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懸掛系統之爭

只不過同樣在中心處的滇南特種車輛廠技術科科長劉學勇面對好似一道道探照燈一般的目光照射過來,心中頓時有些發慌,於是輕輕拉着已經站起身來的趙成剛,示意他趕緊坐下來,然而趙成剛卻對此視而不見,依舊倔強的站在那裡,臉上的表情更是堅定異常,宛如心若磐石的衛道士一般,在守護着自己心中的信念和理想。

шшш☢ тт κan☢ ¢O

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本來他見盧嘉棟對液氣懸掛系統如此瞭解,潛藏在心中的希望不免再次熊熊燃燒起來,想着終於可以把夢想變爲現實,緊接着盧嘉棟對液氣懸掛技術的瞭解和掌握更是讓趙成剛覺得已經不是能不能實現的問題,而是基本上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只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盧嘉棟話鋒一轉再次否決將液氣懸掛系統應用到新式坦克的提議,雖說憑藉着盧嘉棟無與倫比的技術知識以及高屋建瓴的眼光,讓趙成剛也覺得很有道理,可不管怎麼樣他心中的那份夢想卻無法因此而熄滅,

更何況作爲一個在傳動和懸掛技術方面有着卓越能力的技術人才,很清楚盧嘉棟所提出的扭杆彈簧懸掛系統的技術特點,對其中的利弊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在思索良久之後,趙成剛還是毅然決然的站起來,再次爲自己的夢想努力一把:

“扭杆彈簧懸掛技術是本世紀二十年代就開始應用的老技術,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就得到的普遍的應用,然而效果並不理想,比如說德國在二戰後研發的‘虎’式坦克的懸掛系統就應用這項技術,

可從實際作戰情況來看,這項技術存在着鋼軸斷裂,維護不便,生產複雜的弊端,而這也是影響德國‘虎’式坦克產量和威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我覺得盧總師您在新式坦克上舍棄效果更好的液氣式懸掛系統,而轉用技術更保守的扭杆懸掛系統並不合適!”

趙成剛這番話剛說完,座位上的一衆坦克研製團隊的成員瞬間爆發出一陣吵雜的議論聲,沒人想到趙成剛竟然質疑其身爲新式坦克總設計師的盧嘉棟,而且還有可能是極爲明顯的錯誤,從技術源頭和相關立正無不如此,如此一來盧嘉棟該怎麼應對?

要知道盧嘉棟可是目前國內響噹噹的軍工天才,78式突擊步槍、80式輕型自動榴彈發射器、還有最近剛剛列裝部隊的52倍口徑155mm榴彈炮以及配套的新式炮兵偵察校射雷達,每一件都是軍工界響噹噹的明星產品,即便是盧嘉棟之前沒有過研製坦克裝甲車輛的經歷。

但從這些天來盧嘉棟所展示出來的對坦克各方面技術那種舉重若輕的純熟程度,就如同剛纔對懸掛系統和武器裝備設計思路的講解一樣,細緻入微、條理分明,幾乎沒人會懷疑盧嘉棟在坦克領域的技術能力,進而在新式坦克研製團隊當中樹立了絕對的權威。

可沒想到今天竟然有人公開站出來挑戰新式坦克研製團對當中最大的權威,這怎能不讓在座的所有人爲之驚訝,一瞬時間整個倉庫內吃驚者有之、擔憂者有之、看好戲者有之、心中竊笑者也有之。

然而不管他們心中如何思慮,所有人的目光卻是不約而同的集中到講臺中央的盧嘉棟身上,他們倒想要看看盧嘉棟該如何處理這樣的情況,是氣急敗壞的訓斥,還是聞言相對的安撫以便事後在一起算賬?

可不管怎樣,在場的人都覺得盧嘉棟必然會怒火中燒,就算盧嘉棟胸襟在寬廣,作爲一個名頭響亮高高在上的總設計師被一個籍籍無名的技術員當衆指出錯誤,都是一件極不光彩的事。

既然如此,那趙成剛的下場也必然是註定了,要知道盧嘉棟可不單單是新式坦克的總設計師,還是研製領導小組的常務副組長,而且跟總部的幾位首長關係都不錯,真要是發起火來,趙成剛這輩子都別想再翻身了!

