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3章 有懷

合乎祖制,按部就班,聽從規訓,就是“玳山王”。

不從祖制,順利完成軍改,練出一支強悍的武卒,就是“岱王”。

此山代爲天下山,此王代爲天下王。

路怎麼選,有什麼結果,一目瞭然。

當今景帝實在溫潤,就連畫餅也畫得波瀾不驚。

但這個餅……

實在是又大又圓。

從“玳山王”到“岱王”,當然不僅僅是名爵的差距。

放在其它國家,可能差別不是很大。因爲修行到了絕巔境界,外力所能給予的支持,幾乎已經不存在。

在景國這樣的國家則不然。

到了絕巔境界,景國國勢仍能給予支持。坐擁人族歷史最悠久的宗門,把握最古老和最前沿的修行路徑,擁有最豐富的修行知識。到了絕巔之後要怎麼走,景國仍能給予助益。

從兩字王到一字王,跨越的是陳規固見。

而這般王爵的權勢……可以說只在一人之下!

曾經晉王孫是多麼閒散的男子,有名的富貴閒人。

一轉眼就要被推到帝國頂層來,真正翻手爲雲覆手爲雨,一念之間,牽繫千萬人的命運。

姬景祿想了想:“‘岱’這個字太重了,僕以爲當今天下,只有姜望的‘定海鎮’,當得起今之不周。”

一字王他能坦然受之,但天子或許隨口而出的這個字,卻需要斟酌。

在登頂絕巔之前,他就已經敗在姜望的劍下,敗得非常乾脆。

姜望洞真無敵,以力證道,其煊赫輝煌,是他親見。

後來萬界歸真、諸相證我,已是不可企及的高度。

現在又接續人皇之偉業,頂着諸方巨大的壓力,在天下之臺,更改洪流的方向!

姜望以【定海鎮】立長河接天海,竟成今日之天柱。

論德論名論修行,他實在不好意思在這樣的人物面前,說自己“代爲天下山”。

一山還有一山高,此山實在未絕頂。

皇帝看着書桌上的觀河臺情景,大概也有些意外姬景祿會提及姜望,面無表情,嘴裡道:“不周山在論外。”

姬景祿咧嘴一笑:“那可以!”

皇帝看他一眼,有些訝於這位玳山王的活潑:“你好像對姜望很親近?”

“我們之間的交情,目前僅止於欣賞。”姬景祿坦然道:“我只是覺得,南天師先前拿出來的水族處置方略,確實不太妥當。且不說水族過往的貢獻,只論局勢——若真將水族都圈殺,則諸天萬界,再無一族能夠信任我們,都只能與我們不死不休。這將加劇我們在神霄戰爭裡遇到的抵抗。”

要不怎麼說,公道自在人心呢?

從中古到現在,水族究竟付出了多少,又被怎樣對待。大家都有眼睛看,都有耳朵聽,都在親身經歷,都知道真相。

神池天王被鎮殺,長河龍君常年閉門,水族連統一的政令都沒有,分散在各國各地。說背叛人族,實在是不太現實。

但南天師已經站在觀河臺,一言一行都代表景國對外的決議,那他們這些景人,就什麼都不能再說。

無論心中是否同意。

在這點上,李一確實是個異類。

能言“公道”於口,甚而宣之於劍的姜望,更是異類中的異類。

皇帝不置可否,只道:“鬥厄是天下第一軍,將士們心高氣傲。一朝損兵折將,從八甲撤旗,多少軍心難定。你須得好生撫慰。”

他決定把話說得更明白些:“你若能練成武卒,則鬥厄未嘗不能歸來,八甲未嘗不能是九甲。”

“這——”姬景祿心下當然是備受鼓舞,但也有些遲疑:“諸脈能夠允許麼?”

