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馬之殤

鹽引,原本大家以爲,重要的是“鹽”,現在才發現……原來可怕的是“引”。

有一個每月出鹽百萬石的鹽場、兩個施工中的鹽場作保障,“鹽引”引動着天下的財富,僅僅是一個差別定價,就自然而然的對中原、荊州形成了虹吸……

這還是東漢的商品經濟,本身就並不發達,或者簡單地說就是……普通百姓根本沒有維持生存之外的“財富”的緣故,否則這虹吸會更加明顯。

即便是現在,也令原本就苟延殘喘的袁術,還不等白圖動手,就已經快要倒下。

甚至現在連徐州的糧食,都從廣陵進入白圖的控制中——如果不是白圖覺得和劉備的關係不錯,所以沒有對徐州的糧食有什麼優惠的話,可能效果會更明顯。

畢竟從下邳南下廣陵,可比從會稽、鄱陽到廣陵要近得多,運輸成本也低得多是,而廣陵郡也在“救災優惠”的範疇內。

與此同時,如果說劉備對於徐州糧食外流,還沒有什麼過激的反應,甚至同樣認爲白圖將什麼鹽引設定爲“救災優先”,是十分明智且仁德的舉動的話,那麼曹操在得知消息之後,就已經有些炸毛。

其實兗州、豫州的情況,比荊州要好很多,畢竟汝南郡還有一半在袁術手裡,想要從中原運糧去淮南,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很容易被袁術“收繳”。

不是誰都有門路,能從壽春運出糧食……

然而“鹽引”這一手,令曹操感受到了威脅!

或者說遠在此之前,當曹操得到“廣陵獻城”的消息時,就已經開始視白圖爲大敵。

而且曹操和他的智囊們,自然也能夠明白,廣陵只是個開始,可以說從廣陵獻城的一刻起,白圖就已經突破了江東的地域限制……

雖然東漢末年,大家並不懂什麼“守江必守淮”,但有荀彧、郭嘉、毛玠一批頂級智囊的曹操,又怎麼會看不出“江東”和“淮南+江東”有多大的區別?

不僅是人口、耕地增加一倍,而且從地利上來說,也從之前面對中原時的弱勢,轉變爲了均勢。

只是無論多疑的曹操也好、王佐之才的荀彧也好、一向戒備白圖的郭嘉也好……之前沒人想到,江東居然會有這麼多糧食,所以想要制止也來不及,更無法模仿。

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大半個淮南在糧食的開路下,落入白圖手中。

想想去年他們爲了攻下壽春,不僅損兵折將,而且最後還因爲斷糧,而收穫寥寥,甚至連汝南都沒能徹底佔據……許多人第一次發現,《孫子兵法》的“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說的真有道理!

關於鹽引的情報,也已經擺到了曹操面前。

雖然直到現在,他們也不懂爲什麼江東的鹽產量突然暴增,但是它們帶來的變化,卻已經顯而易見。

現在……無論白圖如何表現,曹操都不會再相信他是“無害的聖人”,哪怕荀彧也一樣!

白圖是否有野心,已經並不重要,江東……不,應該說是白圖的車騎將軍府,已經發展到了“貼臉”的程度。

哪怕並不划算,甚至拒絕向袁紹“援助”糧草,曹操將兗州的糧食,向許都運輸了過來。

再放任下去,曹操怕是連湯都沒得喝!

並且就在中原、江東、關中、荊楚……將目光集中在淮南的時候,一則震驚天下的消息,先一步搶了全天下的注意力——河北的兩雄對決,正式落下帷幕!

建安三年八月,袁紹遣使,將公孫瓚的人頭,送到了許都……

畢竟公孫瓚可是殺死劉虞的叛逆,袁紹討伐他是佔據朝廷大義的。

哪怕現在他堂弟,已經舉旗造反,朝廷……或者說是曹操,依舊封了他一個“大將軍”作爲安撫。

其實對於這一天,不少人都早有預料,畢竟公孫瓚後期表現的彷彿被下了咒,界橋一敗後,完全沒有了之前英明果斷。

尤其是退守易京之後,公孫瓚已經變得不願意相信自己手下將士,在城外修築了一個大型鄔堡,鑄鐵爲門、斥去左右,和妻妾搬入其中之後,令七歲以上的男子不得進入,連屬下的將領都不見……

連對外發號施令的時候,都是由鄔堡中的健婦通傳,自然屬下們也日漸離心。

曹操琢磨着,這廝是不是受了什麼帶顏色的打擊,甚至想要送幾個女人過去開解一下——畢竟曹操也不想公孫瓚這麼快就敗北。

不過考慮還袁紹還橫在中間,被發現就糟了,這纔沒有成行……

一年前白圖“奉民爲父”的事件之後,公孫瓚突然振作了起來,想要重新整頓軍心,收拾戰局,還聯合了遼東的公孫續,以及在河北爲寇的張燕,一同對抗袁紹!