其實此時的趙成剛也隱隱有些後悔,想着當衆的反對會不會招致盧嘉棟的憤怒,想着要是自己在處理的圓滑一點會不會更好,這樣也不會讓盧嘉棟下不來臺,可眼下話已經好似潑出去的水,想收回來都難了,既然如此瞻前顧後已經沒有必要了,只能一條路走到黑,是雷霆還是暗箭他趙成剛自是坦然接受,想通了這一點,趙成剛的腰板挺得更直了,臉上也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做好一切抗爭的準備。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盧嘉棟既沒有像憤青們想象的怒火萬丈指着趙成剛的鼻子大罵一頓,也沒有如陰謀論者估計的那般口腹蜜劍的讓趙成剛先坐下,然後王顧左右而言他,等到時候再一併算賬,而是神色如常的依舊掛着那副淡然的微笑衝着趙成剛點了點頭:

“成剛說得沒錯,扭杆彈簧確實是一項老技術!”

盧嘉棟此話一出,整個倉庫頓時一片譁然,這位年輕的總設計師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難道他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不成,要不然他爲什麼要肯定趙成剛的觀點?難道新式坦克懸掛系統又要峰迴路轉準備應用液氣懸掛系統嗎?無數的疑問在一瞬間從衆人的腦海中一閃而過,至於答案都來不及思考,可就在這時盧嘉棟的一席話卻又將他們從無休止的疑問中帶回到現實:

“扭杆彈簧懸掛系統的原理其實就是利用一個長長的金屬桿,在車體底部安裝,長度與車體寬度差不多,然後利用支架和平衡軸與負重輪相連接,在坦克行駛過程中伴隨着負重輪的上下跳動使扭杆扭轉,以吸收地面對車體的衝擊能量!”

盧嘉棟一邊說着,一邊在黑板上另一幅簡易的懸掛裝置圖上講解着,三言兩語將扭杆懸掛系統的技術特點概括了出來,只不過他的話並沒有就此而停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此項技術就得到廣泛的應用,其中德國使用的最多,尤其是在他們研製的三號坦克上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不僅生產工藝簡單、維護保養方面、佔用車內空間較小,重量也很輕便且使用壽命長。

也正是因爲這種懸掛技術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德國的設計師便在後續的坦克研發中廣泛應用這項技術,只不過他們忽略了兩點最爲關鍵的因素!”

說到這裡,盧嘉棟停頓了一下,而坐在下面新式坦克研製團隊的成員也在此時屏住了呼吸,期待着盧嘉棟接下來的講話,而盧嘉棟也沒有讓在座的人等很久,喝了一口杯中的茶水潤了潤喉嚨便繼續朗聲說道:

“第一,他們爲了求新圖變將本來成熟簡單的技術搞得越來越複雜;第二,則是高估了當時的材料水平和工藝製造能力,設計出來的扭杆根本承受不了類似‘虎’坦克這種重型坦克巨大的衝擊力,致使扭杆彈簧經常出現斷裂的同時,在維修保障方面也非常棘手!”

“這麼說,此項技術的關鍵還是在扭杆材料和工藝方面!”

“下午咱們作爲例證學習的59式和69式坦克也都是扭杆彈簧懸掛系統,說明這種懸掛雖然老舊,但還是很成熟的!”

“59式和69式才戰鬥全重纔多少?咱們的新式主戰坦克可是超過四十噸,這樣的衝擊力原來59式的那種扭杆彈簧能承受得了?”

“這個不成,那個不成,難道要應用英國‘酋長’坦克上的獨立式螺旋彈簧懸掛?”

“那種懸掛系統技術更古老..........”