八甲若能變成九甲,帝室握其三,這無疑是皇權的進一步擴張。在軍中將明確地高出三脈一頭,是軍機處樞密使擴額後的又一步關鍵,從軍議權拓展到了具體的軍權——從這個角度來看,鬥厄退出八甲,反倒是好事?

畢竟以鬥厄如今的實力,是當不起八甲的名號的。

八甲之名,可不僅是名。需要承擔與位格相匹配的責任,上它該去的戰場。

如今損兵折將的鬥厄軍,去任何一處匹配八甲層次的戰場,都只有送死的份。

但鬥厄軍的輝煌歷史在這裡,榮名在這裡,一旦實力跟上了,也有足夠的理由歸來。

屆時八甲變九甲,好像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皇帝道:“朕握太阿,不去削奪諸脈,只爲帝國加甲,有何不可?前提是你手下的這支軍隊是真有實力,能叫人沒有閒話可說——朕期待天下第一軍歸來。”

中央大殿裡那一場博弈,道脈的態度過於激烈。皇帝不得不提前展現自己對朝局的掌控力,以應對道脈的指責。底牌既然都掀開了,一定要趁機做點什麼,纔不算吃虧。

景國要練武卒,當然不能是隨便一支武夫組成的軍隊,而是要比肩甚至超過魏武卒,纔算練成!

但這談何容易?

魏玄徹毅然奮武,朝野上下反對者衆,都被他鎮平。

以魏帝小舅子章守廉爲首的安邑四惡,其實就是魏帝的髒刀,針對那些反對的聲音,無所不用其極。等到武卒練成了,再“大義除害”,收盡人心。

即便如此,也一直等到王驁轟開武道,吳詢率軍在幽冥橫行,才真正叫國家上下都認可當初興武的決定。

景國資源遠勝於魏國,國內掣肘也遠勝於魏國。

皇帝甚至都不能出面說武卒的事情,只讓姬景祿打頭陣。不是天子沒有承擔,而是道脈根深蒂固,只能徐徐圖之。

“臣履于帥之遺志,不使鬥厄失名,今舉大旗,唯奮死而已!”姬景祿當場表決心。

“無須你奮死,練個兵而已,盡力就行。”皇帝拍了拍姬景祿的肩膀,又似無意地道:“於家的事情你聽說了嗎?”

“陛下說的是於羨魚嗎?”姬景祿問。

於闕和他的髮妻,只育有一女,今年十五,名叫於羨魚。珍視非常,從來都捧在掌心。一向天真爛漫,是天京城裡有名的嬌憨貴女。

但於闕嘛,風流成性,不知養了多少外室,生了多少私生子女,恐怕他自己都記不太清。其中不少子女,年紀都比於羨魚大。

於闕這人也奇怪,一邊風流,一邊專情。那些個外室和私生子女,他是一個都不帶回府中,多次表示,“此生妻一人,不復娶”。

這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是好些個於闕的私生子女,不知被誰串聯,跑到天京城來,要分家產。

於闕活着的時候,隨便手指縫裡漏一些,都夠他們一生無憂。

但手指縫裡漏的那些,哪有分家來得多?

他們也想手指縫裡漏一點給別人呢!

說到底這些都是於家的家事,外人不好插手。

於家的敵人恨不得於家亂,於家的朋友……都是老於的孩子,向着誰好?

這事情真就只能於家關起門來處理。

但於闕已經不在了,於闕的髮妻柔弱內斂,不是個有手段的。一時就有些混亂。

這時候於羨魚站了出來,她親自提劍守在門外,言曰“辱父者死!”

她說於家家庭和睦,父母恩愛,家父忠於家母,乃有名的癡情男子,小妾都無一房,哪有外室?更不存在什麼私生子女。

這些個不知哪來的野人,若只是吃不飽飯找過來,求一頓飯吃,於家可以發發善心,給些饅頭。若是膽大包天,勾結起來上於家欺詐,那是要見血的!

