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曹操的佈局

徐庶凝聲說道:“四公子欲成大事,辛家的婚事不可退!”

曹植皺了皺眉頭道:“爲何?”

徐庶說道:“郭圖、逢紀乃是袁本初舊臣,他們二人齊齊與二公子聯姻,即代表了袁家舊部。甄家雖然兩邊都討好,然論家世卻遠不如兩家。如若得到辛家支持,那麼四公子將河北這裡與二公子對分,甚至勝上一點。若是不聯姻,不僅四公子實力不如人,而且甄家還可能會面臨打壓。一旦甄家被打壓下來,那麼河北這裡就由二公子獨大,即便四公子與曹大人的舊部頗有交情,然河北世家的勢力絕不可忽視。”

曹植有些不解道:“不是有科舉制可以制衡這些家族嗎?”

徐庶點了點頭,又搖頭道:“科舉制的確是根治的辦法,然而世家已經聳立三百餘年,要完全根除他們的影響,絕不是短時間能實現的。就好像科舉推行了,然而論讀書人,還是以世家爲多,寒門子弟僅是少數。要想讓寒門子弟爲官的人數多於世家子弟,起碼需要三十年乃至多。而這三十年時間,恰恰就是四公子爲關鍵的時候,所以此時還必須與世家聯手!沒了袁本初的寵信,郭圖、逢紀以及辛毗三家的影響力其實相當,而辛家兄弟二人,足以抗衡郭圖、逢紀。如此豈不是四公子一大助力?故此,不論爲了甄家還是四公子自己,辛家的婚事皆不可退。”

聽完徐庶這一席話,曹植終於明白什麼叫身不由己了。即便以自己現的權勢和地位,婚姻大事上還是不能作主,想到這裡,曹植忍不住輕嘆口氣道:“只不過宓兒她……”

不等曹植說完,徐庶便說道:“既然甄小姐要做四公子的女人,就要有這覺悟。四公子不是池中物,甄小姐不可能獨享。”

曹植默然地點了點頭,嘆道:“希望她能明白吧。”

……

且說這邊,甄易帶着一臉無奈回到了甄府,剛進大門便見到甄宓手持一柄匕首橫自己雪白的項頸前。

甄易本來就有些心神恍惚,此時見到嚇了一跳,差點連心肝都嚇得跳出來了。大驚道:“妹子,你作甚!快放下匕首!”

甄宓不爲所動,臉若寒霜道:“大兄,我什麼都知道了。二公子曾來提親,孃親都答允了。既然不能嫁給子建,宓兒只能一死了之,來生再跟子建他做夫妻!”

“妹子(宓兒)住手!”

兩把大喝聲同時響起,不知何時,甄宓之母張氏也已經趕到了。見着甄宓項頸間已經滲出點點殷紅的鮮血,他們俱是大驚。張氏是大急道:“宓兒停手,爲娘不『逼』你,爲娘這就去跟司空大人退婚!”

甄宓聽得大喜,不過並沒有放下匕首,而是眨着大眼睛反問道:“當真?”

張氏怕甄宓做出傻事來,連連點頭道:“千真萬確!千真萬確!”

不過就這時,一把不和諧的聲音從甄易那裡說出來道:“不可退!”

這話一出,氣氛當即又變得緊張起來,甄宓緊了緊手中的匕首,悽然道:“大兄,你真要『逼』死宓兒嗎?”

不僅是她,張氏也是輕喝道:“易兒,你真要『逼』死你妹子嗎?她一死,甄家也完了!”

聽到這話,甄宓和甄易心中同時黯然:“孃親果然還是爲了家族。”

甄易淡然地擺手道:“妹子如若不想跟四公子他做夫妻,就死吧。”

當……

那沾染了絲絲鮮血的匕首徒然落地,甄宓愣當場驚訝道:“大哥,你再說一遍?你不是騙我吧?”

甄易有些無奈地攤手道:“你們兩個,『性』子都是一樣。四公子聽說二公子要娶你,當場就要砍人。還威脅敢阻他娶你的殺無赦呢,連司空大人也不例外,而你就以死相『逼』。唉……”說到這裡,甄易也不知道是無奈還是羨慕,長長地嘆了口氣。

甄宓驚喜地眨着大眼睛,激動地問道:“子建他……他當真這麼說?”

甄易苦笑道:“你過幾天到街上打聽打聽,那就都清楚了。”

甄宓驚喜之意不減,臉上泛起一絲嬌羞的紅暈問道:“那宓兒可是要跟子建成親?”

