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張孝傑的誅心之計

從蕭惠的言語來看,根本不知道他問這句話的意思。

是平常的問話,還是帶有輕蔑的口吻?

張孝傑一時竟然沒有覺察到,不過張孝傑知道,自從當上了皇帝,坐上了這上京宮內寶殿的尊位以後,蕭惠就變得越來越有王者之氣了。

這是一種王者纔有的傲氣和霸氣,有了傲氣,自然就會有傲心!

所以張孝傑猜想,蕭惠可能是現在當上了皇帝,心裡便對蕭莫有些看不上了。知道了這個原因以後,張孝傑自然不能再說蕭莫怎麼怎麼好,或者是說蕭莫怎麼怎麼強大了。

這不符合張孝傑的性格!

張孝傑的性格是,有拍馬屁的機會絕不會浪費,所以在遼國的時候,張孝傑才能執掌朝政十幾年沒有下臺。

當然,這其中也有張孝傑處理政事治理國家內政有條有理的原因在裡面,但不可否認的是,他拍馬屁的功夫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讓耶律洪基覺得很是受用,所以張孝傑的地位一直都很穩固!

另外,張孝傑還是一個貪財的人,這點前面說過,而且……張孝傑還是一個會見風使舵的人,他知道遼國大勢已去以後,本來準備向耶律洪基高發蕭觀音與蕭莫私情的他,立馬就轉到了蕭惠這一邊,勸蕭惠稱帝,這一舉動也可以看出來張孝傑是個牆頭草!

所以張孝傑對蕭惠答道:“皇上明鑑,臣並無此心!蕭莫的軍馬再強盛,將來也不過是我元朝的駙馬,怕他作甚?只要有皇上與公主在,諒他蕭莫也不敢怎麼樣!臣之所以勸諫皇上不要聽信耶律洪基之言,是因爲耶律阿魯翰啊!”

“耶律阿魯翰?”蕭惠聞言眉頭一皺,然後問道:“據說此人和張元直一起,已經把持了遼國的軍政和朝政,可有此事?”

“千真萬確!”張孝傑朗聲說道:“皇上,公主還有太子!我們都知道,耶律阿魯翰此人在遼國權勢滔天,耶律洪基對他向來是深信不疑,也正因爲如此,耶律阿魯翰才一直隱忍沒有仗着大權在握而將耶律洪基這個昏君廢去!這其中的原因還有以前的種種,想必皇上也知曉,不然的話,臣與皇上又怎麼會得罪了他?”

蕭惠‘嗯’了一聲,張孝傑說的不錯,耶律阿魯翰確實在遼國權勢滔天。而蕭惠和張孝傑他們以前又是依附着耶律洪基纔能有那樣的身份和地位的,所以多年來,以蕭惠爲代表的勳貴一派和以張孝傑爲代表的朝堂士大夫一派都竭力地抵制耶律阿魯翰。

這也是耶律阿魯翰多年一來一直不敢放開拳腳的原因,但是現在不同了,現在的遼國幾乎成了耶律阿魯翰的一言堂。

在蕭惠和張孝傑以及馬植的一干朝臣離開遼國以後,遼國沒有了和耶律阿魯翰繼續做對的人,朝政也因此落到了耶律阿魯翰的手裡,而且耶律阿魯翰早已經拉攏了張元直,又掌握了軍政大權,現在的耶律洪基,說句不好聽的,耶律阿魯翰還真是想廢就廢了!

而耶律阿魯翰拉攏張元直,這又是導致蕭惠和張孝傑密謀反遼建立元國的直接原因,也是決定遼國興衰的一個原因。

好笑的是,作爲遼國的皇帝,耶律洪基對此根本就是一無所知,直到事情發生之後才知道蕭惠和張孝傑的密謀。

這時候耶律洪基才知道大勢已去!

可見耶律洪基是有多麼的昏庸和無能了。

蕭惠對張孝傑問道:“那麼依張愛卿之言,此事我們如何答覆耶律洪基纔是最有利的呢?”

張孝傑答道:“皇上,既然耶律洪基都承認了皇上登位是正統了,那麼皇上自然便是這天下的主人,所以皇上可以下令讓耶律洪基稱臣朝見,並且讓他將耶律阿魯翰與張元直交給我們處置,此乃誅心之計也!”

“誅心?”蕭惠問道:“此話何解?”

張孝傑道:“皇上,此計若是成功,既可以讓遼國對皇上稱臣,又能將耶律阿魯翰與張元直這兩大仇敵除去,將來也不怕遼國緩過氣來之後,張元直與耶律阿魯翰兩人再來報復了!另外一點就是……皇上可以想想,若是被耶律阿魯翰知道皇上要他與張元直的人頭,以耶律阿魯翰在遼國的權勢,呵呵……”

說到這裡,蕭天作開口了:“以耶律阿魯翰老賊的權勢,定然擔心耶律洪基會答應父皇,所以耶律阿魯翰這老賊肯定會先下手爲強,將耶律洪基廢了,或者是毒殺,然後自己登基稱帝!”

“不錯!”張孝傑道:“所以臣才說這是誅心之計!”

聽到這裡,一直沒有說話的蕭觀音冷聲問道:“殺了耶律洪基,我們又有什麼好處?”

蕭觀音雖然對耶律洪基沒有感情,但畢竟是夫妻一場,雖然這個夫妻有名無實,但是蕭觀音始終是個女子,狠不下心來,於是便反問了張孝傑一句。

張孝傑答道:“若是耶律洪基一死,我們便有了藉口!到時候皇上登高一呼,大軍入遼聲稱爲耶律洪基報仇,定然一呼百應,若如此……則皇上的威信將達到無可匹敵的地步。除了可以打量地吸納遼國的人才以外,說不得還能從蕭莫的手中搶下一兩個州來!”