就此一劍橫門,把於闕留在外間的糾葛都斬斷了。

“於闕一生風流,臨到死後,倒要留個專情名聲——”皇帝道:“你覺得她適不適合做你的徒弟?”

姬景祿毫不猶豫:“再合適不過!”

雖則於羨魚是修道,他是修武,但這個師父卻也做得。

於闕在鬥厄軍的威望毋庸置疑,雖有滄海之覆,卻不是他的過錯。“將士多有思于帥者,聞名則泣。”

繼於闕之軍職,養於闕之獨女,舉於闕之旗命,則上下能歸心。

書房的牆壁上掛着一柄古香古色的劍,帶鞘長柄,神華內斂。多少年來裝飾於此,點綴天子威嚴,亦是天子之愛劍。

景天子隨手一招,將此劍握在手中,遞了過去:“于帥的劍也壞在了滄海,無以傳家。這柄【有懷】,你拿去送給她。說是你送的,不要提朕。”

姬景祿想了想:“明白。”

“當真明白?”皇帝問。

“確實明白!”姬景祿道。

“去吧。”皇帝揮了揮手。

姬景祿轉過身,大步離開了。

未來的岱王走後,天子又看了一陣觀河臺情景,但並不言語,不知在想什麼。

直到內官走進來小聲提醒,他才道:“既然東天師已經到了,便請他進來。”

天子當國,日理萬機。

但無論多麼繁忙,有些人都要親見,有些事都要親爲。

玳山王,東天師,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在天下之局裡,有關鍵的作用。

他不得不親撫。

少頃,宋淮步子極輕地走了進來。

宋淮只道了聲:“陛下。”

皇帝也只道了聲:“天師來了。”

雙方遂不言語。

宋淮無話。這位在中央大殿裡靜坐如雕塑般的人物,走進來後也像雕塑一般。

並不表露任何情緒,亦不讓自己體現什麼傾向。

天子也並不看宋淮。只俯瞰書桌上的長河。

雙方一時都靜默,偌大的玄鹿殿裡,只有天光在移動。只有書桌上的聲音,動搖着觀河臺上的聲音。

就此煎熬着耐心。

書桌上的情景一幕幕演化,名爲姜望的真君,一次次在故事裡鎮平了長河。

不知過了多久,皇帝倏而一嘆:“天下英雄輩出,世事更易幾多少年,朕常自覺朽老!”

風化掉的時間彷彿這樣才深刻,宋淮像是從一尊石像,變回了具體的人。

他苦笑一聲:“陛下在真正的老朽面前說老朽,叫老朽難以自處。”

皇帝看着他:“朕是疲心若老,您是老而彌堅。”

宋淮十分恭謹:“不知陛下爲何事生疲?”

皇帝道:“齊國如日東昇啊!牧國壓下了神權。秦國已立長城,虞淵無患了。朕思之天下,不免憂心。“

他一手按在書桌上,將所有的景象都按定,按得書桌恢復原木的紋理。擡起頭來,看向宋淮:“宋先生可有良方濟世?“

不稱天師,不稱道長,稱“先生”!

牧國壓的是神權之爭,此則內憂。秦國鎮的是虞淵之禍,此即外患。那麼今日之景國,滄海之失已經抹平餘波,中央大殿裡異聲皆靜,治水大會都風平浪靜地結束了……內憂外患又是什麼呢?

宋淮不動聲色:“老朽魯鈍,老眼昏花,向來只知修道,卻是看不清這世道。陛下但有吩咐,老朽唯命而已。卻是不敢指畫江山,輕言國事。”

景國的皇帝,注視着道門的東天師:“是朕魯鈍!先生纔不願教朕。”

宋淮低頭垂眸:“老朽豈敢!”

“天師亦帝師也,先生,咱們本不生分——”皇帝立在書桌後,看着幾乎站在門邊的宋淮:“您既然已經走進朕的書房,爲何不離朕更近一些?現在卻還是有些不太親近。”

在中央大殿裡的站隊,難道還不足夠嗎?

