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摺疊式箭囊

得了曹操軍令,立即有士卒將一段皮革拿了進來。曹植雖然說是自己造,但動手的自然不會是他,隨便找了兩個懂得縫製的士卒,曹植便當場指點起他們來。

只見曹植和兩名士卒湊在一起,拿着皮革一摺,而後說道:“就這樣,先縫起來。然後反過來再一摺,如此成疊式縫製起來即可。”曹植邊說,還邊指點比劃。

曹植說得清晰,那兩名士卒也非太笨,講了半個時辰左右,兩名士卒已經完全明白過來,而後一同在原地縫製起來。

曹植的指點曹操一直在旁邊看着,見到曹植讓士卒將皮革摺疊縫製,曹操的眉頭忍不住皺了起來。

原來曹植所指點縫製的,乃是擠壓式箭囊。這種箭囊有別於普通的箭囊,是明代根據蒙古人的箭囊的樣式加以改變而成。這種擠壓式箭囊,大約只有現在漢軍所使用的制式箭囊的一半大小不到,但裡面皮革卻是層層疊疊,每一層皮革相距大約一拇寬,整體呈扇形。

如此一來,整個箭囊上寬下窄,弓箭放進箭囊內之後,箭頭所在處就全部聚攏在扇形結構狹窄的一端,再通過擠壓就可以讓箭支固定而不掉出來。而箭囊由於是交疊式的,一層就可以放兩至四支利箭,就算交疊到五層,脹起來體積所佔空間,也就跟原來大漢制式箭囊相差無幾。這裡面,還可以在旁多開一邊,寬度才與原本的制式箭囊相當。也就是說,僅僅一層的擠壓式箭囊,就可以裝上十根左右的利箭。

現在曹植也沒有讓士卒縫製到五層,僅僅三層,擠壓式箭囊就可以裝上三十支利箭而不掉出來。

當士卒縫製好之後,曹植興奮地拿起旁邊的利箭,一支接一支地放進擠壓式箭囊裡面,而後直接將整個箭囊在曹操面前倒轉過來。

讓人驚訝的一幕出現了,插在箭囊內的三十支利箭,倒轉過來的情況下竟然沒有一支箭因此而掉出來。還是好好地插在箭囊內部,任憑曹植如何把玩翻轉,都不爲所動。

見到自己指點所做的這個箭囊如此成功,曹植有些得意地看向曹操,笑道:“父親,你看孩兒做的這個箭囊如何?”

曹操並沒有曹植想象中見過箭囊那麼高興,反而接過箭囊查看了好一陣之後才嘆了口氣道:“植兒,你這箭囊確實製作得精巧,但所耗皮革也太多了,我軍實在用不起。”

“呃……”曹植完全沒有想到,曹操所顧慮的竟然是成本問題。於是指着方纔用剩下的皮革,問兩名士卒道:“你們製作舊式的箭囊所耗皮與本公子這種新式箭囊所耗皮相比如何?”

兩名士卒平日就是負責縫製箭囊的,心中默算了一下一人便答道:“回將軍、四公子,新式的箭囊雖然小,但由於裡面乃是摺疊,所耗皮比舊式箭囊還要多上兩分。”

“兩分,也不是太多嘛。”聽到士卒的話,曹植歪着頭喃喃自語道。

曹操看着曹植那認真的神情,探手摸了摸他的頭,笑道:“植兒,你可別小看這兩分,我軍弓箭手上萬,多出兩分的皮足夠再製作數千個箭囊了,可以讓我軍平添不少戰力。”

聽得此言,曹植卻是鄭重地搖了搖頭,說道:“父親此言差矣,新式箭囊可裝三十支箭,而舊式箭囊只能裝二十支,且不算會掉箭的損耗,就算多出的兩分皮製作成舊式箭囊,所能裝到的箭支也沒有新式箭囊多。而孩兒更以爲兵貴精而不貴多,就如守城,就算弓箭手再多,然而守城之時城牆就只此一段。一名弓箭手如若用新式箭囊,絕對可以比用舊式箭囊的弓箭手多戰鬥半刻鐘時間。而守城之時城上弓箭手換防,就容易給敵軍可趁之機,至於野戰道理亦是相同。”

