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海安頓好小鬼之後,從屋頂上下來了。緊接着散去幽魂符的力量,回到住的房間。
由於先前小鬼嚇到了趙建國、謝彬兩個人,一聲驚叫吸引了一些人的注意。不過,發現沒有什麼東西,大家又都回去了。
當陳小海來到房間,房間內只有宿舍的幾個人,張偉、趙建國、謝彬。
張偉、趙建國、謝彬三個人擠在了牀上的角落,臉色有些發白,一臉害怕地朝着四周看着。
陳小海見到三人的樣子,無奈一笑。如果自己不是有了,用過招魂符、幽魂符,恐怕也會像他們一樣。
“老三,你回來了。”張偉見到陳小海,立即站了起來,“你怎麼去了這麼久纔回來?老闆呢?”
“呃?”
陳小海怔了下,剛纔都在處理小鬼的事情,倒是忘了先前說過的話。
“不用老闆了,剛纔不是鬼。”
“不是鬼?”張偉愣了一下,道,“那不是鬼是什麼?東西都飄到我們面前了。”
趙建國喊道:“老三,絕對是有鬼,門口的那隻熊和青蛙一直飛在半空中,還有那奇怪陰森的笑聲。”
謝彬道:“對啊,對啊,老三,我們兩個可都是一直看着呢?”
張偉畢竟是老成持重,穩下心來,問道:“老三,你說那不是鬼那是什麼?:”
陳小海腦瓜子一動,道:“那是秦海山上一種很奇特的蟲子,叫做奸笑蟲。”
“奸笑蟲?”
張偉、趙建國、謝彬都看向陳小海。
陳小海繼續道:“奸笑蟲是一種非常奇怪的小蟲子,通體黑頭透明,不細看難以發現。奸笑蟲的力氣很大,可以提起超過身體數倍重的東西,跟螞蟻一樣。”
“而且,奸笑蟲會發出一種笑聲,跟人奸笑的時候一模一樣。你們剛纔聽到的聲音就是奸笑蟲的聲音,由於太小太害怕了,你們剛纔沒注意它們跑了而已。”
“奸笑蟲?”
“真的有這種蟲子?”
“難道剛纔真的是奸笑蟲?不是鬼怪。”
張偉、趙建國、謝彬都有些愣愣的,低聲喃喃。對於奸笑蟲他們從來都沒有聽過,再加上陳小海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他們還真是信了幾分。
趙建國又喊道:“老三,你糊弄誰呢?世界上哪有這種蟲子,如果真的有這種蟲子,怎麼沒有人提到過。”
陳小海瞥了眼趙建國,心中大罵。你個死胖子,平時沒見你聰明過,這時候偏偏就有了腦子了。
目光一轉,陳小海露出了一抹笑容:“奸笑蟲並不是真正的名字,是有人來到秦海山之後遇到的,編的名字。我當初也是在網上看到的,以爲是胡扯,誰知道真的有這種奇怪的蟲子。”
“如果你們不相信的話,你們就看看電視旁邊的木頭,上面是不是有一個黑黃色的小點。”
張偉、趙建國、謝彬走到了電視面前,在電視旁的木頭上的確有着一個黑黃色小點,很小很小,比起火龍果的籽還要小一點。
張偉摸了摸,問道:“老三,這是什麼東西?”
陳小海笑道:“那是奸笑蟲的屎。”
張偉破口大罵:“草泥馬,老三你不會提前說啊。”
謝彬驚奇道:“老三,你站在門口那麼遠的地方,連這麼一小點的屎,你都看的清清楚楚的。你的眼裡,難道都是屎?”
你特麼眼裡才都是屎。
陳小海白了眼謝彬,繼續說道:“因爲我的眼力本來就很好,所以我能夠看到那奸笑蟲,而你們看不到。這下你們總該相信了吧。”
張偉、趙建國、陳小海勉強相信了陳小海的話,畢竟陳小海來那這麼一小點的屎都能夠發現,實在是令他們震驚了。
趙建國道:“老三,你說那奸笑蟲飛到哪裡去了?會不會再回來了?”
陳小海笑道:“不會了,我剛纔跑過去的時候,那兩隻奸笑蟲飛出了民宿,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
謝彬鬆了一口氣:“那就好。”
陳小海道:“事情都解決了,我們繼續睡覺吧。”
張偉道:“繼續睡覺吧。”
趙建國、謝彬兩個人沉默了,盯着陳小海、張偉不說話。
陳小海、張偉相互看了眼,哪裡能不明白情況。趙建國、謝彬的膽子明顯比較小,就算是接受了陳小海的話,仍然有些害怕。
結果,一宿舍的人一起睡了。
第二天一早。
陳小海一宿舍醒了過來。
陳小海、張偉精神飽滿,趙建國、謝彬倒有些萎靡了,嚇了一跳,一直沒有睡好。
到了後院井水去洗臉刷牙。
老青竹民宿的後院,挖了一口井,井水清澈清甜。民宿中的一切用水,都來自於這口井。
在這口井旁邊,長着幾棵類似於茶樹的樹,葉子成紅色,帶着淡淡的血絲,十分的奇特。枝幹倒是以綠色爲主,紅色爲輔,那些紅色紋路就像是人體的血管一樣,極爲神奇。
那幾棵奇怪的樹叫不出名字,長得又有些奇形怪狀,連一點觀賞性都沒有。大部分住的人只是看了眼,就不在乎那幾棵樹了。
陳小海一邊刷牙,一邊盯着那幾棵奇形怪狀的樹,眼中光芒閃閃,似乎在思索着什麼。
這幾棵怪樹他從來沒有見過,卻感覺極爲的熟悉,似乎從哪裡見過它們。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陳小海眼睛越來越亮。
“等等。”
陳小海擦去嘴角的泡沫,快速走到怪樹面前,仔細盯着。
“真的是它,真的是它。”
陳小海興奮不已,難怪這幾課樹木如此的熟悉,原來是陸羽茶經裡面記載的一種茶樹,一種早已無人而知的茶樹。
鳳血。
如今華夏國流傳的茶經,屬於陸羽入仙之前留下的茶經。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共十個部分。其主要內容和結構有: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茶經》反映出當時茶葉的採摘、製作、鑑定、分級及烹煮、飲用等都積累了豐富經驗。表明唐代茶葉生產已比較發達,飲茶之風盛行。
而陳小海手中的茶經,是陸羽入仙之後,再行修行,觀遍天下之茶、仙界之茶,重新整合編寫的。內容更加的豐富,更加的詳實。
如,眼前的茶樹鳳血,就是記載陳小海所知的茶經的,可以稱之爲《新茶經》。
ps:好不容易三更,大家不來點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