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各展奇珍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對於這件粉彩瓷器,外行人看的是色彩漂亮,而內行人則是看造型看紋路看釉色,用一雙眼睛來鑑定這是否是真品。

隨後,工作人員便將這件粉彩禪瓶拿到了評委席上,幾個評委依次看了之後,其中一個資深的收藏家站起來宣佈道:“此粉彩禪瓶乃是光緒年間的民窯,確定爲真品,估價6萬左右。”

少婦頓時露出一臉喜色,場內的氣氛也都一下子熱鬧了起來,觀衆們小聲的議論着,又是驚訝又是羨慕,這麼個彩色的瓶子雖然樣式古樸,不過在工藝店裡也能夠見到類似的東西,價格也不過幾十上百一件,但是眼前這一件卻能夠賣到六萬,讓人不由得驚歎古玩的魅力。

對於古玩界的玩家而言,對這樣的場景倒是司空見慣,一個個鎮定自若,對他們而言,普通玩家的東西都不是看點,真正值得關注的乃是後面那些收藏家鑑定師們手中的東西,在鬥瓷節上,幾萬的東西那根本就是壓箱底的貨色,凡是參加過鬥瓷節的人都知道,六場比賽每一場能夠得到第一名的那都是數百上萬萬的東西。

雖然如此,但是一個個普通民衆拿出來參賽的瓷器也足以將會場裡的氣氛慢慢炒熱。

第一場比賽兩百多個參賽者中普通民衆大概有一百來人,一個個依次上臺,將家中祖傳或者偶然得到的寶貝瓷器展示在衆人面前,經過評委鑑定,算出估價。

由於對於普通玩家早在參賽前,便已經有鑑定師傅協會的鑑定師對其藏品進行過初步的鑑定,所以一百來人中只有極少數幾個人的藏品中出現了高仿品。

兩個小時的時間過去,普通玩家的藏品鑑定剛好差不多結束,藏品中最高價格也已經達到了六十多萬,引得衆人一陣唏噓。

下午兩點鐘,第一場比賽接着開場,主辦方故意將比賽的時間分成兩部分,也是做足了噱頭,因爲誰都知道越到後面,纔會出現價格越高的瓷器。

下午一開場,便有一個曾經參賽過的參賽者展出的瓷器被鑑定到了高達一百萬的高價,引起了全場轟動,而接下來,隨着一件件瓷器的拿出,不斷有瓷器被鑑定出高價,而且不乏有名家作品的藏品,最高的價格已經達到了兩百多萬。

價格的不斷攀升,也讓場內的氣氛幾乎燒到了頂點,有的人眼睛都瞪得直直的盯着大屏幕,有的人則是大開了眼界,看起來極不起眼的一些瓷器居然能夠價值幾十萬,就象那些青花瓷碗的東西,不少人都想起在兒時的記憶裡,在老家的廚房裡便有着那樣一個個的大碗,而且很多還是被自己玩耍時摔碎的,現在想起來是心也疼肝也疼,早知道那些老貨能值這麼多錢,一早就當寶貝一樣藏在箱子裡了。

只不過,現在後悔已經太晚了,就算在扼腕嘆息也沒有用。

而有的想起家裡還有這樣古物存在的,則是暗暗竊喜,心想着一回家就要把那東西翻出來。

下午三點多,最後一個普通玩家的藏品被鑑定完之後,價格平平,不過這並沒有讓觀衆的激情有任何的減退,因爲從下面開始的參賽者便是古玩圈子裡的人,在鬥瓷節這樣隆重場合裡能拿得出手的東西,自然是重量級的東西。

隨着下一個參賽者一站起來,工作人員便在上面開始介紹其身份,一聽他的身份,趙卓和紀小帆都差點沒笑出聲來。

介紹身份是每個參賽者都有的流程,但是介紹的話那就是由參賽者自己填寫的,當然,也是經過主辦方審覈確認過的。

大部分玩家都是比較低調的,象普通民衆,其介紹身份就很簡單,就是市民,或者把職業透露一下,名字透露一下,比較有身份地位的,其身份介紹也很簡單,就象童其州,就一句童氏玉石貿易公司總經理就抵上一大堆名頭了。

但是也不乏有愛出風頭的,就象這第一個古玩圈的參賽者。

此人名叫鄭光源,三十出頭的樣子,也算是本地小有名氣的收藏家,不過,此人顯然很愛出風頭,在身份介紹上羅列了一大堆的各種身份,包括某某大學畢業,某某公司的文化顧問,有多少年的收藏經歷,曾經參加過某某比賽之類的居然都寫了上去。

在內行人看來,這是十足的好笑,但是在外行人看來,便覺得此人的身份了不得,更期待他手裡將會拿出來多麼天價的一件東西。

鄭光源大步的走上臺去,隨着工作人員幫助其將木箱打開,在燈光下豁然出現了一件粉彩吉慶瓶。

此瓶高越有30CM,罐口內斂、豐肩,直筒狀圓腹,臥足。瓶前後各繪有嬰戲七子圖,庭院之中諸童嬉戲於洞石、花樹之間,或執玉磬,或持如意,神態生動自然,頭梳髮髻,臉龐圓潤,體形豐腴,衣飾華麗。

