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瞿塘關

且說瞿塘關中,剛剛有荊州軍隊異動的消息傳來,趙雲、黃忠已經一路穿巫峽、過瞿塘,眼看就要到夔門之下!

這次進攻益州,要的就是個威風,同時也是實驗性質,所以在出發之前,先整編成了“步兵師”——今後軍隊有正式調動之前,除非是緊急調動,否則都會進行整編。

算是已經開始逐步進行軍制改革!

進攻益州肯定並不急,既然要走瞿塘峽一線,肯定要等到三月初再出發,四月中旬之前抵達,這時草木豐茂、無法引燃,並且還不算是主汛期。

沿途也有太史局的人隨同,不是爲了占卜兇吉,而是爲了觀測天氣——一旦有大降水的預兆,軍隊會找高處駐紮。

編號很簡單,就是用駐地名字做前綴,加上以成立時間順序爲編號。

也就是說,趙雲率領的是“宛城一師”、黃忠率領的是“新野一師”,每師都是一萬多人,一共出動了近兩萬五千軍隊,還發動了秭歸等地百姓,臨時加入輜重隊……

黃忠理論上只是代師長,所以軍隊的最高指揮還是趙雲。

另外除了各級軍官,有了旅長、團長的新稱呼之外,還大膽啓用新人——對益州地勢比較熟悉的法正,擔任宛城一師的參謀長,幷州出身、不遠萬里來投楚國的郭淮,擔任新野一師的參謀長。

參謀部將發揮類似於以往“軍師”的作用,不過在未得授權的情況下,參謀沒有實際指揮權,參謀長自然就是參謀部的長官。

其實以法正和郭淮的能力,都能夠直接擔任軍職——主要是不擅長實際指揮、軍隊調度,只善於用計、負責出主意的純謀士,纔會被限定在參謀之中。

而法正和郭淮或許直接武力不強,不過也都是飽讀兵書,不僅會用計謀,而且從排兵佈陣、到後勤調度,全都有所涉獵。

只是因爲兩人都是楚曆元年的科舉出仕,在楚國爲官不到兩年,要受銜的話級別不會太高,這才索性任命爲參謀長,相當於軍師職務,一來是讓他們與其他將領磨合一下,二來也是鍍鍍金……

且說瞿塘關的守將,乃是吳景——出身兗州陳留,是吳毅的堂弟;副將是甘冒——巴郡本地人,出身臨江甘氏,算是甘寧的族親,排輩分的話,應該是甘寧的族叔。

兩人之中,以吳景爲首。

雖然吳懿是陳留人,但卻是當初和劉焉一同入益州的心腹,故而吳氏在益州也算是半個坐地戶、更是益州府的“自己人”。

歷史上劉備入益州後,就是娶了吳懿寡居的妹妹,來安撫益州府的原班人馬——哪怕這位吳夫人,曾經嫁給劉璋的哥哥,算起來還是劉備的嫂子……

由此也可見吳氏在益州府班底中的份量。

至於甘冒……雖然是的巴郡大族甘氏出身,但如今在益州府,顯然劉焉帶來的老班底,比益州當地人更加接近核心,更別說對益州府來說,甘氏還有甘寧這一層隱憂!

雖說世家豪族,將雞蛋分開放不是什麼稀奇事情,有年輕子弟在外面有發展,就分出去一部分人,也是常有的事兒,汝南袁氏不也是靠下雪天宅在家裡不出門的老祖宗,從陳郡袁氏分出去的……

但是!

巴郡甘氏這情況有些過於極端,甘寧都已經在楚國做了海軍都督、夷州侯,大楚立國、楚王冊封羣臣的時候,甘寧排在第五個,而且前面的四個人裡,還有一個是楚後呂玲綺。

可以說甘寧在楚國文武中,穩穩在Top5,甚至Top3,相比之下,甘氏在益州,如今連太守都沒有一個……

將雞蛋分着裝也就罷了,將金蛋送出去,只把雞蛋留下,這就有些令人不得不多想!

甘冒能在瞿塘關做副將,主要還是因爲原本在荊益往來的商隊中,甘氏佔了不小的份額,現在要全部封鎖,明面上要考慮甘氏的意見——只是甘氏也不敢有意見。

聽聞楚軍將至,瞿塘關中兩位守將,都亂作一團。

畢竟他們平時也就是攔截下往來私販,縱使有夔門之險,聽說楚軍來襲,心裡也突突!

不算太久,也就是手足無措了半個時辰,就緩了過來。

不過……這一緩過來,吳景看着甘冒,可以就越來越不順眼!

“吳將軍,您……這麼看我做什麼?”甘冒有些不爽的問道。

“咳咳,沒什麼,只是本將忽然想到,白帝城與夔門乃是遙相呼應之所在,萬一楚軍繞襲白帝城,恐怕爲禍不小……甘將軍領標下人馬,去白帝城駐紮吧。”吳景情真意切的說道。

甘冒有些想罵人……

合着楚軍放着守軍薄弱的瞿塘關不打,特地翻山越嶺的去攻打白帝城?翻山的損傷,得比強攻夔門還大吧!

何況自己手中有什麼人馬?幾百部曲,你讓我守白帝城?

無非是想要將自己調走而已!

不過最後甘冒也沒有罵出聲,畢竟……走了也好,躲在瞿塘關後面,至少安全。

如果瞿塘關真的被攻陷,自己就順勢投降,畢竟手中沒兵、沒將,只要投降前稍微比劃兩下,想來也不會有人過於苛責自己。

而吳景自認爲掃除了有可能的內應之後,開始着手佈防……

瞿塘關現在連兵帶將,只有三千人,唯一的優勢是,楚軍進攻瞿塘關的話,後方最近的秭歸,距離自己也有二百多裡,而且秭歸的耕地也很有限,本身秭歸也要穿過西陵峽,才能與西陵取得聯繫,又是二百多裡!

