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范增之計(厚顏無恥求月票)

項氏既然掌控了楚國大部分權勢,又怎麼會忽略對熊心的監視?

呂臣與熊心的談話,不出意料被躲在暗處的項家細作,一字不落全聽了去。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細作是因爲修煉的功法特殊,才被項氏選中,成爲監視熊心的衆多細作之一,本身並無太多文化,呂臣和熊心說的一大段話,具體是些什麼,他其實沒怎麼聽懂。

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從一大段話裡,獲知楚王對項氏不懷好意的信息,所以寫給項籍的密信,便是短短的一句:楚王謀算項氏,請君上早做打算。

至於信息的不完整,會造成什麼後果,顯然不是一個沒文化的細作,能預料的。

而熊心對這一切毫不知情,與呂臣相談甚歡的他,破例將其留宿宮中,以示恩寵,上一個享受此項殊榮的,是熊心以爲臂膀的宋義。

……

第二日朝會,聽完楚國羣臣彙報後,熊心突然感慨道:“武信君率軍伐秦已有月餘,卻是不知一路可否順利?”

楚國羣臣聞言,臉上紛紛露出詫異之色,這位年輕的楚王,一直以來給人展示的,都是一副木訥的形象,今日怎麼就突然主動問起了國事?

主君開了口,作爲臣子的楚國羣臣自然不能置之不理。

一名出身項家的官員主動出列,躬身行禮回道:“大王不必憂心,以武信君之能,聯合六國共同伐秦,雖不能保證大勝,斷然不會慘敗。”

熊心搖了搖頭道:“孤王倒是不擔心伐秦之戰是勝是敗,而是擔憂武信君的安危,只望他能安然無恙歸來,大楚能有今日,全靠武信君一力維持,實在不易。”

羣臣面面相覷,一時無人迴應。

半響後,纔有人應道:“武信君吉人天相,定然會安然無恙歸來,請陛下寬心。”

熊心勉力一笑道:“或許是孤王太過杞人憂天了。”

“陛下有心了,”項家的一位族老,朝熊心行了一禮,意味深長的說道。

熊心臉上猛然浮現一抹潮紅之色,激動說道:“項氏滿門忠烈,以上將軍項梁,武信君項籍爲最。孤王覺得應當重賞項氏”

“傳孤王之命,賞項氏黃金萬兩,珍珠十鬥,珍稀藥材二十箱,以示嘉獎。”

殿內的項氏官員齊齊躬身應道:“謝大王賞。”

放眼望去,殿內將近四分之一的官員都是出身項家,剩下的四分之三官員,有一半是項氏的從屬。

熊心突然覺得,如呂臣之言,放任項氏擴張,亦是十分危險的舉動,只是他沒有別的選擇罷了。

……

壽春城,十數萬楚軍在項籍的帶領下,魚貫而入,進入城中。

這座城池,項梁帶人佔領後,又被章邯攻下來一次,後來章邯敗於項籍之手,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楚國趁勢將其再次掌控。

經歷兩次戰火的壽春城,直接由一座繁華的城池,徹底破敗成了一座空城。

這種兵家必爭之地,誰敢安心呆在這裡,嫌命太長不成?

楚軍很順利住進了城裡的民居,楚軍的火頭營,則是分散開來,準備食物。

身爲主將的項籍,當仁不讓帶范增等一衆心腹,住進了城內的郡守府。

郡守府內,坐在主位的項籍朝右手側的范增詢問道:“亞父,之前的謀劃的事,現在可以發動了嗎?”

范增點了點頭道:“雖伐秦之戰的結果不盡人意,但展示實力的目的已經達到,從秦國未帶兵追擊來看,秦國有所忌憚,短時間定然不會東進,這正是主公稱霸關東的最佳時機。”

項籍微微點頭:“亞父以爲,該從何處開始?”

“齊地物產豐饒,若能將其納入手中,主公的實力會在短時間內急劇擴大,第一目標非齊地不可。”

范增悠然說道,這是他一早就想好了的。

項籍有些不解道:“齊國實力不弱,倒是魏韓實力不濟,本着先易後難,不應先對魏韓下手嗎?”