曹操並非愚笨之人,曹植先是以數字進行分析,其次將作戰時可能出現的實際效果也分析了進去。曹操可是經歷過戰火的人,對於曹植這一番紙上談兵,倒是覺得頗爲有理。但生性多疑謹慎的他,卻不敢貿然行事,於是點頭道:“植兒所言不無道理,但全軍換裝干係甚大,不可草率行事。”

曹操的謹慎讓曹植心中極爲讚賞,重重地點頭道:“父親言之有理,植兒以爲可擇一部弓箭手進行換裝,待上戰場時以爲試驗,就可知道孰優孰劣。”

曹操聽得,哈哈一笑,擊掌道:“有理!”之後便大聲往外喊道:“典韋,派人着伯寧和文謙來見本將。”外面傳來典韋甕聲甕氣的應答聲。

曹操拉過曹植到案桌前,指着上面泛黃的紙片笑道:“植兒且將圖樣也畫出來,寫上要領,如此也好讓伯寧督造。”

曹植欣然應諾,取過案桌上的毛筆,就在上面那張泛黃並起毛糙的紙上寫畫了起來。這泛黃的紙片,就是歷史上頗爲有名的蔡侯紙,不過這紙的質量確實不敢恭維,曹植小時候用過一次就基本沒用,平時習字都是用更爲便宜的絹帛。

說來可能讓人驚訝,但真實情況就是這樣,如此劣質的一張紙卻是比絹帛還要貴。而紙也就是曹操這等身份的人才可以用上,其餘的人一般要記載文字都是用竹簡,緊急情況方可用絹帛,這也造就了漢代文人惜字如金。

而曹操讓曹植使用紙來畫圖樣,可見對這新式箭囊還是極爲重視的。當曹植畫完之後,滿寵和樂進二人也來到了帳中。曹操直接將新鮮出爐的圖樣交給滿寵,而後指着方纔在曹植指點下製作新式箭囊的士卒說道:“伯寧,你且按着這圖樣先製作五百個箭囊,若是所餘皮革不夠,可拆掉舊的箭囊製作。此二人方纔已經制作了一個,你可以拿去參考。”說完又指了指剛做好放在一旁的新式箭囊。

滿寵接過圖樣之後看了幾眼,就已經發現其中妙處,但很快又皺起眉頭來說道:“主公,這裡面所需皮革恐怕……”

未等滿寵說完,曹操便點頭道:“本將所擔心的正是這個,故而才命伯寧先行製作五百個,試看效果。至於試驗的士卒,就從文謙所部挑五百精銳弓箭手來使用。”

滿寵二人對於曹操所言已經心領神會,齊聲應道:“諾!”

曹操呵呵一笑,揮退二人之後對曹植說道:“植兒今晚就在帳內陪爲父一起用膳吧。”

“孩兒遵命。”