前後十四個孩童的衣服服飾都沒有重複,而且每一件的色彩都變化多端,衣褶線條細勁流暢。

光看圖畫便不由讓人感覺到幽幽古意襲來,再看其胎釉,胎色潤白,釉色以淺綠色爲底,頸部則繪纏枝蓮託寶瓶插戟圖,下綴玉磬,寓意吉慶年年。雙耳巧飾點藍彩夔龍,簡約而玲瓏。

鄭光源隨後又將瓶子翻過來,衆人便可看清其底施着勻淨的松石綠釉,署六字篆書年號款“大清道光年制”。

第一場到現在出現過了不少的粉彩瓷器,但是象畫面這麼好複雜而且精細傳神的卻是少數,再加上這個瓶子造型也很大氣,引來不少人的揣測,估摸着又要創下一個價格上的新高。

鄭光源顯然對自己拿出的東西很有自信,得意洋洋的站在平臺前,將瓶子在攝影機前轉來轉去,好讓觀衆們都看得清清楚楚。

當然他並不知道,身邊還個古靈正在身邊看着呢,墨靈行動比任何人都要方便,一直呆在臺上,看着臺上的瓷器。

紀小帆小聲說道:“道光年間的大清道光年制款的粉彩瓶好象在那個時代是比較上品的瓷器呢,若是真品的話,價格肯定是在兩百多萬以上了。”

趙卓目光銳利非凡,從這瓷瓶一拿出來開始便在細細的琢磨着,此時便微微搖頭道:“只可惜這是一件贗品。”

紀小帆不由暗暗吃驚道:“贗品麼?但是從這造型、釉色和圖畫上來看,怎麼看也象是一件真品呢。”

趙卓微微一笑道:“粉彩初創於康熙晚期,盛燒於雍正、乾隆,乃是清代瓷業生產的一個主要品種,其使用的‘玻璃白’有着獨特的乳濁作用,可以使彩繪出現濃淡凹凸的變化,增加了彩繪的表現力,讓畫面粉潤柔和,富於國畫風格,當然,粉彩每經歷一個朝代,其特色有會有所不同。粉彩最上品的年代便是雍正乾隆時期,而到了嘉慶年間來看,其傳世品比起乾隆時期的器物已經遜色很多了,而且無論造型、紋飾題材都是以前朝爲藍本,沒有大的突破。而到了道光年間,雖然無論官窯、民窯都有着粉彩瓷的出現,不過當時的瓷業已經進入了衰退階段,就連官窯的技術水平也出現了一定的缺陷。”

說到這裡,他指着平臺上那件瓷器說道:“道光年間的粉彩瓷若內胎爲白釉,往往會出現波浪狀的釉面,一般稱爲‘波浪釉’,粗略一看,這件粉彩瓶的確在釉面上也有着凹凸不平的感覺,很容易看走眼,誤認爲是波浪釉。不過,仿製者爲了達到這種效果也不得不將胎體變得輕薄,因爲一旦胎質厚重了,這種凹凸感便會減弱很多,然而,道光年間的真品粉彩瓷其胎體都是頗厚的。”

紀小帆聽到這裡不由得恍然大悟,雖然沒有用手感摸着,但是就這麼遠遠凝視着那內胎,的確能夠感覺到那層白色顯得要輕薄很多。

趙卓繼續說道:“漏洞還不止這一個,這件粉彩瓷瓶的畫面的確畫得非常傳神,紋飾也頗有古代風格,然而若是仔細觀察,紋線較粗,也較爲板滯,而且道光年間真品的底部若爲松石綠釉時也比嘉慶器物色要稍深一些。而這一件比起嘉慶的器物反而要淺。所以說,粗看的確會誤認爲是真品,但是卻經不起推敲。”

紀小帆聽得連連點頭,不由讚道:“趙大哥真是對每一個朝代的瓷器都瞭如指掌呢。”

就在這時,瓷器也到了評委席那裡,幾個評委經過仔細的鑑定之後,給出了贗品的答覆。

聽到東西被鑑定爲是贗品,鄭光源不由得大吃了一驚,直道不可能。然而,待到其中一個評委詳細的將贗品的破綻說了出來之後,鄭光源本來自信滿滿的表情立刻變得通紅,也不好意思在這裡久呆下去,連忙拿起瓷瓶便匆匆的離開了。

觀衆席上傳來陣陣唏噓之聲,古玩圈子裡的人也不由得直搖頭,這身份介紹本來就是件雙刃劍,容易出風頭,但也很容易傷到自己,畢竟再有眼力的人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呢。

(未完待續)

