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風雲突變

楊立民走後沒多久,新式大口徑遠程火炮項目正式進入技術論證階段,其實對於這款新式火炮,作爲軍隊對其呈報上去的性能數據非常滿意,尤其是炮兵出身的軍隊高層恨不得立馬簽字、立項和撥款,希望這款新式大口徑遠程火炮儘早研製並裝備部隊。

正因爲如此,作爲軍隊直屬的總參裝備部對這個項目自始至終都是舉雙手贊成,所進行召集的軍內專家也都對這款新式大口徑遠程火炮給與高度認可,立項申請書上也是最早簽字的,不過這款新式大口徑遠程火炮項目並不同於之前的突擊步槍、輕型自動榴彈發射器以及單兵便攜式火箭筒等武器裝備。

這些武器裝備都屬於輕兵器,技術難度相對較小,動用的資源和財力也不是很多,而且這些武器裝備或多或少都有現實的戰爭需求在裡面,投入實戰的應急意味比較強,所以無論是審批還是研製,程序都不太正規。

但新式大口徑遠程火炮就不同了,這款武器裝備可是實打實的帶有進攻性質的重型武器裝備,研製火炮所調動的各種資源可不是哪一款輕兵器能夠相比擬的,對於這樣的重型武器裝備的投入可謂數量驚人。

別的不說,單說用於鑄炮的炮鋼材料問題就需要巨大的投入,因爲盧嘉棟上報的火炮技術文本里新式大口徑遠程火炮技術標準,是採用後世普遍應用的《北約第二次共同彈道諒解備忘錄》中提倡的火炮技術標準所制定的,也就是155mm口徑,52倍身管,23升藥室容積,利用這套標準制造的火炮不但射程遠、散佈精度高,而且炮管的壽命也會成倍增加,可以說是大口徑長身管火炮的黃金比例標準。

不過這個標準雖然好,但卻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需要一款高強度炮鋼才能實現這個標準下的火炮研製工作,可要研製這樣的炮鋼並不容易,別說是現在了,就是盧嘉棟未穿越前的21世紀,能獨立研製如此高標準的遠程火炮國家也不超過八個,究其原因就是複雜的炮鋼材料與生產加工工藝是一道切切實實的門檻!

而解決這樣的材料問題沒有其他的捷徑可以走,只能不斷的研究和實驗,在成千上萬次實驗後才能找到合適的鋼材配比,但這些研究和實驗並不是免費的,這需要大量的金錢投入,對於大國來講,爲了爭霸全球可以不惜血本,可對於弱國和窮國來說就算是舉全國之力也未必能辦得成。

中國雖算不上窮國,更稱不上弱國,但從現實的國情來看確確實實很不富裕,對於每一分錢都要盡其所能的花在刀刃上,所以在研製武器裝備的思路上始終要求儘量使用和繼承成熟技術以便節省資金。

所以在研製炮鋼方面投入自然不會很多,而炮鋼僅僅是火炮研製的一個配套項目,除此之外還有必要的生產加工設備、新式加工生產工藝的研究、新式炮彈的研究以及樣炮成型後數以千計的試驗,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海量的資金才能支撐下去!

正因爲如此,雖然總參裝備部在立項申請書上籤了字,但作爲一項國家項目,最終的批覆權並不在總參裝備部手裡,而是在高層手中,對於這樣的裝備項目,高層的出發點會更加實際和謹慎,而且會站在國家高度通盤考慮這個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尤其是在削減軍費開支的大背景下,項目審覈更是慎之又慎!

盧嘉棟對於新式大口徑遠程火炮立項的複雜程度也有着充分的心理準備,總參裝備部的批覆也給了他極大的信心,可是到達國家這個層級卻遇到了極大的阻礙,尤其是在最近的一次項目論證會上,幾位高層領導直截了當的問盧嘉棟,按新式火炮的技術標準,如果專門研究新炮鋼需要投入多少,多久才能研製成功。

對此,盧嘉棟根本回答不上來,因爲他的心裡也拿不準炮鋼到底要投入多少資源才能完成,畢竟盧嘉棟只是個軍工專家,並不是材料專家,正是以這次項目論證會爲轉折點,新式火炮項目可謂急轉直下,極有可能過不了國家審批!

