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反了,都反了

長安,咸陽宮。

朝會時間剛至,秦皇突然出現在承天殿臺上的龍椅前,黑色龍袍一甩,緩緩坐了下去。

被新提拔爲太監總管花滿樓,見狀連忙高聲道:“陛下上朝,衆臣見禮。”

朝臣齊齊行禮,高呼道:“臣等拜見陛下,陛下壽與天齊,萬壽無疆。”

自從秦皇突破天人長生境以來,朝詞就由“萬歲萬歲萬萬歲”改了“壽與天齊,萬壽無疆”。

畢竟萬歲對天人來說,不但不是祝賀反而是詛咒。

待秦皇一句“衆卿免禮平身”,朝臣站定後,太監總管花滿樓再次尖着嗓子喊道:“衆臣奏對。”

站在前列的大司命,環顧了一下左右,向前一步,躬身行禮道:“臣有奏。”

按理來說,第一個上奏的應該是丞相,其次爲太尉,再其次纔是身爲廷尉的大司命。

可自秦皇重掌大權以來,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擔當重任,這兩個位置自然而然,就空了下來。

當然,縱然有合適的人,秦皇亦不會在短期之內將其任命爲丞相。

畢竟靠着這尊丞相之位,秦皇發往天下的招賢令,纔會吸引力大增,順利招攬了不少人才。

若沒有了丞相之位這塊肥美的肉,願意上鉤的魚,可不見得會有這麼多。

正是依靠招賢令,秦皇才能在短短兩個月內,將胡亥留下的朝堂徹底清洗了一遍。

庸碌之輩被掃地出門,有才能且忠心之人,出入朝堂,卯足了勁,期望封侯拜相。

順帶的是,秦皇藉機徹底掌控了朝堂,獨斷專行。

相較而言,,胡亥當了五年皇帝都沒能掌控的朝堂,換成秦皇,只用了不到兩個月。

秦皇看着大司命,何事低沉着聲音問道:“卿奏何事?”

大司命朗聲道:“近日臣手下打探得知,南越與齊魯之地,皆有異動,似有亂臣賊子,欲作亂犯上。”

“臣欲帶人前往兩地,緝拿叛黨,還望陛下恩准。”

秦皇思忖了片刻,微微搖頭道:“天下亂了五年,民心思安,不必如此大動干戈,稍後朕下道旨意,命各地官員加強監察即可,卿就不必去了。”

大司命不知,秦皇難道不知如今南越與齊魯之地,天人境扎堆,區區神魂境的大司命,過去跟送死有什麼區別?

秦皇話剛落音,一名黑衣衛千戶,匆匆趕到殿中,急聲道:“啓稟陛下,南方傳來急報,有人造反了。”

朝臣聞言一驚,如今天下承平,竟還有人敢公然造反?

秦皇面色平靜說道:“將話說清楚點,是誰造反了,南方現今形勢如何?”

秦皇這份淡然,頓時將朝臣心中的驚慌,消弭的一乾二淨。

那名黑衣衛千戶,亦安定了不少,喘了口氣道:“回稟陛下,造反者乃前龍川侯趙佗,此賊自稱越王,先是蠱惑南征大營的秦軍將士,得兵十萬,又勾結異族蠻夷,以異族之民充入軍中,共得二十萬大軍。”

“賊子猖狂,趁着西南之地空虛,四處攻佔城池,如今南雲、西廣以及東廣三座行省,已盡數淪落於叛軍之手。”

秦皇掃了殿內朝臣一眼,沉聲道:“衆卿如何看待此事?”

一人當即從隊列中大步踏出,單膝跪地,高聲道:“臣李信,願領兵平叛,懇請陛下恩准。”

李信話還沒落音,又有兩人出列,搶着說道:“臣司馬傑,百里策,願領兵平叛。”

緊接着,殿內武將全部喊道:“臣願領兵平叛。”

能列入朝堂的都不是傻子,到了這個時候,不管你想不想帶兵平叛,態度是一定要表明的。

接着那些文臣開口了:“天威不可犯,亂臣賊子,唯有不得好死,方能警示天下,臣懇請陛下派人平叛。”

其中一名文臣更是開口道:“臣請陛下以廷尉爲將,領兵平叛。”

此話一出,殿內所有武將,齊刷刷看着他,面露不善。

那名文臣不以爲意,洋洋灑灑說道:“啓稟陛下,據臣所知,那趙佗乃宗師境武者。常言道,唯有宗師方能對付宗師,如今朝內,除卻陛下,唯有廷尉大司命,是宗師境武者。”

“陛下萬乘之軀,自是不可能自降身份,領兵平叛的,故臣以爲,廷尉纔是最佳的平叛人選,還請陛下聖斷。”

其餘朝臣聞言,這話說的確實在理,畢竟大軍出征,是去平叛的,而不是助長敵人氣焰的。

派普通武將去平叛,結果被趙佗在萬軍之中取了人頭,以至於平叛失敗,損兵折將,那豈不是讓人笑話?

