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5章 二八論

改革不易,制度改革更難,因爲這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在這個時代,還關係到知識階級的觀念。

儒法之爭由來已久,以儒家大獲全勝爲結果——至少儒生是這麼認爲的。即使鍾繇、高柔這樣以律令傳家的人,他們也自認爲是儒生,絕不會以法家自居,春秋治獄已經成了共識,如何解釋法律條文,要看執法者有什麼樣的目的。

按法律條文辦事的人被稱爲法吏,並不爲世人所重。這個時代的名士以藐視法令爲尚,只問該不該殺,不問能不能殺,所以纔有李膺殺張朔、岑晊殺張泛這樣的事發生。

張朔、張泛當然該殺,但無視律令顯然不是治國之道。孫策對鍾繇說,律法必須要改革,這是治國之本,但究竟怎麼改,要反覆斟酌,不能大而化之。他不提具體的要求,但有幾條原則:

一是不能太嚴。太嚴了,動咎得罪,容易成爲官員手中傷害百姓的工具,官逼民反。

二是要明確。什麼樣的事不能做,做了就有什麼樣的後果,要讓百姓能夠理解,不至於產生混淆,也不能讓官員有太多的操作空間。立法的目的是規範百姓的行爲,減少犯罪,而不是爲執法而執法。

三是要有辯護。有罪無罪,不能只聽官員一面之辭。

鍾繇對前兩點沒什麼意見,最後一點卻是不明所以。孫策略微解釋了一下。

在見鍾繇之前,他也對相關制度做過一些瞭解,和張紘、虞翻以及高柔、伊籍等人都有過商討。僅從制度而言,秦漢法律是很慎重的,尤其是涉及殺人的案子,通常都要經上級部門複覈,殺人甚至要皇帝親自批准。但案件審理還是由官員獨立完成,並沒有給當事人多少辯解的空間。會不會出現冤案錯案,會不會出現判罰不準,取決於官員的人品。

但人品這種事往往是不可靠的。地方審理案件的都是本地人,太守、縣令不可能脫離本地掾吏的協助獨立審案,有沒有人在太守府、縣寺當差,就成了有罪無罪的關鍵,官吏利用手中的權力打擊報復異己的事屢見不鮮。

孫策希望能建立一種辯護的制度,讓另一方也有發聲的機會,以抑制執法中的循私舞弊,公器私用。

鍾繇聽完,眉頭緊皺。“大王,如此一來,只怕官吏數量太多,朝廷供養不起啊。”

“公所言甚是。”孫策撫着額頭,也有些頭疼。管得細了,官員的數量就會增加,相關的支出也會暴增。別的不說,他將郡縣的民政、軍事、監察權分開之後,原本一郡只有一個太守,一縣只有一個縣令長,現在又多了郡尉、郡監、縣尉、縣監,俸祿開支也因此翻了一番。如果按照他的設想,對執法進行細化,初步估計,俸祿開支至少要增加三成。

古代官制大而化之有時候是不得已,一是技術無法實現,二是財政開支負擔不起。

“所以只能挑最要緊的先做。不知鍾公有沒有聽過一個二八論?”

鍾繇欠身施禮。“臣愚陋,未曾聽聞,敢請大王指點。”

“天下事,八成麻煩出於二成原因,另二成麻煩則出自八成原因。我們現在就要找出那二成原因,先解決八成麻煩,剩下的事再慢慢解決,不要指望着什麼事都在掌握之中。真要如此,那就只能把事情極度簡單化,比如百姓只能耕戰,不及其餘。真要那麼幹,孤會成爲暴君,鍾公也會被人罵爲虎作倀。”

鍾繇久經仕宦,一下子明白了孫策的意思,啞然失笑之餘,又敬佩不己。“大王所言極是,合乎聖人治國之道。大道至簡至易,簡則能知,易則能行,以二制八,想來還是可行的。其實真正說起來,官也好,民也罷,真正作奸犯科的不足一成,處理好這一成,天下可安。”

孫策大笑,探身過去,拍拍鍾繇的手背。“公此言,深合孤意。周武王有亂臣十人,滅商建周,開八百年基業。大吳若有大臣如公十人,孤可臥治天下矣,傳國千秋。”

鍾繇又興奮又不安,覺得肩上沉甸甸的。他躬身再拜。“蒙陛下錯愛,臣誠惶誠恐。”

孫策和鍾繇談了大半天,留鍾繇用了一頓午飯,傍晚時分才送鍾繇出宮。他本打算將鍾繇送到宮門口,鍾繇卻再三推辭。他深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孫策對他越是尊敬,他的壓力越大,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看着他呢。

不出鍾繇所料,他剛出太初宮,就被一羣人圍上了。清晨他入宮時受吳王禮遇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大半個建業城,不僅汝潁人士歡欣鼓舞,就連那些被迫賦閒的前朝老臣都有些心動。既然鍾繇能得到吳王重用,他們也有機會啊,論仕宦經驗,比鍾繇豐富的人比比皆是,只是以前態度不端正,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這纔沒入吳王青眼。