面對這樣的情況,盧嘉棟可謂是心急如焚,很想挽救並繼續這個項目,爲此他想到過進口,可是目前國家最缺的就是外匯,僅有的那點兒外匯還用在覈武器、洲際導彈等國之重器上,火炮這樣的常規武器幾乎微乎其微。

斷了進口這個念頭後,盧嘉棟也去找過布洛姆貝格,希望能從特殊渠道把炮鋼配比和所需的機械設備搞到手,可是布洛姆貝格聽了盧嘉棟的話,也是無奈的聳了聳肩:

“盧,這樣的設備和配方可不是幾支槍能換到的,那都需要實打實的真金白銀,別的不說,就是火炮所需的幾套設備的價值,就超過咱們上次交易的總和!”

錢、錢、錢!現在的盧嘉棟終於體會到什麼叫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了,新式的火炮的優越性能是任何人都認可的,但就是因爲資金問題,無論是軍隊還是國家只能暫時擱置,這對中國軍隊的戰鬥力的提升和軍工產業的發展可謂影響巨大!

缺錢的困擾猶如漫天的烏雲,籠罩在盧嘉棟的頭頂久久不能散去,而此時的盧嘉棟恨不得自己變成一臺印鈔機,24小時不停的開動,將所需的資金印刷出來,可這樣的想法只能存在於可笑的夢幻當中,就在盧嘉棟爲資金煩惱不已時,布洛姆貝格的一句話卻讓盧嘉棟茅塞頓開:

“盧!你這頭上頂着一片缺錢的愁雲,而這個世界上也在經歷一場風雲變幻,你爲什麼不借着這個大趨勢,來一個撥雲見日呢!”

布洛姆貝格的話只是點到爲止,並沒有說得很直白,所以盧嘉棟聽了後也是一愣,可緊接着便反應過來,於是不由得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腦門兒:

“這些日子忙的,竟然把風雲突變的世界拋到腦後!”

盧嘉棟說得沒錯,當今世界可謂是風雲突變,而突變的起始點全部集中在去年,也就是公元1979年,這短短的一年雖然在歷史的長河裡只是短短的一瞬,可是在這年連續發生的幾件大事,卻對國際局勢的發展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由此改變世界格局,其影響之大,甚至持續到21世紀。

這一年中國實施改革開放,從此踏上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康莊大道;也正是在這一年,中國對越南實施有限度的邊境自衛反擊戰,而在這稍早前伊朗爆發震驚世界的伊斯蘭革命,流亡海外的霍梅尼推翻了在伊朗執政多年的巴列維王朝政權,使伊朗從一個世俗國家,變成一個政教合一的神權國家。

並以此爲基礎積極向外輸出革命,這引起伊朗周邊其他穆斯林國家的警惕和敵視,這其中以伊拉克最爲活躍,再加上美國的慫恿和暗中支持,伊拉克和伊朗可謂是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

而在這年的年底,蘇聯軍隊在預先毫無徵兆的情況下,悍然出兵阿富汗,推翻反蘇的阿明政權,扶持親蘇政權上臺,並以此爲契機在阿富汗屯兵十多萬,兵鋒直至印度洋出海口,冷戰在達到最高峰的同時,也開啓了蘇聯曠日持久且損失慘重的阿富汗戰爭,這座號稱帝國墳墓的國家,將最終吞噬這個紅色帝國的所有精華,直至它力竭而亡,轟然崩塌!