而且這其中,有一大半都是狹窄的峽谷地形,尤其是瞿塘峽,雖然只有二十多裡,但卻是雄奇險要。

這一路行軍過來就已經不容易,而後勤補給更是難上加難,路上人吃馬嚼,估計要損耗個八九成!

軍隊更不可能攜帶太多輜重,到了瞿塘關下,最多也就剩幾天口糧……

因此只要自己能守住個十天半個月,再有援軍過來,說不定還是大功一件!

當然,之所以這麼有自信,也是因爲斥候根本沒探清敵軍有多少——在綿延二十里的隊伍裡,也不可能探得清人數……

甚至連將領是誰都不知道——因爲楚國打出的旗號,是楚旗、還有兩個師自己的師旗,並不是常見的寫着將領姓氏的帥旗。

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六十章 代理商第九十五章 戰亂的中原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先生大才第一百一十章 罪在人主第二百八十三章 賬目第二百八十五章 拜師第三百九十九章 近鄉情怯第五百五十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零一章 司馬朗:我太難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寫詩第三百三十八章 周公難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病第五百七十六章 叛逆第三百六十五章 滿堂青紫第五百二十五章 陳宮的妙用第五百九十七章 脫離第五百一十六章 交州入楚第五百八十二章 俘虜第三百九十四章 戰術指導第三百零二章 行者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的金手指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十四章 城姬第九十章 考教第三百五十三章 八策第二百八十九章 恃遠不服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第一百五十八章 海邊工廠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五百五十六章 迎接第四百九十六章 學考倒計時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楚巴東郡第三百九十章 拜訪第二百五十一章 總督部第五百四十一章 張狂?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義之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聯姻?第七章 鬼神之才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手任務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十五章 硬盤第二百二十五章 定江夏第五百一十九章 風雲變幻(大章)第四百五十六章?歸來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鄭之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益州的中間商困局第二百一十二章 名醫薈萃第四百二十七章 好人壞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戰第四百章 給孩子的第四百九十章 黃天姬的真實身份第三百七十一章 張鬆十分感動……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中大捷第一百三十章 上半場第五百八十三章 團聚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事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結義第二百六十章 裝病第二百四十六章 女官第五百四十二章 郭淮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公炮第四百三十七章 夷州榜樣第六百零九章 差距第五百四十六章 鋼針鐵網第四百六十四章?騎兵的榮耀第一百七十八章 馳援第二百零三章 將軍與樵夫第四百五十五章?爭端第九十五章 戰亂的中原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三百五十三章 八策第九十六章 內應第四百七十四章 拒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鋼針鐵網第二百三十三章 步人甲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制推行第二百一十五章 硌得慌第一百四十五章 使者第二十五章 呂布往事第三百七十七章 士氏第一百二十四章 迂腐大賢第九十三章 魯肅:讖緯之事不可信!第四百五十六章?歸來第五百九十七章 脫離第四百四十一章 企劃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選第四百三十二章 五味雜陳的榜首第三百八十七章 修牆修路第一百五十七章 曬鹽法第五百零三章 波第五百一十七章 萬里之隔的“對話”第八十八章 袁術的迴應第二百六十六章 沙摩柯第三百一十四章 今年過節不收禮
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六十章 代理商第九十五章 戰亂的中原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先生大才第一百一十章 罪在人主第二百八十三章 賬目第二百八十五章 拜師第三百九十九章 近鄉情怯第五百五十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零一章 司馬朗:我太難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寫詩第三百三十八章 周公難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病第五百七十六章 叛逆第三百六十五章 滿堂青紫第五百二十五章 陳宮的妙用第五百九十七章 脫離第五百一十六章 交州入楚第五百八十二章 俘虜第三百九十四章 戰術指導第三百零二章 行者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的金手指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十四章 城姬第九十章 考教第三百五十三章 八策第二百八十九章 恃遠不服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第一百五十八章 海邊工廠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五百五十六章 迎接第四百九十六章 學考倒計時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楚巴東郡第三百九十章 拜訪第二百五十一章 總督部第五百四十一章 張狂?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義之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聯姻?第七章 鬼神之才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手任務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十五章 硬盤第二百二十五章 定江夏第五百一十九章 風雲變幻(大章)第四百五十六章?歸來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鄭之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益州的中間商困局第二百一十二章 名醫薈萃第四百二十七章 好人壞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戰第四百章 給孩子的第四百九十章 黃天姬的真實身份第三百七十一章 張鬆十分感動……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中大捷第一百三十章 上半場第五百八十三章 團聚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事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結義第二百六十章 裝病第二百四十六章 女官第五百四十二章 郭淮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公炮第四百三十七章 夷州榜樣第六百零九章 差距第五百四十六章 鋼針鐵網第四百六十四章?騎兵的榮耀第一百七十八章 馳援第二百零三章 將軍與樵夫第四百五十五章?爭端第九十五章 戰亂的中原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三百五十三章 八策第九十六章 內應第四百七十四章 拒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鋼針鐵網第二百三十三章 步人甲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制推行第二百一十五章 硌得慌第一百四十五章 使者第二十五章 呂布往事第三百七十七章 士氏第一百二十四章 迂腐大賢第九十三章 魯肅:讖緯之事不可信!第四百五十六章?歸來第五百九十七章 脫離第四百四十一章 企劃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選第四百三十二章 五味雜陳的榜首第三百八十七章 修牆修路第一百五十七章 曬鹽法第五百零三章 波第五百一十七章 萬里之隔的“對話”第八十八章 袁術的迴應第二百六十六章 沙摩柯第三百一十四章 今年過節不收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