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大公子曹昂

而曹植卻是直接傻了眼,不過轉念一想,也知道郭嘉所言有理。曹植可是清楚地記得,歷史上這次大旱非常厲害,曹操由於使用的手段過分殘暴,使得在徐州戰場上的收益遠沒有現在大。最終這次大旱,是靠程昱狠下心腸,弄了大量人肉製成肉脯才渡過的。此舉讓曹操麾下青州兵沒有一人因爲饑荒而餓死,正是此事,才讓青州兵對曹操本人死心塌地,到曹操病亡的時候,這些青州兵幾乎譁變,就連繼任者曹丕也壓不住他們。只不過有得有失,得到青州兵忠誠的曹操,也因爲此事而讓他和程昱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污點。

“莫非真的沒有辦法?”聽到郭嘉那肯定的口氣,曹植心中的希望早就被撲滅了一大半,現在剩下的只是不死心罷了。

理智告訴曹植,郭嘉說的是正確的。這個時代可不像後世,漢末的糧食產量其實並不高,就算承平時代,也不能保證沒有餓死人,更莫說是戰亂了。華夏真正有效解決糧食問題,那還要推到幾百年後的南北朝末期。由於胡人的入侵,使得華夏人增加了食肉的機會,有肉下肚,平日所食五穀就會減少。除此之外,南北朝末期乃至隋唐,農具方面得到很大的改進,而且長江中下游這個魚米之鄉得到開發,又挖通了大運河,使得南方的糧食可以運到北方,這才基本解決了糧食的困擾。

但也不是絕對的,畢竟天災難以預測,但比漢代卻是好上了許多。而到了宋代,引入了高產的占城稻,明代又引入了粗生高產的玉米、甘薯,糧食這個困擾統治者的最大包袱,才慢慢放下。只不過一旦有天災出現,餓死人還是常態現象。

正是如此,曹植也覺得歷史上曹操以人肉解決饑荒問題,固然泯滅人性,然而也有他的難處。

現在縱觀整個大漢。產糧的地方也就河北、中原、青徐、荊州那麼幾處。由於戰亂的關係,河北的糧食產量還未恢復到黃巾之亂前的水平。要知道黃巾之亂前,大漢各處糧食產量其實並不低,只不過大部分的良田都被世家所把持,百姓辛勤一年,交完田租之後也不足夠餬口。加上突發了幾次天災和有心人的煽動,這才激起了黃巾之亂。

而經過連年破壞,河北的糧食產量大不如前。至於日後糧草豐足的荊州,劉表也就剛剛打退了袁術,只佔荊北幾郡,正是百廢待興之時。徐州的情況算是比較好,正是如此才惹來曹操的窺視。至於剩下的幾處產糧地,中原今年是大旱,淮南則是水災,關中的李傕、郭汜打得天翻地覆,百姓不事生產。最後還剩一個益州,糧食是不少,可惜運不出來。

事實也正如郭嘉所說一般,就算全天下諸侯一同幫忙,也不可能幫助兗州渡過難關。理清思路之後,曹植只能回了郭嘉一個苦笑。

郭嘉拍了拍曹植的肩膀,說道:“四公子,仁義是好,然而也要量力而爲。”

這是郭嘉對自己的提醒,曹植心中一凜,暗道:“曹植啊曹植,別以爲你自己比別人多那麼一點知識就以爲自己什麼都可以解決。每一個時代都不缺智者,你那點知識還不足以幫助你解決一些歷史性的大問題,凡事都需要循序漸進,量力而爲!“想到這裡,曹植眼中憂色散去,恢復清明點頭道:“先生放心,植明白了。”

未等曹植將話說完,外面卻是傳來於禁的聲音道:“稟報郭先生、四公子,斥候探得東面十里外有一支部隊,不過乃是打着我軍旗號。不過禁和文謙都覺得此軍可疑,特來向先生稟報。”

“哦?打着我軍旗號的部隊?”郭嘉聽完,輕皺眉頭喃喃自語。

曹植也清楚郭嘉幾人疑惑的原因,按道理說,他們這部可算是馳援曹操最遲的部隊,然而此時還有一部援軍,確實讓人生疑。

未等曹植細想,郭嘉已經坐直了身子,對於禁和樂進說道:“文則、文謙且讓大軍停下,做好作戰準備,再派斥候去問清楚,對方統帥是誰。”

“諾!”

