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孫乾師徒

下邳城南山中棲遲巖下有一石屋,這天,一名青年文士,行色匆匆地從遠處策馬奔來,在石屋外下馬之後,便急急喚道:“老師,孫乾求見!”

不過石屋的門並沒有打開,反而還傳出一把蒼老但沉穩的聲音道:“君子遇事豈可心浮氣躁,不見!”

“呃……”孫乾聽得卻是一愣,但沒有反駁,更沒有轉身離去,反而站立在原地閉目養神。等了約一盞茶左右,孫乾徒然睜開眼睛,深吸口氣,凝聲再次說道:“老師,孫乾求見!”

“進來吧。”

這次蒼老的聲音終於批准了孫乾的請求。而聽得之後,孫乾並沒有立即推門而進,反而在原地整了整長袍,才緩步走到石屋前,推門而進。

剛踏進石屋,光線忽然一暗,孫乾有些不適應地半眯着眼睛,但還是強忍住不適,走進石屋內將石門合上。這時,孫乾卻是嗅到屋內有一大股藥味兒,孫乾眉頭緊皺,問道:“老師可是身體不適?”

主位上坐着一名頭髮花白的老人,聽到孫乾的話卻是“咳咳”地咳嗽了幾聲,而後擺手道:“無妨,人老了自然多病痛,已經着大夫來開了幾服藥,吃了已經無事。”

孫乾知道老人性格,說了無事便不準再多問,因此並沒有繼續說下去。反而在門口處靜立了一會,當適應了光線變化之後,孫乾才脫去布履,到一案桌前坐下,同時目光落在主位上那個滿頭白髮,早已過了花甲之年的老人身上。

乍看下去,這老人與尋常老頭並沒有太大區別,然而仔細觀看之下,就會發現,這個老人雙目中閃動着智慧的神采,清明無比,遠非普通老人那渾濁的眼睛可比。所謂眼睛乃是心靈的門戶,從一個人的雙眼就大概能猜出他是什麼樣的人物。已過花甲之年都有如此靈動有神的雙眼,這個老人絕非無名之輩。

在老人所坐位置的周圍,還堆滿了像小山一般,密密麻麻的竹簡,中間還夾雜了好幾疊寫有文字的絹帛。在當世能擁有堆積如山般的藏書,如若不是大世家,就是要大儒級的人物才能做到,普通名士家中藏書,恐怕不到這裡的十分一。

當孫乾坐下良久之後,老人才放下手中竹簡,和聲問道:“公佑,如此着急要見老夫,所謂何事?”

孫乾恭敬地向着老人行了一禮之後,才答道:“老師,乾收到確切消息,曹軍決定不屠城了。”

“哦?”老人有些驚訝地叫了一聲,繼而便問道:“曹孟德信誓旦旦說要讓徐州上下爲其父陪葬,最後怎會改變主意?”

孫乾還是那副恭敬的樣子,稟報道:“據聞是曹孟德四子曹植,在其下屠城令之時阻止殺戮,最後更成功勸服曹孟德不屠城。”

老人這次更加驚奇了,問道:“此子竟有如此本事?”

孫乾點了點頭道:“據聞其是以曹孟德所作詩《蒿里行》來勸曹孟德,更言‘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曹孟德聽後,便決定不再屠城。”

聽到孫乾的話,老人卻是有些不屑地“哼”了一聲,說道:“詩賦,小道爾,始終難登大雅之堂。公佑可要記好,大漢立國四百年有餘,經學方是根本。”

孫乾恭敬地應道:“老師之言,乾銘記五內。不過乾以爲,曹孟德四子年紀輕輕,就有此見識,未來成就不可限量也。”

聽語氣,老人雖然不太滿意曹操,但當孫乾說到曹植的時候,老人臉上也忍不住露出一絲微笑,點頭道:“確實是可造之材。當年孔文舉四歲讓梨,當世稱頌。現在此子之舉,比之當年孔文舉亦不遑多讓矣。”

孫乾點頭道:“曹孟德有子如此,真可謂三生有幸。”

老人也贊同道:“此子倒可化其戾氣。”頓了一下,老人繼續問道:“那如今曹軍如何,徐州百姓如何了?”