第103章 車陣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433章 陣斬顏良文丑第127章 戰後(下)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274章 華佗看症第237章 曹植習武之劍術第156章 辯荀彧(上)第15章 徐州陳元龍(下)第210章 司馬孚的猶豫第121章 準備第469章 鄒氏玩謀第9章 箭囊與酸梅湯(上)第79章 以人換糧第410章 抵達金城第8章 禁足第455章 絲綢的妙用第15章 徐州陳元龍(下)第409章 四將風采第432章 決戰!第107章 硬氣第131章 賊贓嫁禍第317章 出兵徐州第461章 劉備的算計第467章 見曹操第210章 司馬孚的猶豫第60章 還是逃了第8章 禁足第100章 張遼來襲第126章 戰後(上)第185章 抄家第483章 阻我娶甄宓者,殺無赦!第152章 兄弟(下)第502章 曹丕的選擇第131章 賊贓嫁禍第420章 才女蔡琰第71章 劉備退第116章 兄弟分歧(下)第238章 祭酒人選第515章 逼退二劉,進軍江東第505章 雲長,你敗了!第134章 “司馬八達”之首(上)第236章 曹植習武之木樁陣第160章 屯田制(下)第184章 一網成擒第494章 水軍的訓練地點第13章 攻心計成第451章 推行科舉第288章 突然增兵第56章 針鋒相對第236章 曹植習武之木樁陣第239章 車隊遇襲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308章 經濟戰,開始(下)第260章 董承異動第198章 出使河北(下)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187章 曹操敗歸第342章 袁紹出手第125章 亂中求勝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214章 遇刺(上)第244章 華佗的選擇第162章 大事定矣第118章 誤會第163章 引導流民(上)第84章 交換(下)第382章 手握大軍第218章 司馬孚認主第112章 去鄄城第271章 知識凌駕皇權第182章 包圍第411章 多疑的韓遂第411章 多疑的韓遂第156章 辯荀彧(上)第29章 算術(下)第381章 計引二將第501章 曹操動手第385章 攻取涿縣(上)第367章 趙雲帶來的軍情第500章 收得孔明第262章 識破!董承結張繡!第252章 陰謀與陽謀的結合第119章 文家(上)第279章 失敗第6章 郭嘉之思第276章 城外狩獵(下)第24章 怪風第175章 誤會第160章 屯田制(下)第253章 天子侍讀第351章 上將文丑第277章 劉備,終於來了!第390章 水淹袁軍(下)第444章 兩位大賢第455章 絲綢的妙用第174章 文稷效忠第63章 答案第458章 海船問題第158章 辯荀彧(下)
第103章 車陣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433章 陣斬顏良文丑第127章 戰後(下)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274章 華佗看症第237章 曹植習武之劍術第156章 辯荀彧(上)第15章 徐州陳元龍(下)第210章 司馬孚的猶豫第121章 準備第469章 鄒氏玩謀第9章 箭囊與酸梅湯(上)第79章 以人換糧第410章 抵達金城第8章 禁足第455章 絲綢的妙用第15章 徐州陳元龍(下)第409章 四將風采第432章 決戰!第107章 硬氣第131章 賊贓嫁禍第317章 出兵徐州第461章 劉備的算計第467章 見曹操第210章 司馬孚的猶豫第60章 還是逃了第8章 禁足第100章 張遼來襲第126章 戰後(上)第185章 抄家第483章 阻我娶甄宓者,殺無赦!第152章 兄弟(下)第502章 曹丕的選擇第131章 賊贓嫁禍第420章 才女蔡琰第71章 劉備退第116章 兄弟分歧(下)第238章 祭酒人選第515章 逼退二劉,進軍江東第505章 雲長,你敗了!第134章 “司馬八達”之首(上)第236章 曹植習武之木樁陣第160章 屯田制(下)第184章 一網成擒第494章 水軍的訓練地點第13章 攻心計成第451章 推行科舉第288章 突然增兵第56章 針鋒相對第236章 曹植習武之木樁陣第239章 車隊遇襲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308章 經濟戰,開始(下)第260章 董承異動第198章 出使河北(下)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187章 曹操敗歸第342章 袁紹出手第125章 亂中求勝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214章 遇刺(上)第244章 華佗的選擇第162章 大事定矣第118章 誤會第163章 引導流民(上)第84章 交換(下)第382章 手握大軍第218章 司馬孚認主第112章 去鄄城第271章 知識凌駕皇權第182章 包圍第411章 多疑的韓遂第411章 多疑的韓遂第156章 辯荀彧(上)第29章 算術(下)第381章 計引二將第501章 曹操動手第385章 攻取涿縣(上)第367章 趙雲帶來的軍情第500章 收得孔明第262章 識破!董承結張繡!第252章 陰謀與陽謀的結合第119章 文家(上)第279章 失敗第6章 郭嘉之思第276章 城外狩獵(下)第24章 怪風第175章 誤會第160章 屯田制(下)第253章 天子侍讀第351章 上將文丑第277章 劉備,終於來了!第390章 水淹袁軍(下)第444章 兩位大賢第455章 絲綢的妙用第174章 文稷效忠第63章 答案第458章 海船問題第158章 辯荀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