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辯荀彧(上)

由於蝗災已經蔓延到濟陰郡,鄄城作爲此時曹操的老巢,卻是有不少窮苦百姓聞風來投。說起來,曹操入主兗州之後,其施政雖然得罪了大批世家,但是中下層的百姓以及他收編而來的青州兵卻是受惠極多。因而如今兗州只丟剩三座小城,那些青州兵也沒有發生譁變,反而拼死奮戰。而不少感念曹操施政的百姓,在大旱和蝗災兩重天災夾擊的情況下變成流民,第一個選擇投靠的對象並非呂布,而是曹操!

此時鄄城外聚集的流民不下千人,而司馬朗一行也在幾天之後到達,有了司馬朗那裡的四千餘流民加入,一下子鄄城外的流民數量暴增,隨之而來的便是糧食問題。曹植當日雖然從白家劫來了五百石糧食,但面對如此多的流民,這五百石糧食也有些捉襟見肘了,這讓徵東將軍府內的荀彧和程昱頭痛不已。

當然,身在曹府內的衆人,暫時還不知道城外發生了如此重大的變化。只是文稷回來的第一天,拜見曹植的時候提及過城外的情況。然而當時糧食尚足夠,以文稷的眼光也預知不了這麼多,因而曹植對此事暫時未知。隨後幾天,曹植都是呆在曹府內,做一個乖寶寶。每天早晚去跟丁夫人和卞夫人請安,其餘時間不是呆在房間中讀書便是被曹彰捉去一同練武。

而曹丕和曹真也問過曹植抄書之事,卻是讓曹植支支吾吾糊弄了過去。不過曹丕和曹真,對於那天在曹植書房中看到的《權書》廢稿,卻是大感興趣,不停向曹植討要。無奈之下,曹植只能說還在抄的過程中,以後再給他們,如此方纔擺脫了過去。

文稷來到鄄城之後,只來拜會了曹植一次,爾後並非他不想來,而是他還有兩個兄弟文彪、文強都被被荀彧叫了過去,安排要事。由於這幾天事忙,荀彧都沒有時間來曹府爲幾人上課。直到五天之後的早上,曹植美美地睡醒一覺,而後與家人用完朝食的時候,冷不防丁夫人開口對衆小道:“方纔文若先生着人來通知,他一個時辰後便會來上課,你們準備好這幾天完成的功課,讓先生檢查,不得怠慢。”

曹植四人聽到,同時應道:“諾。”

四人聽到荀彧要來,臉上神色也各有不同,曹丕無悲無喜,曹真臉露喜色,曹彰極爲苦惱,而曹植倒是露出頗爲興奮。曹植興奮的原因,自然不是因爲荀彧要上的課了,而是荀彧一來,他就可以向荀彧打探鄄城內部以及聚集在城內那些流民的情況了。曹植雖然還不知道城外的情況,但直覺告訴他,司馬朗領着這麼多人回來,肯定會多出不少麻煩,而這麻煩說穿了乃是他和曹昂弄出來的,自然有責任幫忙解決後續的問題。

一個時辰後,曹府書房內,曹植四人正襟危坐,臉上無悲無喜。曹植他們曹家這一輩裡面,年齡最大的乃是曹休,他已經成年爲曹操效力了。而曹昂受傷,暫時不能來上課。因此能上課的,便只有曹植三兄弟加上養子曹真了,至於卞夫人所生的曹熊,纔剛出生不久,自然不能來了。

不過來上課的,除了曹植他們四人之外,還另外有三人。這三人卻是坐在了後面,他們皆是夏侯家的人。分別是夏侯恩、夏侯尚以及夏侯德。以夏侯家和曹家的關係,他們來此上課並不出奇,這裡面夏侯德年紀最大,比曹丕還要大四年,繼而便是夏侯恩,也要比曹丕大兩年,至於夏侯尚,也要比曹丕大一年。

這夏侯家的三人雖然年齡都偏大,不過據曹植所知,三人裡面除了夏侯尚之外,其他兩個都頗爲草包。夏侯德乃是夏侯尚之兄,正史沒有記載,但演義所說他在漢中之戰中鎮守天蕩山,接納戰敗的張郃等人,隨後便被嚴顏斬了。聽起來並不出彩,但嚴顏怎麼說都是蜀中有數的大將,死於他的手也不算冤。