見到于禁和樂進應諾而去,郭嘉眼中精光一閃,喃喃自語道:“嘉倒是要看一下,究竟是何人的部隊,若敢假冒?哼!”

出現了一支來歷不明的部隊,郭嘉和曹植也無心再談下去,皆在車中靜默等候。然而待了良久,也沒有見到于禁或者樂進回來稟報,郭嘉忍不住皺了皺眉頭,對曹植道:“四公子,我等出去看一下。”

曹植也等得着急,因此應了一聲,便率先掀開車簾,走出車外。

然而當曹植剛走出去,卻聽見一把異常熟悉的聲音,透着驚喜的神色在遠處響起道:“四弟!原來你在此,實在是想煞爲兄了!”

聽到此話,曹植渾身一顫,繼而臉上也露出驚喜的神色。尋聲望去,卻見到一名相貌與曹操有幾分相似,但更爲高大英武,身穿鎖子甲的少年將軍英姿勃發地立在不遠處。

見到此人,曹植再也掩飾不住感情,連忙跳下馬車,向着那少年衝了過去,邊跑還邊大聲喊道:“大哥!”

原來此人不是別個,正是曹操的長子,曹植的大兄曹昂!

“哈哈哈!”見到曹植小跑着衝過來,曹昂朗聲大笑,繼而一把將已經衝到腳步的曹植抱起,並將其高高舉起。而後大笑道:“四弟,沒見數月,想不到你不僅長高了,還重了不少。看來在軍營中也沒有吃什麼苦。”

曹植嘿嘿一笑說道:“還是父親和諸位先生照顧有加,方纔讓植沒有吃苦。”

曹昂聽到,臉色一板,語帶責備地說道:“四弟你實在太頑皮了,竟然私自跑到軍營裡面,一旦有了個閃失,你讓你孃親怎麼辦。你可知道,你跑到軍營這段日子,你孃親可是天天以淚洗面,爲你擔憂不已。”

——————————————————————

晚上還有一更~~感謝大家的支持和打賞!!

