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世界真的有天才(求月票)

聽了平衡拋射原理這幾個字後,趙如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作爲火箭專家,尤其是火箭發射方式領域的權威,趙如鬆很清楚,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確定的火箭筒發射方式就是他剛纔所說的這兩種方式,不過這兩種發射方式優點突出,缺點也很明顯。

以40火爲代表的無坐力火炮發射方式,由於火箭筒本身要承受火箭彈燃氣的高溫高壓,所以筒體結構必須進行強化,通常使用高強度合金鋼進行製造,這也間接導致火箭筒本身的重量增加,機動性大大減弱;

而以70式火箭筒爲代表的火箭動力發射方式,雖然利用高低壓發射原理,可將燃氣的壓力大大減少,火箭筒更多的是完成彈藥的指向功能,不再承受高溫高壓的作用,所以可以選用更輕便的材料,從而達到減輕重量,增加機動性的目的。

不過這也導致了此類火箭筒發射時白天煙霧大,夜晚見火光,噪音就更不用說了,這給射手的隱蔽帶來極大的不便,不僅如此,由於此類火箭筒向後排出的高溫氣體不但距離遠,而且能量驚人,如果在城市攻堅戰和巷戰中根本不能在狹小的空間使用,這在增加射手危險的同時,大大弱化了此類火箭筒的戰術應用範圍!

正因爲如此,世界各主要軍事強國很早便注意到單兵火箭筒所遇到的情況,爲此紛紛投入巨資研究新式的發射原理,以期擴大單兵火箭筒的應用範圍和戰場適應能力,在這方面,國內的專家也進行了相應研究,不過由於國內在此類方面的基礎比較薄弱,可參考和借鑑的實例並不多,所以進展比較緩慢。

可即便進展緩慢,但也有人在此方面進行着持之以恆的深入研究,而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此時一臉震驚的趙如鬆,雖然他被調去大學培養新一代軍工人才,可是心繫軍工的趙如鬆並沒有停下研究軍工技術的步伐。

尤其是他參與過70式火箭筒的研製,很清楚70式所存在的弊端,因此他利用業餘時間,依託學校龐大的書籍和資料,開始進行新式火箭筒發射原理的探索,經過不懈的努力,趙如鬆總算找到了一項適合火箭筒的發射原理,那就是盧嘉棟剛剛所說的平衡拋射原理。

不過趙如鬆最終確定這個原理的時間,也不過是一個月左右,而且這個原理還沒有得到完善,其中還有很多細節需要補充,可讓趙如鬆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剛剛得出的這套還不算成熟的最新理論,面前的這位看樣子也就剛剛20出頭的年輕人,竟然毫不費力的就說了出來,這讓趙如鬆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同時,同樣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但趙如鬆畢竟是一位歷經風雨的老軍工,老教授,在初期的震驚之後,也很快的冷靜了下來,因爲他知道在國內和他一樣進行相關研究的還有幾名知名的專家學者,想到這裡趙如鬆不由得推了推戴在鼻樑上的黑框近視鏡,重新審視了一遍面前的那位手捧書籍,面帶淡淡微笑的年輕人,然後帶着頗爲疑惑的語氣向着盧嘉棟問道:

“小同志,你是哪個學校調過來的?你的老師是北理工的任教授,還是國防科大的李教授?”

“這個......”聽了趙如鬆的話,盧嘉棟也是一愣,他沒想到自己說出平衡拋射原理後,面前的這位老同志反應會如此之大,更沒想到的是在這樣的反應之後會問出如此莫名其妙的問題。

不過這樣的愣神盧嘉棟也只是持續了短短的一瞬,轉眼的功夫盧嘉棟便明白過來,感情是這位老同志並不認識自己,進而看到自己年輕還能說出這個火箭筒發射的新理論,還以爲是哪個知名專家學者的關門弟子呢。

想到這裡,盧嘉棟便想跟這位老同志解釋一下,可還沒等盧嘉棟開口說話,就見趙如鬆帶着一絲期待,看着面前的盧嘉棟,進而搶先開口問道:

“是不是這兩位教授也加入了研製隊伍?”說完,趙如鬆也不等盧嘉棟作出回答,便自顧自的在盧嘉棟面前來回踱起步來,而臉上更是帶着一份無法言說的複雜神情,自言自語的快速說道:

“沒想到他們也摸索出這套原理來,真不愧是喝過洋墨水的老傢伙,確實有兩把刷子,看來他們的理論已經日漸完善了,不然怎麼連學生都清楚了,不行,不行,這樣不行,我趙如鬆不能落到他們的後面,也得要抓緊時間了........”

