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佔領苜國王都(第二更)

在收攏罪贖軍時,楊秀花才發現,在距離他們與齊軍交戰地左側兩裡外,另一支罪贖軍,也在與敵人交戰。

罪贖軍有一萬五千人,而除了三千的預備役外,還有幾千人在這快速奔襲的時候,無法跟隨本隊行進,因此楊秀花就讓他的裨將喬義放慢腳步,帶着預備役,收攏那些無法跟上本陣步伐的人。

當楊秀花與罪贖軍本陣,和齊軍交戰時,本來想要率軍支援的喬義,突然發現,從苜國王都北面的方向,衝來了許多敵人,他立即率領兩千多罪贖軍與三千的罪贖軍預備役衝上去迎戰,以阻止他們從側面衝擊罪贖軍本陣。

與齊軍裝備不同,和喬義帶領的罪贖軍交戰的,是吳國的軍隊,這支吳國的軍隊身着藤甲,手持藤盾。

也不知道他們的那身藤甲是什麼藤做的,雖然是藤甲,但罪贖軍的武器攻擊上去,完全無法劈穿這些藤甲,那藤盾也非常堅固,如果不是罪贖軍的裝備也不弱,在兩軍交戰之時,喬義帶着的那些罪贖軍就被沖垮了。

但即便如此,罪贖軍仍在節節敗退。

“我們來了,殺回去!”在看到喬義一衆罪贖軍落入下風后,楊秀花率領剛擊退了齊軍的罪贖軍前來支援。

楊秀花的大劍加上她的怪力,足以劈開吳軍的藤甲和藤盾。

“小心,那些藤甲非常詭異。”受到吳軍將軍攻擊,勉強抵擋着的喬義,在發現楊秀花率領罪贖軍本陣前來支援時,急忙提醒。

他這一提醒,頓時分心開來,讓吳軍的將軍找到了機會,一刀橫劈。

喬義雖然回過神來後急忙躲閃,但已來不及,吳軍將軍的那一刀將他左手自手肘處劈下,順勢劈在了他的腰間,如果不是他的那身周寒賜予的甲胃,喬義的腰就會被這一刀劈斷,但即便被甲胃擋住了這一刀,但這一刀劈在腰間的衝擊力,仍然讓喬義被擊倒在地。

“找死!”看到喬義不知生死,楊秀花怒睜雙目,用腳挑起地上一把吳軍的刀,左手持刀,向那追殺向喬義的吳軍將軍用力投去。

“噹”這一飛刀,並沒有對那吳軍將軍造成什麼威脅,他不過擡刀,就將楊秀花的這一刀擋飛了,但這一擋,卻延誤了他追殺喬義的機會,讓楊秀花疾步趕了過來。

“給我死!”楊秀花衝來,猛的一小跳,一個頓劈,劈向了那吳軍將軍。

但被吳軍將軍的藤盾擋住了,雖然藤盾也被劈開,但沒有對那吳軍將軍造成一點危害。

那吳軍將軍看到楊秀花趕來,也看到了自己那被劈開的藤盾,他隨手將藤盾甩在地上,右手持刀格擋楊秀花的接連攻擊,左手放到嘴裡吹了一個口哨。

隨後吳軍就緩緩向後撤退。

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吳軍就與周軍分離開來,並撤離了,並沒有與周軍死戰的打算。

而在吳軍撤退之時,楊秀花也並沒有讓罪贖軍追擊,因爲她已經經過之前的交戰,發現了吳軍的威脅,即便吳軍撤退,她也不敢率軍追擊,畢竟吳軍並不是被擊退的,他們的撤退井然有序絲毫不亂,貿然追擊很可能會中埋伏。

“不要耽擱,進城。”在吳軍撤退之後,楊秀花急忙收攏了罪贖軍,然後不等統計傷亡,率領着罪贖軍衝進苜國王都中。

苜國王都四個城門都是緊閉的,罪贖軍不得不讓一些身形矯健的人爬上城牆,再去打開城門。

苜國王都中一片荒涼,但比那些縣城鄉村中的人要多一點,就一點。

一些不願意背井離鄉的苜國百姓仍在這苜國王都中居住,也是他們將苜國王都的四個城門關閉的,只是他們沒有足夠的人手去防守城牆,也沒人敢去防守城牆,他們只是普通的百姓,不是士兵,那些士兵早就逃跑了。