不過與後面的夏侯恩相比,夏侯德的名氣顯然差遠了。夏侯恩或許聽名字後世可能沒有多少人記得,但是當說到他的職責時,應該很多人能想起是誰。他便是幫曹操揹負青釭劍的人了。這青釭劍,自然就是在趙雲成名那“七進七出”之戰時候奪去的那柄了,由此可見,這夏侯恩和夏侯德皆非大才。

另外一個夏侯尚,比起另外兩人就好多了。不僅文武雙全,同時也是一名風流才子,歷史上曹魏的徵南大將軍,三國初立之時難得的將才。

曹操對於曹家和夏侯家後輩子弟的教育,十分重視。因此利用主公的身份,加上朋友之義,幾經辛苦,才請來荀彧當兩家後輩子弟的老師。當然,荀彧只是常任老師,除此之外,荀攸、程昱等人也經常會來爲衆小上課。

曹丕兄弟三人與夏侯家的三人平時還是相處得十分不錯了,只不過今日是荀彧上課,因此所有人都不敢怠慢。荀彧雖非那些刻板之人,但也極爲嚴肅,不會經常罵人,但所有人都知道荀彧是那種眼睛裡揉不進沙子的人。一旦荀彧到曹操那裡說些微言,那就已經是極爲嚴重的事了,到時肯定會惹來曹操無邊的怒火。因此所有人在荀彧上課的時候,都儘量做到最好。

嘎吱……

書房門推開,風度翩翩的荀彧緩步走了進來。曹植雖然低着頭,但也擡起了眼皮望了望荀彧。發現他眼睛處有兩個黑框,顯然這幾天都睡眠時間都不足,但是其眼中卻是神采奕奕。曹植見到,忍不住暗歎道:“老師做每件事,都是一絲不苟,實在讓人佩服。”

就在曹植暗想之時,荀彧已經坐到主位之上,環視了衆人一下之後,朗聲道:“吾這幾天事忙,卻是未能來上課。不知你們的功課完成得如何?”

衆人也不答話,直接將竹簡放在案桌上,等候荀彧的檢查。這已經是老規矩了,無需再多言。

荀彧瞥了一眼,見到衆人案桌上都放着竹簡,輕輕點了點頭。但是當掃到曹植的案桌前,見到空無一物的時候,卻忍不住皺了皺眉頭說道:“四公子,你的功課何在?”

曹丕三人聽到,卻是大急。顧不上許多,曹彰卻是說道:“老師,四弟他前幾天纔回來,上次並沒有聽老師上課,因此……”

未等曹彰說完,曹植卻是大聲道:“老師,並非如三哥所言。學生是覺得,鄄城內外尚有無數受苦百姓,學生心中難安,因此難以靜心讀書,也就沒有完成功課!”說完,目光綽綽地盯着荀彧。

