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何處最佳?

等胡亥出了門,衆人便各自散去,爲接下來出征的做着準備,陳平默默跟在林澤身後,直到四下無人,才小聲說道:“師叔好像忘了給胡亥公子分析該去哪處邊軍。”

林澤示意陳平與自己尋一處坐下,微笑問道:“那你覺得該去何處?”

“南方多爲山丘叢林,窮山惡水,毒蟲毒瘴不絕,妖獸衆多,據我聽聞,每年徵南府兵員損耗,有六成是死傷是水土不服造成的,只有四成是死於妖獸和南越百族的襲擊。”

“東邊多海戰,師叔怕是也不樂意天天出海,在茫茫海中尋找反抗的六國遺民吧,況且海戰練的兵,於未來大局毫無益處,吃力不討好可不是師叔的風格。”

“東北多爲深山老林,去年女遼族各大部落和高麗國都已上表臣服大秦,與大秦締結了屬國文書,高麗國甚至連王女都貢獻給了陛下,短期之內怕是難有戰事,去之無益。”

“西北倒還好些,可武成侯這一生戰功赫赫,昔日六國多滅於他手,而後經營西域多年,同樣滅國無數,如今西域百國在他震懾下,無一敢隨意動彈,好在有不少活躍的馬匪,可以練兵,可王家與師叔之間關係並不融洽,故西北也不是好去處。”

說道此處,陳平這才頓口不言。

林澤不可置否的問道“所以你覺得最好的選擇是北方?”

陳平肯定地說道:“最好的就是北方,北方草原沃野數千裡,地域遼闊,物產豐富,蒙家曾領兵30萬,深入千里,雖未能滅絕胡人,但胡人實力大不如從前,公子領兵北上,既可安全練兵又可收穫修煉資源,何樂而不爲呢?”

“分析的沒錯,”林澤首先肯定了陳平的分析,如今大秦真正能稱有戰事的就只有南方和北方,若要練兵,這兩處必是首選。

而大秦自從佔領楚地後,除了秦皇之外,官府對南方都是興趣缺缺的態度,無他,現在的南方還不是後世高度開發後的宜居之地,溼熱的氣候,毒瘴毒蟲遍地,實在不是大秦人的理想家園。

甚至嶺南之地變成了流放罪臣全族的放逐之地,就算舊楚子民,過了南海郡也不願意再南下(本世界南海郡後面纔是百越之地,與歷史有些出入)。

林澤頓了頓之後才說道:“你考慮了所有的客觀因素,卻沒考慮人性。”

陳平一臉茫然。

“我倒是希望胡亥公子被分到南方,隔三差五來點小毛病啥的,然後每日抱病問候陛下,父子情深,嘖嘖嘖。”

陳平奇道:“這是爲何?”

林澤詭秘一笑:“無他,聽話的孩子固然討喜,但會哭的孩子纔有奶喝。”

見陳平有些似懂非懂,林澤進一步解釋道:“平常人家有兄弟二人,老大生活富足,老二窮困潦倒,若你作爲老父親,手裡尚有餘財,你會接濟誰?”

陳平目瞪口呆:“師叔如此做,有些不太人道吧。”

林澤反駁道:“父子天倫,即爲人道,況且你又不是秦皇父子,又怎知他們不快樂呢?”

陳平覺得自己陷入了三觀的三岔路口,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勁,又覺得師叔說的還挺有道理的。

養心殿,等到胡亥趕到的時候,扶蘇正端端正正的站在殿中,看到胡亥慢悠悠的進來,等待多時扶蘇不由怒火燃起,冷冷地說道:“胡亥弟弟好大的架子,父皇召見,都敢遲遲不來。”

胡亥也不是好惹的主,反譏道:“弟不比扶蘇哥哥,長居深宮,父皇召喚,立刻就能趕到。”

扶蘇一下子就炸毛了,明明是他陷害自己,導致自己被禁足三個月,如今還敢出言嘲諷自己,拳頭緊握,向前對着胡亥怒目而視。

胡亥退後一步,滿是警惕:“你想幹嘛?”

這時秦皇看不下去了,怒斥道:“夠了,怎麼你們還想在朕面前上演一出兄弟相殘的好戲嗎?”

兄弟二人才齊齊行禮賠罪:“兒臣不敢。”

秦皇冷哼了一聲:“今日招你二人來,是想送你二人去邊軍中歷練,你二人可有啥想法?”

扶蘇立刻搶先道:“兒臣願去徵北都督府,請父皇成全。”

秦皇只是頷首,並未直接答應,而是轉向自己的小兒子:“胡亥你呢?”

