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攻心計成

就在曹植與曹操用膳之時,徐州境內各重要城池中,卻是流傳着這麼一條消息。爲報父仇,來勢洶洶殺來徐州的曹操並沒有屠城,反而還開倉派糧。

徐州上至官員,下至百姓初聽到此消息時,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不過接下來的一條消息,卻是讓徐州百姓對曹操本人和曹家更多了幾分瞭解。消息大概內容就是說,曹操爲報父仇,本想屠城,不料最後卻被其年僅五歲的四子阻止並說服。而曹植勸說曹操那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也開始在徐州士人中廣爲流傳。不過大多數士人,都不太相信這句話乃是出自曹植之口。

與士人不同,百姓關心的更多乃是曹操有沒有屠城之事。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廣威、夏丘附近各城的一些行腳商和百姓,將曹操非但沒有屠城,還派糧之事傳出。爾後短短半月不到,這條消息就已經傳遍徐州各城池的大街小巷,基本上有些見識的百姓都知道,曹家四公子正是阻止屠城的最大功臣。而曹植所言那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也隨着這兩則消息廣爲流傳,一時之間徐州上下百姓都知道曹家四公子曹植文采非凡,乃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神童,更仁德兼備,長大之後必成大器。

而如若說這兩條消息只是打響了曹植的名聲,那麼接下來的一條消息卻是使曹植平添了幾分神秘。

自佛教東傳以來,大漢各地都建了不少寺廟,其中以雒陽的白馬寺最爲著名。不過佛教只是初來乍道,並沒有後世那麼大行其道。然而這也有例外,徐州牧陶謙本人,卻是極爲信佛,中國本土最早的浮屠寺,可容納三千僧人講經的“九鏡塔”就是由其和笮融一同在下邳修建。加之徐州在黃巾之亂後到現在,也沒有受到太大的波及,承平之下佛教在徐州大肆發展。

恰好在曹植神童之名傳出之後,徐州佛寺中的僧人中竟然有人說曹植是佛的轉世,他的出現讓曹操放棄屠城之舉,是佛見世人苦難,轉世來打救世人。如若這話在大漢其他州,肯定沒有人相信,只是在徐州這個上下皆受佛教薰陶的地方,信的人竟然還真不小。而曹植乃是佛的轉世,也正好解釋了他爲何年紀輕輕就有如此高深莫測的智慧,能作千古名句以警後人,又可勸已經舉起屠刀的曹操棄惡從善。

一時之間,曹植成爲徐州境內風頭最勁之人,就連鄰近的青州、江東等地百姓也開始有所耳聞,曹植所言的那名句流傳更廣。曹植仁德之名在徐州已經完全蓋過了曹操的名聲,不過這並沒有削弱到曹操的威望,反而讓徐州百姓對曹操接受和認同程度急劇飆升。

那些信佛的徐州百姓是如此評價曹操的。原本那個即將要屠城的魔,在佛子的勸說下將屠刀放下,並開倉派糧以顯善心。曹操已然向善,又有佛子從旁引導,如若徐州在他的管治之下,百姓生活定會變得更好。相反,陶謙派人去殺佛子的祖父,方是佛的敵人!

……

短短半月時間,陶謙發現自己的民望竟然急劇下跌,嚇得大驚,將衆文武都叫到州牧府中商議。

徐州下邳,州牧府中。

已經年過六十的陶謙滿臉憂色,在主位上連連咳嗽。下首一衆徐州官員見到陶謙的模樣,更是憂心不已。

陶謙咳了約有一炷香時間,才停了下來,喘了幾口粗氣之後強打精神說道:“今日謙將各位喚來,相信各位亦心中有數。現在外有曹孟德大軍犯境,而徐州內亦流傳謙與佛爲敵之事。徐州不少百姓已經不再信任本官,如此下去只怕無需曹軍攻城,只要其大軍一到,百姓就會開城以迎曹軍。徐州情況堪憂啊!”陶謙短短數言已經將徐州此時的內憂外患道出,正廳之中一下子都陷入了沉默。