鍾繇婉拒了無數宴請,徑直來找荀彧。

荀彧聽完鍾繇的轉述,沉吟良久。他也覺得這件事很棘手,涉及面太廣。凡立新朝,必然會對律令進行變革,新朝不能用舊律,這是成例。就大吳而言,事情又要複雜很多,孫策推行新政十餘年,變更了很多東西,當時並沒有形成系統的律令,如今新朝肇立,自然要進行整理。

這個工作量可不小。即使是以孫策所言的二八論,抓大放小,這也是一項大工程。

荀彧反覆想了想,建議鍾繇和郭嘉通通氣。論對吳王心思的把握,沒有人能超過郭嘉。此外,鍾繇還可以請求國是院協助,黃公琰那些老臣既有經驗,又有時間,應該能幫得上忙。就算他們什麼也不做,有這些老臣鎮着,輿論壓力也會小很多。

鍾繇深以爲然。他隨即又說了孫策有意請他教導孫權的事。

荀彧瞅着鍾繇看了半晌,忽然笑了。“元常,這是個機會,或許能讓許子將脫困。”

“許子將?”

“是的,吳王對這個二弟一向有些成見,只是迫於太后之命,不能不有所顧忌。太后憐子,人之常情,但她畢竟是一婦人,見識有限,許子將若有所進言,她不可能不聽。”

鍾繇恍然,指指荀彧,放聲大笑。

——

別人找郭嘉不易,鍾繇卻不難。見鍾繇登門拜訪,鍾夫人設下盛宴,又派郭奕去軍情處找郭嘉。

趁着這個機會,鍾夫人和鍾繇聊了幾句。鍾繇受吳王禮遇的消息,她也聽到了,既爲鍾繇高興,又爲鍾繇擔心。身爲郭嘉之妻,袁衡、袁權的閨蜜,她對吳王的瞭解遠遠超過一般大臣。

“兄長,吳王說的那個二成,至少有一成要落在官員身上,說不定更多。”

鍾繇正爲這事犯愁,見鍾夫人有想法,自然不放過請教的機會。“怎麼說?”

鍾夫人含笑說道:“人皆言大王好孟子,卻不知大王好孟子何處,依我看,大概可以歸結爲兩句話:一句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句是‘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你看他的所作所爲,有出於此二者嗎?你變革律令,若從此二處着手,庶幾無大錯。”

鍾繇若有所思,連連點頭贊同。他對吳國新政不陌生,只是沒有鍾夫人想得這麼透徹。仔細想來,這兩句堪稱要害。孫策奪世家土地,並不是敵視世家,而是要保證百姓有生存之本。百姓安居樂業,天下便安,縱有不臣,也掀不起什麼風浪。百姓衣食無憂,誰願意造反?

同樣,對世家而言,失去了土地,並不代表他們的財富就沒了,只是不能躺在產業上睡覺了。除了做官吃俸祿,他們還有很多生財之道,只是這些生財之道都需要他們付出努力,開工坊也罷,經商也好,都有競爭,不像田產那樣穩定,如果不花心思,不僅賺不到錢,反而可能賠錢。

這就逼得他們不斷的改進工藝、提高技術。這幾年工商業發展迅猛,除了政策扶持之外,世家之間的競爭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作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馬車,更新迭代之快,令人瞠目結舌。當初鍾繇在長安時就已經深有體會,後來坐鎮襄陽,近距離的考察南陽工坊,深知馬車工坊對技術的重視,南陽木學堂的招生規模一年比一年大,還是供不應求。

馬車如此,船也是如此,不管是戰船還是商船、民船,幾年間技術提升超過了之前幾十年、幾百年。南陽木學院甚至專門爲此成立了一個分院,專門研究船舶的製造技術。

既然保護百姓是第一要義,那吳王的意思就很明白了,改革律法,就是要從根本上保護百姓免受官吏的盤剝侵害。因此,加強對官吏的管理就成了新律令的重中之重,也就是鍾夫人所說,這二成中至少有一成要落在官吏管理上。

“小妹,你這幾年進步很大啊,依我看,不弱於荀文若。”

“荀文若?”鍾夫人嘴角微撇,笑了笑。“他現在一心學留侯張良,就差入山辟穀了。”