“您就是趙如鬆,趙教授?”趙如鬆突然的動作,讓盧嘉棟很是詫異,其所說的話更是讓盧嘉棟聽得是一知半解不清不楚,不過那“趙如鬆”三個字,盧嘉棟卻是聽得清清楚楚,進而不由得站起身來,帶着興奮的神色問着正在自顧自踱步的趙如鬆。

而趙如鬆在聽了盧嘉棟的問話後,也不由得停下來,此時的他也反應過來,和這位年輕人談論這麼長時間竟然還不清楚人家的名字,好像也有些說不過去,於是停住腳步後,趙如鬆朝盧嘉棟點了點頭:

“對,我就是趙如鬆,您是?”

“真沒想到您真是趙教授!”聽了趙如鬆肯定的答覆後,盧嘉棟那興奮的神色更是加重幾分,於是趕緊向前朝趙如鬆伸出右手:

“您好,趙教授,我是盧嘉棟!”

當“盧嘉棟”這三個字真真切切的透過趙如鬆的耳膜進入到他大腦神經那一刻,趙如鬆的眼睛瞬時放大,進而好似重新認識眼前這位年輕人一般,上上下下打量了幾遍後,才難以置信的問了句:

“你是盧嘉棟?不是李教授或任教授的學生?”

盧嘉棟雖然對趙如鬆的神情感到很詫異,但依然帶着滿臉的笑意點頭答道:“對!我就是盧嘉棟!.”

趙如鬆當然相信盧嘉棟所說的話,可正因爲如此,趙如鬆的心中更是被震驚和疑惑所包圍,因爲關於盧嘉棟的資料他是看過的,來的路上他的學生胡慶華也向他介紹過,所以趙如鬆很清楚盧嘉棟並不是任何人的學生。

但問題恰恰的就出在這裡,既然沒有向任何人學習過,他是怎麼知道平衡拋射原理的?難道這個盧嘉棟如此年紀就已經開始這方面的研究?趙如鬆越想心中疑問越重,越想眼眶上的眉毛就越趨緊,以致最後這份疑問瞬間在胸中膨脹,達到一種不吐不快的地步,也因此趙如鬆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先寒暄的打招呼,而是直截了當的問起心中的疑問:

“盧嘉棟同志,你剛纔所說的平衡拋射原理,是你自己研究出來的,還是求教別人得出來的?”

“就是剛剛看得那本小冊子後,突然得出來的!”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聽了盧嘉棟這句話後,趙如鬆戴在眼眶的眼睛差點兒沒掉到地上,進而不可思議的看着盧嘉棟:

“這套原理在火箭筒上算是最新理論,光論證研究就要耗費數年,怎麼可能就憑一本小冊子就........”

“這套理論應用到火箭筒的放射方式上確實是新理論!但其中的原理早在本世紀初就被人提出來!”沒等趙如鬆把話說完,盧嘉棟便將話接過去,然後回過身,將剛纔看的那本小冊子拿起來繼續說道:

“這小冊子也說了,敞開式平衡拋射原理早在1914年就被美國的戴維斯上校提出來,隨後又發展出封閉式平衡拋射原理,這兩種原理曾經廣泛應用於無坐力火炮上,既然無坐力火炮和火箭筒在發射方式上有想通之處,所以我在想,能不能把這套原理利用到咱們這款便攜式火箭筒上!”

“沒想到,真的沒想到!”聽了盧嘉棟的話,趙如鬆的臉上不由得露出驚喜的笑容,進而由衷的感概道:

“真沒想到,我研究多年得出的結論,嘉棟同志你僅僅看了幾眼書就想到了,嘉棟同志你對軍工技術的這份悟性,我趙如鬆真是打心眼裡佩服!”