宋淮忽然覺得,或許所有人都低估了皇帝的決心。

他往前走了半步:“陛下聖垂宇內,治弘神陸,天下豈不歸心!蓬萊島孤懸海外,從來——”

“朕說的是東天師你。”皇帝打斷了他,並且注視着他的眼睛:“不是說蓬萊島。”

天子的目光如刀,一刀刀彷彿刮掉了老邁眼睛裡的渾濁,令東天師眸光燦然。

宋淮收回了他代蓬萊島走的半步,定聲道:“老朽自然是尊奉天子、親近天子的。”

“但卻站得這樣遠?”皇帝問。

東天師道:“朽老之氣,恐污天子之尊。”

皇帝也不再繞彎子:“万俟驚鵠死於非命。朕着傅東敘清洗內外。懷德真人在萬妖之門後借線設局,踩着景國名聲做事,又一場清洗。皇室姬炎月行蹤失秘,以至受戮,朕命桑仙壽、樓約共查之——”

“如是者三,觸目驚心!”

代表着中央帝國最高意志的男人,有些罕見的、不知是真是假的憤怒情緒:“枝葉剪了一地,根系卻還蔓延千里。國家若亡,必朽於此。”

宋淮已經完全聽明白了,或者說他沒辦法再裝作聽不懂。

當今天子雄心萬丈,對外有靖海之宏圖,對內則有根除一真的決心!

前者是中古人皇留下來的問題,後者是大景建國的痼疾。

竟要全功於一代!

這位皇帝,是否顯得太急切了一些呢?

宋淮老眼微垂。

何以天子……不以爲我是一真呢?

