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謀劃(下)

看到周寒對軍制的改革,以及激動的將軍一派,身爲宰相的程道仲嚴肅的提醒周寒:“王上,攻打元國的話,申國和山國不會坐視不理的。”

周寒也知道這個問題,所以他已經有了想法,他讓將軍們都坐下後,說道:“寡人知道,因此,劉年。”

司行劉年連忙起身答道:“臣在,王上。”

周寒問他:“行記還是隻有卞連青一人嗎?”

劉年答道:“是的,王上。”

周寒命令:“儘快招滿人。”他想了想說道:“如果必要,可以讓寡人的書記官葉玉良暫代一行記之職,派遣行記去申國與山國進行宣傳,說明元國說服前司行傅珉謀反一事,不要透露出我們要攻打元國的消息,要把我們擺在弱者的位置,向兩國宣揚元國之惡,表明我國對元國的態度。”這是爲了讓出兵元國提前釋放一些信號,畢竟申國與山國在元國的兩邊,如果沒有理由就派兵攻佔元國,申國與山國一定會緊張,到時因此讓他們派兵援助元國,那周國就會面臨三方夾擊的情況,所以他要給兩國一個周國敵視元國的原因。

劉年應聲:“臣,遵令。”行記已經閒置多年了,他需要好好挑選人選,否則在如此大戰之際,因此誤了國君所託,就算是國君願意繞他一命,他也會被人打死在小巷裡的。

交待完劉年,周寒又叫起司空高常庚:“高常庚,值此大戰來臨之際,寡人決定,書院的建立一事先放放,不過木匠還是要抓緊招入,這是爲了全力打造木盾和長槍。”對於長槍這樣的武器,他有個想法想要試試,如果能成功,說不定會有很好的效果,也能爲這些受到時代制約,腦袋僵硬的軍人們打開一個思路。

程道仲這時才知道周寒要建立學院的事情,對於建立學院,他也很贊同,但是在即將來到的大事前,他不得不惋惜推遲建立的學院,好在周寒只是推遲建立學院,而不是取消建立。

高常庚應道:“臣,遵令。”

周寒又叫起司農苗有爲:“苗有爲,秋收之際,所有稅收一定要儘可能收齊,不得有強收和攤派,寡人不希望在攻佔元國之時,看到有平民因爲被強收和攤派稅收而反叛。”

苗有爲連身答應:“是,是的,王上,臣遵令。”

周寒盯着他警告道:“不要再出現把稅收均攤給平民的事情,任何人都得繳稅,不得拖延,如果因爲此造成我軍的出戰失利,寡人就把你吊在城外,和那些匪賊的腦袋一起掛着。”

苗有爲被周寒威脅得一頭大汗,他不停的擦着汗連聲回答:“絕對不會,王上儘管放心,臣必定安排妥當。”

警告了苗有爲後,周寒對司寇顏樂問道:“顏樂,監獄裡有多少需要執行死刑的犯人?”

顏樂回答:“稟王上,只有十一人。”畢竟周國比較小,且這些年來較爲和平,在城市裡被抓的,大多都是那種小偷小摸,或是犯有小罪之人,在繳納了罰金後,都能很快出獄,真有膽量犯下死罪的,或是意外導致犯下死罪的,除了少數運氣不好當場被抓的人以外,大都下野去當匪賊去了,所以牢裡甚至連需要常年關押的重型犯都幾乎沒有,目前的重刑犯就只有傅珉和那個元國的熊子昔。

顏樂的回答讓周寒犯了難,他原本還想着,把那些死刑犯和重型犯都組織起來,當做敢死隊,給他們承諾,只要成功就釋放他們,現在聽到牢裡就十一個死刑犯和兩個重刑犯,這還怎麼組敢死隊?他只能無奈放棄這個想法了,周寒揮揮手讓顏樂坐下。

一系列的命令,都是爲了來年開春的戰爭所做,衆官都開始明瞭周寒對於佔領元國一事的認真,再也沒人有僥倖心理,只有裴顯正在一旁皺着眉頭不說話,他是個飽學之人,學習的儒道之學,就是反對戰爭的,但是他也是周國之人,對於企圖顛覆周國的元國也充滿了厭惡之心,此刻心裡很是糾結,原本這不關他的事,但是周寒此次叫他來的原因,他思來想去能想到的理由就只有顧子瞻了。

程道仲想到了一個問題,問周寒:“王上,元國值此混亂之際,是否會有軍隊或是匪賊進入我國?”

