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直言不諱(第四更)

幾乎是下意識地,胡廣眉頭一皺,不過他馬上恢復正常,平淡地問道:“怎麼講?”

這時的他,有點拿捏不準,這閔洪學到底是故弄玄虛,博取眼球還是真得看到不足,直言不諱。

閔洪學彷彿沒看到崇禎皇帝的臉色變化,直接奏道:“臣來京師的路上,聽聞了朝廷調集糧食一策,乃是採用逐省依次遞解糧食進京之法。臣以爲,此法不妥!”

胡廣沒想到他提得是這事,心中有點驚訝。這個方法,就是他本人提出來的,是覺得很不錯的一個法子。他自己想不出那裡不妥,便直接問道:“何以不妥?”

“此策看似大善,卻忽略了地方官府的具體執行是否能達到預期。”閔洪學說到這裡,神情嚴肅了起來,提高聲音道,“以臣之瞭解,此舉勞民甚也!”

胡廣聽了眉頭終歸皺了起來,略微有點不快地辯解道:“朕已派了廠衛下去監督,敢有不法之事,朕亦能知之,絕不輕饒!”

“陛下,臣承認此舉或許有效,但廠衛才幾人,一省之地多大,可能監控得過來?在府、縣及之下,可會有廠衛監控?地方官吏藉機敲詐勒索,巧取豪奪……”

聽到這裡,都不用閔洪學再往下講,胡廣已經明白他的意思了。不愧是地方上的能吏,熟知地方情況,遠非京師官吏可比。

“……因此,臣以爲,此策最終結果,擾民之舉會遍及大明各省份,要是再有其他災禍,或者被有心人利用,很可能會引發多地民變!此言,臣絕非危言聳聽!”閔洪學說到這裡,臉色已很是嚴肅。

胡廣聽得連連點頭,在閔洪學說完之後,便連忙請教道:“以閔卿之見,京師缺糧在即,該用何策應之?”

其實,如果只是京畿之地的話,因爲查抄晉商時查獲了大量糧食,算是暫時解決了糧食危機。但胡廣還是要問,自然是考究了。

“臣之愚見,擇周邊省份相對存量較多一地,令其供應京師,以暫代產糧大省運糧抵京的空缺期。”閔洪學躬身回奏道,“儘量減少地方官府擾民!”

胡廣聽得點點頭,他到此時是真相信閔洪學的真才實學了,便謙虛地再問道:“在閔卿看來,還有何事該說道說道?”

閔洪學一聽,毫不客氣,立刻又奏道:“朝廷用鹽引補償糧戶,初衷是減少擾民之害,確實是不錯的。可此舉也是想當然了!”

胡廣一聽,又有點出乎意料,連忙問道:“如何想當然了?”

“陛下或許不知,我大明之鹽引早已囤積過剩,許多商人手中空有鹽引,卻一直領取不到鹽,唯有賤賣之或傳子傳孫!”閔洪學毫不遲疑地回奏道。

胡廣一聽,不由得說道:“這有何難,增加食鹽產量便是!”

“陛下,事實絕非如此簡單!”閔洪學立刻嚴肅了臉,認真地回答道:“其中利害關係甚大,必會遭至現有鹽商抵制,很大概率在最初幾年,鹽稅收入將大幅度減少。敢問陛下,朝廷能承受否?”

說到這裡,不等胡廣說話,閔洪學自己又補充道:“其實鹽引太多,多年未能兌現,亦有鹽商之功勞!如官鹽中摻雜私鹽,維持高價售賣等等……”

如果溫體仁不是首輔,如果他不是來京師後改變了對皇帝的看法,他不會這樣掏心掏肺。

“還有,朝廷在晉商一事上,看似準備充分,實則不然。就臣看來,朝廷就未深究查抄晉商後的事情。例如安撫民心,安撫邊軍軍心等等。所有這些,光靠個白杆軍是沒用的。臣舉個例子,白杆軍是一把刀,是一個拳頭,除此之外,朝廷還缺少一個棗。且就臣看來,查抄晉商一事,已有擴大跡象。”

說到這裡,閔洪學一躬身,而後擡頭嚴肅地說道:“臣以爲,查抄晉商一事,該收手了。且朝廷要明旨發天下,走私之罪,今日之前,不再追究,今日之後再犯,一如範永鬥等人之下場!”

他說這話,就是怕崇禎皇帝會誤會他,因此特意嚴肅了態度,又立刻補充道:“否則怕不只是晉商,大明邊境之地,恐懼之下,怕是會亂了,此絕非朝廷之福,百姓之福,還望陛下慎重!”

胡廣在剛開始聽的時候,確實有點不高興。那些晉商,全殺光了都不可惜。不過等聽到後來,他也想起了後世的不少事情,只要規模一大,就肯定會擴大化,造成很不好的後果。

如果查抄晉商一事再繼續的話,說不定還真會有連鎖反應。到時候各地邊疆全亂了,那麻煩還真是大了。

想到這裡,胡廣也嚴肅了臉,點點頭肯定道:“閔卿言之有理,朕明白了!”

說到這裡,他想起之前暫時擱置的難題,便請教道:“閔卿,如今宣府鎮的軍卒多有潰散……”

當他把事情說完之後,閔洪學立刻回奏道:“陛下,臣剛說過,該是給棗的時候了。朝廷應速派有地方理政能力的官吏,把空缺之職位補上,令其安撫民心和軍心,與白杆軍一剛一柔,共治宣府!”

