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儒家決議

周青臣三人並未在啓陽宮多待,坐了半個時辰,閒聊了幾句,就告辭離去。

出了宮門後,伏生立刻黑了臉色,對着周青臣說道:“周兄感觸如何?還覺得扶蘇是儒家的希望嗎?”

周青臣連忙陪笑道:“伏兄何必如此生氣,扶蘇公子只不過是太年輕,並無壞心思。”

伏生嘆道:“話雖如此,可事關我儒家興亡,不得不慎重啊。周兄,你我作爲儒家分派掌舵之人,更需慎之又慎,有些事,不得不從長計議。”

周青臣不悅道:“這有什麼好從長計議的,扶蘇已是最好的選擇,支持者衆,我儒家好不容易纔佔了個好位置,卻猶自不滿乎?難不成你還想投靠胡亥?”

伏生認真地點了點頭:“投靠胡亥也不錯,兩頭下注,怎麼也不會虧。”

周青臣臉色一滯,寒聲道:“伏兄此話休得再提,我儒家宣揚的乃是“忠臣不事二主”,兩邊下注,這不告訴世人,我儒家是騎牆的小人嗎?”

伏生聞言停下腳步,冷冷的看着周青臣:“看來扶蘇公子給了周兄不少好處,周兄動不動就代表儒家替他謀算,何時,一兩個大儒和儒生便能代表整個儒家了?”

周青臣臉色陰沉:“伏兄的意思是說在下有私心?當初接觸扶蘇也是衆人一致決議的結果,周某也不過是個執行者,如今周某受扶蘇信任有加,伏兄眼紅了?”

周青臣覺得這點小事根本就不足爲道,這伏生急匆匆趕過來,原來想着“爭寵”來了。

伏生怒道:“周兄切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下一心爲儒家着想,倒是周兄,恐有私心。”

周青臣只是看着他冷笑,一副我看你表演的模樣。

淳于越在一旁看着氣氛不對,立刻說道:“二位這是要幹嘛?大家都是爲了儒家,只是想法不同罷了,沒必要爭吵,孔聖不是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嗎?互相體諒一下。”

試圖打個圓場。

伏生朝淳于越行了一禮:“淳于兄有心了,在下爭吵,非爲私利,實乃一心爲公,不得不據理力爭。”

周青臣冷哼道:“你究竟意欲如何?說個明白吧。”

伏生淡淡迴應:“召集所有在長安及附近的大儒,三日後,於國子監集會,衆人討論後再決議儒家接下來的打算。儒家非你我一言堂,當聽衆人意見。”

周青臣果斷回道:“好,周某就靜待伏兄的消息了。”說完拂袖而去。

淳于越藉口府衙還有事,也匆匆離去。

伏生看着周青臣離去的身影,喃喃自語道:周兄,你是聰明人,如何想不到,大家爭的不是權勢,而是那成就宗師的機會啊。

誰知道大秦帝國手上還握着多少可以成就宗師的武道資源呢?如果只有一份,該怎麼分?

……

國子監,伏生特意騰出來一處花園,使人擺上桌椅,上奉有瓜果點心,茶水美酒,以便大儒集會。

數十個大儒相互打過招呼後,便三五成羣落座,如和風細雨一般問候,進一步探討幾句,自己對孔聖語錄(論語)又有了哪些新的見解。

說到精彩處,再接受人家幾句吹捧,這種滋味,簡直妙不可言。

等到所有人都到齊後,伏生命一衆儒家弟子把守在各個出入口,以免被他人窺視。

衆大儒見伏生如此作爲,暗暗心驚,不知道他弄這麼大陣仗幹嘛?

已有大儒忍不住出口道:“伏兄,召集我等今日集會,卻是不知有何事?”

伏生一臉嚴肅地說道:“今日冒昧請各位過來,實乃討論我儒家生死興亡的大事,需要各位不吝指教。”

然後將扶蘇與秦皇的那段對話說了出來,衆大儒譁然,紛紛眼色異樣的看着周青臣。

周青臣一臉淡然,一副任由你們說的表情。

很快就有大儒反駁道:“此事說明扶蘇很倚重我們儒家嘛,伏兄是不是有點太過危言聳聽了?”

另一個大儒接着說道:“貢兄此言差矣,扶蘇此話一出,陛下將如何看我儒家?此乃大大的不妥,我附議伏兄的說法,當慎重。”

貢姓大儒回道:“孟兄難道不看好扶蘇?試問除了扶蘇,還有人會如此信重我儒家?”