第141章 劫糧渡荒第448章 司馬懿往淮南第144章 回家(下)第285章 人口問題第66章 曹劉初戰第14章 徐州陳元龍(上)第103章 車陣第115章 兄弟分歧(上)第52章 初見孫乾第313章 入長安第222章 自取其辱,一次還不夠?第200章 袁尚,耍的就是你!第40章 化腐朽爲神奇的下策第219章 晚宴前夕第37章 大勝?那是當然的!第275章 城外狩獵(上)第60章 還是逃了第287章 單福拜主第1章 徐州屠城第430章 分兵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466章 回許昌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316章 收納段煨第109章 手下留情第170章 司馬兄弟密談(上)第226章 天子駕許都第294章 賈詡的毒計第84章 交換(下)第484章 勝者實敗,敗者實勝第142章 回家(上)第214章 遇刺(上)第129章 血小麥第413章 馬家兄妹第9章 箭囊與酸梅湯(上)第357章 圍殲袁軍騎兵第442章 江東孫策第458章 海船問題第440章 占城稻第336章 兄弟夜談第141章 劫糧渡荒第449章 商稅改革第340章 武裝到鞋子第198章 出使河北(下)第353章 重傷顏良第406章 救援第156章 辯荀彧(上)第244章 華佗的選擇第308章 經濟戰,開始(下)第242章 譙縣第51章 曹操的應對(下)第95章 泰山第52章 初見孫乾第403章 大勝第380章 瘋狂,奪取幽州計劃(下)第312章 正奇相合第213章 計成!花開燦爛!第343章 曹操應對第110章 要張遼降,休想!第140章 火爆老頭第26章 糜竺之謀(下)第153章 蝗蟲(上)第408章 呂布VS馬超第230章 重建潁川書院第355章 沮授出手第459章 編撰類書第459章 編撰類書第81章 曹植爲使(上)第384章 齊聚范陽第309章 收得關平第160章 屯田制(下)第438章 對話曹操第32章 夜襲彭城·曹休第290章 呂布青睞第444章 兩位大賢第197章 出使河北(上)第109章 手下留情第457章 袁紹病逝第19章 兗州佈置第271章 知識凌駕皇權第20章 女子第411章 多疑的韓遂第320章 書院辯論(上)第8章 禁足第146章 鄄城世家的異動第361章 袁尚之謀第389章 水淹袁軍(上)第230章 重建潁川書院第71章 劉備退第310章 淡定的司馬懿第75章 算計陶謙第41章 還是選擇中策第423章 四庭柱之高覽第482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174章 文稷效忠第431章 戰書第242章 譙縣第415章 借兵成功第64章 平原劉備第370章 多疑曹孟德
第141章 劫糧渡荒第448章 司馬懿往淮南第144章 回家(下)第285章 人口問題第66章 曹劉初戰第14章 徐州陳元龍(上)第103章 車陣第115章 兄弟分歧(上)第52章 初見孫乾第313章 入長安第222章 自取其辱,一次還不夠?第200章 袁尚,耍的就是你!第40章 化腐朽爲神奇的下策第219章 晚宴前夕第37章 大勝?那是當然的!第275章 城外狩獵(上)第60章 還是逃了第287章 單福拜主第1章 徐州屠城第430章 分兵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466章 回許昌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316章 收納段煨第109章 手下留情第170章 司馬兄弟密談(上)第226章 天子駕許都第294章 賈詡的毒計第84章 交換(下)第484章 勝者實敗,敗者實勝第142章 回家(上)第214章 遇刺(上)第129章 血小麥第413章 馬家兄妹第9章 箭囊與酸梅湯(上)第357章 圍殲袁軍騎兵第442章 江東孫策第458章 海船問題第440章 占城稻第336章 兄弟夜談第141章 劫糧渡荒第449章 商稅改革第340章 武裝到鞋子第198章 出使河北(下)第353章 重傷顏良第406章 救援第156章 辯荀彧(上)第244章 華佗的選擇第308章 經濟戰,開始(下)第242章 譙縣第51章 曹操的應對(下)第95章 泰山第52章 初見孫乾第403章 大勝第380章 瘋狂,奪取幽州計劃(下)第312章 正奇相合第213章 計成!花開燦爛!第343章 曹操應對第110章 要張遼降,休想!第140章 火爆老頭第26章 糜竺之謀(下)第153章 蝗蟲(上)第408章 呂布VS馬超第230章 重建潁川書院第355章 沮授出手第459章 編撰類書第459章 編撰類書第81章 曹植爲使(上)第384章 齊聚范陽第309章 收得關平第160章 屯田制(下)第438章 對話曹操第32章 夜襲彭城·曹休第290章 呂布青睞第444章 兩位大賢第197章 出使河北(上)第109章 手下留情第457章 袁紹病逝第19章 兗州佈置第271章 知識凌駕皇權第20章 女子第411章 多疑的韓遂第320章 書院辯論(上)第8章 禁足第146章 鄄城世家的異動第361章 袁尚之謀第389章 水淹袁軍(上)第230章 重建潁川書院第71章 劉備退第310章 淡定的司馬懿第75章 算計陶謙第41章 還是選擇中策第423章 四庭柱之高覽第482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174章 文稷效忠第431章 戰書第242章 譙縣第415章 借兵成功第64章 平原劉備第370章 多疑曹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