“趙教授,您可別這麼說,我這也是如同在海邊的孩童無意中撿到這麼一隻漂亮的貝殼而已,所以提出了這麼個想法,很多東西都沒有趙教授來得紮實!”其實盧嘉棟說得沒錯,雖然他的腦海中殘存着前世關於便攜式火箭筒的某些發射原理。

可是畢竟他是個人,不是神,任何事情並不能記得如同電腦硬盤那樣清楚,所以他也需要查大量的資料來佐證自己的想法,直到看到那本小冊子,盧嘉棟殘存在腦海深處的那枚貝殼才逐漸閃出光亮。

不過這些隱藏在盧嘉棟靈魂深處的東西,他自然不能說出來,但即便如此盧嘉棟的解釋也算實話實說,而趙如鬆再聽了盧嘉棟這番話後,原本嚴肅的臉更是掛上撥雲見日般的笑容,然後看着盧嘉棟欣喜的說道:

“真沒想到嘉棟同志還這麼謙虛,可不管怎麼樣,嘉棟同志今天讓我明白一個事實!”

“趙教授,是什麼事實?”

聽了盧嘉棟的問話,趙如鬆的臉上不由得露出意味深長的微笑:“這個世界上確實有天才!”

“趙教授真是說笑了!哦,對了,對於平衡拋射原理我還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趙教授您看......”

“什麼你看我看的,不明白的咱們就一起討論!”提到技術問題,趙如鬆整個人都精神起來,於是兩人坐在資料室的書桌上開始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起來......

夜深,資料室的燈火又是徹夜通明........

