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騎虎難下

聯軍大營,得知二十萬大軍慘敗的趙王歇五人,自發的聚集在項籍營帳,等他回來給自己一個交代。

沒過多久,衣袍破爛,血跡斑駁,一身狼狽的項籍回到了大營。

這副裝扮並非項籍下戰場時的模樣,而是范增特意讓項籍弄的,專門用來面對接下來五國必然的詰問。

固然項籍打扮成這樣,無法消除五國的怨念,但至少不會讓事情變的更糟糕。

果然,原本面色不善的趙王歇等人,看到項籍這副慘狀,臉色稍微緩和了一點,但又想着自家大軍初上戰場就損失慘重,心裡那股怨念,難以消除。

“請武信君給我等一個解釋,”最先開口的是齊王田儋,他自認與項梁同輩,質問項籍起來,沒有半點猶豫。

項籍故作不懂,反問道:“解釋?什麼解釋?不知齊王指的何事?”

要不是顧慮到項籍是宗師境強者,楚國實力又強過齊國,田儋差點就沒忍住破口大罵起來,你還敢裝傻?

田儋強忍着怒氣說道:“武信君當日答應我等,只要交出大軍,就有十足把握攻下函谷關,滅掉秦國,可眼下第一戰就損失慘重,武信君難道不覺得應該給我等一個交代嗎?”

項籍這才恍然大悟道:“原來齊王指的是這個,初戰失利,本君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請各位見諒。”

說完朝衆人拱手抱了抱拳,以示歉意。

這番動作過後,項籍若無其事說道:“本君剛剛經歷大戰,軍務繁忙,不如各位先回避一下,待本君處理完軍務,再招待各位?”

田儋先是一愣,反應過來氣的渾身發抖,三言兩語就想輕飄飄揭過,真當自己等人都是小孩子嗎?

“本王要收回大軍,請武信君交出虎符,”田儋死死盯着項籍,直接挑明瞭說道。

項籍的臉色迅速陰沉了下來:“齊王這是打算不顧反秦大業,想要出爾反爾?”

說這句話的同時,項籍故意散發出一縷宗師之威,壓迫着田儋,使其不由自主連連後退。

連退七步後,田儋強行穩住身形,再也抑制不住心中怒火道:“楚國意欲對盟友出手乎?伐秦是假,吞併六國爲真?”

項籍冰冷的看了田儋一眼,冷哼了一聲:“齊王莫要忘了,三日前締結的六國盟約可是寫的清清楚楚,六國必須服從統帥之命,違者斬之,若不是看在你是齊王的份上,本君直接拿你人頭以正軍法信不信?”

年輕的趙王歇幽幽說道:“武信君好大的威風,所以楚國寧可放着秦國不管,也要先算計自家盟友嗎?”

魏韓燕雖未說話,卻是默默向前兩步,與田儋站在一起,脣亡齒寒這種淺顯的道理,能脫穎而出稱王的他們,不至於不懂。

項籍渾身散發出一股濃烈煞氣,混合着宗師境威壓,充斥着營帳內外。

趙王歇等人死死扛着,不肯退後一步,態度堅決。

項籍很想說一句:“難道你們真的不怕死嗎?”考慮到范增的謀劃,這句話他憋了下去,目光冰冷看着五人,以勢壓人。

趙王歇五人真的不怕死嗎?

當然不是,宗師威壓下,腿都快抖起來了。

只是他們騎虎難下,沒得選罷了,因爲他們承受不起全軍覆沒的代價。

先說田儋,這次爲了響應盟約,幾乎帶來了齊國大部分軍隊,若真的全部折在這裡,回去後,別說繼續當他的齊王,恐怕連命都保不住。

畢竟田氏分支衆多,想要做齊王,還有點實力的大有人在。

沒了大軍鎮壓,田儋敢篤定自己前腳回到臨淄,後腳就有不知隔了多遠的叔伯兄弟,帶人將自己趕下來。

遇到個念舊情的,或許還能留他一命,苟延殘喘度過餘生,若是遇到個心狠手辣,自己一家,恐怕連一個都活不下來。

?趙歇等人的情況比起田儋,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田儋在齊王的位置上坐了快兩年了,多少還有一些心腹替他掌控齊國。

趙歇等人可都登上王位不久,連忠臣心腹都沒幾個,失了大軍護衛,回國後會遭遇什麼,誰都無法保證。

五人現在腸子都快悔青了,當初就不該在主戰派的慫恿下,貿然參與會盟。

大概他們也沒想到,六國聯合伐秦會是這麼個結果。

原本在他們的設想,大家跟秦國打上幾場,贏了最好,有勝有負糧草耗盡回去,對臣民也有個交代。

誰知道第一戰就如此慘烈,二十萬大軍連函谷關城牆都沒摸到,就折損了七成,照這樣任由項籍胡亂指揮下去,還不得全軍覆沒?