當進入苜國王都,安排好罪贖軍防守四面城牆後,楊秀花纔有機會去看被擡着進入城內的喬義。

當楊秀花找到喬義時,他已經醒了,只是狀態很差,喬義的左手自肘部被砍斷,雖然被緊急止血了,但在這糟糕的醫療條件的世界裡,沒有抗生素,大量失血的喬義很容易因爲身體虛弱而死的,這在戰場上屢見不鮮了。

“將軍。”看到楊秀花找來,喬義慘白的臉上揚起了一絲笑容,並掙扎着爬起來。

“躺下。”楊秀花急忙按住他。

喬義被楊秀花按住,順勢躺下,他也沒有更多力氣坐起來了:“將軍,請轉告我的家人,我是爲國而死的。”他勉力微笑道,每一個字都非常用力。

“我會的,你是個好軍人,你的兒子會爲你驕傲的。”楊秀花並沒有說什麼安慰喬義的話,她與喬義都是在戰場上拼殺出來的人了,現在他們沒有藥物和醫者,根本不可能對喬義進行救治,喬義不可能活着回去了:“我會替你照顧你的家人的。”她知道喬義有個十一歲大的兒子和一個四歲的女兒。

喬義聽到楊秀花的話,臉上露出了笑容,他感覺自己精神好了點,臉上甚至都多了些血色,但楊秀花看到喬義臉上的血色,卻心中一沉。

她與喬義都知道,這是迴光返照的表現。

“將軍,我很榮幸與您同爲周國而戰。”喬義趁着迴光返照的精神對楊秀花說道。

“我也是,我爲有你這樣的部下而自豪。”楊秀花用低沉的聲音說道。

喬義臉上的笑容更盛,他感覺自己的意識開始恍惚了,用僅有的力氣,右手握拳,奮力敲打在胸口上,然後緩緩閉上了眼睛,至終臉上都帶着笑。

楊秀花與身邊的罪贖軍將士,都沉默的用右手握拳敲打在胸口上,敲得十分用力。

楊秀花並沒有在自己的裨將戰死中沉浸太久,喬義是爲了周國而死的,對於軍人來說,戰死沙場,是他們的宿命,也是他們的榮耀。

而且罪贖軍還有更緊要的任務。

齊軍被擊潰了,吳軍撤退了,但那些都不過是吳國和齊國的先鋒軍,即便周寒率領的大軍緊趕慢趕,也需要至少四天的時間,也就是說,罪贖軍必須在這四天之內,死守苜國王都。

苜國的王都與那些縣城不同,一萬多的罪贖軍,防守四個城牆並不輕鬆,因爲這是一場巨大的戰爭,吳國和齊國不是以前周國打下的那些國家,這兩個國家因爲常年交戰,有許多精銳士兵,都是在戰爭中存活下來的,經驗豐富,戰力強大,她不知道在這幾日裡,會有多少吳國和齊國的軍隊進行攻城,而罪贖軍並不擅長守城。

“把那些房子拆了,把石頭都送到城牆上去。”

因爲缺乏守城工具,因此楊秀花指揮罪贖軍拆除城中一些房屋,將石頭運到城牆上,收集糞便尿液,在城中找大罐來做金汁,因爲城中的百姓盡皆逃跑了,好在城中的國庫還在,國庫中的錢被搶空了,但糧庫中的糧食還沒有被逃離這座城的百姓搬走,這對楊秀花和罪贖軍而言,是少數的好事了。

城中還有一些苜國的百姓,這些百姓中,有些三、四十歲的男人,楊秀花將他們召集起來,讓他們協助罪贖軍守城。

“吳國和齊國要攻打這座城了,他們不會管你們是不是平民百姓的,只要你們在這座城中,他們就會將你們與我們一起殺死。”楊秀花看着那些不情願且害怕守城的苜國百姓,平靜的說道:“你們要想活命,就必須與我們一同守衛這城,等到我周國大軍到來。”