第438章 對話曹操第432章 決戰!第68章 曹植指點的成果第14章 徐州陳元龍(上)第309章 收得關平第264章 宛城之變第516章 投石砸騎兵四百第395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77章 陶謙應對(上)第262章 識破!董承結張繡!第336章 兄弟夜談第92章 伏擊(三)第126章 戰後(上)第161章 吃蝗蟲以解糧困第23章 彭城之下第511章 鳳雛的逆襲第433章 陣斬顏良文丑第229章 均田制第98章 大旱(下)第299章 甄宓現身第63章 答案第414章 趙雲與馬雲祿第138章 滿寵攔路第405章 大兄?第174章 文稷效忠第166章 印刷術成(上)第121章 準備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53章 曹家的處境,時代的悲哀第309章 收得關平第266章 格局大變第444章 兩位大賢第302章 曹衝傳訊第192章 閃擊汝南和《心術篇》的影響第308章 經濟戰,開始(下)第223章 《靈芝篇》第76章 郭嘉出招第275章 城外狩獵(上)第88章 讓徐州(上)第241章 劍斬敵酋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413章 馬家兄妹第182章 包圍第241章 劍斬敵酋第422章 暴殄珍物第211章 初見甄宓第45章 夏侯淵到第66章 曹劉初戰第198章 出使河北(下)第342章 袁紹出手第131章 賊贓嫁禍第162章 大事定矣第252章 陰謀與陽謀的結合第304章 半路殺出個關平第480章 “闊”楊修之智第485章 曹操的佈局第136章 大漢風骨第67章 白馬義從第21章 郭嬛第224章 打臉!《靈芝篇》的下闋!第386章 攻取涿縣(下)第355章 沮授出手第156章 辯荀彧(上)第482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263章 日進斗金第91章 伏擊(二)第285章 人口問題第516章 誰算計誰第152章 兄弟(下)第390章 水淹袁軍(下)第194章 魯班門前耍大斧第143章 回家(中)第286章 偏師襲淮北第218章 司馬孚認主第4章 百姓感恩第205章 袁家長子第516章 誰算計誰第225章 重奪兗州第103章 車陣第323章 科舉之議第178章 計策(下)第282章 全沒了第311章 特種精兵訓練第492章 錦帆甘寧第270章 家變第211章 初見甄宓第92章 伏擊(三)第337章 政論第137章 趕赴鄄城第350章 激戰離狐灘(下)第349章 激戰離狐灘上第169章 司馬懿現身第404章 前往涼州第458章 海船問題第492章 錦帆甘寧第253章 天子侍讀第237章 曹植習武之劍術第9章 箭囊與酸梅湯(上)第150章 兄弟(上)
第438章 對話曹操第432章 決戰!第68章 曹植指點的成果第14章 徐州陳元龍(上)第309章 收得關平第264章 宛城之變第516章 投石砸騎兵四百第395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77章 陶謙應對(上)第262章 識破!董承結張繡!第336章 兄弟夜談第92章 伏擊(三)第126章 戰後(上)第161章 吃蝗蟲以解糧困第23章 彭城之下第511章 鳳雛的逆襲第433章 陣斬顏良文丑第229章 均田制第98章 大旱(下)第299章 甄宓現身第63章 答案第414章 趙雲與馬雲祿第138章 滿寵攔路第405章 大兄?第174章 文稷效忠第166章 印刷術成(上)第121章 準備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53章 曹家的處境,時代的悲哀第309章 收得關平第266章 格局大變第444章 兩位大賢第302章 曹衝傳訊第192章 閃擊汝南和《心術篇》的影響第308章 經濟戰,開始(下)第223章 《靈芝篇》第76章 郭嘉出招第275章 城外狩獵(上)第88章 讓徐州(上)第241章 劍斬敵酋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413章 馬家兄妹第182章 包圍第241章 劍斬敵酋第422章 暴殄珍物第211章 初見甄宓第45章 夏侯淵到第66章 曹劉初戰第198章 出使河北(下)第342章 袁紹出手第131章 賊贓嫁禍第162章 大事定矣第252章 陰謀與陽謀的結合第304章 半路殺出個關平第480章 “闊”楊修之智第485章 曹操的佈局第136章 大漢風骨第67章 白馬義從第21章 郭嬛第224章 打臉!《靈芝篇》的下闋!第386章 攻取涿縣(下)第355章 沮授出手第156章 辯荀彧(上)第482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263章 日進斗金第91章 伏擊(二)第285章 人口問題第516章 誰算計誰第152章 兄弟(下)第390章 水淹袁軍(下)第194章 魯班門前耍大斧第143章 回家(中)第286章 偏師襲淮北第218章 司馬孚認主第4章 百姓感恩第205章 袁家長子第516章 誰算計誰第225章 重奪兗州第103章 車陣第323章 科舉之議第178章 計策(下)第282章 全沒了第311章 特種精兵訓練第492章 錦帆甘寧第270章 家變第211章 初見甄宓第92章 伏擊(三)第337章 政論第137章 趕赴鄄城第350章 激戰離狐灘(下)第349章 激戰離狐灘上第169章 司馬懿現身第404章 前往涼州第458章 海船問題第492章 錦帆甘寧第253章 天子侍讀第237章 曹植習武之劍術第9章 箭囊與酸梅湯(上)第150章 兄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