第三十四章 重返淮海市第九十一章 乾隆重器第三十二章 明爭暗鬥第九章 中天會所(下)第十五章 看透(下)第十九章 競拍毛料第九十章 爭鋒第三章 三辨古錢第四十七章 鬥瓷節開幕第七十五章 唐青花第四十章 前往臨水鄉第十二章 第二副套錢第五章 陷害第二十三章 白城瓷器市場第十三章 護花(上)第六章 必勝法則第八十九章 第六場開幕第三十章 開拍第七十二章 地窖第十八章 金廂鶴頂杯第十一章 租房(上)第十五章 看透(上)第五章 鑑畫(下)第三章 逼問第十四章 賭石第十一章 聯誼(上)第二章 天仙局第十五章 第二場開局第三章 鑑定師分會(上)第二十三章 白城瓷器市場第二章 墨靈(上)第十六章 釉裡紅大碗(上)第一章 震懾(上)第十章 麒麟吐珠第四十章 前往臨水鄉第四十三章 收文物第十章 麒麟吐珠第八章 藍景拍賣行第十一章 內幕第三章 鑑定師分會(下)第十四章 拆穿(下)第二十六章 偶得汝窯瓷第二十三章 白城瓷器市場第六十八章 猜測第七十三章 第四場開幕第八十二章 底細第十章 來自天才的挑戰第三章 路見不平第十九章 競拍毛料第十四章 拆穿(上)第十四章 拆穿(上)第三十九章 秘色瓷第十九章 白城來客(上)第五十六章 賽勢如火第五十九章 陽羨青瓷第十二章 流氓(下)第十九章 鬼貨第九章 白城鑑定師分會第九章 差距第十五章 看透(下)第八十九章 第六場開幕第十八章 震驚第十二章 盧兆鋒的請求第六章 必勝法則第四章 古錢市場第十章 質疑(下)第二十章 險過三關(下)第十七章 六強第十九章 競拍毛料第十二章 奇力第五十三章 撲溯迷離第二十四章 狀元村淘寶第二章 宴會第二十章 預料之外第十一章 租房(上)第三章 僞善第八十二章 底細第十四章 約戰第十四章 拆穿(上)第二十二章 再勝第八十八章 自食其果第七十章 天國藏寶之謎第四十二章 開棺第三十七章 苦衷第十八章 人品第九十章 爭鋒第五十二章 御製筆筒第三十七章 苦衷第二章 古超的堂哥(上)第八十章 藏寶之地第十一章 租房(下)第二十六章 偶得汝窯瓷第十三章 商務酒會第六十五章 貴器層出第十五章 看透(下)第十八章 人品第十六章 釉裡紅大碗(下)第十九章 白城來客(上)第八章 過目不忘第三十四章 重返淮海市
第三十四章 重返淮海市第九十一章 乾隆重器第三十二章 明爭暗鬥第九章 中天會所(下)第十五章 看透(下)第十九章 競拍毛料第九十章 爭鋒第三章 三辨古錢第四十七章 鬥瓷節開幕第七十五章 唐青花第四十章 前往臨水鄉第十二章 第二副套錢第五章 陷害第二十三章 白城瓷器市場第十三章 護花(上)第六章 必勝法則第八十九章 第六場開幕第三十章 開拍第七十二章 地窖第十八章 金廂鶴頂杯第十一章 租房(上)第十五章 看透(上)第五章 鑑畫(下)第三章 逼問第十四章 賭石第十一章 聯誼(上)第二章 天仙局第十五章 第二場開局第三章 鑑定師分會(上)第二十三章 白城瓷器市場第二章 墨靈(上)第十六章 釉裡紅大碗(上)第一章 震懾(上)第十章 麒麟吐珠第四十章 前往臨水鄉第四十三章 收文物第十章 麒麟吐珠第八章 藍景拍賣行第十一章 內幕第三章 鑑定師分會(下)第十四章 拆穿(下)第二十六章 偶得汝窯瓷第二十三章 白城瓷器市場第六十八章 猜測第七十三章 第四場開幕第八十二章 底細第十章 來自天才的挑戰第三章 路見不平第十九章 競拍毛料第十四章 拆穿(上)第十四章 拆穿(上)第三十九章 秘色瓷第十九章 白城來客(上)第五十六章 賽勢如火第五十九章 陽羨青瓷第十二章 流氓(下)第十九章 鬼貨第九章 白城鑑定師分會第九章 差距第十五章 看透(下)第八十九章 第六場開幕第十八章 震驚第十二章 盧兆鋒的請求第六章 必勝法則第四章 古錢市場第十章 質疑(下)第二十章 險過三關(下)第十七章 六強第十九章 競拍毛料第十二章 奇力第五十三章 撲溯迷離第二十四章 狀元村淘寶第二章 宴會第二十章 預料之外第十一章 租房(上)第三章 僞善第八十二章 底細第十四章 約戰第十四章 拆穿(上)第二十二章 再勝第八十八章 自食其果第七十章 天國藏寶之謎第四十二章 開棺第三十七章 苦衷第十八章 人品第九十章 爭鋒第五十二章 御製筆筒第三十七章 苦衷第二章 古超的堂哥(上)第八十章 藏寶之地第十一章 租房(下)第二十六章 偶得汝窯瓷第十三章 商務酒會第六十五章 貴器層出第十五章 看透(下)第十八章 人品第十六章 釉裡紅大碗(下)第十九章 白城來客(上)第八章 過目不忘第三十四章 重返淮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