然而人心本就易散難聚,公孫瓚重新振作起來的結果,是比“另一個世界的歷史”中,還早了大半年被弄死。

只是這次死得要有骨氣一些,是在親自率領依舊願意爲其盡忠的白馬義從,繞後奇襲袁紹大本營的時候,戰死沙場。

而不是像死豬一樣,躺在易京看着袁紹一口口啃過來,最後憋屈的自盡……

甚至背水一戰的時候,公孫瓚的奇襲,的確差那麼一點兒就成功了,如果成功的話,袁紹恐怕已經撲街,到時河北的兩雄之爭,或許會是另一番結果。

不過公孫瓚沒有想到的是,一度把自己打得自閉的麯義,居然被袁紹留在身邊,擔任護衛之職?

一位統兵大將、練兵奇才,被添爲護衛?

明明公孫瓚的奇襲,眼看已經趁亂殺到了中軍營帳,正面還有黑山軍、遼東軍牽制注意力,誰知袁紹竟是彷彿早有預料一般,將“大戟士”和麯義留在了中軍帥帳不遠……

之前在界橋之戰的時候,就是麯義率領他訓練出的八百大戟士,將公孫瓚無往不利的白馬義從折銳當場。

那一戰,也正是公孫瓚頹廢的開端。

此時雖然公孫瓚所率的白馬義從,都是歷經許多之後,依舊願意效忠於他的精銳,但是看到面前這熟悉的兵種、熟悉的軍陣,依舊陣腳大亂起來……

袁紹也驚出了一腦門的汗——這次大戰,他出動了十五萬兵馬,並不是詐稱,而是實實在在的十五萬。

這也是繼黃巾軍與漢軍的廣宗之戰、十八路諸侯討董時的虎牢關之戰後,又一次雙方參戰兵馬的超過二十萬的超大型戰役。

這種數量的大戰役,勢必是多置別部的,除非兵仙韓信復生,否則沒人能獨自指揮這麼多軍隊。

不只是個人能力的問題,若是步步都要回稟中軍,再傳回命令……

相當於跳ping幾千下打英雄聯盟,職業選手說不定也要折在倔強青銅手裡。

除了袁紹、公孫瓚,還有後者拉來的幫手張燕、公孫續,四方各有大營之外,相互之間還多有據點、甚至堡壘望樓。

原本袁紹是因爲麯義立功之後,越發驕縱狂妄、目中無人,所以才刻意打壓他,將其留在了中軍,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在袁紹看來,什麼三家聯盟,根本就是烏合之衆,膽氣已喪的老狼、佔山爲王的賊痞、苦寒之地的土財主……已經是收割功勳的時候。

膨脹的麯義,還是老老實實在後邊呆着吧!

在“另一個世界的歷史”上,麯義沒多久便死於袁紹的忌憚,可憐一位創造了八百步兵打散了數萬騎兵的奇蹟戰績的奇才將領,還不等綻放便枯萎逝去,沒來得及在即將到來的真正亂世中留下太多筆墨。

麯義甚至也已經隱隱感覺到,自己失去了袁紹的信任,至於什麼防備偷襲?我信你個鬼!

心中苦澀的麯義,原本已經快要自暴自棄,誰料……

臥槽!主公沒騙我!真有偷襲?

沒錯,公孫瓚在正面佯攻的同時,神乎其神的率領白馬義從,化身尖刀從意想不到的方向,直插袁紹的中軍大營,眼看已經在凌晨夜襲成功,對方有炸營的跡象,但是……

麯義帶着五百大戟士,迎向了這柄尖刀,哪怕其他士兵已經炸營,但全部爲真人戰將構成的大戟士卻不會!

彷彿礁石一般,令如浪而來的白馬義從,被生生打散——這也是界橋一戰的後遺症,白馬義從遇到大戟士時,天然士氣就下降了三分……

原本完美的偷襲,被拼成了亂戰,最終公孫瓚雖然殺到了中軍營帳,卻依舊被麯義護住了袁紹。

甚至因爲捨命擋下公孫瓚的(激光)箭,而重獲袁紹的信任!