盧嘉棟話音剛落,在座的坦克研製團隊成員的議論聲便再次響起來,不管怎麼說能坐在這裡的人都不是一般人,盧嘉棟的一番話他們自然能聽出其中的門道,那就是趙成剛的質疑雖然聽上去沒錯,但卻很是偏頗,其中的幾項前提並沒有點出來。

而盧嘉棟卻運用他深厚的知識儲備和嚴謹的實例和數據將該項技術分析更爲透徹,如此相較之下,兩人孰強孰劣即可高下立判,也正因爲如此,在場的衆人已經不在理會趙成剛的質疑能否取得成功,而是把注意力放到究竟應用怎樣的懸掛系統上來。

畢竟趙成剛的質疑在坦克研製的大方向上只是個小插曲,他能撼動盧嘉棟的地位自然有看熱鬧不怕事大的人齊齊圍觀,可一旦沒有希望,衆人即刻會在下一秒鐘將他遺忘,而此時的趙成剛怎麼感受不到衆人的變化,可卻又無可奈何,只能一動不動直愣愣的呆立在那裡........

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二百一十一章 囑託和寄語第六百三十七章 僵局第九百一十八章 No zuo No die第七百二十章 彌留之際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算方法上的難題第五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一百零六章 最佳方案第八百四十七章 “阿帕奇”墜落第六百八十六章 真正的幕後推手第三百九十五章 真實的意圖(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七百八十章 來自沙特的資金第五百五十一章 難解的焊接工藝第九百四十三章 摩根第八百八十章 真相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負“獵鷹”之名第七百九十二章 垂直髮射系統第五百一十六章 “雙邊”火控系統第一百二十四章 營建新廠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子玥的丈夫第二百三十四章 真正的難題第三百八十一章 懸掛系統之爭第九百四十七章 四代機之爭第五十六章 步兵手中的大炮第七百零一章 海空軍的分歧第七章 潤滑油的使用方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國人有中國人的智慧第三百九十七章 開始測試第五百四十章 “競技神”號的輓歌第八百七十九章 堡壘第八百一十八章 志在必得的蘇聯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盧嘉棟的戰術第七百一十九章 轟然倒下的大師第四百一十八章 預料之外的麻煩第四百一十四章 缺少老楊式的技術全才第八百零三章 被拒絕的反隱身雷達第四百二十七章 謝朝陽的野望第六十二章 爆棚的嘉浩餐館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式52倍口徑155mm榴彈炮第九十二章 測試開始第八百九十四章 政~~治犧牲品第七百零九章 蘇聯的迷茫第十一章 質量認證體系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爭饅頭,爭口氣!第五百九十章 不可能完成的請求第二百六十五章 這個方法可以試一試第九十二章 測試開始第四百零一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七百九十五章 空中的新威脅第六十三章 你真是個壞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煮熟的鴨子第三十八章 絕技——單手換彈匣第二百二十六章 鉅額援助第三百四十章 刀尖上起舞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戰第四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三十八章 來自遠方的來信第八百五十五章 擊殺(中)第四百六十章 “答應他的要求”第十一章 質量認證體系第六十六章 楊立民第六百九十八章 以“高新”的名義重生運十第一百六十八章 前線的難題(求月票)第五百四十七章 我們的不足第五百七十三章 末敏彈藥第六百七十三章 舉世皆驚(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同志,我看你是被嚇破了膽(二)第四百零九章 不同的原因第六百二十三章 被敲斷的脊樑骨第二百三十四章 真正的難題第一百九十三章 作戰部署(求月票)第四百五十三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百八十五章 一條戰壕裡“戰友”第一百三十七章 遊戲開始了第二百零四章 細細的紅線第六百四十一章“彈箭共架”發射技術第四百五十二章 攪局者第七十四章 他們人人都配了機槍第三百零六章 越南高層的反應第九百一十八章 No zuo No die第一百九十六章 同志,我看你是被嚇破了膽(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閃電奇襲第二百七十一章 集成電路設計圖第一百四十章 名人(求月票)第三百五十八章 幕後英雄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上少了一個學術大師第五百六十一章 遇襲第八百五十五章 擊殺(中)第九百二十三章 “夜鷹”墜落第一百九十三章 作戰部署(求月票)第四百三十五章 眼見爲實——難以置信的錄像第九百章 威逼利誘第七百四十一章 米格31第九百四十六章 陰險:F—117的技術陷阱第八百一十八章 志在必得的蘇聯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足球是圓的,一切皆有可能第五章 萬山軍工廠第六百四十四章 真正的目的:通用發射系統