第八百五十七章 屠戮第六百零八章 諾傑基地上空的烏雲第九百二十章 “獵鷹”VS“夜鷹”(中)第八百八十二章 危險的局勢第六百二十五章 幕後英雄第四百五十章 誰中誰的圈套?第六百二十八章 風雷再起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造一個新萬山第五百六十章 真正的目標第二百一十一章 囑託和寄語第一百零六章 最佳方案第七百二十七章 爲什麼不拼一下?第二百零七章 白旗與紅旗第八百零一章 反隱身技術第五百二十一章 盧嘉棟的戰術第五百一十三章 吞噬一切的風暴第六百一十章 迎頭痛擊(下)第七百五十一章 瘋狂的戰鬥民族第三百九十三章 矛與盾第三百零八章 神秘的中國新式火炮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甘心的英國人第一百九十章 洞內查看測試結果(一)(求月票)第八百四十八章 真正的敵人(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測試前的心態第四百八十五章 投其所好第五百四十章 “競技神”號的輓歌第二百一十三章 來自巴基斯坦的請求第一百八十八章 測試失敗的原因(求月票)第九百五十九章 南亞戰雲第五百五十二章 另類的焊工第四百五十七章 M25A64D火控系統的缺陷第三百八十九章 秦景斌的私心第五百三十四章 幕後角力第六百三十六章 警告第三十七章 卡殼第八百九十八章 絞殺(下)第九十三章 我請求繼續試射第四百七十二章 “嫁閨女”第七百零六章 請回答:1988(上)第八十八章 火炮的故障第一百六十四章 收網行動(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造一個新萬山第四百零八章 究竟是爲什麼第七百七十五章 雷厲風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銷售軍火的好處(求月票)第八百六十五章 軍火商的局(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爲了勝利——突擊!第六百五十六章 越南人的秘密武器第二百八十九章 獨立炮兵營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精明的人(求月票)第八百五十六章 擊殺(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天明的驚訝第二百三十八章 說曹操,曹操就到第七百九十五章 空中的新威脅第三百七十七章 經驗欠缺的困境第五百四十章 “競技神”號的輓歌第一百二十九章 每一個部件都要做到極致第七百四十五章 殲轟9VS米格29第六百四十七章 袒護第二百二十七章 巴基斯坦的交易第七百四十二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七十八章 關於坦克懸掛的疑問第六百三十九章 模塊化第七百七十八章 走國際合作之路第三百六十八章 老狐狸的謀算第九十七章 極限炮術——三發炮彈同時落地第五百三十九章 來自地獄的神矛第二百一十三章 來自巴基斯坦的請求第九百三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三百三十八章 憤怒的沙特王子第九十三章 我請求繼續試射第四百六十九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七百七十六章 武器裝備纔是主線第二百六十七章 新奇的年貨第七百零七章 請回答:1988(下)第四章 介紹信第四百八十二章 風暴將至的南大西洋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波計算第八百六十三章 “飛毛腿”來襲第八百三十三章 滲透蘇聯的第一步棋第一百一十五章 總指首長的接見第六百四十四章 真正的目的:通用發射系統第二百六十六章 特殊的新年禮物第三十一章 綜合削減方後坐力的法第四百五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倫不類的中國“獵鷹”第四十九章 牛氣的技術員第二百六十二章 技術擊敗對手第三十章 新型槍械第一百一十八章 震驚了世界第二百二十六章 45倍口徑與52倍口徑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法彌合的分歧第二百一十八章 悲觀與樂觀第六百六十三章 定位第三百九十章 應對之道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式坦克領導小組正式成立第六百章 擦亮“蒼鷹”的眼睛第二百三十三章 來萬山廠是最正確的決定第三十二章 槍管冷鍛機第二百一十九章 無奈的三軍情報局局長
第八百五十七章 屠戮第六百零八章 諾傑基地上空的烏雲第九百二十章 “獵鷹”VS“夜鷹”(中)第八百八十二章 危險的局勢第六百二十五章 幕後英雄第四百五十章 誰中誰的圈套?第六百二十八章 風雷再起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造一個新萬山第五百六十章 真正的目標第二百一十一章 囑託和寄語第一百零六章 最佳方案第七百二十七章 爲什麼不拼一下?第二百零七章 白旗與紅旗第八百零一章 反隱身技術第五百二十一章 盧嘉棟的戰術第五百一十三章 吞噬一切的風暴第六百一十章 迎頭痛擊(下)第七百五十一章 瘋狂的戰鬥民族第三百九十三章 矛與盾第三百零八章 神秘的中國新式火炮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甘心的英國人第一百九十章 洞內查看測試結果(一)(求月票)第八百四十八章 真正的敵人(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測試前的心態第四百八十五章 投其所好第五百四十章 “競技神”號的輓歌第二百一十三章 來自巴基斯坦的請求第一百八十八章 測試失敗的原因(求月票)第九百五十九章 南亞戰雲第五百五十二章 另類的焊工第四百五十七章 M25A64D火控系統的缺陷第三百八十九章 秦景斌的私心第五百三十四章 幕後角力第六百三十六章 警告第三十七章 卡殼第八百九十八章 絞殺(下)第九十三章 我請求繼續試射第四百七十二章 “嫁閨女”第七百零六章 請回答:1988(上)第八十八章 火炮的故障第一百六十四章 收網行動(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造一個新萬山第四百零八章 究竟是爲什麼第七百七十五章 雷厲風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銷售軍火的好處(求月票)第八百六十五章 軍火商的局(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爲了勝利——突擊!第六百五十六章 越南人的秘密武器第二百八十九章 獨立炮兵營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精明的人(求月票)第八百五十六章 擊殺(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天明的驚訝第二百三十八章 說曹操,曹操就到第七百九十五章 空中的新威脅第三百七十七章 經驗欠缺的困境第五百四十章 “競技神”號的輓歌第一百二十九章 每一個部件都要做到極致第七百四十五章 殲轟9VS米格29第六百四十七章 袒護第二百二十七章 巴基斯坦的交易第七百四十二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七十八章 關於坦克懸掛的疑問第六百三十九章 模塊化第七百七十八章 走國際合作之路第三百六十八章 老狐狸的謀算第九十七章 極限炮術——三發炮彈同時落地第五百三十九章 來自地獄的神矛第二百一十三章 來自巴基斯坦的請求第九百三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三百三十八章 憤怒的沙特王子第九十三章 我請求繼續試射第四百六十九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七百七十六章 武器裝備纔是主線第二百六十七章 新奇的年貨第七百零七章 請回答:1988(下)第四章 介紹信第四百八十二章 風暴將至的南大西洋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波計算第八百六十三章 “飛毛腿”來襲第八百三十三章 滲透蘇聯的第一步棋第一百一十五章 總指首長的接見第六百四十四章 真正的目的:通用發射系統第二百六十六章 特殊的新年禮物第三十一章 綜合削減方後坐力的法第四百五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倫不類的中國“獵鷹”第四十九章 牛氣的技術員第二百六十二章 技術擊敗對手第三十章 新型槍械第一百一十八章 震驚了世界第二百二十六章 45倍口徑與52倍口徑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法彌合的分歧第二百一十八章 悲觀與樂觀第六百六十三章 定位第三百九十章 應對之道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式坦克領導小組正式成立第六百章 擦亮“蒼鷹”的眼睛第二百三十三章 來萬山廠是最正確的決定第三十二章 槍管冷鍛機第二百一十九章 無奈的三軍情報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