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陶謙應對(下)

聽到陳登的分析,陶謙輕輕點頭,表示同意。想了一下,便問道:“以元龍之見,曹軍會否逆襲?”

這時,一直都自信滿滿得陳登卻是無奈地搖頭道:“此事登亦猜不透,因此登以爲州牧大人當有兩手準備,如此可以不變應萬變。”

陶謙輕輕點頭,而一邊的劉備此時眼中卻露出極爲熱切的目光,問陳登道:“那以元龍之見,當有何準備?”

劉備此舉卻是有些檀越了,不過陶謙卻是不以爲許,那邊陳登見到,眼中精光一閃而逝。繼而禮貌地向劉備拱手道:“以登之見,曹軍有詐者當在要糧一節。如若曹軍要反攻下邳,最佳時機莫過於我軍將糧草送出城之時。”

劉備聽得,皺眉道:“如此說來,我們只需要不答允曹軍送糧便可。”

陳登擺了擺手道:“確實如此,但曹孟德信中也留下暗語,如若州牧大人不送上糧食,他會指揮部下將下邳國內糧食割去,同時也會揮軍到廣陵。而此時彭城國已爲曹軍所陷,若是信使所言郯城亦被曹軍攻陷消息屬實,那麼可以說整個徐州今年的糧草九成爲曹軍所得。百姓之損失,亦要州牧大人來承擔,如此一來,恐怕徐州剩餘郡縣的存糧加起來,亦未必足夠徐州所有百姓用到明年。這樣的損失,非五萬石糧食可比。”

那邊張飛聽完陳登的分析,忍不住大聲罵道:“好卑鄙的曹賊,竟然用此毒計!”聲音仿如雷鳴,震得廳中衆人耳朵嗡嗡作響,所有人都以驚異的目光看着張飛。

而陶謙聽到張飛的大嗓門,又見得他如此威武的形象,忍不住讚道:“玄德的三弟果不愧是沙場猛將!”

劉備當即謙遜道:“陶公謬讚了。”說完之後,又回頭瞪了張飛一眼,教訓道:“三弟,所謂兵不厭詐,曹孟德能出此謀,自有其高明之處。”

陳登聽得劉備之言,眼中再次閃過一絲訝異,暗道:“能不帶絲毫偏頗之心正視對手,這個劉備不簡單!”邊想,陳登已經與陳珪暗中交換了一個眼神。

感覺到劉備不凡的,又何止陳登父子,他們旁邊的糜竺,還有主位上的陶謙,都是暗暗點頭。只不過他們心中是如何想,卻是不清楚了。

陶謙神色恢復得很快,轉頭問陳登道:“元龍,那可有破解之策?”

陳登點了點頭道:“破解之策自然有,玄德公麾下白馬義從來去如風,如若曹軍割麥,可派白馬義從襲之!”

聽到陳登之言,陶謙已經將目光落到劉備身上。那邊劉備沒有絲毫猶豫,立即拱手道:“州牧大人放心,備義不容辭!”

就在陶謙準備拿定主意的時候,陳登卻是阻止道:“州牧大人,登以爲此法雖然可行。然而難保不會是曹軍誘敵之策。畢竟其所忌憚的就是玄德公麾下的白馬義從,一旦我們將白馬義從派出去,曹軍可能會設下埋伏!”

“嘶……”

聽到陳登之言,廳中衆人齊齊倒吸了一口冷氣。以騎兵對付可能會割麥的曹軍,不少人心中都隱約有這個念頭,他們也以爲這個是對付曹軍最好得辦法。然而他們沒有料到,陳登這時提出可能會是曹軍誘敵之計,讓他們再次陷入了束手無策的困局。這時他們才真正發現,曹軍所出此計,實在是高,心中更爲曹軍中有如此厲害得謀士感到心悸不已。

廳中衆人都束手無策,卻是將張飛徹底惹怒了,高聲咆哮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哪來這麼多廢話,大哥只要給俺三千精銳,俺直接殺得曹操他哭爹喊孃的!”