見到甄宓這樣子,甄易聳了聳肩道:“真是女大不中留。”

甄宓聽得白了甄易一眼道:“大哥,你怎說得這麼難聽!”

甄易撇了撇嘴道:“爲兄有說錯嗎?”頓了一頓,甄易話鋒一轉,凝重道:“不過還有一個不太好的消息。”

甄宓見到甄易目光凝重,心中不由得跟着一緊,問道:“什麼不好的消息?”

甄易說道:“除了你之外,四公子他還要娶辛家小姐,你們二人爲其平妻。”

聽到這話,甄宓果然顰起了眉頭。甄易見到卻是說道:“這個妹子你也不能怪四公子,當時四公子是從二公子手中將你強奪回來的,司空大人當時震怒無比,差點就要殺了四公子。後雖是沒事,但大哥也是嚇得心驚膽顫。再後來,二公子被辛家、崔家連續拒婚,而郭公則和逢元圖二人爭搶,後司空大人便讓郭家和逢家之女都嫁給二公子,這才保住了二公子的麪皮。不過這樣,對我甄家是極爲不利的,倒是辛佐治,提出欲將女嫁與四公子,司空大人應是出自平衡考慮,便答允了。妹子,與辛家小姐同做四公子平妻,不僅關係到四公子的前途,還有我們甄家,希望妹子你多忍讓一下。”

聽着甄易這一連串的話,甄宓卻是翻了翻白眼道:“大哥,你覺得宓兒是這麼小心眼的人嗎?”

“呃……這個……”甄易聽得卻是啞口無言。

那邊甄宓卻是自顧自地說道:“子建他真是太優秀了,不僅長於詩賦,而且謀略、治政、軍略、武藝無一不通,無一不精。如此優秀的男子,世所罕見。宓兒他身邊,常有種相形見絀的感覺。這等男子,絕不可能是宓兒一個人所能擁有。現有辛家妹妹來分擔一下,也是好事。”

聽着甄宓這一番話,甄易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但他不得不承認,曹植真是太優秀了,撇除家世的問題,就才學而言恐怕古往今來也就寥寥數人可比。甚至乎,甄易覺得,若非曹『操』上面壓着他,他所能展示的才華將多。

輕輕點了點頭,甄易說道:“妹子你不用想那麼多了,剩下的都交給大哥吧。”

甄宓因爲嬌羞而滿是紅暈的精緻臉龐上『露』出燦爛的笑容,輕點臻首道:“如此就有勞大哥了。”

甄易點了點頭,然後讓趕來的綵衣帶甄宓去包紮一下傷口。當甄宓走後,張氏卻是走過來,嘆了口氣道:“雖然爲娘不太喜歡那曹子建,然爲了我甄家,也沒有所謂了。”

甄易苦笑道:“孃親,其實孩兒以爲,四公子比二公子有前途。”

張氏不置可否道:“未必,現他看起來機會大,然而那事往往能出人意料。現甄家是交到你手上了,爲娘也不管,只希望你的選擇沒有錯吧。”

甄易無奈地點了點頭,隨即道:“這都是後話,然我甄家現已經有不小危機了?”

張氏皺眉道:“何事?”

甄易沉『吟』了一陣,才說道:“四公子爲了妹子當面頂撞司空大人,惹他不喜。雖然司空大人後還是沒拿四公子怎樣,然而對我甄家卻是冷淡無比,這恐怕頗爲不妙。”

張氏聽着,輕嘆口氣道:“這事說起來也與你無關,既然是曹子建弄出來的,汝且去找他,讓他拿個主意吧。反正現宓兒要嫁給他,兩家也是一體了。”

聽到這個,甄易卻是驚喜道:“還是孃親老道,四公子智計百出,肯定有辦法的!”說完卻是立即向張氏告辭,重返回司空府。

……

與此同時,司空府的書房中,曹『操』卻是仰頭“哈哈哈”地長笑。下面郭嘉和荀攸俱是相視苦笑。

曹『操』笑罷之後,纔對郭嘉二人道:“這個小子,明明是爲了一個女子,竟然還能說出這麼大條的道理來,吾不如也!”

郭嘉沒想到,曹『操』笑了這麼久,竟然憋出這麼一句話來。沒好氣道:“主公這是贊還是貶?”