這個問題,提醒了周寒,他想了想說道:“軍隊不太可能,他們在元國國都爭權奪利,沒那個空閒,不過匪賊還是很有可能的,特別是混亂的地方,匪賊就更是強悍。”他交給程道仲一道命令:“程公,你以寡人的名義向各鄉縣,乃至村子發佈命令,說明元國混亂,可能有匪賊潛入我國,一定讓他們提高警惕,加強守衛士兵的訓練,不要讓匪賊有可乘之機,再派人監視邊界,但有異常,立刻通報,不得延誤。”

程道仲答應:“是的王上,老臣遵命。”此刻程道仲對周寒的謀劃,很是佩服,現在的周寒心思縝密,完全不像一個十九歲的少年,目光之遠,可以說在場之人裡,無人可比,他唯一擔心的,就是周寒以後是否會獨斷專行,聽不進建議,他見過很多優秀的人,最後都被自己的優秀之處輕易毀掉了。

周寒又想到一個問題:“程公,佔領元國都城後,寡人需要很多官員,所以,從現在開始,你挑選一些忠誠的人,準備着。”想到程道仲手下就算有人,也必定不會太多,因爲他還有周國的官員需要管理,就提示他:“如果人不夠,可以與老師協商一下。”他想着,以裴顯正的才學與名聲,必定知道很多有能力的人才,再讓程道仲從中挑選一些對周國忠誠之人,只要能控制住元國的都城,都城轄下的那些鄉縣,也就不是問題,可以慢慢消化,如此世代,那些鄉縣總不可能獨立而出。

最後還需要考慮的一件事,就是顧子瞻,這也是周寒讓裴顯正來參加此次會議的原因,他問道:“老師,不知顧先生答應加入周國了嗎?”

對於此問題,如果是在今日之前,他會直接回答,說不準還會鄙視周寒的心急,但是,現在的他,則非常爲難,沉默了一下後,艱難的開口道:“稟王上,他還有些猶豫,我會繼續勸說他的,他是個明智的人,必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顧子瞻畢竟是他的好友,他不得不爲顧子瞻說了幾句好話。

周寒點點頭,一副相信裴顯正的樣子說道:“請老師多勸說一下他,然後,向他詢問一些元國的問題,越詳細越好。”有裴顯正看着,就不用擔心顧子瞻意外知道他的計劃後,通知元國做準備了,他相信裴顯正分得清好友與祖國孰輕孰重的。

裴顯正沉默的點點頭,表示自己聽令。

“諸位,亂世即將來到。”周寒拍拍手,示意在場的所有人都看向他,再次說起自己從穿越來時,所猜想的未來,他想提醒這些在和平中安然了一輩子的大臣們:“沒有人能逃脫。”他的表情非常嚴肅認真,所有的官員們,都被他的表情感染,認真的聽周寒說話:“未來的我們,只有兩個選擇,國破家亡,或是在這亂世中佔有一定的席位,這些都得靠大家的認真與努力,寡人期望明年能在元國的王宮內,與諸位一同開席同歡。”這一番話,很有如果放在現代,可能連傳銷的門都進不去,但是在這裡,對於這些從沒有聽到過此類話語的人來說,卻非常鼓舞人心。

在場所有人,包括塗悅與潘雄,都面對周寒,單膝跪下,合聲答道:“臣等必不辜負王上的期望,王上萬歲。”

大殿外守衛的侍衛們,聽到大殿內傳出的聲音,面面相視,他們不知道里面的那些大人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很快,那些大人們就陸續出來了,臉上都有着一絲凝重,彷彿有什麼大事要發生一般,而那些將軍們,臉上則有着一絲狂熱。