范增搖了搖頭道:“秦國隨時都有可能東進,留着魏韓,多少能抵禦一下,至少替主公多爭取一些準備的時間。”

項籍從善如流道:“既然如此,本君這就下令龍且發動叛亂,擾亂齊國,爲本君率軍進駐齊國,創造條件。”

龍且是項籍前段時間收服的大將,此次伐秦,項籍並未帶着他一起,而是讓他帶人混進齊國,暗中積蓄實力,隨時聽候自己的命令。

根據范增之計,龍且會隱藏身份,在齊國大肆破壞,動搖田氏對齊地的掌控。

范增在賭,賭實力大損後的齊國,無力平定龍且之亂,只能對外求助,而楚國正是絕佳的求助對象。

當然,齊國也有可能求助趙國,范增對此並不擔心,因爲他在趙國,佈置了同樣的局。

趙國只要出兵相助齊國,范增可以保證,大軍在出趙國之前,就會收到國內有人叛亂的消息。

項籍收到求助後,會怎麼做,則是會視齊國真正的實力而定。

若龍且只能擾亂齊地,無法滅掉齊國,甚至處於下風,項籍會立即率大軍進駐齊地,打退叛軍,並趁機索取一大筆報酬。

佔據大義的項籍,完全不必擔心齊國會不給報酬。

若齊國實在不堪,一直慘敗於龍且之手,那項籍的支援就會慢一點,直到齊國被滅纔出現。

屆時是直接佔領齊地,還是扶植傀儡,就看項籍心情了。

齊國到手後,項籍會如法炮製,讓潛伏在趙國,魏韓的手下發動,一直到統領關東。

若不是直接攻伐五國,會引得他們同仇敵愾,甚至被秦國佔了便宜,項籍纔不會選擇這麼委婉的計策。

在他看來,直接一路橫推過去,以實力稱霸天下,纔是他最喜歡的方式。

將齊地的信使安排妥當後,項籍揮手讓衆人散去,打算潛心修煉武道。

自突破宗師以來,有着帝辛傳承的項籍,實力在飛速增長。

原本他以爲自己將會同階無敵,沒想到這次伐秦之戰,又被林澤狠狠潑了一盆冷水。

遭遇打擊的項籍,打算將自己變的更強,下定決心,下次與林澤相遇,一定要打敗他。

第八百零七章招賢納才第三百九十四章意外第一百五十二章月鼠寨第六百二十一章積極的劉季第七百四十章心思,靈覺第八百一十二章道宮弟子下山第一百四十四章請君入甕第八百八十二章坦誠第八十二章反向打臉第六百八十五章大殺器第七百零二章不好意思,我全要第三十九章世上最恐怖的報復第三百零五章江城子第一百零六章再見徐福第四百八十九章應對第八百六十三章氣運暴漲第八百零七章招賢納才第三百一十章交出去第五章武道築基(一)第九百三十六章爾等對天道一無所知第三百八十七章帝有恙?第五百二十五章兩敗俱傷第九百七十五章別的手段第七百九十四章氣運之變第一千零六十一章何爲佛?何爲祖?第一千零十九章再次天命聚形第三百七十四章瓜分盛宴第二百三十三章第七百四十六章殺戮之始第四百九十九章差點意思第九百四十五章接踵而來第一千零四十章怨念第五百五十四章李斯之死第九百三十四章攻城第三十二章天人轉世?第一百四十九章我要打十個第四百九十六章初戰告捷第七百一十四章碰瓷?第六十九章後院起火第六百七十五章海外奇遇第一百七十二章兄弟相見第九百零二章大勢所趨第七百七十六章反了,都反了第一百九十章惡人當先告狀第九百七十九章列寇第五十三章長安閒事第一百三十四章招攬韓信第二十一章講義氣的胡亥第九百四十九章演戲第五百六十三章修爲精進第五百五十一章兵家范增第五百八十九章刺殺南詔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服軟與放過第九百七十九章列寇第四百三十二章與誰共天下?第一百七十九章呂家決議第一千零三十五章佛門叛徒第六百四十九章道歉,必須道歉(1/10)第三百七十八章天師道第一百八十六呂家歸心第三百八十二章林澤的勸告第四百三十一章各使手段第二十七章泰山封禪第五十一章“屠夫”林澤第七百七十六章反了,都反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以防萬一第二章武者的實力與地位第五百一十二章一擊之力?