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曹植爲使(下)

聽到郭嘉說要曹植負責交換糧草之事,樂進是大驚,連忙擺手道:“先生不可,四公子尚且年幼,一旦有所閃失,你我都擔當不起!”

郭嘉神色倒是沒有變化,依然笑呵呵地問樂進道:“那文謙以爲,徐州上下誰會傷四公子?”

“這個……”郭嘉此問,卻是讓樂進啞口無言,他確實想不出來,陶謙和其手下會有誰傷害一個孩子。畢竟無論是陶謙本人,還是其麾下的陳登父子、糜竺以及來援的孔融、劉備,每個身上都有賢名。

如若當真殺了曹植一個孩子,恐怕對他們的名聲有極其嚴重的影響。要知道,此時的曹植也並非一個普通的小孩子。之前曹植阻止曹操屠城,名聲已然大振,徐州百姓都對其感恩戴德。而後郭嘉又來了一通攻心之計,將曹植包裝成佛子,而徐州百姓不少都是信佛的,郭嘉此舉,讓曹植的名聲再次深入徐州百姓心中。

不論其他,只說曹植在徐州百姓中的名聲,就足夠陶謙等人忌憚了。如若真是殺了曹植,恐怕他們這一批人以後要管治徐州就棘手了。民心這東西最是飄渺,要得到很難,但要失去很容易。以曹植現在在徐州百姓中的名聲,誰殺了他恐怕就算不被徐州百姓活活打死,也不可能再在徐州立足。

而且自從上次曹植與鄭玄辯論,並獲勝之後,曹植的名聲已經不再侷限於百姓之中和徐州一地之內。附近得豫州、揚州、青州甚至河北的士人都已經知道,曹操的兒子,年僅五歲的曹植在辯論中辯倒了當世儒宗鄭玄。這消息仿如一陣旋風,席捲整個大漢士林,以鄭玄的身份、地位、學識竟然敗在了一個五歲小兒手上,所有人都瞠目結舌,不敢相信這是真實得。然而早有人將曹植的三問記錄了下來,而曹植那最後一問,放到天下各個名士手上,大部分都想不出答案來。這也證實了,曹植辯倒鄭玄,並非虛言。

這件事,讓天下讀書之人都將曹植這個神童記在了心中。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現在曹植的名聲已經不亞於隨便一個享譽一州的名士,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當曹植三問鄭玄的事傳遍整個大漢之後,恐怕其名聲會更盛。也由於曹植年幼,恐怕會惹來更加多的關注。

樂進將徐州上下所有人從腦袋之中都過濾了一遍,最後搖頭苦笑道:“奉孝先生所言甚是,四公子在徐州確實無人能傷得了他。”

郭嘉微微點頭,對曹植道:“既然如此,明日與陶恭祖換糧之事,就拜託四公子了。”

自己在徐州的名聲,曹植自然清楚,而且曹植也瞭解陶謙、孔融以及劉備的爲人,前兩個都是當世名士,坦蕩蕩的君子,可以絕對放心。至於劉備,雖然曹植也猜不透他的爲人,但毫無疑問他是極爲愛惜自己得羽翼,他會明着出手害自己,曹植第一個不信。而且曹植對於郭嘉,也極爲信任,於是微笑着拱手道:“身爲人子,自然該爲父分憂!”

聽得曹植答允,樂進又有幾分不放心,於是抱拳對郭嘉道:“先生,不若就由進來保護四公子。”

郭嘉聞言,輕輕點頭。而曹植卻是向樂進拱手道:“如此便有勞文謙將軍。”

“四公子客氣了。”

……

曹軍這邊計較已定,由曹植來負責此次交換之事。而下邳城內,散會之後,劉備幾人卻是回到陶謙安排的府邸中。這時,書房內除了劉備三兄弟之外,還多了一名英氣勃勃的小將。這小將不是別人,正是之前在戰場上顯威的趙雲趙子龍!

四人同時坐在一張案桌前,劉備不無擔心地說道:“子龍,曹軍一向詭計多端,汝明日率領白馬義從與曹軍交換曹豹將軍,切記要謹慎!”