胡亥立刻賣乖道:“全憑父皇做主,不過兒臣相信父皇不會讓兒臣吃虧。”

若是林澤聽到這句話,反手就是個贊。

秦皇笑罵道:“你個小滑頭。”隨即正色的說道:“扶蘇去北,那你就往南吧,兩兄弟一南一北,替大秦開疆擴土,開創萬世之基。”

扶蘇見塵埃落定,這才鬆了口氣,生怕秦皇會讓胡亥去北方,還好來之前,周師替自己仔細分析過去五大邊軍府的利害關係,自己才能搶先佔着這個好去處。

秦皇繼續問道:“你們還有啥要求,可一併提出來。”

這時胡亥走向前面說道:“回稟父皇,兒臣倒有一些請求,請父皇恩准。”

秦皇頷首:“說來聽聽。”

胡亥便將林澤提到的四點複述了一遍。

秦皇仔細聽完,才緩緩開口問道:“兵力不超限又是何意?”

胡亥一臉正色的說道:“軍隊乃是帝國之本,我與扶蘇哥哥都是初次爲將,經驗不足,若一味只知招兵買馬,卻不會帶兵,只會白白折損我大秦國力,使父皇蒙羞。”

“昔日兵法大家吳子有言:兵不在多在於精,兒臣又怕自己臨陣慌亂,手下兵力過多更加難以控制,便先向父皇言明。”

秦皇看着臉色有點灰暗的扶蘇,嘴角泛起微笑,哪裡還不知道自己小兒子打的什麼主意,又覺得大兒子已經佔了便宜了,當下便應了:“趙高,起草聖旨吧,這些要求都記下,兩兄弟一視同仁給他們準備,另讓夏無咎從醫家調四個醫家大師,扶蘇胡亥每人隨行帶兩個,以防意外。”

趙高立刻領命而去。

扶蘇臉色微變,正要出口反對,又想起臨走時周師的諄諄告誡,按捺下來,與胡亥一起行禮接命告退。

很快趙高就擬好了幾分文,秦皇隨意看了一下,蓋上印,並讓內侍分別發給太醫院與太尉府。

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兩位公子一心爲國分憂,主動投身邊軍,開疆擴土,現授兩位公子軍中都尉一職,領軍五千,開赴邊疆,着太尉府妥善安置。欽此。

老太尉尉繚接過旨意,眉頭不由一皺,立刻趕到宮中面見秦皇:“軍中之事,並非兒戲,兩位公子身爲國儲,如何能身犯險境?請陛下收回成命。”

秦皇不可置否地回道:“天下人既能將兒子送去邊疆,朕自然也行,太尉莫要勸了,去準備吧,其他朕自有安排,不用爾等費心。”

尉繚嘆息一聲,才緩緩退下。

有隨從勸道:“陛下獨斷,明顯心意已決,太尉何必再勸呢?”

尉繚看了看跟了自己多年的侄子,淡然說道:“我若不多此一舉,他日兩位公子若不幸出事,你讓我這個太尉如何自處,尉家又如何自處?”

隨從才恍然一悟。

胡亥回到林府,召集衆人正式宣佈了這個消息,林澤則是對着陳平微微一笑。

胡亥疑惑的問道:“林澤,扶蘇爲何選擇北方啊?難道去北方邊軍要比南方好?”

林澤以非常肯定的語氣說道:“公子放心,最適合公子必定是南方。”