“三弟不可衝動!”這次說話的並非劉備,而是一直都在旁邊閉目養神的關羽。

張飛平生最服的就是劉備和關羽,此時聽得關羽開腔,不敢辯駁,用略帶委屈望着關羽道:“二哥,那你以爲如何是好?”

關羽不答,只是將目光瞥向劉備。

劉備卻是再次將目光落到陳登身上,說道:“先生既然能洞悉曹軍之計,應該已有應對之策。”

劉備的話,再次讓陳登成爲衆人的焦點。陳登並沒有怯場,只是向着劉備淡淡一笑,而後說道:“登以爲,對付曹軍此計最好的辦法便是以不變應萬變!”

“以不變應萬變?”陶謙不解地問道。

陳登輕點了一下頭,接着解釋道:“州牧大人以爲,下邳城外方圓百里所有良田相加,糧草可有五萬石?”

陶謙默想一下,而後答道:“雖不至,但亦相差無幾。”

陳登笑着點頭道:“正是,曹軍現在所能割走的糧食,就只有下邳城外的這點。如若他要割其他糧食,必然要分兵。既然如此,我等可先待曹軍,將下邳城方圓百里的糧食割走,才應對不遲。到時曹軍若是繼續要盜糧,那麼玄德公麾下的白馬義從便可出擊,要知道曹軍割糧,其必然要將糧食運回大營,到時我等便可一改被動之勢,讓騎兵襲糧車。如此一來,曹軍若兵少便保不住糧,若兵多,大營必然空虛,到時我等便可趁機揮軍出城進襲曹營!”

“果然妙計!”廳中衆人齊齊拍案叫絕。陳登此計雖然建立在要損失五萬石糧草的基礎上,然而此計後發制人,更隱含破敵之策。一旦讓徐州軍破了曹軍,那麼之前損失的糧草便可悉數討回來。

以五萬石糧草作爲誘餌,這個誘餌雖然不小,然而相對於下邳危急的局勢來說,這個代價還是值的。

陶謙大喜,當即提氣大聲說道:“傳令下去,加強防守,同時盯緊曹軍動靜,一旦發現曹軍離營去盜糧,立即回報!”

“諾!”自然有校尉接令而去。

這邊陶謙卻是和聲對孔融三人笑道:“文舉你們遠道來援我徐州,老夫感激不盡。今晚老夫便在此州牧府設宴,答謝諸位救援之恩。”