曹植眼中目光閃爍,捋髯道:“不是贊,也不是貶。吾想的是,當年打破宛城之後,就應該找這小子來替我想理由。”

聽着這話,就連荀攸也忍不住臉皮抽搐。他雖然知道曹『操』好『色』,但沒有想到他竟然此事上首先想到的是這問題。

倒是郭嘉,一副知己的模樣道:“主公說得太對了!不說主公,就是嘉這巧舌上也不如子建他多矣。唉,若有閒暇,真是要跟子建請益方可。”

曹『操』聽着,連連點頭道:“這事就交給奉孝了,你應該明白,吾這個當父親的……嘿嘿。”

那邊郭嘉聽到曹『操』的笑聲,也跟着會意地“嘿嘿”笑了起來。

眼見這兩個傢伙笑得那麼詭秘,荀攸又是好氣但同時心中也感到一暖。想起來,他也很久沒見到曹『操』『露』出這種神情了,讓荀攸感覺到一下子彷彿回到兗州未曾起家之時那般。

定了定神,荀攸很快就恢復理智,清咳兩聲提醒道:“主公……”

曹『操』聞言,哈哈一笑道:“公達是謙謙君子,奉孝我們就打住了。”頓了一頓,曹『操』神情一肅道:“子建雖然這事上有些任『性』,不過倒算是一個有擔當的人。”

郭嘉輕輕頷首道:“其實嘉倒是覺得主公苛刻了。就算再理智的人,也不可能長久保持理智。四公子與甄家小姐的事,嘉是清楚,當年四公子河北遇襲,他們就一同經歷過患難。此等生死與共之情,若是這般輕易割捨,那四公子之品格就有問題了。”

荀攸也點頭道:“奉孝所言甚是。”

倒是曹『操』,聽完之後有些愕然地指着自己道:“吾有說過,子建不好嗎?”

二人聽得,齊齊無語。當初不知道是誰提着劍要去砍人,現又說自己沒有問題。不過誰叫曹『操』是老大,他說這樣就這樣,荀攸二人也反駁不得。

不過,曹『操』也知道自己的問題,笑了笑揭過道:“子建這事倒是好說,不過子桓就……”說到這裡,曹『操』也陰沉着臉。

提到曹丕,郭嘉和荀攸都不再多言。他們雖然不支持曹丕,但這種時候落井下石,卻非君子所爲。再者,對曹丕落井下石,其實對他們自己都沒有好處。長此下去,反而會失去曹『操』的信任。

曹『操』之所以信任他們,主要原因是他們沒有捲進派系鬥爭裡面。即便是支持曹植,大都是以事論事,而沒有出於太多的個人喜好。

二人閉嘴不語,曹『操』陰沉着臉,書房的氣氛當即變得古怪起來。

良久之後,曹『操』長嘆了口氣道:“好了,今日之事不要說出去。”

二人齊齊拱手應道:“諾!”

曹『操』輕點了一下頭,轉而道:“至於婚事,吾準備鄴城舉行。”

荀攸聽得,皺眉道:“鄴城舉行?那許昌?”

曹『操』擺手道:“許昌當時作爲大漢都城,主要是因爲當初沒有好的地方。然而現北方一統,而南方未定。許昌南面不遠便是荊州,乃是前線。若還以許昌作爲重心,一旦許昌有危,卻是極爲不利。至於雒陽、長安,雖然已經重建,然規模還不足,加之以前破壞太大,重建起來也不如當年多矣。反觀鄴城,經過本初十餘年經營,底蘊不錯,若是再經擴建,將可作爲重心。”

荀攸一聽,已經明白曹『操』的意思了,凝聲問道:“那天子可需遷來鄴城?”

曹『操』『露』出高深莫測的笑容道:“不必!許昌有天子守禦,哪個敢來進攻?如果誰敢來,本司空先安他一個『亂』臣賊子,大漢***之名!”

聽到曹『操』的話,荀攸和郭嘉哪裡不明白他的意思,這一步戰略調整極爲高明,二人都忍不住對視了一眼,齊齊凝聲道:“主公英明!”

