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4 瀋陽京師(第三更)

“據傳聞,說這一次抓了不少人,不過都是手中沒有多少兵權的人。對了,好像代善的兒子嶽託對此質疑了幾句,立刻被皇太極下旨斥責了。不知道這個事情最終會怎麼樣,很多人都怕波及到自己。”

崇禎皇帝看完了這最後一條,不由得有點遺憾,這是未完待續的節奏,只能等改日看結果了。皇太極啊皇太極,不要讓朕失望,快點演完,千萬不要虎頭蛇尾,朕看好你!

想了下,他就點了錢富貴的圖標,私聊他道:“那個德格類是什麼人物,竟然和莽古爾泰一起密謀?”

得到系統的提示,錢富貴立刻進入聊天羣,馬上就回答道:“他是野豬皮的第十個兒子,和莽古爾泰是同一個娘生的,也和皇太極不是很對付,管着建虜的戶部。”

一見這條信息,崇禎皇帝倒是驚訝於野豬皮還真是能生!如今好了,開始同室操戈了吧!

這個事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皇太極是針對之前的那些言論出手了。還真是狠辣,直接開始殺起親兄弟來了!要說起來,這好像是自己這邊連續的勝利,讓建虜那邊經受了壓力,就出現了這些事情。果然是建虜不能敗,否則內部必亂!

這麼想着,崇禎皇帝便吩咐錢富貴,有什麼後續消息再稟告他,而後就退出聊天羣去了。

其實,這個事情,在原本的歷史上,也是有的。只是因爲崇禎皇帝這個來自後世的靈魂所扇動的蝴蝶翅膀,稍微有了變化。

原本針對莽古爾泰的奪權是在圍攻大淩河城的時候纔開始的,那個時候只是剝奪了莽古爾泰的大貝勒封號,削五牛錄,罰銀萬及甲冑、雕鞍馬十、素鞍馬二。次年十二月的時候,暴病而亡。

第二年莽古爾泰死掉一週年的時候,皇太極發現很多人去給他掃墓,於是就又發飆了。

皇太極以衆將士在莽古爾泰福晉前醉酒失禮而令衆人唾正藍旗固山額真的臉,因爲正藍旗固山額真帶頭去祭拜了莽古爾泰;而後又以莽古爾泰福晉在祭掃時不夠悲哀,命衆福晉對其辱罵、羞辱。

對於德格類,皇太極經常藉機羞辱爲難,在某一次罰了五百兩銀子後的晚上,暴病身亡,口不能言,和莽古爾泰死時完全一樣。在其死後不久,莽古濟格格府裡的家奴冷僧機舉報謀逆,最終莽古爾泰一個娘生的三個人,包括莽古爾泰的三個兒子以及其他親屬等等,全都成了皇太極集權的犧牲品。

和瀋陽那邊的風聲鶴唳,人人自危完全相反的是,年關將近,加上今年沒有去年建虜入侵京畿之地的危機,京師的喜慶氣氛,還沒到大年三十就已經很濃厚了。

不少人坐在茶館酒樓中,喝着熱茶燙酒,有着閒心說着年關頭上的一些慣例話。

“只是短短地一年,有的時候,我咋就覺得好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呵呵,你也有這感覺啊,我也有啊!你看看,京師有多少新鮮事情出來?銀行是不是?大明忠烈堂對不對……”

聽着他們在列舉,邊上的人也樂呵呵地參與進來了,插嘴說着話。

“你們忘記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改變了!以前每次聽到有關遼東戰事,都是丟城失地什麼的,每聽一次都是晦氣!你們回頭想想今年,我們大明可是一個接一個的勝仗!一次戰事的人頭,都夠抵上以前所有戰事中砍下的建虜首級了!”

“可不是,現在勝仗都聽得有點麻木了!我們大明不止是遼東,不要忘記了,草原那邊,可是佔下了有塞上江南之稱的河套哦!”

“……”

他們正在議論着,忽然聽到外面傳來喧譁聲,而且動靜還不少,頓時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自然有八卦心濃厚的人立刻不顧嚴寒,出去探聽消息。

沒一會的功夫,這人就回來了。

“各位,各位,你們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麼?”

“什麼事情?”有人大聲接話道,“來來來,來這邊坐,邊吃邊說!”

不止一個人這麼招呼,氣氛之輕鬆熱烈,估計能讓瀋陽那邊羨慕死。

那人就不藏着掖着了,大聲說道:“是西部蒙古派人來我們大明獻貢表了!知道西部蒙古是什麼人不?”

“什麼人?”

這人等好些個人問了之後,才大聲宣佈道:“這西部蒙古的人,其實就是以前的瓦刺,雖然沒有以前那麼強大了,可現在據說還有四五十萬人的。看看,我大明強大了吧,瓦刺都主動來獻貢表了!”

說話間,滿滿地都是自豪!

作爲京師人氏,自然不會對瓦刺陌生,以前瓦刺打得那種土木堡之役,可是死了多少大明將士,連皇帝都被俘虜了。可如今看看,還不是來向大明獻貢表了!