沉寂的氣氛讓陶謙的心變得更加不安,接連吸氣以緩解緊張的心情。未料到吸得太猛,卻是一下子岔了氣,又在“咳咳咳”地猛烈咳嗽起來。

下首,一名相貌俊朗的年輕文士和一名老者對視了一眼,俱看到雙方眼中閃爍的神采。原來這兩人乃是一對父子,年輕者姓陳名登,自元龍;老者則是其父名喚陳珪,字漢瑜,二人皆是徐州名士,頗受陶謙器重。

不過最先開口的並非這對父子,卻是一名身穿長袍的大漢,不過觀其相貌卻是與其衣着頗不相趁,只怕換上一套甲胃更適合他。只見這大漢出列奏道:“州牧大人何須擔憂,此等造謠伎倆必是曹軍所爲,我徐州丹陽兵以善戰而聞天下,區區曹軍又怎會是我丹陽兵對手。只要下官領徐州大軍一出,必能擊退曹軍,到時大人自可從容對付那等造謠生事的宵小之輩!”

說話此人乃是徐州世家曹家這代家主曹豹,同時也是掌管徐州軍事之人。曹豹此話雖然說得雄壯,但並沒有讓廳中衆人同意。當曹豹說完之後,徐州另外一重要世家,糜家家主糜竺卻是出列道:“曹將軍所言雖然有理,然而曹軍亦以善戰而聞天下,當初黃巾橫行青州,不時亦侵擾我徐州,若非有泰山之險,只怕黃巾已然爲禍徐州了。如今曹孟德手下青州兵,乃是兇悍的青州黃巾加以整編訓練而成,極爲善戰,曹將軍切不可輕敵。”

糜竺此話,立即將曹豹惹怒了,只見其怒哼一聲,以手指糜竺罵道:“糜子仲,你何以在此長他人志氣而滅自己微風,莫非你是曹孟德奸細不成?”

糜竺一聽,不由得爲之氣結,這曹豹確實對得起他的姓名,確確實實是草包一個。但糜竺畢竟是謙謙君子,心中雖怒,表面上還是畢恭畢敬地向陶謙行禮道:“下官對大人忠心耿耿,絕非忘恩負義之徒!”

陶謙見到二人爭吵,卻是有氣無力地擺了擺手道:“都別鬧了,老夫相信子仲爲人。元龍,汝可有退敵保徐州之法?”

陳登可算是徐州名氣最大,智謀最高之人,聽得陶謙問自己,陳登不慌不忙地長身而起,自信地陶謙拱手道:“大人,登並無退敵之法,然卻有保徐州之法。”

陶謙一聽,原本渾濁的雙眼忽然閃過一絲精光,驚喜道:“元龍有何法以保徐州?”

陳登笑道:“無他,只需大人向曹孟德投誠,自可保徐州上下平安!”

————————————————————————————————

新書上傳~~求票求點擊!!!!感謝感謝!!