當大殿內只剩周寒與塗悅、潘雄三人時,周寒看着大殿的大門方向,鬆了口氣,這一次,雖然他表現得很穩重,對所有可能發生的事都想得很周全,但是沒人知道他內心的忐忑,他生怕官員們會阻止他的此番計劃,畢竟,對於和平了數十年的周國來說,周寒的此次計劃,無疑是在挑起戰爭,也會破壞現在的人們平靜的生活。

在周寒帶着塗悅與潘雄也離開大殿後,他像是想到了什麼,對潘雄交待:“潘雄,寡人允許你的禁衛軍擴充三百人,你要好好訓練他們,說不定到時會有你的用武之地。”

潘雄站直答道:“王上,臣遵令。”

雖然這次會議的時間用的不算多,但卻讓周寒花費了許多的心思,不僅想着怎麼勸說衆官,也在儘可能的思考着遺漏的地方,現在是六月,正值盛夏,距離冬季還有大約四個月的時間,他決定如此早就宣佈他的計劃的原因,就考慮到,如果這段時間裡發現有什麼遺漏的地方,在冬季之前還有彌補的時間,第一次發動戰爭,他不希望失敗,所以要做就要做得儘可能的完美。

第四百四十六章 佔領苜國王都(第二更)第兩百零八章 棉花與種子第兩百九十三章 秋收大宴(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陽的報告第六十七章 勝敗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年到來第五十四章 申國(下)第三百零六章 保護費(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護龍軍與怒雷軍第一百九十章 復國軍第兩百一十四章 討論(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箭軍支援(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二章 吳國帝都之圍第二十一章 羣臣會議第兩百六十六章 甘人進攻(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三章 行進的周國大軍(第二更)第三十九章 能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後打掃第兩百八十一章 妖女(第四更)第三百二十三章 國君的鐵鋤頭與王妃的金扁擔(第一更)第七十七章 大宴(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虢軍的大敗退(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意外發現的寶庫第四百二十章 填坑之戰(第一更)第四十六章 青白之戰(上)第四十三章 謀劃(下)第兩百二十七章 虢國的歉意(第四更)第六十五章 饅頭與包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蔡國軍的情報第三百九十章 延村與延軍(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五章 虢國王都陷落(第一更)第四百零一章 回上京(第一更)第四百零六章 強硬送禮(第二更)第十九章 城門襲擊第八十四章 混亂的元國王都第三百四十五章 虢國的調查(第一更)第兩百零八章 棉花與種子第一百四十章 面見使者第八章 坊市第四百五十一章 齊國之亡(第三更)第兩百六十四章 駐紮沮洳縣(第三更)第兩百七十三章 虢國的反應(第二更)第四十九章 宰相病倒第三百五十九章 虢軍的大敗退(第三更)第九十二章 永和殿第七十八章 大宴(下)第兩百六十四章 駐紮沮洳縣(第三更)第四百一十章 大齊皇朝(第二更)第七十一章 秋收之時第一百一十四章 通氣錄第一百三十三章 齊曉媛拜師第四十二章 謀劃(上)第兩百四十五章 第一戰(第二更)第三百零六章 保護費(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悲慘的中山國國君(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一章 愚蠢的攻城(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五章 虢國的調查(第一更)第十三章 收尾第三百六十二章 堅壁清野與水泥(第一更)第兩百四十六章 第一次攻城(第三更)第兩百五十一章 愚蠢的攻城(第二更)第一百零九章 宛城祭祀第五十七章 名單第四百一十九章 夜襲(第二更)第兩百零二章 戰後第三百零五章 男孩與羽扇(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煩惱的周寒第三百零八章 備戰(第二更)第二十五章 新司行第三百九十章 延村與延軍(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二章 合縱連橫(第二更)第六章 轉變第三百九十二章 神奇的洞穴深處與神秘的人(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陽城的城守第九十一章 山國戰虎軍第三十二章 失敗與成功第三十四章 白虎軍對戰(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申溪的痛苦第三百四十一章 向龐的猶豫(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二章 光祿勳與虎符(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二章 援軍(第四更)第兩百五十五章 甘人借糧(第三更)第三百三十三章 流觴軍(第一更)第四十二章 謀劃(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詭異的襲殺(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九章 剿匪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聊的一天第三百三十章 虢國建城(第二更)第兩百二十七章 虢國的歉意(第四更)第七十七章 大宴(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衣服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大美人第三十九章 能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搜尋神秘洞窟(第三更)第六十一章 小奴隸安林第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奏對第兩百八十九章 人情與交易(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戰而潰第一百九十一章 運糧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波三折的戰鬥(第二更)