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二百一十一章 囑託和寄語第六百三十七章 僵局第九百一十八章 No zuo No die第七百二十章 彌留之際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算方法上的難題第五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一百零六章 最佳方案第八百四十七章 “阿帕奇”墜落第六百八十六章 真正的幕後推手第三百九十五章 真實的意圖(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七百八十章 來自沙特的資金第五百五十一章 難解的焊接工藝第九百四十三章 摩根第八百八十章 真相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負“獵鷹”之名第七百九十二章 垂直髮射系統第五百一十六章 “雙邊”火控系統第一百二十四章 營建新廠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子玥的丈夫第二百三十四章 真正的難題第三百八十一章 懸掛系統之爭第九百四十七章 四代機之爭第五十六章 步兵手中的大炮第七百零一章 海空軍的分歧第七章 潤滑油的使用方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國人有中國人的智慧第三百九十七章 開始測試第五百四十章 “競技神”號的輓歌第八百七十九章 堡壘第八百一十八章 志在必得的蘇聯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盧嘉棟的戰術第七百一十九章 轟然倒下的大師第四百一十八章 預料之外的麻煩第四百一十四章 缺少老楊式的技術全才第八百零三章 被拒絕的反隱身雷達第四百二十七章 謝朝陽的野望第六十二章 爆棚的嘉浩餐館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式52倍口徑155mm榴彈炮第九十二章 測試開始第八百九十四章 政~~治犧牲品第七百零九章 蘇聯的迷茫第十一章 質量認證體系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爭饅頭,爭口氣!第五百九十章 不可能完成的請求第二百六十五章 這個方法可以試一試第九十二章 測試開始第四百零一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七百九十五章 空中的新威脅第六十三章 你真是個壞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煮熟的鴨子第三十八章 絕技——單手換彈匣第二百二十六章 鉅額援助第三百四十章 刀尖上起舞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戰第四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三十八章 來自遠方的來信第八百五十五章 擊殺(中)第四百六十章 “答應他的要求”第十一章 質量認證體系第六十六章 楊立民第六百九十八章 以“高新”的名義重生運十第一百六十八章 前線的難題(求月票)第五百四十七章 我們的不足第五百七十三章 末敏彈藥第六百七十三章 舉世皆驚(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同志,我看你是被嚇破了膽(二)第四百零九章 不同的原因第六百二十三章 被敲斷的脊樑骨第二百三十四章 真正的難題第一百九十三章 作戰部署(求月票)第四百五十三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百八十五章 一條戰壕裡“戰友”第一百三十七章 遊戲開始了第二百零四章 細細的紅線第六百四十一章“彈箭共架”發射技術第四百五十二章 攪局者第七十四章 他們人人都配了機槍第三百零六章 越南高層的反應第九百一十八章 No zuo No die第一百九十六章 同志,我看你是被嚇破了膽(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閃電奇襲第二百七十一章 集成電路設計圖第一百四十章 名人(求月票)第三百五十八章 幕後英雄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上少了一個學術大師第五百六十一章 遇襲第八百五十五章 擊殺(中)第九百二十三章 “夜鷹”墜落第一百九十三章 作戰部署(求月票)第四百三十五章 眼見爲實——難以置信的錄像第九百章 威逼利誘第七百四十一章 米格31第九百四十六章 陰險:F—117的技術陷阱第八百一十八章 志在必得的蘇聯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足球是圓的,一切皆有可能第五章 萬山軍工廠第六百四十四章 真正的目的:通用發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