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攜民渡江

因爲江東的軍隊,止步於皖縣,沒有通往壽春的糧道,所以曹操想要向白圖借糧也做不到。

又半個月後,曹操和劉備雖然相繼調來糧草,但眼看淮南顆粒無收,廣陵也好、壽春也好,都還是一派無視各種計謀,全力死守的架勢。

而且仲氏的開國效果下,袁術的軍隊,也的確驍勇了不少,紀靈更是與張飛單挑三十餘回合後,才落敗而逃——武力遠勝之前。

曹操和劉備,別說是沒有把握、在斷糧之前打下壽春,再這樣下去,即使袁術現在就開門獻降,他們又有能力接收嗎?

僅僅淮南就有一百五十萬人口,加上豫州、荊州部分地區,哪怕是現在,袁術也有三百萬以上人口,豐年這是戰爭潛力,而災年……這就是三百萬張嗷嗷待哺的嘴!

即使現在袁術投降,曹操和劉備也救不起這個災……

天下太平的時候,各地官府還能有些存糧,隨着戰爭的到來,忙着徵收軍糧都不夠,地方抵禦天災的能力也極大下降。

終於在建安二年十一月,曹操和劉備相繼退兵……

不僅是從壽春城外撤離,甚至是撤兵離開了淮南,曹操已經打下大半的汝南,劉備打下的廣陵郡北部,也完全撤兵回去。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明年的春耕都可以省了——此時留駐在這裡,和深入大漠差不多,全靠大後方的補給!

劉備離開的時候,還對百姓痛哭不已,表示願意和他離開的百姓,自己就算餓死在路上,也不會少了百姓一口吃的。

不過一來是故土難離,不少百姓還想要靠往日的陳糧、草根、樹皮什麼的忍忍,二來是信任問題、消息傳播速度的問題,願意離開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最終攜民七八萬,渡過淮河、返回了下邳,一時也傳爲美談,令劉備的民心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江東的白圖,看着捕風衛上報的淮南百姓的災情,心如刀絞,毅然在曹操和劉備退兵之後,出兵尋陽渡口、濡須口、瓜洲。

皖縣也向北佔據石亭,險要的夾石道則不必強求。

按說此時征戰,絕對是一件不利的事情,但是……白圖僅僅是要佔據這三處港口的話,卻並不會有太大阻礙。

尋陽渡北方是蘄春城,濡須口挨着巢湖,巢湖再往北是合肥,而瓜洲往北,自然就是廣陵城……

這三座都是大城,蘄春稍微差一些,另外兩座堪稱是牆後城堅,非苦戰難以攻克。

白圖也沒有想要攻堅,而是發揚心繫同胞、大愛無疆的精神,接濟淮南守災百姓東渡!

加上已經被控制的皖縣,沿着長江北岸,淮南與江東之間的下游一段,有四處都在白圖的控制中。

十二月時,白圖在淮南大批的灑下斥候,不爲了偵查敵情,只爲了宣佈消息——淮南百姓只要抵達尋陽渡、石亭、巢湖、瓜洲,四者中任何一處揚州軍的軍營,都可以獲得救濟糧,並且前往江東避禍。

夾石道要過大軍困難,但是零星的百姓、流民,除非是真正的絕路險途,否則“易守難”攻對百姓是無效的。

歷史上曹操佔據淮南後,要強行遷徙百姓,結果百姓畏懼之下,反而大批的南下江東,相比之下,現在袁術的控制力更差,而且……除了江東之外,徐州也好、豫州也好,都養不起這麼多災民!

白圖不僅承諾,在災年將確保家家戶戶“青壯出力、全家有糧”,而且承諾在收復淮南之後,將安排大家返鄉……

等到三國時期的時候,軍閥們纔會明白,一個勢力真正的實力,不是佔了多少耕地、有多少刀兵戰馬,而是有多少勞動力!

