文遠!

等了片刻之後,就見到一名騎兵自遠處疾馳而來,到得張遼跟前之後也沒有落馬,只在馬上抱拳道:“稟報將軍,前面發現大隊曹軍!”

張遼臉上神情不變,淡淡地問道:“可是昨日那支部隊?”

那名斥候大聲答道:“回稟將軍,末將不知。”

張遼眼眉一挑,冷“哼”一聲問道:“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如何會不知?”

感覺到張遼的怒意,那名斥候苦笑道:“將軍,小人見到那支部隊裡面確實有昨日那支部隊的大旗。但是這支部隊比昨天那部人數多了許多,是以小人不敢肯定。”

“哦?”聽到這名斥候所言,張遼語氣之中閃過驚訝,繼而喃喃道:“人數更多了?莫非是與其他曹軍匯合了?”說到這裡,張遼又大聲問道:“可還有其他發現,現在敵軍人數如何?”

斥候回道:“發現大量糧草,目測之下絕對不下五萬石。而敵軍人數足有萬人以上!”

聽到斥候所言,張遼臉上閃過猶豫之色,皺眉喃喃道:“五萬石糧草?萬人以上?打,還是不打?”

萬人以上,數量乃是張遼所部的十倍,然而聽到對方糧草超過五萬石,張遼也不由得心動了。現在整個兗州大旱,呂布也就是在攻陷濮陽城的時候拿到一批糧草,數量並不多,大約在十萬石左右。其他的從陳留、泰山等郡搜刮到的糧草就更加少了。如若呂布所部全部都是步卒,那麼這十萬石糧草勉強夠渡過寒冬,然而這裡面還要供養一萬多騎兵,要知道供養一名騎兵可是能供養十名步卒,如此大的消耗呂布根本承受不起。因此呂布才勉爲其難聽從陳宮之謀,讓自己和臧霸在開戰前率領一小隊騎兵出來劫曹軍糧道。

想到新投的臧霸,張遼臉上忍不住閃過滿意之色。這臧霸原本乃是徐州陶謙部將,統領陶謙麾下最精銳的泰山軍,曾經助陶謙打退青州黃巾的進攻,實力強勁。只不過隨着陶謙年紀老邁,禁止不住徐州世家對其打壓,臧霸心灰意冷之下便開始對其陽奉陰違了。這次呂布鐵騎橫掃兗州,從最西面的陳留一直打到最東面的泰山郡、魯國等地全無對手,驍勇善戰的曹軍也僅僅能保住三座小城。臧霸乃是武人出身,最爲崇拜強者,因此當呂布率軍殺到泰山郡之後,臧霸二話不說,率領着泰山軍降了呂布。有了如此一部精銳兵卒加入,呂布實力大漲,而臧霸能力也是大將之才,武藝精湛、熟悉兵法,能力僅次於高順和張遼。能將這麼一員大將收於麾下,呂布自然大喜過望了。

這次從了陳宮之言,派張遼和臧霸率領小股騎兵侵襲曹軍糧道,也有意檢驗一下兩人的能力。

就在張遼躊躇要不要進攻的時候,前面又有一名斥候飛馬疾馳而來,到得跟前之後立即抱拳道:“稟報將軍,曹軍已然列陣完畢,向我軍殺來!”

“不知死活!”聽到斥候之言,張遼最先反應並非驚訝,而是不屑!

而曹軍“不知死活”地向自己進攻,也堅定了張遼的決心,打!

想到這裡,張遼將手中大刀高高舉起,暴喝道:“敵軍依仗人數,竟敢看不起我們幷州狼騎,兄弟們,就讓這些不知死活的傢伙見識一下我們幷州狼騎的厲害,殺!”說完張遼猛地一夾馬腹,當先策馬衝了出去。

嚎嚎嚎……

幷州狼騎哇哇亂叫,同時不斷揮舞着手中兵器,跟着張遼策馬向曹軍所在處衝去!

藍色的大旗迎風飄揚,上面繡着一個大大的“曹”字。而大旗之下,正聳立着一持槍小將,神色略帶緊張地看着眼前逐漸變得清晰的小黑點。而在少年身邊,一左一右地立着兩員曹將,威風凜凜,毫無懼色。

不消多說都知道,中間一人正是曹操長子曹昂,而兩員大將則分別是樂進和于禁。這時,于禁和樂進見到曹昂紋絲不動,卻是連忙抱拳提醒道:“大公子,敵軍正向我軍殺來了!”

曹昂聽到于禁和樂進之言,才從第一次正面交鋒中醒了過來,身體在輕輕顫抖,但腦海之中還保持着一份理智,凝聲道:“昂經驗尚淺,還請兩位將軍臨陣指揮,昂在此爲兩位將軍壓陣。”

聽到曹昂此言,于禁和樂進同時鬆了口氣,其實曹昂說要來指揮作戰的時候,他們已經有些擔心。怕不懂軍事的曹昂胡亂指揮,又或者是初上戰場會驚慌失措,下令撤退壞了大事。

幸好曹昂有其自知之明,知道此時只需要壓陣,其餘的並沒有多做。因此于禁和樂進二人見得,俱是暗暗點頭。

之後,于禁卻是低聲道:“文謙,汝來當先鋒,禁居中指揮。”

樂進並沒有反對,灑脫一笑道:“進倒要看看,這個敵將有何本事!”

