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任由薛國觀折騰去(第四更)

這時,白杆軍先趕到代縣,隨後洪承疇親領延綏軍的騎軍也趕到了代縣,幾乎是前後腳的功夫。兩軍合併後,挑選出部分騎軍,由馬祥麟率領,繼續沿着官道往北方追擊中。

初步的戰果已經統計出來,俘虜流賊大約一萬八千人,死傷三千多人;除官道兩側山林逃進了大約五千的賊人外,其餘賊人都沿着官道往北而逃。官軍這邊,幾乎就沒有損失。

大捷,大捷啊!

崇禎皇帝很是高興,立刻傳旨內閣文華殿覲見,通報了這個消息。內閣輔臣一聽,頓時都大吃一驚。這樣的戰績,要是別人說的,恐怕沒人會信,肯定會因爲誇大戰果了。但如今是出自皇帝之口,不信也得信。一時之間,衆臣紛紛恭賀皇帝,如此,晉地之亂可平也!

不過,崇禎皇帝倒也沒被勝利衝昏頭腦,對底下臣子說道:“北方遭災,賑災不利,纔有如此大的民亂。如今雖能初步平定,可要是根源不解決,稍不注意,還會有這種情況。諸卿,可有良策?”

這個事情,其實之前已經有議過了。就是興修水利,從周邊省份購買糧食,解決土地兼併,特別是宗室所佔之土地以及圖謀河套等策。

不過這些事情,幾乎沒有一件是容易的事情。就說興修水利,需要有糧食才行。而從周邊省份購買糧食,光是在路上消耗,估計都有過半。

溫體仁猶豫了一會後,見其他人始終沒有建議,便出列奏道:“陛下,可撥一部分軍卒給薛輔臣,如此或能多籌集些糧食出來。”

崇禎皇帝一聽,看了他一眼,心領神會,當即點點頭道:“這也是無奈之舉,只能如此了。”

那些士紳,好言相說,給他們講道理,沒幾個人會拿出糧食來。就算給他們錢,不到足夠的價錢,就會說地主家也沒餘糧。既然如此,就只有先禮後兵,任由薛國觀去折騰了。

這麼想着,崇禎皇帝又想到一事,心中一直惦記着,便又問道:“開海禁之事已發邸報多時,可有什麼反饋?”

聽到這個,溫體仁便知道皇帝在惦記那些稅銀了,便馬上奏道:“陛下,目前爲止,內閣收到六份奏疏,其中兩人贊同,四人反對,特別是福建巡撫的反對措辭更爲激烈,還說何侍郎年老昏庸,不可信之!”

這些奏疏沒有第一時間呈上,是崇禎皇帝有交代溫體仁,要他先行統計再說。此時一聽,便冷笑一聲,看來還真是利益最大者,反對最爲激烈。

這麼想着,他當即吩咐道:“不等其他了,把奏疏都呈上來,朕要一一過目!”

至於京師這邊,多是察言觀色之輩,觀朝廷風向,已猜出皇帝意思。對於他們來說,開海禁的事情和他們關係不大。因此他們的反應,反而沒有地方封疆大吏來得激烈。

如今在文華殿內的輔臣和六部尚書等,之前聽說後並沒有正面反對,只是強調這事成效不大,困難多多。但皇帝和首輔都堅持,那他們就不說什麼了。

散會之後,崇禎皇帝還沒來及喘口氣,候在殿外的一名內侍便來稟告說皇后來見。

他一聽之下,便大概猜出自己昨晚沒睡,讓皇后擔心了。

果不其然,周皇后一見到崇禎皇帝,便是一頓勸諫,讓他一定要保重龍體,什麼熬夜最傷身什麼的,嘮叨了好大一會,最後才呈上了聊天羣中的民情彙總。

自從頒佈了成就值獎勵之後,這些民情彙總的信息明顯多了幾倍。看了一遍後,崇禎皇帝的眉頭皺了起來,不由得低聲哼道:“這個周延儒,就知道搞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周皇后聽了,並不發表意見,在等他都看完想過之後,纔出聲說道:“陛下,您是一國之君,關係重大,出宮前往京營也就罷了,微服民間之事,着實讓人擔心,陛下……”

得,皇后也知道上次微服私訪的事情了,崇禎皇帝擺擺手打斷道:“皇后,正因爲朕是一國之君,一言一行皆事關重大,因此朕不能一直待在宮中,只是聽別人怎麼說外面如何如何。不親自出去走走看看,如何知曉真僞,皇后你說是不是?”

看到皇后似乎還想再勸諫的神情,他便馬上又搶先說道:“就說上一次,朕要不親自走上一走,像版權專利局的事情就不會有。皇后不要小看這個,朕可以給皇后說說這個的重要性……”

周皇后是正兒八經規矩的那種,一切都按禮制而行。這可能和她性格有關,也和她身爲皇后有關。如果說些其他東西,搞不好周皇后會堅持己見,因此,崇禎皇帝就從國事的重要性方面入手,巴拉巴拉地說了一大堆,說得好像他要是不微服私訪的話,國將不國了一般。

雖然周皇后知道事情肯定沒有這麼嚴重,可經過他這麼一頓洗腦,終於還是點點頭,認可了微服私訪的事情,只是她始終擔心,再三交代皇帝一定要保證安全。

崇禎皇帝見自己的目的達成,自然連聲保證。有皇后的支持,這微服私訪的事情就會更順暢。就比如對方正化他們有關微服私訪時候的注意事項,安全演習之類,就可以在宮中做起來了。要不然,像上一次一樣,自己出去走一趟,都得時刻擔心會不會太橫行霸道,太引人注目,反而看不到,聽不到什麼。

當然了,之所以要堅持微服私訪,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崇禎皇帝並不會對別人說。那就是成就值的問題!上一次出去,雖然圍觀貢獻成就值的人數不是很多,可架不住隱藏了皇帝的身份,每個人貢獻的成就值大啊!

