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2章 雄心壯志

被襄陽書院的師生嘲諷,秦宓有點懵。

這不是正常的辯論套路麼,你們爲什麼罵我?

雖說大家都不知道不可能有萬世之國,可是當着皇帝的面說吳國必亡,你們這是什麼操作?

沒等秦宓反應過來,忍他很久的襄陽書院師生已經開啓了羣嘲模式,而且看他們捲袖子擼胳膊的架勢,不排除真有圍上來羣毆的可能。

龐德公等人自恃身份,自然不能和年輕學生一樣衝動,安坐不動,只是搖頭嘆息。這書生面生得很,新來乍到,不知深淺,更不瞭解大吳學風,這次怕是要吃虧了。

辛評站在人羣中,看着幾步外的秦宓被人懟得語無倫次,又解氣,又有些可憐他。秦宓是個聰明人,書讀得也好,但他太不瞭解吳國,太不瞭解孫策了。用儒生們之間互相辯難的那一套來對付孫策,根本就是自找麻煩嘛。你的學問再好,辯才再佳,還能強過許劭嗎?

見羣情激涌,再不阻止就真有人動手了,孫策擡起雙手,輕輕下壓。見天子要說話,襄陽書院的師生們勉強收住了高漲的戰意,只是狠狠盯了秦宓兩眼,記住此人,回頭再找他一決高下。

秦宓還沒回過神來,沒什麼反應,被殃及的辛評倒是打了個寒顫。

孫策朗聲笑道:“策雖讀書少,也聽人說過唯易不易的道理。人們常說天長地久,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地有滄海桑田,又哪有什麼天長地久,夏禹、商湯、周文武王,皆是一代明君,可是傳國最久的周也不過八百年,其中還有幾百年是名存實亡。策何德何能,又豈敢奢望萬世不易。”

“不過……”孫策話風一轉,卻沒有接着往下說,端起了案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又慢慢放下茶杯,還特意將茶杯的位置挪了一下,放在原位。“要說沒有一點野望,亦非實話。”他看向秦宓,笑意盈盈。“足下可知我有何野望?”

秦宓深吸一口氣,強作鎮靜。“既知不能萬世一姓,那就只能存國久一些。想來足下是希望與周文王、周武王比肩,讓吳國國祚超過周朝。”

孫策笑笑,一字一句地說道:“對,亦不對。”

秦宓愣了一下,拱拱手。“敢請教。”

“我剛纔說了,唯易不易。說起皇帝一詞,其實歷史並不久遠,不過是嬴政師心自用,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合爲一統,方有皇帝。三皇、五帝的歷史太遠,我讀書少,不能詳言,三代略知一二。據蔡祭酒所言,夏稱後,商稱帝,周稱王,皆與皇帝不同。即使是同爲皇帝,漢代的皇帝與秦代的皇帝也有不同,在座諸位都是博通經史之人,想必比我更熟悉,就不展開說了,免得貽笑大方。”

衆人哈哈一笑,氣氛輕鬆了許多。蔡諷有些尷尬,他還真不知道這皇帝和皇帝之間還有什麼區別。不過他什麼也沒說,若無其事的跟着笑了兩聲。

“由後而帝,由帝而王,再由王而皇帝,這樣的演變是好還是壞,恐怕不能簡單的斷定,然而有一點我們可以確定,皇帝絕不會是最後的稱呼,或是幾十年,或是幾百年,終歸會有另一種制度出現。足下以爲然否?”

秦宓皺了皺眉。他承認孫策說得有理,但他卻不願附和孫策。“這和你所說的野望有什麼關係?莫非你也想效仿秦始皇,再創一個稱號?”

孫策笑笑,沒有理睬秦宓的挑釁。這隻能說明秦宓已經陣腳大亂,不足爲患。

“稱號只是名字,根本還是在稱號之後的制度。制度一直在變,這是事實,可是爲何會這麼變,這麼變是好還是壞,什麼時候是好,什麼時候是壞,卻不是一個什麼人都能說得清的問題。常言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非真知也。”

孫策再次頓了頓,目光炯炯有神。“是以,我委託弘農楊公、江夏黃公,當然,還有襄陽書院的老祭酒蔡公,潛心研究官制,希望能從中找到規律,希望能知其所以然。不敢說爲萬世立法,只求能有所建樹,使後世之君知依時而變,有所爲,有所不爲,不至因一時之利,誤入歧路。”

“這,便是我的野望。”孫策展顏而笑。“若能實現,我大吳縱使不能萬世長存,比肩於周,傳國八百年,想來還是有可能的。足下以爲呢?”