孫乾答道:“曹孟德不屠城,徐州百姓倒死傷倒是不重,而且曹軍所過之處還開倉派糧,自助窮苦百姓,爭得不少民心。而曹軍卻進展神速,昨日乾聞得一點風聲,說曹軍破了彭城,陶大人不知所蹤。今日就已經聽一些百姓說,曹軍已到下邳二十里外,現在整個下邳亂成一團。”

“攻破彭城,殺到下邳?”聽到孫乾之言,老人語氣之中再次帶上了驚訝。

而孫乾只能暗暗苦笑,能讓自己這個一向心情平靜如水的老師這麼短時間內驚訝兩次,曹家父子都足夠光榮了。心中雖然如此想,孫乾表面上並未展現出來,而是解釋道:“老師前些日子說要閉門著書,乾不敢打擾。但曹軍此時已到二十里外,恐怕棲遲巖這裡也會受到波及,弟子懇請老師隨弟子暫時離開這裡,待大戰結束才返回亦不遲。”

話音剛落,老人卻是一擺手道:“公佑多慮了,老夫與曹孟德無仇無怨,其豈會找老夫麻煩。況且老夫一向乃是閒散之人,天下皆知,他找老夫麻煩亦無好處。”

孫乾苦笑道:“老師所言有理,然而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曹孟德認得老師自然不敢冒犯,但他手下的士卒卻認不得,到時恐怕會衝撞了老師。”

“這個……汝所言倒是有些道理。”老人沉默了一陣,才說出此話。

孫乾聽得,便催促道:“既然如此,老師便隨乾暫時離開這裡吧。”

老人一擺手,說道:“不必,公佑汝且代老夫手書一封送與曹孟德,就言老夫在此著書,讓他手下莫要打擾便是,相信曹孟德亦會賣老夫這個面子。”

孫乾張了張嘴,還想再勸,老人便搖頭道:“公佑,老夫年紀已經不小,在這裡住了數年已經慣了,不想再挪地方。”

孫乾聽得,只能嘆了口氣道:“老師放心,乾明白。”

老人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甚好。”

孫乾拱手行了一禮,恭敬道:“如此,乾就先行告退。”見到老人擺手,孫乾纔敢退下。從進屋到離開,一應禮節俱做到十足,並無半點錯漏。

出了石屋之後,孫乾才無奈地嘆了口氣,對於老人的固執,身爲弟子的他豈會不知曉。但既然是弟子,就自然需要爲老師分憂。跳上馬匹,孫乾喃喃地念道:“還是先去曹軍那裡一趟吧,希望領軍之人不要太粗鄙。”說完猛一夾馬腹,策馬往西北而去。