第2262章 魚肉第1354章 ?但有所請第274章 大可不必第972章 潮涌潮落第2250章 陰陽隔世,三途之橋第2540章 世尊太遠,日暮太近第1836章 如在拜我第1534章 不滅降龍金身第414章 禮下於人第815章 守株第153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1750章 驚聞晴空走雷霆第1707章 唯我無能而向前第206章 城曰:不贖第五章 你如果經歷過我所經歷的一切第八十六章 歲寒晝短第1784章 妖師如來!第2281章 落魂第1507章 星路第八十四章 一旦山崩第225章 牛鬼蛇神第1182章 且飲此杯第七十二章 北斗有七星,玉衡居其五第九十九章 我未獨行第300章 道脈騰龍第2279章 天不許第2455章 天機遊,波瀾清第1159章 ?獨自前行第1105章 六合之柱第2508章 簸卻滄溟水第2179章 天下大同,人人同義第2528章 於此有懷第八十九章 再見玉衡第1063章 火界第八十一章 天堂來信第2596章 萬仙之仙第382章 八音焰雀第502章 且待天明第971章 規矩第276章 紅妝偏殺鏡中人第九十一章 雪後初會(月底求月票)第935章 不周第573章 戲本第542章 降臨第195章 解封演道臺第2482章 鐫碑永名第2674章 我意已決第1010章 揭“幕”第230章 倒懸如林第六十三章 今日殺你第一百八十七章 爾其欽哉第1482章 天人之隔(八千字求月票)第635章 永遠不要忘記第792章 滄海第1913章 春風第1614章 人間曾飛雪第一百零八章 天下失色第1395章 驗屍第2232章 風雨驟(求2024年的第一張月票)第1106章 ?身在風雲中(爲盟主賴皮不壞加更第1371章 ?結爲秋霜第208章 橫掃第1210章 神鬼算盡第1100章 ?乘風第2453章 持刀者誰第466章 這裡的夜晚沒有明月第1253章 惡貫滿盈(爲盟主Bili八個牙露加更第十三章 晨接紫氣,暮引丹霞第774章 殃禍第222章 我壞不壞第2632章 少年遊第七十四章 葉青雨第一百零六章 誰肯輕負少年心第573章 戲本第1399章 ?給你我最後的信任第866章 危尋第628章 山鬼第618章 親與友第2699章 若是無人來第2454章 觀瀾天字叄第1806章 執棋者亦棋也第1657章 流光飛灑第1429章 ?橫壓當世,負手追敵第1440章 楚歌(爲盟主白色的光芒加更)第六卷總結兼感言第六十八章 金風玉露人間事第1127章 ?驚喜第2635章 溯游龍門第1290章 風雪滿天第1154章 單騎入陣,吞賊霸體(月票一萬七千第775章 削肉 萬惡第1056章 落子傾山第1552章 人潮如海第736章 歧途第752章 鄉人相逢於異鄉第二章 洞真墟之主第1163章 陛見秦天子第1375章 ?共祭第八十章 天欲晚第1490章 西雨南晴
第2262章 魚肉第1354章 ?但有所請第274章 大可不必第972章 潮涌潮落第2250章 陰陽隔世,三途之橋第2540章 世尊太遠,日暮太近第1836章 如在拜我第1534章 不滅降龍金身第414章 禮下於人第815章 守株第153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1750章 驚聞晴空走雷霆第1707章 唯我無能而向前第206章 城曰:不贖第五章 你如果經歷過我所經歷的一切第八十六章 歲寒晝短第1784章 妖師如來!第2281章 落魂第1507章 星路第八十四章 一旦山崩第225章 牛鬼蛇神第1182章 且飲此杯第七十二章 北斗有七星,玉衡居其五第九十九章 我未獨行第300章 道脈騰龍第2279章 天不許第2455章 天機遊,波瀾清第1159章 ?獨自前行第1105章 六合之柱第2508章 簸卻滄溟水第2179章 天下大同,人人同義第2528章 於此有懷第八十九章 再見玉衡第1063章 火界第八十一章 天堂來信第2596章 萬仙之仙第382章 八音焰雀第502章 且待天明第971章 規矩第276章 紅妝偏殺鏡中人第九十一章 雪後初會(月底求月票)第935章 不周第573章 戲本第542章 降臨第195章 解封演道臺第2482章 鐫碑永名第2674章 我意已決第1010章 揭“幕”第230章 倒懸如林第六十三章 今日殺你第一百八十七章 爾其欽哉第1482章 天人之隔(八千字求月票)第635章 永遠不要忘記第792章 滄海第1913章 春風第1614章 人間曾飛雪第一百零八章 天下失色第1395章 驗屍第2232章 風雨驟(求2024年的第一張月票)第1106章 ?身在風雲中(爲盟主賴皮不壞加更第1371章 ?結爲秋霜第208章 橫掃第1210章 神鬼算盡第1100章 ?乘風第2453章 持刀者誰第466章 這裡的夜晚沒有明月第1253章 惡貫滿盈(爲盟主Bili八個牙露加更第十三章 晨接紫氣,暮引丹霞第774章 殃禍第222章 我壞不壞第2632章 少年遊第七十四章 葉青雨第一百零六章 誰肯輕負少年心第573章 戲本第1399章 ?給你我最後的信任第866章 危尋第628章 山鬼第618章 親與友第2699章 若是無人來第2454章 觀瀾天字叄第1806章 執棋者亦棋也第1657章 流光飛灑第1429章 ?橫壓當世,負手追敵第1440章 楚歌(爲盟主白色的光芒加更)第六卷總結兼感言第六十八章 金風玉露人間事第1127章 ?驚喜第2635章 溯游龍門第1290章 風雪滿天第1154章 單騎入陣,吞賊霸體(月票一萬七千第775章 削肉 萬惡第1056章 落子傾山第1552章 人潮如海第736章 歧途第752章 鄉人相逢於異鄉第二章 洞真墟之主第1163章 陛見秦天子第1375章 ?共祭第八十章 天欲晚第1490章 西雨南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