又有一大儒提到:“胡亥公子如何?”

貢姓大儒回道:“顏兄有所不知,相比扶蘇得道者多助,大秦上下並沒多少人看好胡亥,於儒家而言,風險太大。”

孟姓大儒說道:“可任由扶蘇如此作爲,我儒家同樣風險不小,要知道扶蘇畢竟還只是公子,一旦扶蘇惡了秦皇,而秦皇又認定是我儒家教唆的,那將會是我儒家的滅頂之災。”

周青臣終於開口了:“孟兄不必過於擔心,只需多多提點扶蘇公子就好。”

伏生一聽,立刻露出一絲微笑:“可週兄經常提點扶蘇,這不還是發生了此事嗎?在下看來,還需多多討論。”

周青臣眼睛微眯,果然是來挑我毛病的嗎?下一步,是不是要建議多派幾個人輔佐扶蘇?

果然有大儒提議:“周兄平常也比較忙,有所疏漏也在情理之中,不如再多幾個人在一旁提點?”

衆人聽後眼神微妙,若有所思。

伏生見狀不由趁熱打鐵說道:“大家以爲如何?”

一下子引爆了話題,這個說:“在理,一人計短,二人計長”。

那個說:“集衆人智慧,一定能將扶蘇教導的更好。”

也有人提出反對意見:“難道大家要一齊圍着扶蘇一個人轉嗎?不是胡亥也應關注一下嗎?”

卻很快被淹沒在主流中,消失不見。

隨後不少人都推選出來,將作爲可靠人選輔佐扶蘇,周青臣臉色越來越難看。

甚至有人爲了名額,爭的面紅耳赤。

此時,淳于越上前一步,大聲說道:“諸位靜靜,在下還有一個更好的辦法,請聽我一言。”

衆大儒一聽,全都轉頭淳于越,帶着驚異之色看着他。

只聽淳于越說道:“諸位何必在此爭執,諸位所求,在下也能理解,可扶蘇目前調動的資源也極其有限,諸位何不換個思維?”

而後在衆大儒緊盯下說道:“諸位何不上書秦皇,恢復大周分封之制?扶蘇作爲長子,也是秦皇唯二的兒子,不就能獲得一大塊封地,諸位自然可以去扶蘇封地上,發揮所長,也不至於在這裡爭吵。”

此話一出,全場寂靜無聲。

隔了許久,突然爆發出一陣濃烈的讚賞聲:“淳于兄真乃真知灼見。”

“如此一來,以我儒家與扶蘇之間的關係,在封地上,也就不用再受秦皇限制,可盡情宣揚孔聖之言了。”

“那我們得趕緊想想該怎麼說服秦皇,恢復分封制。”