第八百八十五章儒聖的意思第九百二十七章道聖的警告推薦一本《終極大武神》第五百八十二章準備與進軍第七十八章燕子營和夜梟營第三百五十二章大寶劍之爭第七百四十六章殺戮之始第八百四十六章墨翟的決定第五百零八章收復陽翟第三百一十七章試驗第三百六十一章爭鋒相對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建木傳說第七十七章立威第二百二十五章無題第六百五十五章儒家的見解(7/10)第三百六十六章愈演愈烈第一百九十五章實力至上第二百一十二章卿欲反乎?第六百一十九章實力暴漲的項籍第八百五十一章雲中錦書來第二百五十九章明示(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五章許諾第五百四十九章霸王覺醒第九百五十四章林澤出手第八百三十四章詭異長安第一百二十二章剿滅青狼寨第七百七十章底氣(第四更,求訂閱和月票)第九百九十章輕重緩急第五百五十四章聖賢將出?第七十二章“內奸”趙光第一千一百零一章送你一程第六百三十一章洗清嫌疑第二百三十七章處置第一千零九十三章達成共識第六百六十五章佛子與壓力第八百七十五章姜尚掛帥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兩件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殺機現第九百五十二章代戰第八百九十二章網魚第六百零一章傳檄而定?第一千零七十六章答應和儒聖的禮物第十章武道之路優化第一百零六章再見徐福第七百零四章呂后第二十一章講義氣的胡亥前奏 人生如逆水行舟,全靠浪第九百四十六章誰該死?第七百九十一章陳縣破第七百一十五章胡亥大婚第七百三十二章告別第九百四十四章爭論第七百九十四章氣運之變第九百五十二章代戰第六百九十二章徐福攔路第二百八十三章父子反目第三百五十四章下定決心第三百九十八章被捏碎的石子第四百四十四章打壓第七百五十一章略施懲戒第九百八十一章背鍋俠第四十二章人才之論第五百三十八章宮破胡亥逃第一千零七十章不速之客第五百九十四章秘聞第九百四十八章默契,水君之死第四百一十六章胡亥歸來第三百九十四章意外第三百六十二章各有心思第五百四十二章李斯毒計第八百七十三章佛門敗第四百五十章暗流涌動第二百一十四章微臣有恙第七百八十一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六百零二章西域各國的選擇第三百五十一章誘導第六百九十七章登陸,上道宮第九百三十一章通天之策第三百一十六章進階五品的準備第六百零六章幺蛾子第三百四十九章試探第五百九十五章西域風雲第四百三十一章各使手段第五百九十一章蹲守與修煉(四更求月票)第九百一十章此子當滅第二百三十章收服衛家第三百零九章順利脫身第二百一十六章何人爲帥?第九百零五章惠施至第五百二十章相持不下第四百三十八章趙高之謀第七百四十一章秦皇駕到第二百六十八章"青天"扶蘇第六百零八章胡亥的打算第四百四十三章胡亥繼位第二百九十六章死牢第五百九十九章坑殺第三百二十七章將一軍第五百二十八章謝家"投誠"第七百九十九章宗師劉季
第八百八十五章儒聖的意思第九百二十七章道聖的警告推薦一本《終極大武神》第五百八十二章準備與進軍第七十八章燕子營和夜梟營第三百五十二章大寶劍之爭第七百四十六章殺戮之始第八百四十六章墨翟的決定第五百零八章收復陽翟第三百一十七章試驗第三百六十一章爭鋒相對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建木傳說第七十七章立威第二百二十五章無題第六百五十五章儒家的見解(7/10)第三百六十六章愈演愈烈第一百九十五章實力至上第二百一十二章卿欲反乎?第六百一十九章實力暴漲的項籍第八百五十一章雲中錦書來第二百五十九章明示(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五章許諾第五百四十九章霸王覺醒第九百五十四章林澤出手第八百三十四章詭異長安第一百二十二章剿滅青狼寨第七百七十章底氣(第四更,求訂閱和月票)第九百九十章輕重緩急第五百五十四章聖賢將出?第七十二章“內奸”趙光第一千一百零一章送你一程第六百三十一章洗清嫌疑第二百三十七章處置第一千零九十三章達成共識第六百六十五章佛子與壓力第八百七十五章姜尚掛帥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兩件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殺機現第九百五十二章代戰第八百九十二章網魚第六百零一章傳檄而定?第一千零七十六章答應和儒聖的禮物第十章武道之路優化第一百零六章再見徐福第七百零四章呂后第二十一章講義氣的胡亥前奏 人生如逆水行舟,全靠浪第九百四十六章誰該死?第七百九十一章陳縣破第七百一十五章胡亥大婚第七百三十二章告別第九百四十四章爭論第七百九十四章氣運之變第九百五十二章代戰第六百九十二章徐福攔路第二百八十三章父子反目第三百五十四章下定決心第三百九十八章被捏碎的石子第四百四十四章打壓第七百五十一章略施懲戒第九百八十一章背鍋俠第四十二章人才之論第五百三十八章宮破胡亥逃第一千零七十章不速之客第五百九十四章秘聞第九百四十八章默契,水君之死第四百一十六章胡亥歸來第三百九十四章意外第三百六十二章各有心思第五百四十二章李斯毒計第八百七十三章佛門敗第四百五十章暗流涌動第二百一十四章微臣有恙第七百八十一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六百零二章西域各國的選擇第三百五十一章誘導第六百九十七章登陸,上道宮第九百三十一章通天之策第三百一十六章進階五品的準備第六百零六章幺蛾子第三百四十九章試探第五百九十五章西域風雲第四百三十一章各使手段第五百九十一章蹲守與修煉(四更求月票)第九百一十章此子當滅第二百三十章收服衛家第三百零九章順利脫身第二百一十六章何人爲帥?第九百零五章惠施至第五百二十章相持不下第四百三十八章趙高之謀第七百四十一章秦皇駕到第二百六十八章"青天"扶蘇第六百零八章胡亥的打算第四百四十三章胡亥繼位第二百九十六章死牢第五百九十九章坑殺第三百二十七章將一軍第五百二十八章謝家"投誠"第七百九十九章宗師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