對越戰爭、阿富汗戰爭以及即將開啓的兩伊戰爭,這三場戰爭可謂貫穿整個八十年代,不但曠日持久,而且影響深遠,除了中國自己的對越邊境作戰外,其他的兩場戰爭無論規模,還是投入資源上都無比浩大。

阿富汗游擊隊以及伊拉克、伊朗對於武器裝備的需求更是一個天文數字,有如此巨大的蛋糕在,只要上去切上幾刀,別說是新式火炮了,就算是新式飛機的資金都不在是問題了,對於這樣的問題,作爲穿越者的盧嘉棟不是想不到。

只不過最近一段時間又是單兵便攜式火箭筒的研製,又是新式火炮立項討論,忙得盧嘉棟可謂是團團轉,哪還有心思去想這些,如今布洛姆貝格一語點醒夢中人,讓盧嘉棟不由得摩拳擦掌,準備去發一發這戰爭財!

同樣的想法不止是盧嘉棟,遠在北京的總參裝備部的部長譚斌,腦海中也在勾勒着利用軍火賺外匯的藍圖,而他依據的不是類似盧嘉棟那種穿越者的先知先覺,而是來自巴基斯坦的一份請求報告,正當譚斌坐在辦工桌後拿着這份報告冥思苦想之際,他身旁的電話突然響起,這讓譚斌很自然的接起電話,當聽到電話那頭值班秘書的彙報後,譚斌的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的微笑:

“劉大膽兒,來得夠快的,快讓他進來吧!”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中國人的智慧第七百四十九章 擒賊擒王第二百六十二章 技術擊敗對手第六百三十六章 警告第七百六十八章 殲8Ⅱ的困局第六百七十一章 雖遠必誅第五百九十九章 空軍天生就是用來進攻的第六百零五章 不同尋常的蘇聯將軍第七百四十二章 千鈞一髮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膽的解決辦法第七百六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四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軍工大師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邊倒的會議第四百四十四章 被製造出來的“神”第二百三十六章 湘南特鋼廠第一百五十二章 圖窮匕見(求月票)第兩百七十章 難啃的骨頭第八百九十一章 來自地獄的導彈第二百二十三章 分房第四百六十一章 MB870Ka—500柴油發動機第三百三十九章 艱難的選擇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秘的沙特王子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工精神第二百六十一章 高額的報價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辣的連誠第三十七章 卡殼第五百五十七章 非常手段第八百零三章 被拒絕的反隱身雷達第一百三十章 子彈工藝第一百一十四章 棄之不用的寶貝第二百二十三章 分房第十二章 搶人第六百三十一章 最後的決戰(中)(修正)第二百六十三章 中國人有中國人自己的辦法第六百八十一章 終於撈了條大魚第三百一十五章 愛的隨身聽第七百三十七章 自欺欺人的蘇軍將校第四十六章 報批的學問第二百七十一章 集成電路設計圖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式坦克領導小組正式成立第四百九十三章 獨步全球的能力第八百五十二章 圈套(中)第四十二章 陳子玥的心思第七百六十章 命中第六百零七章 洶涌的“沙暴”第一百九十章 洞內查看測試結果(一)(求月票)第八百二十五章 真正的低空殺手第五百七十二章 希望別讓我失望第六百八十章 氣勢磅礴的分列式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必勝的信念第八百一十八章 志在必得的蘇聯人第一百零六章 最佳方案第五百九十四章 作戰系統整合之路第一百零五章 總攻第一百九十四章 必勝的信念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國人有中國人的智慧第二百四十六章 激光淬火第二百八十一章 國產VS進口第九百二十二章 勝負只在眨眼之間第八百五十章 野心第八十九章 退彈第九百二十二章 勝負只在眨眼之間第五百四十二章 糾結的英國人第五章 萬山軍工廠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秘的沙特王子第十六章 廠長和書記來了第八百零八章 破解彈體困局——砂型鑄造第七百零四章 DIS進氣道第六百四十二章 黑科技的登場第五章 萬山軍工廠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好的不一定就是最合適的第二百二十五章 陸維軍的疑問第八百零三章 被拒絕的反隱身雷達第六百二十二章 逃出生天第八十七章 調往前線第七百三十二章 決心第三百二十章 開拓新的道路第二十章 老繪圖員第四百六十九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五百章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單兵火箭筒(求月票)第七百八十四章 人才第八百二十八章 S—300V的技術第八百二十八章 S—300V的技術第七百六十五章 秘辛第七百一十四章 軍令狀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拿來主義(求月票)第九百三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六百一十章 迎頭痛擊(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簽署協議第七百六十八章 殲8Ⅱ的困局第四十八章 高傲的廠辦主任第一百六十七章 偶遇吳天明(求月票)第七百八十六章 潛伏第五百四十四章 撒切爾夫人的高跟鞋第五百七十五章 步步陷阱第九百零二章 騎虎難下(下)第八百一十五章 “獵鷹”防空導彈系統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中國人的智慧第七百四十九章 擒賊擒王第二百六十二章 技術擊敗對手第六百三十六章 警告第七百六十八章 殲8Ⅱ的困局第六百七十一章 雖遠必誅第五百九十九章 空軍天生就是用來進攻的第六百零五章 不同尋常的蘇聯將軍第七百四十二章 千鈞一髮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膽的解決辦法第七百六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四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軍工大師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邊倒的會議第四百四十四章 被製造出來的“神”第二百三十六章 湘南特鋼廠第一百五十二章 圖窮匕見(求月票)第兩百七十章 難啃的骨頭第八百九十一章 來自地獄的導彈第二百二十三章 分房第四百六十一章 MB870Ka—500柴油發動機第三百三十九章 艱難的選擇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秘的沙特王子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工精神第二百六十一章 高額的報價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辣的連誠第三十七章 卡殼第五百五十七章 非常手段第八百零三章 被拒絕的反隱身雷達第一百三十章 子彈工藝第一百一十四章 棄之不用的寶貝第二百二十三章 分房第十二章 搶人第六百三十一章 最後的決戰(中)(修正)第二百六十三章 中國人有中國人自己的辦法第六百八十一章 終於撈了條大魚第三百一十五章 愛的隨身聽第七百三十七章 自欺欺人的蘇軍將校第四十六章 報批的學問第二百七十一章 集成電路設計圖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式坦克領導小組正式成立第四百九十三章 獨步全球的能力第八百五十二章 圈套(中)第四十二章 陳子玥的心思第七百六十章 命中第六百零七章 洶涌的“沙暴”第一百九十章 洞內查看測試結果(一)(求月票)第八百二十五章 真正的低空殺手第五百七十二章 希望別讓我失望第六百八十章 氣勢磅礴的分列式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必勝的信念第八百一十八章 志在必得的蘇聯人第一百零六章 最佳方案第五百九十四章 作戰系統整合之路第一百零五章 總攻第一百九十四章 必勝的信念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國人有中國人的智慧第二百四十六章 激光淬火第二百八十一章 國產VS進口第九百二十二章 勝負只在眨眼之間第八百五十章 野心第八十九章 退彈第九百二十二章 勝負只在眨眼之間第五百四十二章 糾結的英國人第五章 萬山軍工廠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秘的沙特王子第十六章 廠長和書記來了第八百零八章 破解彈體困局——砂型鑄造第七百零四章 DIS進氣道第六百四十二章 黑科技的登場第五章 萬山軍工廠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好的不一定就是最合適的第二百二十五章 陸維軍的疑問第八百零三章 被拒絕的反隱身雷達第六百二十二章 逃出生天第八十七章 調往前線第七百三十二章 決心第三百二十章 開拓新的道路第二十章 老繪圖員第四百六十九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五百章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單兵火箭筒(求月票)第七百八十四章 人才第八百二十八章 S—300V的技術第八百二十八章 S—300V的技術第七百六十五章 秘辛第七百一十四章 軍令狀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拿來主義(求月票)第九百三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六百一十章 迎頭痛擊(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簽署協議第七百六十八章 殲8Ⅱ的困局第四十八章 高傲的廠辦主任第一百六十七章 偶遇吳天明(求月票)第七百八十六章 潛伏第五百四十四章 撒切爾夫人的高跟鞋第五百七十五章 步步陷阱第九百零二章 騎虎難下(下)第八百一十五章 “獵鷹”防空導彈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