雙方僵持了許久,氣氛越來越緊張,最後項籍一臉惱怒收回威壓,寒聲道:“五國想要撤軍,本君絕不答應。”

這句話令趙王歇五人臉色大變,當聽到項籍下一句,才緩和了下來。

“以一個月爲期,接下來任意一場攻城戰,楚國都出一半人,若一個月內攻不下函谷關,五國想要撤軍,本君絕不阻攔。”

田儋趙歇等人對視了一眼,臉上浮現一抹猶豫之色,最後相互點了點頭。

“此言當真?”田儋忍不住多問了一句。

項籍冷着臉說道:“虎符雖在本君手裡,可領兵的將領都是爾等心腹,就算本君想要耍賴,你們能坐視不理嗎?”

“武信君說話算話,齊國沒有意見。”

“趙國附議。”

田儋和趙歇亦不想就這樣灰溜溜回去,就算伐秦只是做個樣子,也不能就這樣過來照個面,損兵折將,就逃回去。

這讓臣民怎麼看待他們?貪生怕死的膽小鬼嗎?

至於怕項籍直接翻臉,對他們下手,他們是絕對不會承認的。

事情敲定後,兩方是相看兩相厭,不等項籍開口趕人,趙王歇五人主動提出了告辭。

五人離開不久,范增就出現在項籍面前,拱手問道:“主公可曾順利將大軍多留一個月?”

項籍微微點頭,唏噓道:“亞父說的沒錯,本君起先咬定不鬆口,遭遇了五國激烈反對。相持了一會,順勢給了個臺階,果然都答應了再留一個月。”

范增鬆了口氣道:“如此甚好,秦國冠軍侯果然名不虛傳,險些就壞了主公大計,屬下思慮不周,請主公降罪。”

項籍揮了揮手道:“亞父不必沮喪,本君在林澤手上吃的虧,不止一兩次了,遲早有一天,本君會加倍奉還。”

“按照之前商議好的,本君會想盡辦法將五國大軍拖在函谷關一個月,其他的,都交給你了。”

險些騎虎難下的又何止只有五國,若非慘敗,項籍又怎麼會如此被動?

……

劉季大營,劉季張良等人齊聚一堂,拿着剛剛獲得的消息,商議了起來。

只見張良拿了把羽扇,輕輕扇了扇說道:“五國與楚國間隙已生,主公脫身的機會到了。”

劉季訝然問道:“軍師何出此言?”

“初戰大敗,五國不再信任項籍,所謂的約定,更是脆弱如紙,接下來大戰只要稍有不順,五國就會想辦法撤軍,屆時楚國若不想與五國徹底鬧翻,不得不將大軍交還。”

“聯盟破裂,項籍也就沒了理由強留主公,雖然事情在中途有些失控,主公過來撈聲望之事算得上功德圓滿。”

說到此處,張良微微嘆了口氣:“還請主公安心忍耐幾日。”