第一千零九十六章強硬拒絕第二百五十七章辯解(第二更)第一千零七章聖人詛咒第二百三十七章處置第六百五十九章顧慮與非常手段第七百四十二章決然拒絕?第二百零五章初戰項籍第四百六十七章大秦的反應第三百七十八章天師道第八百四十八章謀略蜀地第九百一十八章三國合一第七百三十七章重掌大權第一百四十一章初次交鋒第八百四十八章謀略蜀地第七百五十三章引蛇出洞,殺人誅心第三百四十六章冠禮第六百三十三章順利禍水東引第九百七十六願天下天人金冊留名第三百二十八章退讓第一百三十一章到達淮陰第三百九十章造反始末第四百一十五章許諾第六百四十八章海外道門分支第六百九十七章登陸,上道宮第三百二十一章趙佗之智第一千零四章推脫第四十七章誰對誰錯?第六百三十七章呂臣之計(弱弱的求月票)第二百六十六章停職調查(第三更)第七百八十四章氣運急需充值第九百一十九章先下手爲強?第三百四十七章出長安
第八百零七章招賢納才第三百九十四章意外第一百五十二章月鼠寨第六百二十一章積極的劉季第七百四十章心思,靈覺第八百一十二章道宮弟子下山第一百四十四章請君入甕第八百八十二章坦誠第八十二章反向打臉第六百八十五章大殺器第七百零二章不好意思,我全要第三十九章世上最恐怖的報復第三百零五章江城子第一百零六章再見徐福第四百八十九章應對第八百六十三章氣運暴漲第八百零七章招賢納才第三百一十章交出去第五章武道築基(一)第九百三十六章爾等對天道一無所知第三百八十七章帝有恙?第五百二十五章兩敗俱傷第九百七十五章別的手段第七百九十四章氣運之變第一千零六十一章何爲佛?何爲祖?第一千零十九章再次天命聚形第三百七十四章瓜分盛宴第二百三十三章第七百四十六章殺戮之始第四百九十九章差點意思第九百四十五章接踵而來第一千零四十章怨念第五百五十四章李斯之死第九百三十四章攻城第三十二章天人轉世?第一百四十九章我要打十個第四百九十六章初戰告捷第七百一十四章碰瓷?第六十九章後院起火第六百七十五章海外奇遇第一百七十二章兄弟相見第九百零二章大勢所趨第七百七十六章反了,都反了第一百九十章惡人當先告狀第九百七十九章列寇第五十三章長安閒事第一百三十四章招攬韓信第二十一章講義氣的胡亥第九百四十九章演戲第五百六十三章修爲精進第五百五十一章兵家范增第五百八十九章刺殺南詔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服軟與放過第九百七十九章列寇第四百三十二章與誰共天下?第一百七十九章呂家決議第一千零三十五章佛門叛徒第六百四十九章道歉,必須道歉(1/10)第三百七十八章天師道第一百八十六呂家歸心第三百八十二章林澤的勸告第四百三十一章各使手段第二十七章泰山封禪第五十一章“屠夫”林澤第七百七十六章反了,都反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以防萬一第二章武者的實力與地位第五百一十二章一擊之力?第一千零九十六章強硬拒絕第二百五十七章辯解(第二更)第一千零七章聖人詛咒第二百三十七章處置第六百五十九章顧慮與非常手段第七百四十二章決然拒絕?第二百零五章初戰項籍第四百六十七章大秦的反應第三百七十八章天師道第八百四十八章謀略蜀地第九百一十八章三國合一第七百三十七章重掌大權第一百四十一章初次交鋒第八百四十八章謀略蜀地第七百五十三章引蛇出洞,殺人誅心第三百四十六章冠禮第六百三十三章順利禍水東引第九百七十六願天下天人金冊留名第三百二十八章退讓第一百三十一章到達淮陰第三百九十章造反始末第四百一十五章許諾第六百四十八章海外道門分支第六百九十七章登陸,上道宮第三百二十一章趙佗之智第一千零四章推脫第四十七章誰對誰錯?第六百三十七章呂臣之計(弱弱的求月票)第二百六十六章停職調查(第三更)第七百八十四章氣運急需充值第九百一十九章先下手爲強?第三百四十七章出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