孔融三人聽得,連忙回禮道:“州牧大人客氣了。”話雖如此,但三人都沒有拒絕,而是答允了下來。

第495章 劉備異動第113章 包圍第396章 曹丕與司馬懿第160章 屯田制(下)第511章 鳳雛的逆襲第100章 張遼來襲第339章 防身暗器第321章 書院辯論(下)第463章 定計引徐庶第218章 司馬孚認主第235章 曹植習武之刺客之道第446章 建設東西兩市第246章 關羽,讓你傲?第318章 袁劉反應第366章 終得趙雲第194章 魯班門前耍大斧第179章 成平的反應(上)第450章 曹植與司馬懿的暗鬥第107章 硬氣第510章 強攻上庸第147章 選書第64章 平原劉備第37章 大勝?那是當然的!第236章 曹植習武之木樁陣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238章 祭酒人選第462章 荊州的暗涌第475章 跨河建城,宏偉規劃第494章 水軍的訓練地點第423章 四庭柱之高覽第243章 神醫華佗第30章 夜襲彭城·序幕第236章 曹植習武之木樁陣第390章 水淹袁軍(下)第110章 要張遼降,休想!第291章 臧霸來訪第185章 抄家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197章 出使河北(上)第20章 女子第229章 均田制第57章 三問(上)第148章 《權書》第13章 攻心計成第357章 圍殲袁軍騎兵第221章 青釭和倚天(下)第305章 誤會?還是乖乖上賊船吧!第490章 郭嬛的算計第466章 回許昌第240章 激戰第310章 淡定的司馬懿第263章 日進斗金第33章 夜襲彭城·計成第39章 荀攸之謀第459章 編撰類書第111章 放他離開第50章 曹操的應對(上)第95章 泰山第124章 形勢失控第16章 郭嘉的重要性第251章 張繡的算計?第151章 兄弟(中)第293章 聖人?大盜?賈詡的點醒!第344章 曹植到前線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352章 雙戰文丑第38章 謀主荀公達第69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372章 甄宓回河北第272章 大仁第264章 宛城之變第48章 莽撞糜芳第16章 郭嘉的重要性第420章 才女蔡琰第7章 書生意氣第461章 劉備的算計第283章 兵指淮南第86章 曹植與趙雲(下)第376章 被識破了第261章 騎兵三寶第315章 袁紹驚醒第117章 驚聞蝗災第107章 硬氣第516章 誰算計誰第24章 怪風第469章 鄒氏玩謀第506章 大軍南下第50章 曹操的應對(上)第409章 四將風采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88章 讓徐州(上)第193章 河北來使第135章 “司馬八達”之首(下)第485章 曹操的佈局第32章 夜襲彭城·曹休第4章 百姓感恩第161章 吃蝗蟲以解糧困第171章 司馬兄弟密談(中)第10章 箭囊與酸梅湯(中)第451章 推行科舉
第495章 劉備異動第113章 包圍第396章 曹丕與司馬懿第160章 屯田制(下)第511章 鳳雛的逆襲第100章 張遼來襲第339章 防身暗器第321章 書院辯論(下)第463章 定計引徐庶第218章 司馬孚認主第235章 曹植習武之刺客之道第446章 建設東西兩市第246章 關羽,讓你傲?第318章 袁劉反應第366章 終得趙雲第194章 魯班門前耍大斧第179章 成平的反應(上)第450章 曹植與司馬懿的暗鬥第107章 硬氣第510章 強攻上庸第147章 選書第64章 平原劉備第37章 大勝?那是當然的!第236章 曹植習武之木樁陣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238章 祭酒人選第462章 荊州的暗涌第475章 跨河建城,宏偉規劃第494章 水軍的訓練地點第423章 四庭柱之高覽第243章 神醫華佗第30章 夜襲彭城·序幕第236章 曹植習武之木樁陣第390章 水淹袁軍(下)第110章 要張遼降,休想!第291章 臧霸來訪第185章 抄家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197章 出使河北(上)第20章 女子第229章 均田制第57章 三問(上)第148章 《權書》第13章 攻心計成第357章 圍殲袁軍騎兵第221章 青釭和倚天(下)第305章 誤會?還是乖乖上賊船吧!第490章 郭嬛的算計第466章 回許昌第240章 激戰第310章 淡定的司馬懿第263章 日進斗金第33章 夜襲彭城·計成第39章 荀攸之謀第459章 編撰類書第111章 放他離開第50章 曹操的應對(上)第95章 泰山第124章 形勢失控第16章 郭嘉的重要性第251章 張繡的算計?第151章 兄弟(中)第293章 聖人?大盜?賈詡的點醒!第344章 曹植到前線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352章 雙戰文丑第38章 謀主荀公達第69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372章 甄宓回河北第272章 大仁第264章 宛城之變第48章 莽撞糜芳第16章 郭嘉的重要性第420章 才女蔡琰第7章 書生意氣第461章 劉備的算計第283章 兵指淮南第86章 曹植與趙雲(下)第376章 被識破了第261章 騎兵三寶第315章 袁紹驚醒第117章 驚聞蝗災第107章 硬氣第516章 誰算計誰第24章 怪風第469章 鄒氏玩謀第506章 大軍南下第50章 曹操的應對(上)第409章 四將風采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88章 讓徐州(上)第193章 河北來使第135章 “司馬八達”之首(下)第485章 曹操的佈局第32章 夜襲彭城·曹休第4章 百姓感恩第161章 吃蝗蟲以解糧困第171章 司馬兄弟密談(中)第10章 箭囊與酸梅湯(中)第451章 推行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