僅以江東而論,最容易覆蓋水利工程的膏腴之地,就是以前的豫章北部、也就是現在的鄱陽郡,以及吳郡北部、震澤附近的平原。

這兩處水利鋪設完成之後,完全開墾,耕地就能達到一百五十萬頃,漢制一頃五十畝,以一戶耕種百畝而論,放歸於民則可養活七十五萬戶——比現在江東的總人口還多,哪怕所有黑戶隱戶全都挖出來,都未必有這麼多人。

而如果收歸於官有,在耕牛齊備,那幾種適合大型平整天地的耕犁,也都被研發出來的情況下,也需要數十萬青壯在此屯田,所得更是足以令白圖像其他穿越者一樣,在其他地區的免除糧稅!

因此“人”纔是真正基礎,白圖之前彷彿倉鼠一般,攢下這麼多救濟糧,不就是爲了“人”?

哪怕百姓不願意離開、還需要考慮,也可以在白圖駐軍之處,領取夠一家人幾日之需的口糧,他們將是最好的宣傳者!

以白圖的民望,加上救濟糧真的“撒”了出去,一時間別說是城外生活的鄉民,就連合肥、廣陵這樣的大城中,都有人悄悄潛出城。

袁術得到消息後,憤怒的下令,江北各城戒嚴,加強斥候巡邏,如有刁民被引誘,可就地格殺……

然而對於真正坐鎮的陸勉、舒邵等人來說,顯然不能完全落實主公……或者說是“陛下”的命令!

如今的旱情,令他們的迴旋餘地很小,制止流民投奔白圖容易,但是……之後呢?

袁術只讓他們全力攔截百姓,卻沒有撥下救災的糧食,甚至連救災的計劃都沒有。

難道看着他們餓死?

至於就地格殺什麼的,陸勉、舒邵更是默契的當做沒聽到。

先不說袁術的南陽嫡系都集中壽春,像是蘄春、廣陵、合肥……城中守軍,大多都是來自於當地,真敢這麼做,分分鐘就要釀成兵變。

而且他們本身的道德底線,也不允許他們這麼做……

一般來說,這種時候只要給對手潑髒水就可以——自己做,很難,但噴人,很簡單!

大可以說白圖是將人送到江東當奴隸,老弱婦孺只能餓死,青壯也會戴上腳鐐去挖礦,甚至再大膽一些,直接可以說白圖要用人肉做救濟糧……

實際上袁術也的確是這種指導宣傳的,但是……作用實在太小!

“殺一人如殺我父”的金玉之聲猶在耳邊迴響,一邊是在淮南橫徵暴斂的袁術,一邊是心繫百姓、大仁大勇的白圖,“相信誰”這道選擇題,實在太簡單……

舒邵所在的廣陵城,守災情況稍好一些,於是自作主張的對百姓開倉放糧,一時間倒是令廣陵郡的民心稍微安定下來。

但也因爲挪用了軍糧,而引來了袁術的責難,直接派人將舒邵召了回去……

在袁術的方寸大亂中,整個十二月,三十餘萬百姓渡江東來,相當於普通大半個郡的人口!