秦皇將衆人表情收入眼底,冷哼一聲,不可置否道:“區區趙佗,又何須廷尉出馬?朕看李信,司馬傑,百里策這三人就不錯,回頭朕調教他們幾天,對付個趙佗,豈不信手拈來?”

其餘人還未反應過來,李信三人便面露狂喜之色,跪地而拜,高聲道:“臣等叩謝陛下提點之恩。”

隨後其餘朝臣才反應過來,三人行了大運了。

唯有宗師才能對付宗師,陛下分明是想幾天之內將三人培養成宗師境武者,好率軍剿滅趙佗。

殿內其餘武將更是羨慕與懊惱並存,剛剛自己反應怎麼就不能快點呢?平白失了一場大機緣。

卻不知秦皇選這三人,另有一番考慮在內。

只聽秦皇一錘定音道:“卿等三人,這幾日散朝之後去養心殿候着。着太尉府五日之內準備好出征事宜。”

話剛說完,又有一名黑衣衛千戶從殿外而來,拜道:“啓稟陛下,東方傳來急報,泗水郡沛縣有一賊子,名爲劉季,公然殺官造反了。”

秦皇嘴角浮現一絲冷笑:“這是在扎堆造反嗎?這劉季實力如何?”

那名黑衣衛千戶當即回道:“據密探打探得知,劉季本人武道僅有六品,手下亦有無數強者,短短几日,就聚集了上萬亂軍,將齊魯之地攪了個天翻地覆。”

上萬?

朝臣聞言,面露錯愕之色,區區上萬亂軍,也敢造反?這是活膩了不成?

秦皇可不這麼想,南方作亂是佛門在幕後推動,齊魯之地作亂,分明是儒家出手了。

只不過萬餘亂軍,有點不符合儒家的風格,莫非上次十數萬儒生身死,讓儒家元氣大傷,沒緩過來?

可不管如何,平叛都是要的。

秦皇既然選擇了鎮壓天下,收割氣運爲自己所用,藉此抗衡道佛儒三家,必然不能讓天下被分割掉。

既然佛門和儒家都有了動作,那麼道家呢?

秦皇看着黑衣衛千戶問道:“西域可有消息傳來?那叛賊林澤,難道就沒點動作?”

那黑衣衛千戶聞言,面露迷茫之色,躬身一禮道:“回稟陛下,臣尚未收到西域作亂的消息。”

秦皇臉色一沉:“廢物,大司命,去打探一下,西域情況如何?”

“臣遵旨,”大司命朝秦皇行了一禮,匆匆離去。

半刻鐘後,大司命再次匆匆而來,躬身道:“啓稟陛下,臣剛從暗衛那裡得知,逆賊林澤在西域宣稱您乃他人假冒,並公然祭天,自立西秦,欲迎立胡亥公子歸位。”

秦皇臉色猛然一變,目露寒光:“林澤逆賊,竟敢污衊朕,其心可誅。”

“衆卿聽令,立刻準備平叛之事,趙佗,劉季,林澤,都罪該萬死,一個都別想活。”