聽到劉備語帶關切,趙雲眼中閃過感激之色,抱拳道:“多謝劉使君關心,雲曉得!”

這時,張飛卻是嚷道:“大哥,若是你不放心子龍,俺也一併去便好。曹軍若是耍什麼花招,俺就用蛇矛捅他們十個八個咕隆!”

劉備聽得,連忙擺手道:“不可!”

張飛有些不忿地問道:“有何不可?”

劉備拍了拍張飛道:“三弟你太沖動了,一旦曹軍那裡有人挑釁,恐怕你就忍不住了。這事依爲兄看,還是子龍去最佳。況且白馬義從乃是天下精銳,來去如風,曹軍又無騎兵,只要小心謹慎,應該沒有問題。”

趙雲的謹慎不僅劉備知道,就連關張二人都十分認同,因此聽完劉備的話後,關羽也點頭道:“三弟,大哥言之有理,此事還是由子龍去最好!”

劉備和關羽都同時表態,張飛也只能無奈答允。劉備朝趙雲笑了笑,說道:“子龍,既然如此你就先去與白馬義從交代清楚明天之事吧。”

趙雲聽得,立即抱拳應道:“諾!”繼而便向劉備告辭,出了書房。

當趙雲走後,關羽卻是凝聲說道:“大哥,我等已經來到徐州了,若是那陳元龍所料不差,曹軍應該就要撤退。我等又當如何?”

劉備輕擺了一下手,笑道:“二弟莫急,要知道徐州乃是四戰之地,除了曹孟德之外,袁公路亦是對徐州虎視眈眈,相信陶大人不會看不清楚這點。而據爲兄觀察,徐州內智謀之士不少,然而卻缺乏大將。那個曹豹在彭城一戰大敗被擒,想來也非大將之才,至於泰山臧霸,對於陶大人的命令卻陽奉陰違。以我等兄弟之才,若是留在徐州,必然能得到陶大人之重用。而陶大人乃是漢室之忠臣,我等就可輔助陶大人靖平天下,匡扶漢室!”

劉備一席話,便將一個美好得藍圖勾勒了出來,關羽和張飛都聽得出神,繼而齊齊擊掌道:“大哥說得好!弟唯大哥之命是從!”

劉備擺了擺手,笑道:“二弟、三弟,今晚陶大人還準備了晚宴款待,我等且去沐浴更衣,切勿失禮於人。”

關羽、張飛二人聽得,齊齊抱拳道:“諾。”