第798章 趙雲第1923章 見微知著第304章 出山第一功第1315章 新希望第759章 勁敵第1744章 李代桃僵第2351章 黑山張燕第2114章 翁婿第109章 同病相憐第1555章 私房話第1555章 私房話第611章 孫策送禮第768章 祖郎戰太史第987章 轉機第2197章 折服第894章 少年陳武第2494章 大國使者第874章 人前人後兩週郎第1944章 知天命(桃園散人打賞加更)第1946章 塞翁失馬第2485章 順水行舟(求推薦!)第1260章 君子當制怒第1410章 天生有才第2114章 翁婿第963章 差之毫釐第666章 我無所謂第1149章 慢功出細活第727章 不要急第1728章 遼東攻略第2180章 軟硬兼施第2384章 新都城第2412章 化胡爲夏第645章 名將搖籃第1906章 用心良苦第240章 點撥(書友隨野星痕萬點打賞加更)第260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419章 人民的呼聲第395章 五味調和第191章 默契(求月票)第196章 南陽豪強想翻盤(書友兢兢業業寂寞哥萬點打賞加更)第1019章 勇者無畏(書蟲小6盟主加更)第1246章 好消息第2133章 用將(加更一章)第185章 大家閨秀(書友兢兢業業寂寞哥萬點打賞加更)第2258章 納降第2296章 暗流第1346章 傳幫帶第764章 虛樣文章(求推薦票!)第774章 兒戲第1292章 孔融與禰衡第2062章 三人同心第1722章 小心機(若相惜丶惜月打賞加更)第217章 禍不單行(書友兢兢業業寂寞哥萬點打賞加更)第2568章 虛晃一招第1133章 又見李儒(隨野星痕打賞加更)第624章 楊修(求保底月票!)第1450章 名分初定第1851章 虞翻出馬第1426章 用兵一時第2346章 陳宮有計第513章 差之毫釐(紫星璇玉打賞加更)第686章 廢物利用第816章 盛憲第2477章 民心向背第348章 深不可測第2315章 破城第1754章 佛系袁譚第1077章 汝妻女,吾養之第1567章 志同道合第1614章 杜白頭第2406章 餘波未平第540章 秋後算賬第2565章 喧客奪主第1245章 運氣來了第855章 鏡湖第1794章 夜襲(求保底月票!)第1964章 人精鍾繇第378章 代溝第2124章 望塵莫及第1008章 虛驚一場第297章 君子之爭第235章 回頭是岸(賀盟友兢兢業業寂寞哥)第905章 韜光隱晦第029章 宗師風範第1621章 與時俱進第2075章 戰法革新第1470章 磨刀霍霍第1481章 不愧名士(鷹緣帝打賞加更)第531章 演戲第086章 喜相逢(求推薦,求收藏!)第308章 袁耀回來了第022章 未老的黃忠第1619章 必也正名第1271章 你說了不算(求推薦票!)第2423章 初戰不利第2346章 陳宮有計第833章 心腹之患第1732章 新港(求推薦票,求月票!)第2164章 無形的網第2201章 大考
第798章 趙雲第1923章 見微知著第304章 出山第一功第1315章 新希望第759章 勁敵第1744章 李代桃僵第2351章 黑山張燕第2114章 翁婿第109章 同病相憐第1555章 私房話第1555章 私房話第611章 孫策送禮第768章 祖郎戰太史第987章 轉機第2197章 折服第894章 少年陳武第2494章 大國使者第874章 人前人後兩週郎第1944章 知天命(桃園散人打賞加更)第1946章 塞翁失馬第2485章 順水行舟(求推薦!)第1260章 君子當制怒第1410章 天生有才第2114章 翁婿第963章 差之毫釐第666章 我無所謂第1149章 慢功出細活第727章 不要急第1728章 遼東攻略第2180章 軟硬兼施第2384章 新都城第2412章 化胡爲夏第645章 名將搖籃第1906章 用心良苦第240章 點撥(書友隨野星痕萬點打賞加更)第260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419章 人民的呼聲第395章 五味調和第191章 默契(求月票)第196章 南陽豪強想翻盤(書友兢兢業業寂寞哥萬點打賞加更)第1019章 勇者無畏(書蟲小6盟主加更)第1246章 好消息第2133章 用將(加更一章)第185章 大家閨秀(書友兢兢業業寂寞哥萬點打賞加更)第2258章 納降第2296章 暗流第1346章 傳幫帶第764章 虛樣文章(求推薦票!)第774章 兒戲第1292章 孔融與禰衡第2062章 三人同心第1722章 小心機(若相惜丶惜月打賞加更)第217章 禍不單行(書友兢兢業業寂寞哥萬點打賞加更)第2568章 虛晃一招第1133章 又見李儒(隨野星痕打賞加更)第624章 楊修(求保底月票!)第1450章 名分初定第1851章 虞翻出馬第1426章 用兵一時第2346章 陳宮有計第513章 差之毫釐(紫星璇玉打賞加更)第686章 廢物利用第816章 盛憲第2477章 民心向背第348章 深不可測第2315章 破城第1754章 佛系袁譚第1077章 汝妻女,吾養之第1567章 志同道合第1614章 杜白頭第2406章 餘波未平第540章 秋後算賬第2565章 喧客奪主第1245章 運氣來了第855章 鏡湖第1794章 夜襲(求保底月票!)第1964章 人精鍾繇第378章 代溝第2124章 望塵莫及第1008章 虛驚一場第297章 君子之爭第235章 回頭是岸(賀盟友兢兢業業寂寞哥)第905章 韜光隱晦第029章 宗師風範第1621章 與時俱進第2075章 戰法革新第1470章 磨刀霍霍第1481章 不愧名士(鷹緣帝打賞加更)第531章 演戲第086章 喜相逢(求推薦,求收藏!)第308章 袁耀回來了第022章 未老的黃忠第1619章 必也正名第1271章 你說了不算(求推薦票!)第2423章 初戰不利第2346章 陳宮有計第833章 心腹之患第1732章 新港(求推薦票,求月票!)第2164章 無形的網第2201章 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