這不,因爲代縣戰事,又消耗了上次賺取的成就值,看來又得微服私訪一次,保證有足夠的成就值,至少是能獎勵那些每天稟告消息的人。

看到皇后離去後,崇禎皇帝重新進入聊天羣。發現有一個私聊,是高應元發過來的。

下一章應該是傍晚時分了吧。

1238 對倭策略的改變766 惆悵1019 閱兵621 線膛槍(第三更)1275 絕子絕孫1294 你看看人家574 皇太極的新政695 決斷973 禍害南洋去吧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338 新軍炮營(第四更)1003 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1013 到底誰是神經病228 互懟(第三更)911 瘟疫論(第三更)603 強硬1118 崇禎皇帝的心願1327 圍魏不是救趙1059 舌生蓮花1030 叛變土司的下場1156 科技清吏司825 皇帝背書1093 朝鮮定也201 按釘子1 我是崇禎457 殺神(加更)1210 衍聖公的奏對601 白眼狼463 李芝奇的自信582 安撫國人1265 短板1104 專家會議503 屠城188 補丁162 大快人心(第三更)1154 猜對了1161 雜學怎麼了364 貓抓老鼠1205 發配他去和錢謙益作伴1005 今日朕之將士將飲馬北冰洋510 熊文燦的打算944 致命出擊454 夜深人靜530 鴻門宴麼109 一頭黑線176 京營初整頓438 傷卒利用(第三更)497 鄭芝豹的消息1030 叛變土司的下場963 不得圓滿(第三更)1252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1018 盛典1192 該是能逃過這一劫了吧1101 沒有澳門了725 不打你打誰?290 皇太極的震撼906 遭遇(第四更)759 土雞瓦狗也1311 舉國之力應對660 西線戰事的隱憂393 招安張獻忠1025 決戰1150 處置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726 自以爲是1089 明軍來了1337 大結局825 皇帝背書850 各種傳言1276 朕如此高大威猛958 我就是范文程(第三更)767 英俄爾岱回來了558 朕剛纔是逗你玩的1153 南方造勢1078 四面楚歌234 曹變蛟的志向669 不謀而合790 絕世重寶575 神采飛揚1267 兵行險着(爲唐鐵光萬賞加更)422 鐵模鑄炮結果出來了77 有種留下廟名714 這可怎麼辦啊220 大老爺們1015 江湖漢子357 明末禁海的真正原因16 園嶠719 內線948 倭國情況87 線下見面553 迂迴輿論145 利用資源1320 東方閃電1266 被多爾袞那啥了一次367 集合1138 聊天羣的另外一個作用736 文明的差距(第三更)148 報復911 瘟疫論(第三更)855 裡面是什麼?
1238 對倭策略的改變766 惆悵1019 閱兵621 線膛槍(第三更)1275 絕子絕孫1294 你看看人家574 皇太極的新政695 決斷973 禍害南洋去吧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338 新軍炮營(第四更)1003 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1013 到底誰是神經病228 互懟(第三更)911 瘟疫論(第三更)603 強硬1118 崇禎皇帝的心願1327 圍魏不是救趙1059 舌生蓮花1030 叛變土司的下場1156 科技清吏司825 皇帝背書1093 朝鮮定也201 按釘子1 我是崇禎457 殺神(加更)1210 衍聖公的奏對601 白眼狼463 李芝奇的自信582 安撫國人1265 短板1104 專家會議503 屠城188 補丁162 大快人心(第三更)1154 猜對了1161 雜學怎麼了364 貓抓老鼠1205 發配他去和錢謙益作伴1005 今日朕之將士將飲馬北冰洋510 熊文燦的打算944 致命出擊454 夜深人靜530 鴻門宴麼109 一頭黑線176 京營初整頓438 傷卒利用(第三更)497 鄭芝豹的消息1030 叛變土司的下場963 不得圓滿(第三更)1252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1018 盛典1192 該是能逃過這一劫了吧1101 沒有澳門了725 不打你打誰?290 皇太極的震撼906 遭遇(第四更)759 土雞瓦狗也1311 舉國之力應對660 西線戰事的隱憂393 招安張獻忠1025 決戰1150 處置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726 自以爲是1089 明軍來了1337 大結局825 皇帝背書850 各種傳言1276 朕如此高大威猛958 我就是范文程(第三更)767 英俄爾岱回來了558 朕剛纔是逗你玩的1153 南方造勢1078 四面楚歌234 曹變蛟的志向669 不謀而合790 絕世重寶575 神采飛揚1267 兵行險着(爲唐鐵光萬賞加更)422 鐵模鑄炮結果出來了77 有種留下廟名714 這可怎麼辦啊220 大老爺們1015 江湖漢子357 明末禁海的真正原因16 園嶠719 內線948 倭國情況87 線下見面553 迂迴輿論145 利用資源1320 東方閃電1266 被多爾袞那啥了一次367 集合1138 聊天羣的另外一個作用736 文明的差距(第三更)148 報復911 瘟疫論(第三更)855 裡面是什麼?