第二百八十七章清洗第九百二十九章出戰第三百五十章可乘之機第三百零三章離開第一千零十九章再次天命聚形第二百一十章禹貢九鼎?第七百四十九章替死鬼第三百五十四章下定決心第七百九十三章造作司,火炮第五百九十三章逼問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勸說第二百六十六章停職調查(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二章剿滅青狼寨第六百九十七章登陸,上道宮第九章論武道資源的重要性第一章 初識武道世界第一百五十三章地宮第二十五章洞庭水君第九十四章初遇徐福第三百二十八章退讓第四十七章誰對誰錯?第二百六十二章收服人心(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七章落幕第二百一十五章情與理第一百二十四章東行見聞第四百零六章秦皇之怒第四百一十七章祖龍殞第三百二十三章欲擒故縱第三百三十二章終於到手第九百五十三章陰魂不散第三百二十九章給點甜頭第七百八十四章氣運急需充值第八百七十八章突如其來第八百六十章封冊之法第三百七十章準備清算第一千零三十章託付朝政第四百二十章一步先第二百九十四章牽連第四百七十五章舌戰羣臣第四十六章風波不止第四百四十六章安排第四百八十二章善後(加更)第七百九十九章宗師劉季第三百四十五章將星隕落第九百二十五章是殺是廢?第八百六十七章過猶不及第四百六十四章震驚與應對第六百七十一章我自取之第五百一十一章避之鋒芒第一百八十九章事態擴大第三十八章大秦版廣告轟炸第四百二十五章變故第七百二十章國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要求和衝突第五百三十一章收場第五百四十六章國庫見聞第三百零九章順利脫身第六百八十七章吳凡歸來第九百六十七章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第五百一十七章林澤的謀劃第六百九十章大豐收第四百七十六章一個都別想跑第六百八十八章大造化第一百一十八章南陽酒宴第七十二章“內奸”趙光第二百九十五章胡亥求情(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千零十四章佛蹤初現第九百二十五章是殺是廢?第八百三十二章林澤出兵第三百四十七章出長安第八百三十五章覆天大陣,秦皇的反撲第六十五章學堂交鋒第四十五章小男孩的萌動第六十八章拉攏第一千零二十二章殺機現第一百六十五章一封信第二百四十九章調查(第一更)第五百零二章狠辣的周市第九百六十五章逼迫第八百九十一章崩潰的酈食其第九百零四章佈置第二十五章洞庭水君第一千零三章意動及隱秘第三百七十九章會面第四百二十八章扶蘇歸來第五百六十五章舉世伐秦(本卷終)第二百五十一章呂雉的想法(第三更)第七百五十章反間計?第六百二十五章騎虎難下第一百八十一章初見呂雉第八百三十九章盡收關中第一千零六十一章何爲佛?何爲祖?第一百一十一章大秦特種兵——生存第五百一十一章避之鋒芒第七百零六章儒家來人第五百三十五章長安之變第三百七十六章器宗第五百六十七章莫名的交鋒第五百五十八章合縱連橫第七百三十三章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第二百八十七章清洗第九百二十九章出戰第三百五十章可乘之機第三百零三章離開第一千零十九章再次天命聚形第二百一十章禹貢九鼎?第七百四十九章替死鬼第三百五十四章下定決心第七百九十三章造作司,火炮第五百九十三章逼問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勸說第二百六十六章停職調查(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二章剿滅青狼寨第六百九十七章登陸,上道宮第九章論武道資源的重要性第一章 初識武道世界第一百五十三章地宮第二十五章洞庭水君第九十四章初遇徐福第三百二十八章退讓第四十七章誰對誰錯?第二百六十二章收服人心(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七章落幕第二百一十五章情與理第一百二十四章東行見聞第四百零六章秦皇之怒第四百一十七章祖龍殞第三百二十三章欲擒故縱第三百三十二章終於到手第九百五十三章陰魂不散第三百二十九章給點甜頭第七百八十四章氣運急需充值第八百七十八章突如其來第八百六十章封冊之法第三百七十章準備清算第一千零三十章託付朝政第四百二十章一步先第二百九十四章牽連第四百七十五章舌戰羣臣第四十六章風波不止第四百四十六章安排第四百八十二章善後(加更)第七百九十九章宗師劉季第三百四十五章將星隕落第九百二十五章是殺是廢?第八百六十七章過猶不及第四百六十四章震驚與應對第六百七十一章我自取之第五百一十一章避之鋒芒第一百八十九章事態擴大第三十八章大秦版廣告轟炸第四百二十五章變故第七百二十章國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要求和衝突第五百三十一章收場第五百四十六章國庫見聞第三百零九章順利脫身第六百八十七章吳凡歸來第九百六十七章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第五百一十七章林澤的謀劃第六百九十章大豐收第四百七十六章一個都別想跑第六百八十八章大造化第一百一十八章南陽酒宴第七十二章“內奸”趙光第二百九十五章胡亥求情(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千零十四章佛蹤初現第九百二十五章是殺是廢?第八百三十二章林澤出兵第三百四十七章出長安第八百三十五章覆天大陣,秦皇的反撲第六十五章學堂交鋒第四十五章小男孩的萌動第六十八章拉攏第一千零二十二章殺機現第一百六十五章一封信第二百四十九章調查(第一更)第五百零二章狠辣的周市第九百六十五章逼迫第八百九十一章崩潰的酈食其第九百零四章佈置第二十五章洞庭水君第一千零三章意動及隱秘第三百七十九章會面第四百二十八章扶蘇歸來第五百六十五章舉世伐秦(本卷終)第二百五十一章呂雉的想法(第三更)第七百五十章反間計?第六百二十五章騎虎難下第一百八十一章初見呂雉第八百三十九章盡收關中第一千零六十一章何爲佛?何爲祖?第一百一十一章大秦特種兵——生存第五百一十一章避之鋒芒第七百零六章儒家來人第五百三十五章長安之變第三百七十六章器宗第五百六十七章莫名的交鋒第五百五十八章合縱連橫第七百三十三章受命於天,既壽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