第34章 夜襲彭城·樂進第21章 郭嬛第223章 《靈芝篇》第445章 壽春規劃第457章 袁紹病逝第197章 出使河北(上)第344章 曹植到前線第151章 兄弟(中)第33章 夜襲彭城·計成第426章 再拼一把第469章 鄒氏玩謀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27章 定計第42章 曹植相勸第43章 孫乾師徒第347章 盡用地利第179章 成平的反應(上)第220章 青釭和倚天(上)第349章 激戰離狐灘上第378章 千里救美(下)第446章 建設東西兩市第49章 曹軍退第234章 曹植習武之劍客王越第156章 辯荀彧(上)第297章 袁術覆亡第491章 返回淮南第162章 大事定矣第255章 朝堂對楊修(下)第404章 前往涼州第119章 文家(上)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117章 驚聞蝗災第113章 包圍第179章 成平的反應(上)第167章 印刷術成(下)第17章 淮南劉子揚第125章 亂中求勝第473章 曹丕的打算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194章 魯班門前耍大斧第339章 防身暗器第253章 天子侍讀第94章 伏擊(五)第380章 瘋狂,奪取幽州計劃(下)第409章 四將風采第269章 經濟戰第385章 攻取涿縣(上)第251章 張繡的算計?第437章 金箭相試第132章 曹昂的困境第148章 《權書》第450章 曹植與司馬懿的暗鬥第49章 曹軍退第516章 誰算計誰第141章 劫糧渡荒第403章 大勝第509章 暗涌不斷第83章 交換(上)第446章 建設東西兩市第129章 血小麥第160章 屯田制(下)第142章 回家(上)第224章 打臉!《靈芝篇》的下闋!第63章 答案第194章 魯班門前耍大斧第87章 殺機第215章 遇刺(中)第42章 曹植相勸第134章 “司馬八達”之首(上)第169章 司馬懿現身第273章 不能殺?第510章 強攻上庸第262章 識破!董承結張繡!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128章 屍橫遍地第260章 董承異動第176章 收穫第469章 鄒氏玩謀第365章 先收二將第366章 終得趙雲第117章 驚聞蝗災第454章 徐庶設謀第242章 譙縣第11章 箭囊與酸梅湯(下)第49章 曹軍退第230章 重建潁川書院第341章 許田打圍第15章 徐州陳元龍(下)第470章 曹操的心意第428章 張頜暫退第42章 曹植相勸第402章 兇悍的組合,呂布與趙雲第239章 車隊遇襲第133章 冰釋前嫌第63章 答案第134章 “司馬八達”之首(上)第315章 袁紹驚醒第150章 兄弟(上)第173章 文稷的決心第176章 收穫
第34章 夜襲彭城·樂進第21章 郭嬛第223章 《靈芝篇》第445章 壽春規劃第457章 袁紹病逝第197章 出使河北(上)第344章 曹植到前線第151章 兄弟(中)第33章 夜襲彭城·計成第426章 再拼一把第469章 鄒氏玩謀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27章 定計第42章 曹植相勸第43章 孫乾師徒第347章 盡用地利第179章 成平的反應(上)第220章 青釭和倚天(上)第349章 激戰離狐灘上第378章 千里救美(下)第446章 建設東西兩市第49章 曹軍退第234章 曹植習武之劍客王越第156章 辯荀彧(上)第297章 袁術覆亡第491章 返回淮南第162章 大事定矣第255章 朝堂對楊修(下)第404章 前往涼州第119章 文家(上)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117章 驚聞蝗災第113章 包圍第179章 成平的反應(上)第167章 印刷術成(下)第17章 淮南劉子揚第125章 亂中求勝第473章 曹丕的打算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194章 魯班門前耍大斧第339章 防身暗器第253章 天子侍讀第94章 伏擊(五)第380章 瘋狂,奪取幽州計劃(下)第409章 四將風采第269章 經濟戰第385章 攻取涿縣(上)第251章 張繡的算計?第437章 金箭相試第132章 曹昂的困境第148章 《權書》第450章 曹植與司馬懿的暗鬥第49章 曹軍退第516章 誰算計誰第141章 劫糧渡荒第403章 大勝第509章 暗涌不斷第83章 交換(上)第446章 建設東西兩市第129章 血小麥第160章 屯田制(下)第142章 回家(上)第224章 打臉!《靈芝篇》的下闋!第63章 答案第194章 魯班門前耍大斧第87章 殺機第215章 遇刺(中)第42章 曹植相勸第134章 “司馬八達”之首(上)第169章 司馬懿現身第273章 不能殺?第510章 強攻上庸第262章 識破!董承結張繡!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128章 屍橫遍地第260章 董承異動第176章 收穫第469章 鄒氏玩謀第365章 先收二將第366章 終得趙雲第117章 驚聞蝗災第454章 徐庶設謀第242章 譙縣第11章 箭囊與酸梅湯(下)第49章 曹軍退第230章 重建潁川書院第341章 許田打圍第15章 徐州陳元龍(下)第470章 曹操的心意第428章 張頜暫退第42章 曹植相勸第402章 兇悍的組合,呂布與趙雲第239章 車隊遇襲第133章 冰釋前嫌第63章 答案第134章 “司馬八達”之首(上)第315章 袁紹驚醒第150章 兄弟(上)第173章 文稷的決心第176章 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