秦宓還沒有回答,尹默便起身,向孫策施禮。“陛下既有周文王、周武王開基立國之功,又有周公制禮樂、立教化之德,後世之君但能循陛下儀軌,大吳傳國又豈止八百年,千六百年亦可期。”

孫策擺擺手。“多謝思潛謬讚。不過我不希望後世之君守什麼祖宗之法,一步不敢越雷池,我更希望他們能循我本心。本心者何?士之三重境也,立身,行義,求道,依此本心而行,雖法與我不同,本心不異,便是我的孝子賢孫。文士、武士,農士、醫士,爲百官,爲君王,所爲雖有不同,爲士之心不應有異。”

“彩!”牆頭一個少女用力鼓掌。“陛下說得精彩,妾雖是女子,亦願爲士!”

孫策舉起手臂,高高挑起大拇指。“這纔是我大吳之士。雖是女子,不讓鬚眉!”

衆人哈哈大笑,喝彩聲此起彼伏,掌聲響成一片。

秦宓看看四周,嘴角抽了抽,慢慢擡起手,勉爲其難的拍了起來。

——

秦宓與尹默並肩而行,走在人流涌動的襄陽街頭。

辛評沒有和秦宓一起回來。他說去找郭嘉,希望能儘快與孫策見面,開始談判。不過秦宓不怎麼相信他,辛評的心早就不在蜀國了,他找郭嘉更可能是爲自己的前程。

梓潼原屬廣漢,尹默與秦宓算是同郡。之前秦宓就是通過尹默求得與會的許可,有機會站在書院的院子裡,與孫策直接對話。雖說結果和預期的不同,秦宓還是很感激尹默的幫忙。

會議結束後,尹默陪着秦宓參觀了襄陽書院,對秦宓說,別回益州了,就在襄陽書院讀書吧。你讀的書雖然多,但你對吳國的新政、學風都不太熟悉,今天敗得有點冤。

秦宓沒有表態,但他對襄陽書院的設施大加讚歎。不論是環境還是藏書,襄陽書院都讓他大開眼界,至少益州是找不到能與之相比的。

在襄陽書院轉了半天,辛評還是不見蹤影,尹默便送秦宓回襄陽城。天色已經不早了,襄陽街頭的氣氛還是很熱烈,到處可以看到、聽到人們關於上午那次召見的討論,其中不少與秦宓相關。好在那些人並不知道秦宓的名字,便以那個益州蠻子代替。

秦宓很鬱悶,卻無可奈何。

兩人一路走到蔡家酒樓,站在門外,向裡看了一眼,卻見酒樓裡已經人滿爲患,根本不可能有空位。秦宓心情更加不好,尹默卻早有準備,拉着他拐進一條小巷,在一個門面很窄的小酒家前停了下來,還沒開口,正親自爲客人上酒的女掌櫃便看見了尹默,笑着迎了出來。

“尹先生,今天幾位?”

“兩位。”尹默指指秦宓,伸長脖子,看看裡面。“還有座嗎?”

“先生若是不嫌棄,閣樓上還可以坐兩個人。”

“閣樓就閣樓,正好看看襄陽夜景。”

尹默領着秦宓進了門,踩着不足三尺寬的樓梯,輕車熟路地上了樓。掌櫃也不多說,轉身又去招呼別人。站在樓梯上,秦宓向下看了一眼,見狹窄的過道間還有兩桌,一桌一人,一人兩人,安靜的喝着酒,不時低笑兩聲。

上了樓,穿過一個像是閨房的閣樓小屋,推開不到一人高的小門,尹默、秦默出現在長寬不足五尺的曬臺上。兩張竹椅,一張木案,雖然緊湊,卻不雜亂。

秦宓四處張望的時候,樓下傳來幾聲清脆的銅鈴響,尹默伸手拉起一根繩子,扯上一隻竹籃來,竹籃裡有一壺酒,兩隻酒杯,四件點心、小菜。尹默熟練的擺好,又將竹籃放了下去,招呼秦宓入座。

正如尹默所說,閣樓不大,卻能將大半個襄陽城盡收眼底。正是傍晚時分,夕陽斜照在襄陽城上,一片燦爛,遠處沔水上的水師樓船更是金碧輝煌,氣壯如山。

秦宓忽然想起早上看到的那艘船,便問尹默是否瞭解。

尹默笑笑。“那是黃、秦二位祭酒剛剛研發成功的新船,專爲進攻益州做準備的。你看到的那艘也許是去漢水試航的。同樣的船在長江也有,只不過你沒注意罷了。”

“這麼說,吳帝是根本不想談判,就是要武力攻取益州?”

