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權書》

這邊曹植拿着《公羊傳》離開了書房,邊走卻是邊咒罵道:“該死的曹丕,我也沒有得罪你,怎麼就要如此爲難我!”

說起來,曹植自從來到漢末所生活的這幾年裡面,倒是沒有覺得曹丕的性格如歷史上記載那麼差。在曹植眼中,曹丕爲人沉默寡言,這個是天性使然,而且也很正常。畢竟人也有內向與外向之分,曹丕只是性格有些內斂罷了。除此之外,他對長兄曹昂十分敬重,與曹真爲友也相善,對待曹彰和自己也能盡到做兄長照顧弟弟的責任。

因此,曹植對於曹丕雖然基於歷史的記載有些忌憚,但還是與其保持不錯的關係。只不過這次,曹丕爲難自己,曹植卻是有些不忿了,出了書房之後便氣喘呼呼地回到自己的房中。

這時,着家僕請來的巧匠還未到,曹植拿着那捲《公羊傳》在房中來回走動,不時打開《公羊傳》看了幾眼,見到上面那有如蠅頭大小,密密麻麻的字,知道自己要抄這麼多字的時候,曹植便感覺到一陣頭大。同時暗道:“真要抄這麼多字?肯定抄不完了!就算用那方法,只有一個月時間也不夠,該死的曹丕!”想到這裡,曹植氣憤之下,就要將手中的竹簡扔出去。

那厚厚的竹簡剛要離手,曹植心中忽然一動,連忙將竹簡捉住,驚喜地自語道:“不對,丁夫人並沒有要求抄什麼書啊!曹丕那小子說《孝經》那些大家都懂,不能抄太簡單的。那好,我就不抄大家都懂的,我自己寫一本不就可以了!”

這念頭升起,曹植越發覺得這個想法可行,反正丁夫人只要自己交五部書籍就可以了,也沒規定是什麼,那自己寫的當然也可以了。

想到這裡,曹植心中暗暗感謝曹丕一番,若非他不準自己抄《孝經》這類字數少的大衆書目,而硬塞一本《公羊傳》過來,自己也想不到可以自己寫一本書。只不過這想法確定之後,曹植又犯愁了,自己寫對於字數的控制完全是自己說了算,但是要寫些什麼曹植一時之間也拿不定主意。

既然是要寫書,那自然不能拿些詩賦來濫竽充數了。曹操本人雖然提倡詩賦,但那其實只是曹操與世家對抗的其中一種手段,在這時代的人眼中,詩賦只是小道,正道還是要數經學和文章。

曹植回顧了自己歷史上的一身,發現自己所留下的大都是讚頌和抒發感情類的詩賦,真正於國有大用的策論文章卻是一篇也沒有。如若按曹植自己的才學,寫一篇於國有大用的策論還是勉強能寫出來的,雖然用詞方面不如古人,但現在自己還是孩童,寫了出來衆人也不會見怪。但問題是,自己時間不多,要用文言文寫一篇策論,曹植自問沒有兩、三個月不能成事。想到這裡,曹植暗暗苦笑道:“事急從權,看來只能借用一下後人的作品了。”

曹植並非迂腐之人,而且借用後人的作品也不是第一次,之前的雖然只是信手借來了一、兩句,但也是借,這次只不過是篇幅大一點,借用整篇文章罷了。

既然想到,曹植便立即行動,走到案桌之前,打開了一塊絹帛,取過墨條,倒了些水在硯臺之上,繼而緩緩地磨起墨來。這時代也沒有文房四寶一說,但毛筆、墨條這些卻是有了,不過並沒有後世那麼講究罷了。

一炷香之後,“霍霍”的磨墨聲停了下來,而整個房間內也充斥了墨香,曹植在藉着磨墨的功夫,已經將心態放平。取過毛筆蘸了些墨水,目光落到那潔白的絹帛上,卻是閃過一道精光,頃刻間精、氣、神彙集到一起,提到極點!

就是現在!

蘸了墨水的毛筆忽然落下,“嘩嘩譁”地在潔白的絹帛上寫了起來!

“爲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凡兵上義,不義,雖利勿動。非一動之爲害,而他日將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義可以怒士;士以義怒,可與百戰……”

這次曹植寫的,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蘇裡面的老蘇,蘇洵的經典作品《權書》。這《權書》有十篇,分別爲心術、法制、強弱、攻守、用間、孫武、子貢、六國、項籍、高祖。雖說有十篇,但其實字數也就八千不到,比之《道德經》的五千言略多一點,但已經算少的了。好像曹丕扔給曹植的《公羊傳》,就有近兩萬字。

而這《權書》嚴格來說應該屬於兵書的範疇,但說的又非用兵之道,而是爲將之道,極爲適合現在的亂世背景。其內容也是戰國到秦漢交替這段時期,並不會有時代限制問題。而且《權書》內容精闢,僅僅心術篇開頭第一段,便已經可以鎮住人了,那一句“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更被奉爲上位者不動聲色的典範。

曹植一落筆,便有如行雲流水,而其所用的字體,卻是與今人常用的隸書頗爲不同。若是有後人在此,定會認出,曹植所用的並非那些極具欣賞價值的字體,而是以標準工整而著稱的宋體。

《權書》雖然已經被曹植背在了心中,但是八千餘字要默寫出來並非片刻能成,而曹植拿起筆之後,便沒有放下。及至那名家僕領着巧匠來到,見到曹植正在書寫,也不敢打擾,只與那幾名巧匠在房門外等候。

足足四個時辰,幾名巧匠站得腿都有些酸了,才聽見房間內傳來“啪”一下大響。幾人聽到精神一振,齊齊將目光投向那名家僕。

那家僕等了一會,聽到房間內不住發出各種聲音,便知道曹植已經完成了,於是試探着說道:“四公子,小人已經將三名城內最出色的巧匠喚來了。”

等了一會,便聽見房間內傳來曹植那稚嫩的聲音道:“哦?來了?快快前進!”