說完,她便轉身離開,她並不是冷血的人,並沒有用武力強迫這些百姓守城的想法,她只是想讓這些有僥倖心理的苜國百姓明白他們的處境,連他們的國君都逃跑了,他們已經是無根之水了,如果周國不護着他們,如今與罪贖軍同在這苜國王都裡的他們,等吳國和齊國的聯軍攻進城中時,一定會將他們當做周國之人,一併殺死的。

那些苜國的百姓面面相覷,他們心中仍不願相信楊秀花的話,在他們看來,他們不過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而已,那吳國和齊國,殺的是周國的人,和他們這些苜國的百姓毫無關聯,而處在吳國和齊國邊緣的苜國,這些年裡,都沒有遭到吳國和齊國的進犯,這一回他們也一定會安全的,他們也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夜晚,楊秀花坐在東城牆上,望着遠處的夜景,心中平靜。

在吳國和齊國的聯手進攻中,罪贖軍雖然遠比多年前要更強,人數更多,但不一定能成功守住城,而如果守不住城,她這個罪贖軍主將,也將如喬義一般,戰死城中。

至於撤退,這想法她從沒想過,就如同她向周寒承諾的一樣,就是死,她也要與罪贖軍一同戰死在這苜國王都中,等待周寒率領的大軍到來。

夜很靜,遠方沒有任何敵人的蹤跡,但楊秀花知道,敵人離這裡不遠了,不是明日,就是後日,敵人的大軍必將到來,並對這座城發起猛烈的進攻。

這時候,她想到了喬義的子女,她突然有些慶幸起來,如果自己成了親,生了孩子,自己的孩子就會失去母親了,哪怕他們的母親是爲國戰死的,哪怕他們會因此得到國家的撫養和幫助,也無法消減他們因爲至親失去的悲傷。