胡廣聽得點點頭,對於閔洪學,他很是滿意。接着他便詳細詢問了閔洪學在地方施政的情況,詢問了大明西南的民情,第一次聽到了雲貴兩地的真實情況。

君臣兩人聊了很久,最後胡廣相當滿意地封閔洪學爲吏部尚書兼皇極殿大學士,入閣輔政。

隨後,胡廣調整策略,就按照閔洪學所提議,廢除產糧大省之外其他省份的徵糧,派遣官吏急赴山西,叫停白杆軍和廠衛查抄其他小規模晉商,並按閔洪學所奏,明旨天下。

當然了,對於已查抄的八大晉商和其他規模較大的晉商,胡廣並沒有赦免。最終所定下的判決爲:範永鬥爲首的八大晉商,誅九族,其中通虜骨幹,如範永鬥等家族族長,其長子皆是凌遲。其他直系親屬斬立決,再次一等,男的發配海南,女的入教坊司。

接着碼,今天不一定能碼出來

1308 誘捕41 沽名釣譽139 引導574 皇太極的新政891 勞動力問題(第三更)204 瓦解關寧軍閥趨勢408 追賊1143 不一樣了的明人649 朝鮮納入版圖的好處1032 清除奸細329 狗官918 十分把握1218 鷸蚌不相爭,大明怎麼來得利?420 歧視(第五更)573 登基爲帝775 誤會(第四更)683 應對之策332 控制手段(第三更)50 要不我們還是出關吧795 不情之請1201 倭國局勢660 西線戰事的隱憂760 吐血(第三更)305 補餉的困難574 皇太極的新政292 親自巡查安排新軍事項1139 土著猴子38 意料之外611 新的戰機(第四更)653 會盟(第五更)1136 我的大明941 恐慌(第五更)367 集合1051 請君入甕1253 一系列操作1013 到底誰是神經病544 衆將聽令425 又遇佳人903 誰敢亂來!1333 爲自己正名784 瀋陽京師(第三更)180 道上混的122 要錢不要名1320 東方閃電1147 一心只讀聖賢書476 胡言亂語?819 可以衣錦還鄉993 神兵天降1044 期待的一戰946 緊張1269 和這些矮矬子拼了527 腦袋擔保876 叔叔幫你報仇385 先聲奪人380 龜甲船892 還有沒有道理講了?551 神一魁的疑惑1132 求援1326 亂了365 逃出生天371 新軍配屬901 嚴峻律法545 瘋了(第三更)412 冷血891 勞動力問題(第三更)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1130 大侖山慘案518 廠公子906 遭遇(第四更)225 自上而下的時尚1137 怎麼幫1105 超時代之坑26 通州亂局1089 明軍來了705 轟轟轟634 無恥490 又見京觀(第四更)155 毒計(第五更)389 圖像按鈕314 紙幣的生意(第四更)107 射人先射馬1305 帶頭作用666 明軍6661301 聞風喪膽693 此事必有蹊蹺556 結束968 大有可爲951 誰的責任376 張定國的問題121 一條好狗55 上頭有人心不慌914 明國蠻橫無理388 收兵圍城(第三更)767 英俄爾岱回來了89 發號施令1037 大明皇帝的影響力802 開民智845 黑眼圈624 多鐸來了27 你們怕不怕
1308 誘捕41 沽名釣譽139 引導574 皇太極的新政891 勞動力問題(第三更)204 瓦解關寧軍閥趨勢408 追賊1143 不一樣了的明人649 朝鮮納入版圖的好處1032 清除奸細329 狗官918 十分把握1218 鷸蚌不相爭,大明怎麼來得利?420 歧視(第五更)573 登基爲帝775 誤會(第四更)683 應對之策332 控制手段(第三更)50 要不我們還是出關吧795 不情之請1201 倭國局勢660 西線戰事的隱憂760 吐血(第三更)305 補餉的困難574 皇太極的新政292 親自巡查安排新軍事項1139 土著猴子38 意料之外611 新的戰機(第四更)653 會盟(第五更)1136 我的大明941 恐慌(第五更)367 集合1051 請君入甕1253 一系列操作1013 到底誰是神經病544 衆將聽令425 又遇佳人903 誰敢亂來!1333 爲自己正名784 瀋陽京師(第三更)180 道上混的122 要錢不要名1320 東方閃電1147 一心只讀聖賢書476 胡言亂語?819 可以衣錦還鄉993 神兵天降1044 期待的一戰946 緊張1269 和這些矮矬子拼了527 腦袋擔保876 叔叔幫你報仇385 先聲奪人380 龜甲船892 還有沒有道理講了?551 神一魁的疑惑1132 求援1326 亂了365 逃出生天371 新軍配屬901 嚴峻律法545 瘋了(第三更)412 冷血891 勞動力問題(第三更)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1130 大侖山慘案518 廠公子906 遭遇(第四更)225 自上而下的時尚1137 怎麼幫1105 超時代之坑26 通州亂局1089 明軍來了705 轟轟轟634 無恥490 又見京觀(第四更)155 毒計(第五更)389 圖像按鈕314 紙幣的生意(第四更)107 射人先射馬1305 帶頭作用666 明軍6661301 聞風喪膽693 此事必有蹊蹺556 結束968 大有可爲951 誰的責任376 張定國的問題121 一條好狗55 上頭有人心不慌914 明國蠻橫無理388 收兵圍城(第三更)767 英俄爾岱回來了89 發號施令1037 大明皇帝的影響力802 開民智845 黑眼圈624 多鐸來了27 你們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