三名巧匠聽到,知道不用再等,同時鬆了口氣,在那名家僕的帶領下,推門而進。

第194章 魯班門前耍大斧第322章 陳登的選擇第468章 司馬懿暗謀第441章 取得軍心第231章 高手老頭第168章 造紙第355章 沮授出手第306章 形勢又變第122章 依計行事第312章 正奇相合第469章 鄒氏玩謀第515章 逼退二劉,進軍江東第515章 逼退二劉,進軍江東第427章 援軍到第242章 譙縣第16章 郭嘉的重要性第233章 商業構思(下)第509章 暗涌不斷第480章 “闊”楊修之智第277章 劉備,終於來了!第339章 防身暗器第94章 伏擊(五)第456章 品牌效應第141章 劫糧渡荒第468章 司馬懿暗謀第442章 江東孫策第385章 攻取涿縣(上)第187章 曹操敗歸第495章 劉備異動第455章 絲綢的妙用第185章 抄家第395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32章 曹昂的困境第41章 還是選擇中策第433章 陣斬顏良文丑第195章 自取其辱第177章 計策(上)第257章 許昌商業第30章 夜襲彭城·序幕第281章 燒你宗卷第78章 陶謙應對(下)第460章 被劫了第111章 放他離開第476章 再爆經濟戰第107章 硬氣第17章 淮南劉子揚第273章 不能殺?第69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39章 荀攸之謀第276章 城外狩獵(下)第296章 虎豹騎換裝第272章 大仁第17章 淮南劉子揚第45章 夏侯淵到第48章 莽撞糜芳第308章 經濟戰,開始(下)第440章 占城稻第101章 破敵之策第374章 甄宓危機第490章 郭嬛的算計第462章 荊州的暗涌第472章 《二十孝》小人書第397章 虎豹騎到第480章 “闊”楊修之智第431章 戰書第355章 沮授出手第277章 劉備,終於來了!第314章 都是狠辣之輩第54章 棲遲巖書院第243章 神醫華佗第5章 對弈第357章 圍殲袁軍騎兵第39章 荀攸之謀第18章 浪子郭嘉第435章 大戰落幕第6章 郭嘉之思第434章 火燒烏巢第270章 家變第154章 蝗蟲(下)第346章 荀友若第400章 欲取幷州,借兵涼州第318章 袁劉反應第451章 推行科舉第44章 天下儒宗鄭玄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165章 世家鼓譟第377章 千里救美(上)第422章 暴殄珍物第9章 箭囊與酸梅湯(上)第271章 知識凌駕皇權第259章 郭嘉的吩咐第269章 經濟戰第479章 攜美往鄴城第445章 壽春規劃第360章 曹植的名聲第265章 出人意料的結局!第325章 賈詡再獻毒計第512章 黃漢升箭射羣雄第13章 攻心計成第116章 兄弟分歧(下)
第194章 魯班門前耍大斧第322章 陳登的選擇第468章 司馬懿暗謀第441章 取得軍心第231章 高手老頭第168章 造紙第355章 沮授出手第306章 形勢又變第122章 依計行事第312章 正奇相合第469章 鄒氏玩謀第515章 逼退二劉,進軍江東第515章 逼退二劉,進軍江東第427章 援軍到第242章 譙縣第16章 郭嘉的重要性第233章 商業構思(下)第509章 暗涌不斷第480章 “闊”楊修之智第277章 劉備,終於來了!第339章 防身暗器第94章 伏擊(五)第456章 品牌效應第141章 劫糧渡荒第468章 司馬懿暗謀第442章 江東孫策第385章 攻取涿縣(上)第187章 曹操敗歸第495章 劉備異動第455章 絲綢的妙用第185章 抄家第395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32章 曹昂的困境第41章 還是選擇中策第433章 陣斬顏良文丑第195章 自取其辱第177章 計策(上)第257章 許昌商業第30章 夜襲彭城·序幕第281章 燒你宗卷第78章 陶謙應對(下)第460章 被劫了第111章 放他離開第476章 再爆經濟戰第107章 硬氣第17章 淮南劉子揚第273章 不能殺?第69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39章 荀攸之謀第276章 城外狩獵(下)第296章 虎豹騎換裝第272章 大仁第17章 淮南劉子揚第45章 夏侯淵到第48章 莽撞糜芳第308章 經濟戰,開始(下)第440章 占城稻第101章 破敵之策第374章 甄宓危機第490章 郭嬛的算計第462章 荊州的暗涌第472章 《二十孝》小人書第397章 虎豹騎到第480章 “闊”楊修之智第431章 戰書第355章 沮授出手第277章 劉備,終於來了!第314章 都是狠辣之輩第54章 棲遲巖書院第243章 神醫華佗第5章 對弈第357章 圍殲袁軍騎兵第39章 荀攸之謀第18章 浪子郭嘉第435章 大戰落幕第6章 郭嘉之思第434章 火燒烏巢第270章 家變第154章 蝗蟲(下)第346章 荀友若第400章 欲取幷州,借兵涼州第318章 袁劉反應第451章 推行科舉第44章 天下儒宗鄭玄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165章 世家鼓譟第377章 千里救美(上)第422章 暴殄珍物第9章 箭囊與酸梅湯(上)第271章 知識凌駕皇權第259章 郭嘉的吩咐第269章 經濟戰第479章 攜美往鄴城第445章 壽春規劃第360章 曹植的名聲第265章 出人意料的結局!第325章 賈詡再獻毒計第512章 黃漢升箭射羣雄第13章 攻心計成第116章 兄弟分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