反而公孫瓚在周圍的幾個營寨已經反應過來,自己卻還沒有殺死袁紹的情況下,已經被包了餃子——本就是不成功、便成仁的戰術。

哪怕白馬義從們呼喝着“袁紹已死”的假消息,令外面包進來的軍隊陣腳大亂,但袁紹的中軍已經漸漸穩定。

最終在公孫瓚高呼“天亡我也”之後,索性帶着親兵斷後,暫且吸引住袁紹中軍的注意,讓剩下的白馬義從各自突圍。

曾經威震烏桓的白馬將軍,至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第四百三十章 變化的禮部第四百六十八 無中生有第一百七十七章 壽春驚變第一百四十五章 使者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第三百八十七章 修牆修路第六百零四章 威震三秦第三十八章 馬其頓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選第三百一十七章 老人家第一百二十三章 辦法很簡單第三百四十九章 急報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有劇本(大章)第五百九十四章 長安局勢(二合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換帥第三百六十九章 使者第五百八十三章 團聚第四百六十二章?新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互助第三百一十章 奇計第二十八章 辭行第六百一十八章 錘爆第四百零六章 頭鐵第五百九十四章 長安局勢(二合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張魯降楚第三十八章 馬其頓第四百三十三章 隔鍋飯香第五百九十五章司馬懿的籌碼第三十四章 招攬第一百零八章 隨和第四百三十七章 夷州榜樣第六十八章 魯肅之謀第八十五章 六部不是一天建成的第一百四十三章 皖城無戰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徵西大將軍第四百一十九章 歸金陵第一百一十章 罪在人主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四百四十四章 漢水計劃第三百八十七章 修牆修路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病第四百九十六章 學考倒計時第一百五十八章 海邊工廠第五百二十四章 開闢南疆(大章)第八十四章 禮物第三百八十五章 掃蕩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制推行第五百零九章 楚歷五年第六百零八章 雨第四百六十三章 版本大更新前的踟躕第五章 原來你也是謀士?第九十五章 戰亂的中原第一百四十六章 旱情初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匯合歸來第七十八章 烏江鬥,遺甲出第九十五章 戰亂的中原第三百二十九章 包在爲父身上!第五百六十章 最真實的楚學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先生大才第四百一十九章 歸金陵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六百零六章 猛張飛第十七章 理想第五百六十章 最真實的楚學第二百四十三章 破冥阨第二百五十一章 總督部第四百二十一章 哼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異聞第二百三十章 授九錫第五百一十三章 蓄電池第五十章 掎角開陣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鄭之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新劇目第五百九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二百五十五章 真氣驅動弩第二百零五章 賈文和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制推行第一百九十一章 焦仲卿第十四章 城姬第二百六十二章 陸康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第五百二十九章 轉移注意第二百三十三章 步人甲第一百八十三章 名將第三百七十章 張鬆第一百五十五章 龐士元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四百六十二章?新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槍第五百九十八章 信你個鬼第一百四十四章 降壓器第二百七十四章 徐蓉(二合一)第八章 可悲的大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將軍,請自重第五百六十四章 拆第四百二十五章 差距第一百零九章 多面華歆第七十七章 奪烏江,三鬥孫伯符
第四百三十章 變化的禮部第四百六十八 無中生有第一百七十七章 壽春驚變第一百四十五章 使者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第三百八十七章 修牆修路第六百零四章 威震三秦第三十八章 馬其頓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選第三百一十七章 老人家第一百二十三章 辦法很簡單第三百四十九章 急報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有劇本(大章)第五百九十四章 長安局勢(二合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換帥第三百六十九章 使者第五百八十三章 團聚第四百六十二章?新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互助第三百一十章 奇計第二十八章 辭行第六百一十八章 錘爆第四百零六章 頭鐵第五百九十四章 長安局勢(二合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張魯降楚第三十八章 馬其頓第四百三十三章 隔鍋飯香第五百九十五章司馬懿的籌碼第三十四章 招攬第一百零八章 隨和第四百三十七章 夷州榜樣第六十八章 魯肅之謀第八十五章 六部不是一天建成的第一百四十三章 皖城無戰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徵西大將軍第四百一十九章 歸金陵第一百一十章 罪在人主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四百四十四章 漢水計劃第三百八十七章 修牆修路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病第四百九十六章 學考倒計時第一百五十八章 海邊工廠第五百二十四章 開闢南疆(大章)第八十四章 禮物第三百八十五章 掃蕩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制推行第五百零九章 楚歷五年第六百零八章 雨第四百六十三章 版本大更新前的踟躕第五章 原來你也是謀士?第九十五章 戰亂的中原第一百四十六章 旱情初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匯合歸來第七十八章 烏江鬥,遺甲出第九十五章 戰亂的中原第三百二十九章 包在爲父身上!第五百六十章 最真實的楚學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先生大才第四百一十九章 歸金陵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六百零六章 猛張飛第十七章 理想第五百六十章 最真實的楚學第二百四十三章 破冥阨第二百五十一章 總督部第四百二十一章 哼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異聞第二百三十章 授九錫第五百一十三章 蓄電池第五十章 掎角開陣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鄭之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新劇目第五百九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二百五十五章 真氣驅動弩第二百零五章 賈文和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制推行第一百九十一章 焦仲卿第十四章 城姬第二百六十二章 陸康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第五百二十九章 轉移注意第二百三十三章 步人甲第一百八十三章 名將第三百七十章 張鬆第一百五十五章 龐士元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四百六十二章?新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槍第五百九十八章 信你個鬼第一百四十四章 降壓器第二百七十四章 徐蓉(二合一)第八章 可悲的大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將軍,請自重第五百六十四章 拆第四百二十五章 差距第一百零九章 多面華歆第七十七章 奪烏江,三鬥孫伯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