第七百零一章林澤的狠辣第八百六十七章過猶不及第八百三十一章秦皇之威第五百三十二章丹藥到手第五百四十二章李斯毒計第二百六十八章"青天"扶蘇拖更作者的第一百個理由第三十二章天人轉世?第十八章林父出事第八十四章劉季回鄉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道聖的建議第八百三十四章詭異長安第八百二十七章深夜來客第五百七十三章請將軍吃肉第二百八十章再入武安君府第四百九十四章大戰將起第五百四十三章戰李斯第三百四十章成年人的野望第三百九十八章被捏碎的石子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超脫隱秘第九百一十章此子當滅第二百七十五章交易達成(第三更,求訂閱)第二章武者的實力與地位第一百六十五章一封信第六百八十六章薅羊毛前奏第七百二十八章佛陀舍利第七百九十一章陳縣破第六百三十七章呂臣之計(弱弱的求月票)第九百一十六章漢國爭議第六百五十三章項籍神魂與提前降臨(第五更求月票)第八百五十二章各派第六百四十章熊心之死(擺碗求月票)第八百四十五章墨翟第四十五章小男孩的萌動第九百八十九章改革二第九百七十九章列寇第二百三十二章偶遇劉季第三百三十八章晚宴第一千零四十四章佛儒變故第四百二十章一步先第四百八十七章慶功與表功第七百八十八章惠施隨軍第二十二章突破武道二品第四百五十章暗流涌動第一千零四十四章佛儒變故第九百七十九章列寇第三百四十五章將星隕落第五百九十章真假南詔王第三百三十六章面聖第四百三十一章各使手段第一百九十三章誅心第五百九十六章人去城空第五百六十三章修爲精進第三百四十九章試探第七百九十六章率軍東進第五十九章羣賢聚長安第一百二十三章林澤東去第八百二十三章出兵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三百三十二章終於到手第八百八十八章停戰第三百二十八章退讓第六十四章入學國子監第九百六十八章性情大變?第一百四十五章水淹三軍第三百六十七章全部革除第七百三十七章重掌大權第四百四十三章胡亥繼位第八百四十九章定關中?第二百八十四章蒙恬重傷第七百二十六章下馬威?第四百五十八章暴風雨前的寧靜一第七百五十七章亞聖莊周第八百五十四章儒家謀算第九百五十八章死而復生?第四百八十三章周市將至第一千零十五章異常的道聖第一百三十一章到達淮陰第八百七十九章借運第一百二十二章剿滅青狼寨第五十七章進階三品的捷徑第八百五十四章儒家謀算第二百零六章真正的"霸王"第七百一十章選擇第三百一十三章諸侯反應第一百六十一章乘風破四品第四百八十五章函谷關大戰二第五百六十三章修爲精進第三章初入長安第三百零七章林大忽悠第一百三十八章征戰何處?第九百三十章漢軍內爭第二百二十七章事態擴散第九百八十一章背鍋俠第九十八章番號“天狼”第三百九十二章尋找玉石第一千零十三章策略與道聖出關第四百八十一章奪關第八十七章煮茶論天下第九百九十九章瘋狂的計劃
第七百零一章林澤的狠辣第八百六十七章過猶不及第八百三十一章秦皇之威第五百三十二章丹藥到手第五百四十二章李斯毒計第二百六十八章"青天"扶蘇拖更作者的第一百個理由第三十二章天人轉世?第十八章林父出事第八十四章劉季回鄉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道聖的建議第八百三十四章詭異長安第八百二十七章深夜來客第五百七十三章請將軍吃肉第二百八十章再入武安君府第四百九十四章大戰將起第五百四十三章戰李斯第三百四十章成年人的野望第三百九十八章被捏碎的石子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超脫隱秘第九百一十章此子當滅第二百七十五章交易達成(第三更,求訂閱)第二章武者的實力與地位第一百六十五章一封信第六百八十六章薅羊毛前奏第七百二十八章佛陀舍利第七百九十一章陳縣破第六百三十七章呂臣之計(弱弱的求月票)第九百一十六章漢國爭議第六百五十三章項籍神魂與提前降臨(第五更求月票)第八百五十二章各派第六百四十章熊心之死(擺碗求月票)第八百四十五章墨翟第四十五章小男孩的萌動第九百八十九章改革二第九百七十九章列寇第二百三十二章偶遇劉季第三百三十八章晚宴第一千零四十四章佛儒變故第四百二十章一步先第四百八十七章慶功與表功第七百八十八章惠施隨軍第二十二章突破武道二品第四百五十章暗流涌動第一千零四十四章佛儒變故第九百七十九章列寇第三百四十五章將星隕落第五百九十章真假南詔王第三百三十六章面聖第四百三十一章各使手段第一百九十三章誅心第五百九十六章人去城空第五百六十三章修爲精進第三百四十九章試探第七百九十六章率軍東進第五十九章羣賢聚長安第一百二十三章林澤東去第八百二十三章出兵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三百三十二章終於到手第八百八十八章停戰第三百二十八章退讓第六十四章入學國子監第九百六十八章性情大變?第一百四十五章水淹三軍第三百六十七章全部革除第七百三十七章重掌大權第四百四十三章胡亥繼位第八百四十九章定關中?第二百八十四章蒙恬重傷第七百二十六章下馬威?第四百五十八章暴風雨前的寧靜一第七百五十七章亞聖莊周第八百五十四章儒家謀算第九百五十八章死而復生?第四百八十三章周市將至第一千零十五章異常的道聖第一百三十一章到達淮陰第八百七十九章借運第一百二十二章剿滅青狼寨第五十七章進階三品的捷徑第八百五十四章儒家謀算第二百零六章真正的"霸王"第七百一十章選擇第三百一十三章諸侯反應第一百六十一章乘風破四品第四百八十五章函谷關大戰二第五百六十三章修爲精進第三章初入長安第三百零七章林大忽悠第一百三十八章征戰何處?第九百三十章漢軍內爭第二百二十七章事態擴散第九百八十一章背鍋俠第九十八章番號“天狼”第三百九十二章尋找玉石第一千零十三章策略與道聖出關第四百八十一章奪關第八十七章煮茶論天下第九百九十九章瘋狂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