“妙計,妙計啊!”蕭惠聽到這樣做可以提升自己的威信,說不定還能吸納許多人才來投奔,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獲得遼國的城池,於是便對張孝傑讚賞道:“張愛卿真乃朕的肱骨之臣,傳旨下去,張愛卿晉升二等公,職位不變,另外加賞封地三千里,希望張愛卿莫要辜負朕的厚望!”

蕭惠稱帝的時候,張孝傑和蕭天作以及草原上主要的四大部族首領就都應該封賞爲國公了,但都是三等公的爵位,如今張孝傑倒是第一個被加封的!

張孝傑聽了大喜不已,立馬對蕭惠拜謝。

然後蕭惠又讓張孝傑起草詔令,讓耶律洪基率領遼國稱臣,並且要耶律洪基交出耶律阿魯翰和張元直,否則的話,便不答應和遼國聯合對坑安朝!

第60章 提名第790章 意外的衝突第521章第704章 天真又可敬的玉奴兒第891章 東海來訊第730章 二奪西涼(三)第344章 廬州舊識第705章 屠城(一)第86章 商會第271章 進宮第697章 西夏後宮(一)第421章 帶來震撼的百姓第545章 嚴昔蓮的要求第185章 你咬我啊!第356章 玄霄之死第256章 何處是飄渺第166章 百合第377章 結義第559章 一夜春宵第108章 韓纓第336章 河東獅第722章 宣化大戰(五)第887章 並鎮第579章 鐵第761章 遼東第575章 妖精一樣的嚴昔蓮第146章 大雨磅礴第145章 平易近人第358章 馬草販子第454章 高瞻遠睹第51章 協議第222章 喜歡第358章 馬草販子第669章 破城(上)第378章 大勢已去第78章 偷聽第404章 朝議(一)第265章 偵探第305章 平局第217章 謝嚴的要求第715章 廷議第92章 商隊第505章 撤第329章 面聖第458章 客仙居上第98章 指使第319章 聖母李三娘第647章 新的難題第629章 結親第561章 橋安鎮第361章 聖女之心第203章 父母心第495章 降者不殺第578章 掛帥第871章 水師出海第200章 聖旨第638章 檄文第756章 暗流第557章 擴建住宅第606章第421章 帶來震撼的百姓第331章 一家子第444章 送信第642章 絕境第817章 炮轟霸州第453章 海商之道第469章 太原之勢第580章 盒子第315章 楊洪發威第561章 橋安鎮第356章 玄霄之死第634章 張孝傑定計第445章 濮溫的選擇題第492章 橫刀立馬楊玉廷第307章 人生四大喜事第323章 御書房第222章 喜歡第824章 風乍起第142章 吳王第790章 意外的衝突第334章 一視同仁第624章 西風緊第414章 紀採心和樑小黑第313章 私會第507章 哭鼻子的樑爭第835章 滕王閣序第718章 宣化大戰(一)第753章 粗魯的趙瑤第880章 得勝回京第297章 耶律洪基第831章 三大名樓第621章 反間計(三)第713章 張孝傑的想法第87章 殺人第43章 詩章第593章 不敗的神話第603章 美人計第30章 據點第222章 喜歡第225章 名分
第60章 提名第790章 意外的衝突第521章第704章 天真又可敬的玉奴兒第891章 東海來訊第730章 二奪西涼(三)第344章 廬州舊識第705章 屠城(一)第86章 商會第271章 進宮第697章 西夏後宮(一)第421章 帶來震撼的百姓第545章 嚴昔蓮的要求第185章 你咬我啊!第356章 玄霄之死第256章 何處是飄渺第166章 百合第377章 結義第559章 一夜春宵第108章 韓纓第336章 河東獅第722章 宣化大戰(五)第887章 並鎮第579章 鐵第761章 遼東第575章 妖精一樣的嚴昔蓮第146章 大雨磅礴第145章 平易近人第358章 馬草販子第454章 高瞻遠睹第51章 協議第222章 喜歡第358章 馬草販子第669章 破城(上)第378章 大勢已去第78章 偷聽第404章 朝議(一)第265章 偵探第305章 平局第217章 謝嚴的要求第715章 廷議第92章 商隊第505章 撤第329章 面聖第458章 客仙居上第98章 指使第319章 聖母李三娘第647章 新的難題第629章 結親第561章 橋安鎮第361章 聖女之心第203章 父母心第495章 降者不殺第578章 掛帥第871章 水師出海第200章 聖旨第638章 檄文第756章 暗流第557章 擴建住宅第606章第421章 帶來震撼的百姓第331章 一家子第444章 送信第642章 絕境第817章 炮轟霸州第453章 海商之道第469章 太原之勢第580章 盒子第315章 楊洪發威第561章 橋安鎮第356章 玄霄之死第634章 張孝傑定計第445章 濮溫的選擇題第492章 橫刀立馬楊玉廷第307章 人生四大喜事第323章 御書房第222章 喜歡第824章 風乍起第142章 吳王第790章 意外的衝突第334章 一視同仁第624章 西風緊第414章 紀採心和樑小黑第313章 私會第507章 哭鼻子的樑爭第835章 滕王閣序第718章 宣化大戰(一)第753章 粗魯的趙瑤第880章 得勝回京第297章 耶律洪基第831章 三大名樓第621章 反間計(三)第713章 張孝傑的想法第87章 殺人第43章 詩章第593章 不敗的神話第603章 美人計第30章 據點第222章 喜歡第225章 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