瞬間,原本爭執不休的衆大儒,意見達成一致。

第二百零六章真正的"霸王"第三百三十三章選寶第四百六十八章佈局第二百二十五章無題第四百七十七章行走的人質第八百零七章招賢納才第四百一十七章祖龍殞第三百六十章相互試探第四百八十章試探?第二百七十七章重回廷尉府第四百九十七章大局爲重第七百七十三章議事,撥亂反正第二百零一章廷議第二百三十六章劉季逃脫第八十九章道宮來人第七百二十六章下馬威?第八百三十一章秦皇之威第二百七十八章廢了吧第八百四十二章打上大雷音寺第九百一十七章漢儒第五百三十九章應對第二百二十七章事態擴散第二百五十章說和(第二更)第二百六十七章順水推舟第一百九十四反其道行之第八百二十章通天劍主第三百七十六章器宗第六百二十五章騎虎難下第七百四十五章鋤草先鋒第一千零八十三章監軍歸來第一百零四章推波助瀾第八十八章徐福歸來第七百六十三章佛祖儒聖上崑崙第五十五章正經的胡亥?第八百二十二章陳年往事第二百九十章說服廉師第五百五十七章林項之戰第一千零五十九章封印破第七百九十六章率軍東進第五百五十三章再出長安第四百六十三章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七百二十七章令人難以拒絕的條件第二百一十二章卿欲反乎?第一千零六十五章猶豫,暫且落定第一百三十六章韓信點兵第二百八十六章武安君之殤第四百五十一章宗師之威第一千零八十二章放任第二十二章突破武道二品第二百一十二章卿欲反乎?第二百八十一章見武安君第五百八十八章西南事了第九百三十章漢軍內爭第五百零五章退?第五百八十五章林趙之戰(厚顏無恥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七章至南越第五百四十六章國庫見聞第一千零十四章佛蹤初現第一百二十五章陳郡謝家第五百八十三章南詔慘敗(第四章,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七章富貴險中求第一千零六十二章佛祖去哪了?第一千零七十七章通天的盤算第一千一百零三章和光同塵第一千零三十章託付朝政第九百六十章紛爭起第四百六十六章瘋狂擴張第七十八章燕子營和夜梟營第一百二十七章河邊談話第四百六十六章瘋狂擴張第二百零六章真正的"霸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服軟與放過第四百五十四章勞役將至第八百零六章定燕趙第三百七十五章聖況下,天象變第二百四十六章下馬威?第三十二章天人轉世?第七百八十二章張良計第九百五十八章死而復生?第六百七十八章抵達第二百六十三章相繼突破(第三更)第八百三十四章詭異長安第十五章爭與不爭第九百四十一章一飲一啄第一千零七十章不速之客第八百三十章長安亂第四百四十五章接受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百一十四章驚慌的權貴們第六百四十八章海外道門分支第二百六十八章"青天"扶蘇第八百一十六章會盟第九百八十九章改革二第五百三十八章宮破胡亥逃第六百五十一章受之有愧啊(3/10求月票)第一百一十章大秦特種兵——隱匿第七百九十三章造作司,火炮第九百零六章稱皇第九百九十五章彌勒的決斷第五百五十章一敗塗地的章邯
第二百零六章真正的"霸王"第三百三十三章選寶第四百六十八章佈局第二百二十五章無題第四百七十七章行走的人質第八百零七章招賢納才第四百一十七章祖龍殞第三百六十章相互試探第四百八十章試探?第二百七十七章重回廷尉府第四百九十七章大局爲重第七百七十三章議事,撥亂反正第二百零一章廷議第二百三十六章劉季逃脫第八十九章道宮來人第七百二十六章下馬威?第八百三十一章秦皇之威第二百七十八章廢了吧第八百四十二章打上大雷音寺第九百一十七章漢儒第五百三十九章應對第二百二十七章事態擴散第二百五十章說和(第二更)第二百六十七章順水推舟第一百九十四反其道行之第八百二十章通天劍主第三百七十六章器宗第六百二十五章騎虎難下第七百四十五章鋤草先鋒第一千零八十三章監軍歸來第一百零四章推波助瀾第八十八章徐福歸來第七百六十三章佛祖儒聖上崑崙第五十五章正經的胡亥?第八百二十二章陳年往事第二百九十章說服廉師第五百五十七章林項之戰第一千零五十九章封印破第七百九十六章率軍東進第五百五十三章再出長安第四百六十三章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七百二十七章令人難以拒絕的條件第二百一十二章卿欲反乎?第一千零六十五章猶豫,暫且落定第一百三十六章韓信點兵第二百八十六章武安君之殤第四百五十一章宗師之威第一千零八十二章放任第二十二章突破武道二品第二百一十二章卿欲反乎?第二百八十一章見武安君第五百八十八章西南事了第九百三十章漢軍內爭第五百零五章退?第五百八十五章林趙之戰(厚顏無恥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七章至南越第五百四十六章國庫見聞第一千零十四章佛蹤初現第一百二十五章陳郡謝家第五百八十三章南詔慘敗(第四章,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七章富貴險中求第一千零六十二章佛祖去哪了?第一千零七十七章通天的盤算第一千一百零三章和光同塵第一千零三十章託付朝政第九百六十章紛爭起第四百六十六章瘋狂擴張第七十八章燕子營和夜梟營第一百二十七章河邊談話第四百六十六章瘋狂擴張第二百零六章真正的"霸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服軟與放過第四百五十四章勞役將至第八百零六章定燕趙第三百七十五章聖況下,天象變第二百四十六章下馬威?第三十二章天人轉世?第七百八十二章張良計第九百五十八章死而復生?第六百七十八章抵達第二百六十三章相繼突破(第三更)第八百三十四章詭異長安第十五章爭與不爭第九百四十一章一飲一啄第一千零七十章不速之客第八百三十章長安亂第四百四十五章接受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百一十四章驚慌的權貴們第六百四十八章海外道門分支第二百六十八章"青天"扶蘇第八百一十六章會盟第九百八十九章改革二第五百三十八章宮破胡亥逃第六百五十一章受之有愧啊(3/10求月票)第一百一十章大秦特種兵——隱匿第七百九十三章造作司,火炮第九百零六章稱皇第九百九十五章彌勒的決斷第五百五十章一敗塗地的章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