尹默看了秦宓一眼,含笑不語,只是舉起酒杯,向秦宓示意。秦宓無奈,只好舉起酒杯,與尹默碰了碰。“今天多虧思潛,要不然真不知道怎麼收場。”

“無妨。”尹默呷了一口酒。“子勅兄,對陛下今日所言,以爲如何?”

秦宓想了想。“好自是好,只怕難以實現。”

尹默放下酒杯,身體後仰,靠在椅背上,擡起雙足,架在面前的欄杆上,雙手交叉,置於腹前,出了一會兒神,轉頭看着秦宓,歪了歪嘴。“你知道這家小酒館的掌櫃姓什麼?”

秦宓搖搖頭。他的確不知道,這酒館太小,連個酒招都沒有。尹默進門的時候也沒提。

“姓蒯。”

秦宓一愣,隨即驚得坐起。“蒯越的家人?”

“蒯越的小女兒,當年被滅門的時候才十二歲。”

“那她……”秦宓的後脖頸寒毛倒豎,神色不安。

“不用緊張,這不是什麼秘密。”尹默笑了兩聲,又道:“兩年前,法孝直派人來襄陽佈局,聯繫過她,希望她能成爲蜀國在這裡的聯絡點,被她拒絕了。”

秦宓長出一口氣。“爲什麼?”

“因爲她知道蜀國支撐不了多久,天下終將歸吳。”

秦宓瞥了尹默一眼,本想反脣相譏,想想又放棄了。思索良久後,他一聲長嘆,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這麼說,思潛也贊同吳帝的民心說?”

“民心雖不可靠,可是與虛無縹緲的天命相比,畢竟實在一些。譬如行舟,正因爲知道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纔會更加小心,不敢孟浪。這難道不比自以爲天命在我,任意妄行更好?”

秦宓無言以對,只好再次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慢點喝。”尹默哈哈一笑。“借酒澆愁,只會更愁。形勢如此,非你我能左右,你若是真想忠於使命,還是勸蜀王早日投降的好。以曹昂與陛下的關係,曹家總不會比蒯家還差吧。”

——

上庸、鍚縣的叛亂,打亂了原先的計劃,也讓軍謀處、軍情處的軍師、參軍們意識到大吳境內並非鐵板一塊,山區和平原也不太一樣,並不是戰勝就能永遠佔領。

增援是必須的,但以什麼樣的方式增援,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郭嘉認爲,根據當前的形勢,加上新船在沔水流域試航的情況,應該調整之前的計劃,以沔水流域爲主戰場,以長江三峽爲輔戰場,溯漢水而上,先平定叛亂,穩住漢中形勢。

劉曄則認爲,申耽、申儀不過是疥癬之患,派一大將,率數千士卒增援即可,無須天子親征。且若是改變預定計劃,必然要調回右都護孫翊部,大費周章,又要耽誤不少時間,很可能會錯過這個冬季,一拖又是一年。

兩人相爭不下,各有道理,最後只能由孫策裁決。 Wшw ttκǎ n ¢ O

孫策反覆考慮後,還是接受了劉曄的建議。申耽、申儀都不是什麼善戰之輩,只不過藉着文聘部兵力不足的機會射了幾枝冷箭,不足以改變既定戰略。關羽就在襄陽,派他再送一批物資去,順便把申耽、申儀剿了就行。哪怕關羽不上陣,只要給文聘增幾千兵,文聘也能解決申耽、申儀。

至於物資,有了襄陽大族的支持,也不是什麼難題,再送一批就是了。

反倒是江陵方向,在孫翊移駐武陵後,缺少重將坐鎮,兵力過於空虛,是個潛在的軟肋,必須解決。

商量已定,孫策召關羽見駕。

不到半個時辰,關羽就帶着馬良趕到魚梁洲。行完禮,在孫策側面就坐,一手扶腿,一手撫須,鳳目微閉,眉心微鎖,雖不發一言,自有大將氣度。

孫策打量了關羽兩眼,微微頜首。“雲長,可知爲何召你來?”

“臣冒昧揣測,當是鍚縣、上庸戰事。”

“爲何?”

“鍚縣水道乃是漢中前線將士的補給線,不容有失。且申耽、申儀在陛下巡狩襄陽時生事挑釁,當立即攻滅之,以安民心士氣。然耽儀區區蟊賊,毋須陛下派遣大將,興師動衆,臣統步卒一千馳援即可。”

孫策很滿意,難道關羽這麼謙虛,不以大將自居。“一千步卒,夠嗎?”