於是,好多個人立刻結賬離開,冒着寒風去圍觀西部蒙古來使了。當他們看到西部蒙古隨身攜帶來的長長地車隊,不由得更是驚訝。

以往的時候,有藩國來朝貢,那貢物也沒多少,很多都是象徵意義。可眼前他們看到的,那一車車的,可都是實實在在的,甚至還都有大紅紙貼在車上,大寫的漢字寫着車上是什麼。

毫無意外,這一天的京師,不管街頭巷尾,茶館酒樓,在討論着的都是西部蒙古來使這件事兒。京師的老百姓,就猶如自己親自經歷一般,在談論着有關西部蒙古的事情。

當然了,這其中也少不了知情人士,比如說廠衛中的那些人,引導着話題,說些內幕消息出來。比如說,大明將士西征,一舉殲滅了俺答汗孫子的部落。不爲別的,就因爲他竟然敢派兵追殺大明使者,真是膽大包天了!

在輿論的引導下,在勝利的灌溉下,京師百姓的心中,不知何時開始,都爲身爲大明人而自豪。對大明的認可,對國家的認同,不知不覺間就在慢慢地培養起來了。

不過,西部蒙古的事兒才過了一天,京師的輿論又立刻被其他事給吸引了。

還有18個欠更。

987 大展拳腳728 定要宰了他們(第三更)294 新的作戰方略236 奴役和殺戮1032 清除奸細157 當面對質200 大明忠烈永垂不朽1316 瑞典名將100 建虜的殺器140 等着攤牌851 路遇(第三更)748 能氣死麼?594 派他過來太對了(第三更)803 切記不可故步自封209 一整套計劃548 梟雄的下場515 你們能讓朕如願否841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第五更)705 轟轟轟8 皇帝發瘋1191 還有這操作?503 屠城243 反常好多228 互懟(第三更)357 明末禁海的真正原因720 談話(第三更)717 集中全力914 明國蠻橫無理297 軍器制度革新(第五更)755 大吃一驚(第四更)673 敵人的敵人1240 出去裝逼嘛70 廷推抓鬮都滾一邊去1289 喪家犬540 這麼慫46 你我皆演員298 撤換司禮監掌印太監507 錦衣衛詔獄416 李過的發現260 建虜的細節1015 江湖漢子1324 風雨欲來758 崇禎皇帝的打算271 毛文龍平反(第四更)1222 聊天羣的快捷744 靜觀其變(第三更)386 攻城911 瘟疫論(第三更)1233 少小離家老大回82 情感頓時爆發了出來380 龜甲船547 強者爲王166 重文輕武588 檢閱1184 死要面子活受罪601 白眼狼813 明末王成571 該坑還是得坑(第四更)227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466 推卸294 新的作戰方略783 清宮劇475 鮮花插牛糞1080 魂兮歸來兮526 當尿壺135 死心1296 查理一世的震驚(爲風昂駒萬賞加更)148 報復1070 御駕親征983 異姓王(第三更)399 男人之間的衝突510 熊文燦的打算129 突如其來601 白眼狼891 勞動力問題(第三更)196 密商668 大清皇帝不是那麼好當啊(第四更)606 下馬威1113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67 冒死彈劾1267 兵行險着(爲唐鐵光萬賞加更)29 前所未有997 南海平181 佈局831 將計就計530 鴻門宴麼687 遠交近攻986 歸來532 傳國玉璽322 不霸氣但實用374 戰略要地大淩河城1293 民侯93 手中沒有底牌1320 東方閃電425 又遇佳人1108 刺探1052 重情重義187 第一個被踢出羣566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043 垂死掙扎
987 大展拳腳728 定要宰了他們(第三更)294 新的作戰方略236 奴役和殺戮1032 清除奸細157 當面對質200 大明忠烈永垂不朽1316 瑞典名將100 建虜的殺器140 等着攤牌851 路遇(第三更)748 能氣死麼?594 派他過來太對了(第三更)803 切記不可故步自封209 一整套計劃548 梟雄的下場515 你們能讓朕如願否841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第五更)705 轟轟轟8 皇帝發瘋1191 還有這操作?503 屠城243 反常好多228 互懟(第三更)357 明末禁海的真正原因720 談話(第三更)717 集中全力914 明國蠻橫無理297 軍器制度革新(第五更)755 大吃一驚(第四更)673 敵人的敵人1240 出去裝逼嘛70 廷推抓鬮都滾一邊去1289 喪家犬540 這麼慫46 你我皆演員298 撤換司禮監掌印太監507 錦衣衛詔獄416 李過的發現260 建虜的細節1015 江湖漢子1324 風雨欲來758 崇禎皇帝的打算271 毛文龍平反(第四更)1222 聊天羣的快捷744 靜觀其變(第三更)386 攻城911 瘟疫論(第三更)1233 少小離家老大回82 情感頓時爆發了出來380 龜甲船547 強者爲王166 重文輕武588 檢閱1184 死要面子活受罪601 白眼狼813 明末王成571 該坑還是得坑(第四更)227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466 推卸294 新的作戰方略783 清宮劇475 鮮花插牛糞1080 魂兮歸來兮526 當尿壺135 死心1296 查理一世的震驚(爲風昂駒萬賞加更)148 報復1070 御駕親征983 異姓王(第三更)399 男人之間的衝突510 熊文燦的打算129 突如其來601 白眼狼891 勞動力問題(第三更)196 密商668 大清皇帝不是那麼好當啊(第四更)606 下馬威1113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67 冒死彈劾1267 兵行險着(爲唐鐵光萬賞加更)29 前所未有997 南海平181 佈局831 將計就計530 鴻門宴麼687 遠交近攻986 歸來532 傳國玉璽322 不霸氣但實用374 戰略要地大淩河城1293 民侯93 手中沒有底牌1320 東方閃電425 又遇佳人1108 刺探1052 重情重義187 第一個被踢出羣566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043 垂死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