二人在徐州一戰已經結下友誼,很清楚雙方之間的長處。樂進擅長陣前拼殺指揮,把握突破的戰機,而於禁則長於大局把握,在合理的時候出擊。因此樂進並沒有責怪于禁讓他到前線,反而還爲有如此知心的袍澤感到高興。

第191章 推廣印刷術第414章 趙雲與馬雲祿第101章 破敵之策第232章 商業構思(上)第372章 甄宓回河北第385章 攻取涿縣(上)第201章 甄家有女第279章 失敗第300章 猜字《孟冬篇》第54章 棲遲巖書院第308章 經濟戰,開始(下)第159章 屯田制(上)第258章 曹植的產業第469章 鄒氏玩謀第9章 箭囊與酸梅湯(上)第65章 先聲奪人第352章 雙戰文丑第28章 算術(上)第308章 經濟戰,開始(下)第264章 宛城之變第132章 曹昂的困境第145章 責罰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475章 跨河建城,宏偉規劃第27章 定計第345章 袁軍高人第349章 激戰離狐灘上第33章 夜襲彭城·計成第190章 獻奇術(下)第402章 兇悍的組合,呂布與趙雲第287章 單福拜主第14章 徐州陳元龍(上)第371章 找晦氣的呂布第294章 賈詡的毒計第241章 劍斬敵酋第457章 袁紹病逝第15章 徐州陳元龍(下)第75章 算計陶謙第165章 世家鼓譟第256章 司馬孚的成績第163章 引導流民(上)第277章 劉備,終於來了!第229章 均田制第460章 被劫了第313章 入長安第11章 箭囊與酸梅湯(下)第168章 造紙第303章 燭船花燈!詩畫雙絕!第491章 返回淮南第251章 張繡的算計?第455章 絲綢的妙用第276章 城外狩獵(下)第36章 擒了曹豹,走了陶謙第491章 返回淮南第181章 兩面三刀之計第304章 半路殺出個關平第290章 呂布青睞第246章 關羽,讓你傲?第152章 兄弟(下)第256章 司馬孚的成績第254章 朝堂對楊修(上)第410章 抵達金城第409章 四將風采第178章 計策(下)第252章 陰謀與陽謀的結合第408章 呂布VS馬超第232章 商業構思(上)第99章 大公子曹昂第131章 賊贓嫁禍第356章 張頜突現白馬城下第108章 悍勇張遼第273章 不能殺?第475章 跨河建城,宏偉規劃第218章 司馬孚認主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120章 文家(下)第351章 上將文丑第354章 生擒荀諶第216章 遇刺(下)第260章 董承異動第4章 百姓感恩第221章 青釭和倚天(下)第65章 先聲奪人第480章 “闊”楊修之智第451章 推行科舉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247章 見陳家父子第291章 臧霸來訪第214章 遇刺(上)第239章 車隊遇襲第175章 誤會第470章 曹操的心意第355章 沮授出手第295章 盆滿鉢滿第472章 《二十孝》小人書第247章 見陳家父子第196章 司馬懿之謀第231章 高手老頭第487章 青州核心,曹植的規劃第306章 形勢又變
第191章 推廣印刷術第414章 趙雲與馬雲祿第101章 破敵之策第232章 商業構思(上)第372章 甄宓回河北第385章 攻取涿縣(上)第201章 甄家有女第279章 失敗第300章 猜字《孟冬篇》第54章 棲遲巖書院第308章 經濟戰,開始(下)第159章 屯田制(上)第258章 曹植的產業第469章 鄒氏玩謀第9章 箭囊與酸梅湯(上)第65章 先聲奪人第352章 雙戰文丑第28章 算術(上)第308章 經濟戰,開始(下)第264章 宛城之變第132章 曹昂的困境第145章 責罰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475章 跨河建城,宏偉規劃第27章 定計第345章 袁軍高人第349章 激戰離狐灘上第33章 夜襲彭城·計成第190章 獻奇術(下)第402章 兇悍的組合,呂布與趙雲第287章 單福拜主第14章 徐州陳元龍(上)第371章 找晦氣的呂布第294章 賈詡的毒計第241章 劍斬敵酋第457章 袁紹病逝第15章 徐州陳元龍(下)第75章 算計陶謙第165章 世家鼓譟第256章 司馬孚的成績第163章 引導流民(上)第277章 劉備,終於來了!第229章 均田制第460章 被劫了第313章 入長安第11章 箭囊與酸梅湯(下)第168章 造紙第303章 燭船花燈!詩畫雙絕!第491章 返回淮南第251章 張繡的算計?第455章 絲綢的妙用第276章 城外狩獵(下)第36章 擒了曹豹,走了陶謙第491章 返回淮南第181章 兩面三刀之計第304章 半路殺出個關平第290章 呂布青睞第246章 關羽,讓你傲?第152章 兄弟(下)第256章 司馬孚的成績第254章 朝堂對楊修(上)第410章 抵達金城第409章 四將風采第178章 計策(下)第252章 陰謀與陽謀的結合第408章 呂布VS馬超第232章 商業構思(上)第99章 大公子曹昂第131章 賊贓嫁禍第356章 張頜突現白馬城下第108章 悍勇張遼第273章 不能殺?第475章 跨河建城,宏偉規劃第218章 司馬孚認主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120章 文家(下)第351章 上將文丑第354章 生擒荀諶第216章 遇刺(下)第260章 董承異動第4章 百姓感恩第221章 青釭和倚天(下)第65章 先聲奪人第480章 “闊”楊修之智第451章 推行科舉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247章 見陳家父子第291章 臧霸來訪第214章 遇刺(上)第239章 車隊遇襲第175章 誤會第470章 曹操的心意第355章 沮授出手第295章 盆滿鉢滿第472章 《二十孝》小人書第247章 見陳家父子第196章 司馬懿之謀第231章 高手老頭第487章 青州核心,曹植的規劃第306章 形勢又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