——————————————————————

本站地址:

第494章 水軍的訓練地點第500章 收得孔明第27章 定計第161章 吃蝗蟲以解糧困第309章 收得關平第263章 日進斗金第42章 曹植相勸第56章 針鋒相對第502章 曹丕的選擇第348章 自以爲是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340章 武裝到鞋子第210章 司馬孚的猶豫第32章 夜襲彭城·曹休第503章 掛帥南征第66章 曹劉初戰第156章 辯荀彧(上)第73章 戰書第25章 糜竺之謀(上)第117章 山洞過夜第276章 城外狩獵(下)第462章 荊州的暗涌第18章 浪子郭嘉第258章 曹植的產業第344章 曹植到前線第371章 找晦氣的呂布第130章 朱門酒肉臭第241章 劍斬敵酋第426章 再拼一把第158章 內憂外患第215章 遇刺(中)第458章 海船問題第199章 初臨鄴城第131章 賊贓嫁禍第51章 曹操的應對(下)第400章 欲取幷州,借兵涼州第124章 形勢失控第397章 虎豹騎到第43章 孫乾師徒第67章 白馬義從第215章 遇刺(中)第1章 徐州屠城第151章 兄弟(中)第391章 袁營的分歧第309章 收得關平第460章 被劫了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256章 司馬孚的成績第349章 激戰離狐灘上第211章 初見甄宓第116章 兄弟分歧(下)第189章 獻奇術(上)第58章 三問(下)第286章 偏師襲淮北第115章 兄弟分歧(上)第226章 天子駕許都第380章 瘋狂,奪取幽州計劃(下)第100章 張遼來襲第233章 商業構思(下)第95章 泰山第301章 才子!佳人!琴詩劍酒!第438章 對話曹操第145章 責罰第371章 找晦氣的呂布第282章 全沒了第96章 有勇無謀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477章 北方既定第79章 以人換糧第230章 重建潁川書院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197章 出使河北(上)第421章 長驅蹈匈奴第168章 造紙第282章 全沒了第95章 泰山第428章 張頜暫退第119章 文家(上)第48章 莽撞糜芳第497章 青州與遼東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358章 大戟士第5章 對弈第134章 “司馬八達”之首(上)第363章 夏侯蘭第415章 借兵成功第304章 半路殺出個關平第49章 曹軍退第20章 女子第142章 回家(上)第53章 曹家的處境,時代的悲哀第393章 激辯田豫第160章 屯田制(下)第510章 強攻上庸第178章 計策(下)第168章 造紙第20章 女子第107章 硬氣第317章 出兵徐州第236章 曹植習武之木樁陣
第494章 水軍的訓練地點第500章 收得孔明第27章 定計第161章 吃蝗蟲以解糧困第309章 收得關平第263章 日進斗金第42章 曹植相勸第56章 針鋒相對第502章 曹丕的選擇第348章 自以爲是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340章 武裝到鞋子第210章 司馬孚的猶豫第32章 夜襲彭城·曹休第503章 掛帥南征第66章 曹劉初戰第156章 辯荀彧(上)第73章 戰書第25章 糜竺之謀(上)第117章 山洞過夜第276章 城外狩獵(下)第462章 荊州的暗涌第18章 浪子郭嘉第258章 曹植的產業第344章 曹植到前線第371章 找晦氣的呂布第130章 朱門酒肉臭第241章 劍斬敵酋第426章 再拼一把第158章 內憂外患第215章 遇刺(中)第458章 海船問題第199章 初臨鄴城第131章 賊贓嫁禍第51章 曹操的應對(下)第400章 欲取幷州,借兵涼州第124章 形勢失控第397章 虎豹騎到第43章 孫乾師徒第67章 白馬義從第215章 遇刺(中)第1章 徐州屠城第151章 兄弟(中)第391章 袁營的分歧第309章 收得關平第460章 被劫了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256章 司馬孚的成績第349章 激戰離狐灘上第211章 初見甄宓第116章 兄弟分歧(下)第189章 獻奇術(上)第58章 三問(下)第286章 偏師襲淮北第115章 兄弟分歧(上)第226章 天子駕許都第380章 瘋狂,奪取幽州計劃(下)第100章 張遼來襲第233章 商業構思(下)第95章 泰山第301章 才子!佳人!琴詩劍酒!第438章 對話曹操第145章 責罰第371章 找晦氣的呂布第282章 全沒了第96章 有勇無謀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477章 北方既定第79章 以人換糧第230章 重建潁川書院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197章 出使河北(上)第421章 長驅蹈匈奴第168章 造紙第282章 全沒了第95章 泰山第428章 張頜暫退第119章 文家(上)第48章 莽撞糜芳第497章 青州與遼東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358章 大戟士第5章 對弈第134章 “司馬八達”之首(上)第363章 夏侯蘭第415章 借兵成功第304章 半路殺出個關平第49章 曹軍退第20章 女子第142章 回家(上)第53章 曹家的處境,時代的悲哀第393章 激辯田豫第160章 屯田制(下)第510章 強攻上庸第178章 計策(下)第168章 造紙第20章 女子第107章 硬氣第317章 出兵徐州第236章 曹植習武之木樁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