“兵在精,不在多。且申耽、申儀本是鼠輩,貪利而動,趁隙而起,必然在襄陽有耳目,窺我動靜。兵力太多,難免走漏風聲,讓他們有所準備。臣率千人悄悄出城,晝夜急行,攻其不備,可一舉得手。”

孫策轉頭看看沮授、郭嘉。郭嘉搖着羽扇,似笑非笑。“此計雖好,卻不像雲長風格。莫非另有高人,爲雲長出謀劃策?”

關羽遲疑片刻,沉聲道:“倒是有幾個年輕人。雖小有智計,卻不足以入祭酒青眼。”

“是那個叫馬良的嗎?”

關羽點點頭。“還有個殷觀,字子休,也有些謀略,是徐公明所署主簿。司馬徐商雖是武人,卻知曉兵事,尤其是熟悉漢中地形,多有助益。”

關羽一邊說了幾個人,有文有武,並簡略的評點了他們的優劣。孫策聽了,暗自點頭。關羽原本自負其能,又敵視讀書人,如今能坦然承認其他將領的能力,又對馬良、殷觀等人評價公允,就連郭嘉故意挑釁都不動怒,只是語氣稍有強硬,可見是真的有進步,並非一時委曲求全。

問了關羽方略,又試了關羽心態,孫策放了心,將馳援漢中的任務交給關羽,命由他自行決定行動方案,中軍不再幹涉。

關羽心中歡喜,卻不喜形於色,躬身再拜,起身離去。

出了中軍大帳,關羽下意識地停住了腳步,扭頭一看,正看到杜夫人站在不遠處的帳前,含笑看着他。關羽有些心虛地四處看看,見無人關注他,緊趕兩步,趕了過去,握住杜夫人的手。

杜夫人將他拉到帳後,悄聲問道:“應答得可好?”

“看起來還行。”關羽終於還是露出了些許得意之色,撫着鬍鬚,揚了揚眉。

杜夫人白了他一眼,嗔道:“戒驕戒躁。”

“喏。”關羽連忙收起笑容,正色道。

“戰場兇險,你一定要小心,平安歸來。”杜夫人低下頭,一手撫着小腹。“我和孩子等着你。”

“好。”關羽應了一聲,隨即又瞪大了眼睛,盯着杜夫人。“你……說什麼?”

杜夫人臉色通紅,瞪了關羽一眼。“沒聽懂就算了。”甩開關羽的手,轉身入帳,順手掩上了帳門。

關羽立在原地,沉吟片刻,揚揚眉,笑了兩聲。“這天師道,還真是有幾分道行。”