第211章 初見甄宓第108章 悍勇張遼第12章 摺疊式箭囊第162章 大事定矣第439章 殘破的壽春第374章 甄宓危機第133章 冰釋前嫌第478章 南方的局勢與部署第447章 商業流通第263章 日進斗金第109章 手下留情第173章 文稷的決心第115章 兄弟分歧(上)第80章 陳家父子的打算第196章 司馬懿之謀第155章 世家試探第67章 白馬義從第450章 曹植與司馬懿的暗鬥第516章 誰算計誰第230章 重建潁川書院第268章 五個同心圓理論第45章 夏侯淵到第265章 出人意料的結局!第148章 《權書》第152章 兄弟(下)第438章 對話曹操第122章 依計行事第105章 樂進VS張遼第397章 虎豹騎到第184章 一網成擒第176章 收穫第12章 摺疊式箭囊第384章 齊聚范陽第303章 燭船花燈!詩畫雙絕!第425章 高覽的決絕第393章 激辯田豫第64章 平原劉備第433章 陣斬顏良文丑第302章 曹衝傳訊第305章 誤會?還是乖乖上賊船吧!第121章 準備第32章 夜襲彭城·曹休第319章 前往潁川書院第196章 司馬懿之謀第434章 火燒烏巢第348章 自以爲是第163章 引導流民(上)第143章 回家(中)第197章 出使河北(上)第113章 包圍第42章 曹植相勸第48章 莽撞糜芳第275章 城外狩獵(上)第464章 徐母的轉變第53章 曹家的處境,時代的悲哀第399章 小憩第417章 生擒匈奴單于第63章 答案第253章 天子侍讀第266章 格局大變第453章 一石二鳥之計第94章 伏擊(五)第90章 伏擊(一)第414章 趙雲與馬雲祿第266章 格局大變第235章 曹植習武之刺客之道第106章 冷箭第413章 馬家兄妹第186章 大豐收第79章 以人換糧第106章 冷箭第378章 千里救美(下)第482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197章 出使河北(上)第229章 均田制第433章 陣斬顏良文丑第455章 絲綢的妙用第127章 戰後(下)第88章 讓徐州(上)第343章 曹操應對第266章 格局大變第358章 大戟士第255章 朝堂對楊修(下)第363章 夏侯蘭第413章 馬家兄妹第473章 曹丕的打算第35章 夜襲彭城·破城第323章 科舉之議第133章 冰釋前嫌第390章 水淹袁軍(下)第514章 張遼威震逍遙津第403章 大勝第171章 司馬兄弟密談(中)第340章 武裝到鞋子第474章 選址合肥,建設新城第303章 燭船花燈!詩畫雙絕!第284章 取字第126章 戰後(上)第9章 箭囊與酸梅湯(上)第465章 徐庶到來
第211章 初見甄宓第108章 悍勇張遼第12章 摺疊式箭囊第162章 大事定矣第439章 殘破的壽春第374章 甄宓危機第133章 冰釋前嫌第478章 南方的局勢與部署第447章 商業流通第263章 日進斗金第109章 手下留情第173章 文稷的決心第115章 兄弟分歧(上)第80章 陳家父子的打算第196章 司馬懿之謀第155章 世家試探第67章 白馬義從第450章 曹植與司馬懿的暗鬥第516章 誰算計誰第230章 重建潁川書院第268章 五個同心圓理論第45章 夏侯淵到第265章 出人意料的結局!第148章 《權書》第152章 兄弟(下)第438章 對話曹操第122章 依計行事第105章 樂進VS張遼第397章 虎豹騎到第184章 一網成擒第176章 收穫第12章 摺疊式箭囊第384章 齊聚范陽第303章 燭船花燈!詩畫雙絕!第425章 高覽的決絕第393章 激辯田豫第64章 平原劉備第433章 陣斬顏良文丑第302章 曹衝傳訊第305章 誤會?還是乖乖上賊船吧!第121章 準備第32章 夜襲彭城·曹休第319章 前往潁川書院第196章 司馬懿之謀第434章 火燒烏巢第348章 自以爲是第163章 引導流民(上)第143章 回家(中)第197章 出使河北(上)第113章 包圍第42章 曹植相勸第48章 莽撞糜芳第275章 城外狩獵(上)第464章 徐母的轉變第53章 曹家的處境,時代的悲哀第399章 小憩第417章 生擒匈奴單于第63章 答案第253章 天子侍讀第266章 格局大變第453章 一石二鳥之計第94章 伏擊(五)第90章 伏擊(一)第414章 趙雲與馬雲祿第266章 格局大變第235章 曹植習武之刺客之道第106章 冷箭第413章 馬家兄妹第186章 大豐收第79章 以人換糧第106章 冷箭第378章 千里救美(下)第482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197章 出使河北(上)第229章 均田制第433章 陣斬顏良文丑第455章 絲綢的妙用第127章 戰後(下)第88章 讓徐州(上)第343章 曹操應對第266章 格局大變第358章 大戟士第255章 朝堂對楊修(下)第363章 夏侯蘭第413章 馬家兄妹第473章 曹丕的打算第35章 夜襲彭城·破城第323章 科舉之議第133章 冰釋前嫌第390章 水淹袁軍(下)第514章 張遼威震逍遙津第403章 大勝第171章 司馬兄弟密談(中)第340章 武裝到鞋子第474章 選址合肥,建設新城第303章 燭船花燈!詩畫雙絕!第284章 取字第126章 戰後(上)第9章 箭囊與酸梅湯(上)第465章 徐庶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