第四百四十六章 佔領苜國王都(第二更)第兩百零八章 棉花與種子第兩百九十三章 秋收大宴(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陽的報告第六十七章 勝敗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年到來第五十四章 申國(下)第三百零六章 保護費(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護龍軍與怒雷軍第一百九十章 復國軍第兩百一十四章 討論(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箭軍支援(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二章 吳國帝都之圍第二十一章 羣臣會議第兩百六十六章 甘人進攻(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三章 行進的周國大軍(第二更)第三十九章 能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後打掃第兩百八十一章 妖女(第四更)第三百二十三章 國君的鐵鋤頭與王妃的金扁擔(第一更)第七十七章 大宴(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虢軍的大敗退(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意外發現的寶庫第四百二十章 填坑之戰(第一更)第四十六章 青白之戰(上)第四十三章 謀劃(下)第兩百二十七章 虢國的歉意(第四更)第六十五章 饅頭與包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蔡國軍的情報第三百九十章 延村與延軍(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五章 虢國王都陷落(第一更)第四百零一章 回上京(第一更)第四百零六章 強硬送禮(第二更)第十九章 城門襲擊第八十四章 混亂的元國王都第三百四十五章 虢國的調查(第一更)第兩百零八章 棉花與種子第一百四十章 面見使者第八章 坊市第四百五十一章 齊國之亡(第三更)第兩百六十四章 駐紮沮洳縣(第三更)第兩百七十三章 虢國的反應(第二更)第四十九章 宰相病倒第三百五十九章 虢軍的大敗退(第三更)第九十二章 永和殿第七十八章 大宴(下)第兩百六十四章 駐紮沮洳縣(第三更)第四百一十章 大齊皇朝(第二更)第七十一章 秋收之時第一百一十四章 通氣錄第一百三十三章 齊曉媛拜師第四十二章 謀劃(上)第兩百四十五章 第一戰(第二更)第三百零六章 保護費(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悲慘的中山國國君(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一章 愚蠢的攻城(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五章 虢國的調查(第一更)第十三章 收尾第三百六十二章 堅壁清野與水泥(第一更)第兩百四十六章 第一次攻城(第三更)第兩百五十一章 愚蠢的攻城(第二更)第一百零九章 宛城祭祀第五十七章 名單第四百一十九章 夜襲(第二更)第兩百零二章 戰後第三百零五章 男孩與羽扇(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煩惱的周寒第三百零八章 備戰(第二更)第二十五章 新司行第三百九十章 延村與延軍(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二章 合縱連橫(第二更)第六章 轉變第三百九十二章 神奇的洞穴深處與神秘的人(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陽城的城守第九十一章 山國戰虎軍第三十二章 失敗與成功第三十四章 白虎軍對戰(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申溪的痛苦第三百四十一章 向龐的猶豫(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二章 光祿勳與虎符(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二章 援軍(第四更)第兩百五十五章 甘人借糧(第三更)第三百三十三章 流觴軍(第一更)第四十二章 謀劃(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詭異的襲殺(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九章 剿匪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聊的一天第三百三十章 虢國建城(第二更)第兩百二十七章 虢國的歉意(第四更)第七十七章 大宴(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衣服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大美人第三十九章 能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搜尋神秘洞窟(第三更)第六十一章 小奴隸安林第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奏對第兩百八十九章 人情與交易(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戰而潰第一百九十一章 運糧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波三折的戰鬥(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