第398章 取幷州之議第75章 算計陶謙第309章 收得關平第515章 逼退二劉,進軍江東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238章 祭酒人選第56章 針鋒相對第135章 “司馬八達”之首(下)第89章 讓徐州(下)第67章 白馬義從第322章 陳登的選擇第378章 千里救美(下)第325章 賈詡再獻毒計第223章 《靈芝篇》第350章 激戰離狐灘(下)第487章 青州核心,曹植的規劃第395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314章 都是狠辣之輩第213章 計成!花開燦爛!第422章 暴殄珍物第499章 拜訪諸葛第371章 找晦氣的呂布第11章 箭囊與酸梅湯(下)第11章 箭囊與酸梅湯(下)第192章 閃擊汝南和《心術篇》的影響第377章 千里救美(上)第411章 多疑的韓遂第43章 孫乾師徒第281章 燒你宗卷第199章 初臨鄴城第494章 水軍的訓練地點第233章 商業構思(下)第493章 趙雲VS甘寧第167章 印刷術成(下)第240章 激戰第133章 冰釋前嫌第83章 交換(上)第98章 大旱(下)第345章 袁軍高人第42章 曹植相勸第413章 馬家兄妹第138章 滿寵攔路第314章 都是狠辣之輩第439章 殘破的壽春第53章 曹家的處境,時代的悲哀第173章 文稷的決心第61章 對策第139章 綱紀嚴明第432章 決戰!第270章 家變第117章 山洞過夜第213章 計成!花開燦爛!第162章 大事定矣第396章 曹丕與司馬懿第54章 棲遲巖書院第128章 屍橫遍地第474章 選址合肥,建設新城第52章 初見孫乾第42章 曹植相勸第305章 誤會?還是乖乖上賊船吧!第7章 書生意氣第101章 破敵之策第98章 大旱(下)第486章 天子當盾牌第117章 山洞過夜第137章 趕赴鄄城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94章 伏擊(五)第73章 戰書第355章 沮授出手第356章 張頜突現白馬城下第40章 化腐朽爲神奇的下策第445章 壽春規劃第428章 張頜暫退第318章 袁劉反應第428章 張頜暫退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266章 格局大變第17章 淮南劉子揚第388章 天下震動第200章 袁尚,耍的就是你!第353章 重傷顏良第125章 亂中求勝第414章 趙雲與馬雲祿第5章 對弈第98章 大旱(下)第456章 品牌效應第444章 兩位大賢第160章 屯田制(下)第297章 袁術覆亡第204章 河北正樑第491章 返回淮南第400章 欲取幷州,借兵涼州第355章 沮授出手第503章 掛帥南征第181章 兩面三刀之計第337章 政論第156章 辯荀彧(上)第67章 白馬義從第447章 商業流通
第398章 取幷州之議第75章 算計陶謙第309章 收得關平第515章 逼退二劉,進軍江東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238章 祭酒人選第56章 針鋒相對第135章 “司馬八達”之首(下)第89章 讓徐州(下)第67章 白馬義從第322章 陳登的選擇第378章 千里救美(下)第325章 賈詡再獻毒計第223章 《靈芝篇》第350章 激戰離狐灘(下)第487章 青州核心,曹植的規劃第395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314章 都是狠辣之輩第213章 計成!花開燦爛!第422章 暴殄珍物第499章 拜訪諸葛第371章 找晦氣的呂布第11章 箭囊與酸梅湯(下)第11章 箭囊與酸梅湯(下)第192章 閃擊汝南和《心術篇》的影響第377章 千里救美(上)第411章 多疑的韓遂第43章 孫乾師徒第281章 燒你宗卷第199章 初臨鄴城第494章 水軍的訓練地點第233章 商業構思(下)第493章 趙雲VS甘寧第167章 印刷術成(下)第240章 激戰第133章 冰釋前嫌第83章 交換(上)第98章 大旱(下)第345章 袁軍高人第42章 曹植相勸第413章 馬家兄妹第138章 滿寵攔路第314章 都是狠辣之輩第439章 殘破的壽春第53章 曹家的處境,時代的悲哀第173章 文稷的決心第61章 對策第139章 綱紀嚴明第432章 決戰!第270章 家變第117章 山洞過夜第213章 計成!花開燦爛!第162章 大事定矣第396章 曹丕與司馬懿第54章 棲遲巖書院第128章 屍橫遍地第474章 選址合肥,建設新城第52章 初見孫乾第42章 曹植相勸第305章 誤會?還是乖乖上賊船吧!第7章 書生意氣第101章 破敵之策第98章 大旱(下)第486章 天子當盾牌第117章 山洞過夜第137章 趕赴鄄城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94章 伏擊(五)第73章 戰書第355章 沮授出手第356章 張頜突現白馬城下第40章 化腐朽爲神奇的下策第445章 壽春規劃第428章 張頜暫退第318章 袁劉反應第428章 張頜暫退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266章 格局大變第17章 淮南劉子揚第388章 天下震動第200章 袁尚,耍的就是你!第353章 重傷顏良第125章 亂中求勝第414章 趙雲與馬雲祿第5章 對弈第98章 大旱(下)第456章 品牌效應第444章 兩位大賢第160章 屯田制(下)第297章 袁術覆亡第204章 河北正樑第491章 返回淮南第400章 欲取幷州,借兵涼州第355章 沮授出手第503章 掛帥南征第181章 兩面三刀之計第337章 政論第156章 辯荀彧(上)第67章 白馬義從第447章 商業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