這時,她又想到,如果她也戰死了,那就無法做到給喬義和衆多戰死的罪贖軍將士的承諾了。

“那就努力活下來吧。”楊秀花輕笑了起來,以不符合她性格的笑容輕笑。

第兩百零五章 對巖山軍的安排第四百四十六章 佔領苜國王都(第二更)第四百四十六章 佔領苜國王都(第二更)第三百七十六章 泄憤報復(第四更)第四百五十二章 吳國帝都之圍第一百九十八章 護龍軍與怒雷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左軍到來(第二更)第一百七十六章 申溪來訪第一百五十五章 面見山國權貴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後打掃第一百八十六章 溫醴城第六十八章 輔軍的光芒第十章 出兵第三十三章 祭天大典第四百一十章 大齊皇朝(第二更)第兩百四十章 童方寨(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五章 烈火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反擊的序曲(第二更)第四十章 書院院長之職第三十一章 造紙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秀花第十七章 紅巾賊第八十八章 俘獲鍾令羽第四百一十六章 進攻延甸城(第一更)第兩百零一章 黃文候的死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再見先鋒軍(第一更)第七十二章 化妝第一百七十六章 申溪來訪第三百五十三章 兩軍反應(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九章 額外的情報獲取(第一更)第四十三章 謀劃(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平靜的心(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後打掃第兩百三十六章 三件禮物(下)(第三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蔡國軍的情報第一百一十五章 聞香閣第三百章 無聊的冬季(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白虎軍對戰(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再戰(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三章 興奮的周寒(第一更)第兩百零六章 溫醴城城守之職第一百五十一章 山樂的悲哀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陽城的城守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腳第三百一十三章 頭名獎勵(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安林的畫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京來人(第四更)第五十二章 申國(上)第四十一章 學院的建設第兩百六十二章 蔡國國君之死(第一更)第三百六十章 戰後(第一更)第二十七章 白虎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山國國君的反應第兩百一十六章 名字 (第四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修養生息(第二更)第四十六章 青白之戰(上)第兩百三十五章 三件禮物(上)(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九章 佔領沮洳縣(第三更)第三百三十八章 反擊的序曲(第二更)第九章 陶坊第一百九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襲擊第七章 五人會議第八十二章 新年與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後打掃第五十章 宰相府辦公第三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三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蔡軍的報復第二十六章 匠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周寒的選擇(第二更)第四章 歐陽豐第四百一十七章 玄武軍的戰鬥力(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一章 回到王都 (第三更)第三百三十四章 幸福的母雞(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三章 國君的鐵鋤頭與王妃的金扁擔(第一更)第四百章 風國求援(第二更)第九十七章 諸葛司第一百八十六章 溫醴城第三百一十二章 武比勝出(第二更)第一百六十章 千字文第三十九章 能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虢國的應對(第一更)第兩百九十四章 王宮的擴建(第二更)第三百零六章 保護費(第二更)第九十六章 冷酷的周寒第四百一十五章 封將(第一更)第兩百八十四章 三公改革(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兩軍對峙第四百四十四章 平靜的心(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五章 孔肖與索連山(第一更)第十一章 大鬍子(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歐陽武的智慧(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五章 向軍撤退(第三更)第四百零二章 處置歐陽武(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巖山軍對奴隸軍第四十三章 謀劃(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念過去的周寒(第一更)第兩百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十四章 忙碌的國都第二十八章 種養與買辦第一百八十八章 方有德
第兩百零五章 對巖山軍的安排第四百四十六章 佔領苜國王都(第二更)第四百四十六章 佔領苜國王都(第二更)第三百七十六章 泄憤報復(第四更)第四百五十二章 吳國帝都之圍第一百九十八章 護龍軍與怒雷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左軍到來(第二更)第一百七十六章 申溪來訪第一百五十五章 面見山國權貴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後打掃第一百八十六章 溫醴城第六十八章 輔軍的光芒第十章 出兵第三十三章 祭天大典第四百一十章 大齊皇朝(第二更)第兩百四十章 童方寨(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五章 烈火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反擊的序曲(第二更)第四十章 書院院長之職第三十一章 造紙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秀花第十七章 紅巾賊第八十八章 俘獲鍾令羽第四百一十六章 進攻延甸城(第一更)第兩百零一章 黃文候的死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再見先鋒軍(第一更)第七十二章 化妝第一百七十六章 申溪來訪第三百五十三章 兩軍反應(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九章 額外的情報獲取(第一更)第四十三章 謀劃(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平靜的心(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後打掃第兩百三十六章 三件禮物(下)(第三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蔡國軍的情報第一百一十五章 聞香閣第三百章 無聊的冬季(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白虎軍對戰(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再戰(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三章 興奮的周寒(第一更)第兩百零六章 溫醴城城守之職第一百五十一章 山樂的悲哀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陽城的城守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腳第三百一十三章 頭名獎勵(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安林的畫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京來人(第四更)第五十二章 申國(上)第四十一章 學院的建設第兩百六十二章 蔡國國君之死(第一更)第三百六十章 戰後(第一更)第二十七章 白虎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山國國君的反應第兩百一十六章 名字 (第四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修養生息(第二更)第四十六章 青白之戰(上)第兩百三十五章 三件禮物(上)(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九章 佔領沮洳縣(第三更)第三百三十八章 反擊的序曲(第二更)第九章 陶坊第一百九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襲擊第七章 五人會議第八十二章 新年與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後打掃第五十章 宰相府辦公第三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三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蔡軍的報復第二十六章 匠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周寒的選擇(第二更)第四章 歐陽豐第四百一十七章 玄武軍的戰鬥力(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一章 回到王都 (第三更)第三百三十四章 幸福的母雞(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三章 國君的鐵鋤頭與王妃的金扁擔(第一更)第四百章 風國求援(第二更)第九十七章 諸葛司第一百八十六章 溫醴城第三百一十二章 武比勝出(第二更)第一百六十章 千字文第三十九章 能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虢國的應對(第一更)第兩百九十四章 王宮的擴建(第二更)第三百零六章 保護費(第二更)第九十六章 冷酷的周寒第四百一十五章 封將(第一更)第兩百八十四章 三公改革(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兩軍對峙第四百四十四章 平靜的心(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五章 孔肖與索連山(第一更)第十一章 大鬍子(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歐陽武的智慧(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五章 向軍撤退(第三更)第四百零二章 處置歐陽武(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巖山軍對奴隸軍第四十三章 謀劃(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念過去的周寒(第一更)第兩百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十四章 忙碌的國都第二十八章 種養與買辦第一百八十八章 方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