第1713章 打賭第2561章 困獸(求推薦!)第1655章 赤子心(秋雨夜月打賞加更)第1067章 當年事第867章 立言的大事業第2424章 文約無友第2438章 怒其不爭第1567章 志同道合第114章 小頑固第2211章 土豪第1730章 詩言志第1531章 放手第1579章 三重境第1248章 倉慈(求推薦票!)第1811章 機會第1214章 太平經第1198章 名與實第1524章 沒那麼簡單(鷹緣帝盟主加更)第1966章 堵不如疏第878章 防微杜漸(佳哥來了哈打賞加更)第897章 關羽戰馬超第2073章 初上陣(醉愛哥基打賞加更)第1634章 錯了第549章 爲你而來第861章 南北兩王佐第1472章 變陣第497章 不讀書(亂武三國打賞加更)第610章 小將(週一,求推薦!)第759章 勁敵第783章 以賊制賊第1925章 苟且之徒第2460章 言外之意第634章 杜白虎第1089章 羽林衛第2354章 羣英會第2191章 柔與剛(求推薦!)第1600章 無名之火(求推薦票!)第1728章 遼東攻略第1221章 大疫第1828章 狐假虎威第563章 當斷不斷第158章 大勢所趨第628章 我可能接了個假詔書第1272章 謙虛和心虛第1868章 畫虎不成第1447章 臨別贈言(迪迪卡卡俱樂部盟主加更)第1931章 一出好戲第308章 袁耀回來了第846章 無路可走第188章 攻心(書友兢兢業業寂寞哥萬點打賞加更)第664章 挑戰第2427章 長沙王第1893章 今非昔比第757章 不幸之幸第1612章 安內爲先(烏鴉1131盟主加更)第1615章 毒舌虞翻(南鬥崑崙打賞加更)第2460章 言外之意第298章 平輿二龍(碧空雁萬點打賞加更)第1588章 過目不忘老蔡邕(啊哦呀哈嘎喲嘿打賞加更)第676章 算你狠第1761章 意外之敵第1777章 一念之差第1831章 來去之間第1907章 老遊俠第2527章 法正的局第2285章 羣賢議政第600章 止戈爲武第2241章 張飛計第1808章 第一戰第751章 積怨(gaolaochou打賞加更)第2530章 巫縣水戰(求月票!)第2570章 心死第760章 形勢嚴峻第401章 援兵第2323章 張郃戰龐德第767章 單挑(月月葉打賞加更)第638章 同氣相投第504章 迫不得已第1555章 私房話第1401章 意外收穫(無名英雄)第197章 交易(求月票!)第1654章 對月談情第1352章 榮幸亦或不幸(yzgwin9打賞加更)第272章 長安有變第1627章 攔路虎第1545章 物是人非第1840章 虞翻進諫第108章 又見曹操第148章 意外情況第2231章 君臣兄弟(求推薦!)第2415章 規矩無用第1822章 遠慮和近憂第1749章 自作聰明第2117章 天子有奇計第311章 呂範第1238章 麴義殺將第337章 劉備(書蟲小6萬點打賞加更)第583章 鬥世家第359章 陳登的小心思第350章 陽謀
第1713章 打賭第2561章 困獸(求推薦!)第1655章 赤子心(秋雨夜月打賞加更)第1067章 當年事第867章 立言的大事業第2424章 文約無友第2438章 怒其不爭第1567章 志同道合第114章 小頑固第2211章 土豪第1730章 詩言志第1531章 放手第1579章 三重境第1248章 倉慈(求推薦票!)第1811章 機會第1214章 太平經第1198章 名與實第1524章 沒那麼簡單(鷹緣帝盟主加更)第1966章 堵不如疏第878章 防微杜漸(佳哥來了哈打賞加更)第897章 關羽戰馬超第2073章 初上陣(醉愛哥基打賞加更)第1634章 錯了第549章 爲你而來第861章 南北兩王佐第1472章 變陣第497章 不讀書(亂武三國打賞加更)第610章 小將(週一,求推薦!)第759章 勁敵第783章 以賊制賊第1925章 苟且之徒第2460章 言外之意第634章 杜白虎第1089章 羽林衛第2354章 羣英會第2191章 柔與剛(求推薦!)第1600章 無名之火(求推薦票!)第1728章 遼東攻略第1221章 大疫第1828章 狐假虎威第563章 當斷不斷第158章 大勢所趨第628章 我可能接了個假詔書第1272章 謙虛和心虛第1868章 畫虎不成第1447章 臨別贈言(迪迪卡卡俱樂部盟主加更)第1931章 一出好戲第308章 袁耀回來了第846章 無路可走第188章 攻心(書友兢兢業業寂寞哥萬點打賞加更)第664章 挑戰第2427章 長沙王第1893章 今非昔比第757章 不幸之幸第1612章 安內爲先(烏鴉1131盟主加更)第1615章 毒舌虞翻(南鬥崑崙打賞加更)第2460章 言外之意第298章 平輿二龍(碧空雁萬點打賞加更)第1588章 過目不忘老蔡邕(啊哦呀哈嘎喲嘿打賞加更)第676章 算你狠第1761章 意外之敵第1777章 一念之差第1831章 來去之間第1907章 老遊俠第2527章 法正的局第2285章 羣賢議政第600章 止戈爲武第2241章 張飛計第1808章 第一戰第751章 積怨(gaolaochou打賞加更)第2530章 巫縣水戰(求月票!)第2570章 心死第760章 形勢嚴峻第401章 援兵第2323章 張郃戰龐德第767章 單挑(月月葉打賞加更)第638章 同氣相投第504章 迫不得已第1555章 私房話第1401章 意外收穫(無名英雄)第197章 交易(求月票!)第1654章 對月談情第1352章 榮幸亦或不幸(yzgwin9打賞加更)第272章 長安有變第1627章 攔路虎第1545章 物是人非第1840章 虞翻進諫第108章 又見曹操第148章 意外情況第2231章 君臣兄弟(求推薦!)第2415章 規矩無用第1822章 遠慮和近憂第1749章 自作聰明第2117章 天子有奇計第311章 呂範第1238章 麴義殺將第337章 劉備(書蟲小6萬點打賞加更)第583章 鬥世家第359章 陳登的小心思第350章 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