而且白圖明白,這還是淮南百姓家中,不少都還有存糧,而且……對明年的收成還抱有期待。

等到旱情延續,將有更多的百姓投奔……

第一百零九章 多面華歆第五百六十一章 瓜葛第五百八十六章 魏國應對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圖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馬之殤第二百八十一章 獻璽第五十八章 神器第四十三章 叫陣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安第一百一十一章 匯合歸來第二百零三章 將軍與樵夫第二百七十三章 後方的忙碌(二合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兩嘬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兩嘬第二百三十九章 換帥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國的底氣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川歸降第二十七章 家宴第六百零四章 威震三秦第五百九十五章司馬懿的籌碼第四百二十一章 哼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銜第一百五十八章 海邊工廠第十九章 紫氣東來,大賢出世第三百零六章 我于吉從不拍馬屁!第三百九十九章 近鄉情怯第六百一十四章 隴右之盟第三百五十章 荊軍北上第五十五章 張勳末路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二百零二章 呂蒙急智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選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萊對峙第二百零七章 清廉儉樸第五十五章 張勳末路第一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六百零九章 差距第五百八十七章 奇襲第四百四十八章 魏國海船第二百七十五章 冬天來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恃遠不服第三百四十五章 父子相見第五百九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五百一十八章 翁主第三百六十二章 只取萬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漢末三仙第四百九十七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歧第二章 我看到你的機甲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條件第六百零八章 雨第七十四章 二斗孫伯符第二百六十六章 沙摩柯第一百零八章 隨和第四百六十九章 瞿塘關第三百二十章 強攻第一百九十三章 寫詩第一百九十七章 建安三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亂紀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選第一百八十四章 子龍去向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三百七十章 張鬆第四百四十五章 漢中決議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四百五十五章?爭端第一百七十八章 馳援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六百零五章 理想幻滅的孔明第五百三十章 呂布很心冷第一百八十章 七勝七敗第四百九十五章 目標第四百九十七章 當頭一棒第三百六十四章 封官賜爵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病第二百一十章 悠悠蒼天,何薄於民第一百六十四章 送糧(大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門之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當頭一棒第三百二十九章 包在爲父身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歲旦宴第六百零九章 差距第五百零一章 你來的正是時候第二百二十二章 拔寨第一百七十四章 漁獲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銀宴第五百四十章 漢中之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一百四十一章 討伐袁術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四百一十四章 鄧艾第二百九十九章 歲旦宴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第四百二十一章 哼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馬之殤第二百九十一章 談判的藝術第四百五十五章?爭端
第一百零九章 多面華歆第五百六十一章 瓜葛第五百八十六章 魏國應對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圖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馬之殤第二百八十一章 獻璽第五十八章 神器第四十三章 叫陣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安第一百一十一章 匯合歸來第二百零三章 將軍與樵夫第二百七十三章 後方的忙碌(二合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兩嘬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兩嘬第二百三十九章 換帥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國的底氣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川歸降第二十七章 家宴第六百零四章 威震三秦第五百九十五章司馬懿的籌碼第四百二十一章 哼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銜第一百五十八章 海邊工廠第十九章 紫氣東來,大賢出世第三百零六章 我于吉從不拍馬屁!第三百九十九章 近鄉情怯第六百一十四章 隴右之盟第三百五十章 荊軍北上第五十五章 張勳末路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二百零二章 呂蒙急智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選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萊對峙第二百零七章 清廉儉樸第五十五章 張勳末路第一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六百零九章 差距第五百八十七章 奇襲第四百四十八章 魏國海船第二百七十五章 冬天來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恃遠不服第三百四十五章 父子相見第五百九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五百一十八章 翁主第三百六十二章 只取萬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漢末三仙第四百九十七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歧第二章 我看到你的機甲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條件第六百零八章 雨第七十四章 二斗孫伯符第二百六十六章 沙摩柯第一百零八章 隨和第四百六十九章 瞿塘關第三百二十章 強攻第一百九十三章 寫詩第一百九十七章 建安三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亂紀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選第一百八十四章 子龍去向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三百七十章 張鬆第四百四十五章 漢中決議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四百五十五章?爭端第一百七十八章 馳援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六百零五章 理想幻滅的孔明第五百三十章 呂布很心冷第一百八十章 七勝七敗第四百九十五章 目標第四百九十七章 當頭一棒第三百六十四章 封官賜爵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病第二百一十章 悠悠蒼天,何薄於民第一百六十四章 送糧(大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門之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當頭一棒第三百二十九章 包在爲父身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歲旦宴第六百零九章 差距第五百零一章 你來的正是時候第二百二十二章 拔寨第一百七十四章 漁獲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銀宴第五百四十章 漢中之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一百四十一章 討伐袁術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四百一十四章 鄧艾第二百九十九章 歲旦宴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第四百二十一章 哼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馬之殤第二百九十一章 談判的藝術第四百五十五章?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